Re: [討論] 葷腥經-緣起

看板Buddhism作者 (エミリアは俺の嫁)時間7年前 (2017/01/29 21:57), 編輯推噓1(1011)
留言1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9 (看更多)
※ 引述《bitlife (BIT一生)》之銘言: : ※ 引述《flamerecca (werewolf)》之銘言: : : 是《葷腥經》的典故由來。 " : : =================================================================== : : 我個人覺得 這不能佐證去買 別人殺好等你來買的肉 : : 就因此不是造作殺業。 : 造業〔主要〕由動機決定善惡,而非由外顯行為。 : 所以,希望大家在討論一件事外顯行為時,千萬別忘了,最重要的是內心的 : 動機。 表示認同 某些板友很執著於托缽能得到肉食,假設能夠和大迦葉一樣,遇到一位老婆婆長者 相當於是遊民,但迦葉還是向這位老婆婆請求供養,於是要求那一碗滿是臭掉的食物 大迦葉的精神才是真正的身教,別老是拿提婆達多說會下無間地獄,調達他是想藉由 吃這塊來證明他比佛陀還行,我想眾生肉這麼好吃有哪幾個人能夠達到像這些智者的 境界呢? 在下拙見,小乘為出家僧人,起居生活作息要依賴於他人的幫助,大乘是自立自強, 其精神真的蠻不容易的,這部分能參考YOUTube search百年虛雲 小乘的法和大乘的法 會有矛盾衝突 就像我是讀工科,物理的歷史,從古典與近代兩者是微觀與宏觀,兩者也有矛盾衝突。 為何漢傳佛教最後要走到這麼艱辛又難修的道路,因為歷朝歷代發生過“三武滅佛” 不事生產,拖累國家經濟,逃兵役?也可以這麼說吧,為了洗心革面佛教的形象, 或許是這樣演變而來的,若是今天你是出家僧人我沒話說,如果你是一般人 這根本是不一樣的,當你花錢去買的動機是你慾望想要吃,和托缽隨機的食物是不同的 至於有所謂的在家居士 維摩詰菩薩 在佛教中,維摩詰居士是金粟如來的化身。他來到娑婆世界,化身在家居士,襄助釋迦牟 尼佛弘揚佛法。於過去世第三十一劫毗舍浮如來之時,曾為釋迦牟尼的兄弟[2]。 [2]^ 大方等大集月藏經. 本事品第四記載,於過去世第三十一劫有佛號毗舍浮如來時, 有一大婆羅門名弗沙耶若,令其弟八人安住三歸受持五戒。弗沙耶若就是後來的釋迦佛 .其中弟二人樂離欲化眾生,修六波羅蜜得無礙智,就是後來的彌勒菩薩和毗摩羅詰。 其他六弟依於五欲,為諸結所縛疑惑愚痴,就是後來的羅睺羅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 修羅王,波羅陀阿修羅王,婆稚毗盧遮那阿修羅王,波旬,和提婆達多. 有人有閱讀過維摩詰所說經嗎?懇求心得分享。 備註: 個人還是不建議各位馬上吃全素,因為有食安的問題在,個人是買補充營養食品在攝取 所需的營養,是礙於過往吃得太多不好的食物,發覺腸胃不舒服,才去找尋答案, 還是建議少肉多菜,才不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產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67.1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85698253.A.C27.html

01/29 22:04, , 1F
你有沒有話說是你自己的事,佛從沒規定在家弟子不能
01/29 22:04, 1F

01/29 22:04, , 2F
買肉吃肉。
01/29 22:04, 2F

01/29 22:05, , 3F
你的思考模式和提婆達多很類似,自己還沒警覺。
01/29 22:05, 3F

01/29 22:41, , 4F
破山吃肉
01/29 22:41, 4F

01/29 22:43, , 5F
講的是在戰亂年間,破山在夔東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陽營中度
01/29 22:43, 5F

01/29 22:44, , 6F
日,因為李立陽嗜殺成性,破山為了救度一方生靈,要求
01/29 22:44, 6F

01/29 22:44, , 7F
李一陽戒除不必要的殺業。李立陽見破山嚴持戒律,不食酒
01/29 22:44, 7F

01/29 22:44, , 8F
肉,當時就對說:“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殺人了。”破山就
01/29 22:44, 8F

01/29 22:45, , 9F
馬上與李立陽訂約,不惜大開酒肉之戒,使許多人得已全活
01/29 22:45, 9F

01/29 22:46, , 10F
下來,一時傳為美談。破山以後常以酒肉公案表明戒律的方
01/29 22:46, 10F

01/29 22:46, , 11F
便性及禪戒的統一性,甚至在飲酒吃肉之中,也充滿了活潑
01/29 22:46, 11F
maruin14:轉錄至看板 Learn_Buddha 01/29 22:50

01/30 21:07, , 12F
就說了都是佛經,雙重標準怪我囉?
01/30 21:07, 12F
文章代碼(AID): #1OZVJDmd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ZVJDmd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