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文章皆已自刪,回家懺悔

看板Buddhism作者 (rigzin dorje)時間13年前 (2010/11/24 17:57), 編輯推噓0(0011)
留言11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pseudomoon (無常生滅)》之銘言: : ※ 引述《g850258 (0318)》之銘言: : 以下恕刪 : 我想針對d大的想法 好好說清楚一下 : 關於不邪淫的看法 : D大一直說什麼用保險套犯戒是過度詮釋,那麼或許有兩種可能。 : 假設在所有人時地都符合戒條之下,有兩種狀況 : 1. 使用保險套性交犯戒 : 2. 使用保險套性交不犯戒 : 在情況一中,佛陀立不邪淫戒之因,是希望眾人會用到淫,只是為了繁殖。 : 用保險套擺明是不欲生子只為享樂,故犯邪淫。 : 情況二,佛陀因為慈悲,知道欲界眾生情慾盛烈,驟然促斷,恐怕得到反效果。 : 所以允許凡俗男女在偶一為之的狀況下,抒發性慾。 : 用保險套符合所有戒律裡的規定,所以不犯戒。 : ================================== 你推斷過後然後認為一個行為犯戒本身就有邏輯謬誤. 只要戒律沒寫, 無論你的推斷合情理與否都不會推導出一個行為犯戒. 同理, 只要戒律寫了, 無論你的推斷合情理與否都不會推導出一個行為 不 犯戒. 你的行為其實就是自行解釋戒律, 說得嚴重點就是自行增補戒律. 戒律沒寫犯戒的事當然就不犯戒, 你要詮譯戒律沒寫犯戒的事作犯戒, 這個邏輯就跟 "法律沒寫呼吸合法所以呼吸是犯法" 一樣可笑. : 而D大說用保險套符合所有戒律裡的規定,所以不犯戒。 : 不知這是否傾向第二種看法? : 如果是這樣,佛陀的慈悲難道只針對結了婚的男女? : 那些找不到伴的單身男女、同性戀者不在佛陀慈悲的考慮內? : 如此一來,豈非只准領證者打砲,不准無伴者打槍? : 然而楞嚴經裡一再提及 : 「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 : 「淫心不斷,塵勞難出」 : 在在都指出,若非繁殖的必要,實在應該避免淫慾這個火坑 : 是以第一種看法裡,只有生孩子是正淫 經典勸說斷淫, 是不能推導出只有生孩子是正淫的. 何謂正淫何謂邪淫,到頭來看的還是戒律. : 其他手淫、同性性行為、避孕措施性行為都是邪淫。 這裡確確實實地偷換概念了, 而且有兩個. 第一, 戒律說明口交手淫肛交是邪淫, 不論是異性還是同性性行為. 我就當你是筆誤而不是有心引戰好了, 第二, 前兩項確實是明確寫明是犯戒,第三項根本只是你的推斷. : 這樣看來,是否情況二才是偷換概念,在鑽戒條的漏洞? 你不斷詭辯用避孕套是犯戒, 更不斷美其名"最低標準"意圖合理化手淫肛交, 不斷的詭辯. 你不打算改變你的立場, 既然我說服不了你你也說服不了我. 我就不再回文了, 和不斷邏輯犯駁的人再說下去也沒有意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49.118.199 ※ 編輯: dorje 來自: 116.49.118.199 (11/24 18:07) ※ 編輯: dorje 來自: 116.49.118.199 (11/24 18:33)

11/28 02:17, , 1F
沒寫的當然不犯戒,因為沒這條戒,但重點是,可做還是不可做
11/28 02:17, 1F

11/28 02:19, , 2F
?這時將考量戒的用意,不然一堆事都不用做,例如戒律沒規定
11/28 02:19, 2F

11/28 02:20, , 3F
可不可以穿白衣服,那我是穿還是不穿?你不可能站在原地什
11/28 02:20, 3F

11/28 02:21, , 4F
麼都不能做,正常還是要想想戒的原意,來決定穿或不穿
11/28 02:21, 4F

11/28 02:25, , 5F
戒律沒寫不可吸安非他命,那麼吸了當然不犯戒,因為沒這條
11/28 02:25, 5F

11/28 02:25, , 6F
戒,但重點是,你要吸還是不吸?最終還是要回到戒或佛的本意
11/28 02:25, 6F

01/16 02:16, , 7F
偷換概念,戒律沒寫犯戒跟要不要去做根本是兩回事.
01/16 02:16, 7F

01/16 02:17, , 8F
你可以因為知道對身體有多禍害而不吸, 也可以因為想high而
01/16 02:17, 8F

01/16 02:17, , 9F
吸.
01/16 02:17, 9F

01/16 02:18, , 10F
這根犯不犯戒是兩回事.
01/16 02:18, 10F

01/16 02:19, , 11F
別偷渡概念一邊說不犯戒一邊又問吸不吸然後又說回歸本意.
01/16 02:19, 11F
文章代碼(AID): #1CxE64s3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xE64s3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