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達賴喇嘛:「三增上學」──「增上戒學」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9年前 (2015/04/04 09:22), 9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補充:──容易犯戒的因素──「墮戒四門」:無知、放逸、不敬、煩惱熾盛 : 有四個因素會引導人們行不善法。分別是: : ‧無明 ‧不敬法 ‧輕慢 ‧煩惱相續 : 這四者稱為墮落之門,想要守護戒律的人必須斷絕它們。一個人持守戒律必須像保護 : 他的眼睛一樣。除此之外,還必須開展四個相對於此四個墮落之門的善法: : ‧智慧 ‧信 ‧敬慎 ‧煩惱息止 《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解脫正道〉 己四 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庚二 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科判:解脫正道 {節錄}   如何修學之理者。四犯因中,(墮戒四門:無知、放逸、不敬、煩惱熾盛) 1)無知對治者(對於戒律的內容完全不知道),謂當聽聞,了知學處(善加聽聞思惟 戒律學處的內容,知道如何檢查以及防範,一一熟知所應斷品、所應修品的扼要旨趣)。 2)放逸對治者(放逸身口意三門),謂於取捨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正念正 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以正念正知隨時觀察三門,是隨善法轉 或是隨惡法轉;若隨惡法轉,染犯墮垢,警策遮止),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是為 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惡行導致惡趣異熟果報),懷恐懼等,當 如是學(於諸取捨學處,具思惟勝解、念力、觀察、抉擇,具足慚愧,常行觀照三門。) 3)不敬對治者(輕視戒律),謂於大師(佛陀),師所制立(佛陀所制立的戒法,於 涅槃前囑咐弟子「以戒為師」),同梵行所,應修恭敬(恭敬戒律,就等於是恭敬佛身, 對於能清淨持戒者,諸清淨善友法侶等,至心恭敬)。 4)煩惱熾盛對治者(心隨煩惱轉無法調伏),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修對治(例如 貪心煩惱盛者修不淨觀、嗔恚多者修慈悲觀、我慢高者修界差別觀、愚癡重者修因緣觀。) 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若不 依照此所說,先找出犯戒的原因,再進一步策勵自己勤修對治,則無法圓滿戒律;若自認 為偶而違反一些小過錯,罪業非常輕微,因而輕視戒律,放縱自己的身心隨著煩惱而轉, 將來只有純苦的果報。)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8110579.A.9A7.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4/04/2015 09:37:18

04/05 17:22, , 1F
感謝分享~~
04/05 17:22, 1F
文章代碼(AID): #1L7pppcd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7pppcd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