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禪思練習──諸法無常--梭巴仁波切

看板Buddhism作者 (不可有一絲惡念)時間13年前 (2010/09/08 16:49),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 推 SkyElder:所以我只最相信佛陀在世親講 五百大弟子認證記錄的阿含經 09/08 09:22 : → SkyElder:個人依邏輯上的可信度 選擇阿含經與上座部佛教 09/08 09:23 : → hopolono:S大認為般若經跟涅槃經算是佛陀親講嗎? 09/08 10:30 : → hopolono:雜阿含應經,我們應該都同意是佛陀親講了吧 09/08 10:56 : → hopolono:裡面有句很好玩的: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09/08 10:59 : → hopolono:從這裡開始就討論應該算是有邏輯了 09/08 11:00 : → hopolono:上上上句,雜阿含經,多打了一個應字。 09/08 11:01 當你成就道心 並讓道心持續升起的時候 的確是一切行無常 一切法無我 請參考這篇 文章代碼(AID): #1CXbx3aE (Buddhism) [ptt.cc] Re: [討論] 有分別跟無分別 要達涅槃寂滅 要成就最高的阿羅漢道心 道心依次分別為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成道後道心會生起一個心識剎那 每一個道心只能生起一次 與之相應的果心會緊接著到心生起 2~3個心識剎那 之後當進入果定時 就可連續升起 雜阿含的這一段敘述的是修道者成就後的認知體會 這句並不像你說的那樣好玩 這句只是對事實的真實敘述 也非玄妙違反邏輯難以理解之事 佛學非玄學 也非迷信之學 一切都有邏輯道理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137.131

09/08 17:50, , 1F
想請問原po,“一切法無我”能不能當成修行的目標?
09/08 17:50, 1F

09/08 17:53, , 2F
另外想問阿羅漢、菩薩、佛陀,這三者的差別在哪裡?
09/08 17:53, 2F

09/08 17:54, , 3F
還有想問原po認不認同禪宗
09/08 17:54, 3F
我只探討實修的問題 邏輯是用來實修 驗證正法用 不是用來玩弄的 所以我不喜歡大乘禪宗 只認可上座部佛教 我也不喜歡你用禪宗的方式發問 我也不喜歡回答禪宗方式的問題 因為我認為回答這種問題對修行無益 就拿如果回答你“一切法無我”能不能當成修行的目標來說 一切法無我是正定時的經歷 請參考 文章代碼(AID): #1CXbx3aE (Buddhism) [ptt.cc] Re: [討論] 有分別跟無分別 這種經歷很難用具體的文字回答你 而且我認為與其有空研究一個難以用言語回答的問題 不如勸你把時間拿來真正實修 等你到了“一切法無我” 的境界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 “一切法無我” 就算我想辦法具體的回答你 因為你沒有經歷過而無從跟自己腦中經驗比較 必定對正法生疑 因為你未達到過那種狀況 所以經驗中無從比較 只能無邏輯的盲猜 既然是無邏輯的盲猜就會得到各種奇怪的結論 最後看了不能理解 就又變成你腦中沒有邏輯的玄學了 這樣對修行有所助益嗎? 如果硬要用我的經驗來回答你的話 以身念處來講 當我把意念全部集中在鼻息時 我會覺得這個世界就只剩下鼻息而已 當下的感覺是我只存在鼻息裡面 不存在其他世界的任何地方 所以除了鼻息以外其他地方沒有我 我不存在其他地方 當我把意念轉移到觀察腳麻的地方 我會覺得這個世界就只剩下腳麻而已 所以除了腳麻的地方以外其他地方沒有我 我不存在其他地方 那所以真實的我存在哪裡? 結論是不存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 所以就可以推論出任何地方都不能代表真實的我 若進入更高層的禪定會連觀察的對象都消失了 只剩下一境性 那時候就不須推論 直接真的一切法無我 另阿羅漢、菩薩、佛陀的差別版上實在討論過太多次 這幾天我也時常撰寫相關議題 為何又要重複發問? 是不是想到了什麼新的問題? 阿羅漢指的是完全覺悟者 所以也是佛陀的十號之一 因為佛陀是完全覺悟者 所以你也可以稱佛陀為阿羅漢 完全覺悟者 都是出三界 究盡涅槃解脫 佛能在無佛法之世開創佛法 遊行教化 渡化眾生 被其渡化完全覺悟者則稱阿羅漢 要成佛要先經過菩薩的階段 菩薩並非完全覺悟者 而是準覺悟者 必須修到三不退轉 並且授佛印記 以道心來說應該有斯陀含以上果位 故只要在人間或欲界天在轉生一次 便可在那裡達到涅槃 ※ 編輯: SkyElder 來自: 61.57.137.131 (09/08 18:47)

09/08 20:37, , 4F
推要實修
09/08 20:37, 4F
文章代碼(AID): #1CXquoUS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XquoUS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