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看新聞學佛法

看板Buddhism作者 (太極螺旋)時間10年前 (2014/03/07 20:19), 編輯推噓6(608)
留言14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onesadman (一憂子)》之銘言: : : 賴銘偉與蕭敬騰都在同一家西餐廳發跡駐唱,為何時至今日命運大不相同, : 癥結點只在命運二字。命運何來?命運即是過去世所為的善業惡業, : 到了這輩子因緣成熟讓你受報的業力方程式。 : 蕭敬騰歌壇一帆風順,可說是他累世之間,造作的善行比惡行多, : 所以一帆風順(但是常遭逢人威脅這也可能是惡業成熟...) : 雖說同人不同命,但是既然命運是我人過去世為善為惡所寫的方程式, : 那麼時猶未晚,未來的日子還很長,只要我努力行善,常檢點過失, : 現在行善的果報就能在未來讓我嚐到善果,胡不勉而行之!! : : 推 Bonaqua:南無阿彌陀佛 03/06 23:45 : 推 bobju:別胡扯了 03/07 09:55 : → bobju:佛教要真正入信於人 就是要革除這類胡扯因果的惡習 03/07 09:56 : 推 mark183:阿彌陀佛 03/07 11:24 : 推 NCKUbuddha:這是看新聞腦補吧 03/07 12:50 : 推 NCKUbuddha:佛說三世因果經 一看就知道是後人寫的 03/07 13:00 其實只要故事不要把因果亂牽拖的話也還好 例如什麼戒淫得功名之類 明顯不相關的東西 我認為現在世面上最接近邪教的 應該是吸引力法則 因為吸引力法則的中心思想是念力設定 其餘幾乎不提 於是造成很多人誤認為 想要有錢就要整天幻想自己是富人 行為舉行要表現出那種樣子 以為用念頭就可以吸錢過來 和佛經講的神通不敵業力 福田是自己造來的要旨 完全相反 : 推 lance336:這位菩薩您好,每每看到這樣的文章,都會有不少的善知識提 03/07 13:06 : → lance336:到說"一個人好運一定是累世善業累積",末學真的很想問,如 03/07 13:07 : → lance336:果真的善業累積所感召,可否證明或是顯現某個人到底是做了 03/07 13:08 : → lance336:甚麼好事或善業呢?可否具體證明,否則空口無憑阿!! 03/07 13:10 : → noonee:我們學佛的目標是什麼? 03/07 14:17 : → noonee:到底是要學怎麼修習因果 還是學不昧因果? 03/07 14:17 : → noonee:很多地方都在傳播 要修福也修慧 03/07 14:18 : → noonee:努力修了福 那慧呢? 03/07 14:19 只修慧不修福 通常也會出問題 例如曲高和寡 懷才不遇就是典型 個人認為福報不夠的人選舉通常選不上 就算能力再強也沒用 因為只顧提昇自己但沒有和眾生結善緣 阿羅漢就是一種 只修福不修慧 只有福德沒有功德 容易沉迷於舒適區 長期原地踏步沒有進步 這樣應該也不是好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4.21.13

03/07 20:38, , 1F
修福不修慧 大象披瓔珞
03/07 20:38, 1F

03/07 20:38, , 2F
修慧不修福 羅漢托空缽
03/07 20:38, 2F


03/07 22:33, , 4F
淨空法師這篇說的很有道理 修慧更重要
03/07 22:33, 4F

03/07 23:26, , 5F
若福與慧只能二擇一 那必定還是慧優先於福
03/07 23:26, 5F

03/08 00:28, , 6F
明明就是福慧雙修,哪來的二擇一???請問一下樓上?
03/08 00:28, 6F

03/08 00:29, , 7F
一點點佛理,只要願意去瞭解一點點佛理,就不會說出這些
03/08 00:29, 7F

03/08 00:30, , 8F
若是福慧雙修, 那為何還有一樓t大那兩段偈語? 你嘛幫幫忙
03/08 00:30, 8F

03/08 00:30, , 9F
要反也用點心思好嗎?
03/08 00:30, 9F

03/08 07:05, , 10F
b大是說假如啦 他只是強調慧相對重要而已
03/08 07:05, 10F

03/08 08:14, , 11F
要別人了解佛理 先了解別人在說什麼吧
03/08 08:14, 11F

03/08 08:50, , 12F
有慧無福但有慧就能修福 有福無慧易墮落
03/08 08:50, 12F

11/09 05:48, , 13F
若是福慧雙修, 那為何 https://noxiv.com
11/09 05:48, 13F

01/02 12:46, 5年前 , 14F
//noxiv.com https://daxiv.com
01/02 12:46, 14F
文章代碼(AID): #1J6RbK5_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6RbK5_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