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比較宗教

看板Buddhism作者 (風之過客)時間14年前 (2010/07/05 13:05), 編輯推噓8(8093)
留言10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比較宗教報告:以淨土真宗和天主教的二者救贖論之比較 一、前言: 佛教大部分都是自力信仰,需要靠著自己的努力才能解脫,但是中國的淨土宗則認為需要 一半的他力才可以,傳到日本後則變成完全的他力信仰,需要靠著阿彌陀佛才能得救。 天主教也是他力信仰,天主教來自於亞伯拉罕諸教,為何兩個完全不同的脈絡會有很類似 的想法?淨土真宗的他力和天主教的他力,他力的功能在救贖論有何不同?自力的成分又 在哪裡?他力扮演的角色,這兩者本體論預設完全不同,如何產生類似的想法?他力的概 念根本或細節的差異,類似到哪裡?異同之處在哪裡?類似想法和根本上的差異又是什麼 ?這些異同為何會產生同一想法? 以下我從淨土真宗的阿彌陀佛本願如何把人拉到淨土和如何解脫?,對比於天主教的 天主如何把人拉到天堂和如何得救?之間的自力和他力的對比來探討上述問題。 二、背景: 西方的天主教思想,繼承自柏拉圖的天人二分概念,並以聖經當作主要的經典,而聖多馬 斯改編了亞里斯多德的四因說,以古希臘哲學的論述和辯論形式來進行核心信仰上的論證 。(總註一) 從傳教的歷史來看,耶穌一開始被打壓,甚至被猶太教教徒借用羅馬帝國的國家力量殺害 ,而後來的天主教則轉為地下密室向社會底層人民傳教,這期間也遭受羅馬皇帝用國家力 量迫害,後來等到信徒多了後,羅馬帝國為了拉攏這群勢力,才把他立為國教。(總註二 ) 日本的淨土真宗,傳承自印度和中國的淨土宗,印度的淨土宗是自力信仰,傳到中國,一 半的自力一半的他力,除了要去到淨土的人來救你,也要自己迴向給還沒去涅盤的人,傳 到了日本被親鸞解釋為要去淨土(涅盤)需要靠著阿彌陀佛的宏願眾生才能得救,到了淨 土就是解脫。(總註三) 親鸞原本在天台宗修行(日後的日蓮正宗),學了二十年覺得沒有收穫,就轉而向淨土宗 修行,為了破除守齋吃素出家而不一定能解脫的觀念,所以他向法然請示過後娶妻吃肉喝 酒,日後的日本佛教教派大都可以娶妻喝酒吃肉,這和一般的大乘佛教不太相同。(總註 四) 註一:《西洋哲學史》傅偉勳著,三民書局出版,p181~p186共相論 註二:《羅馬帝國衰亡史》 註三:《佛教詮釋學》賴賢宗著, 註四:《人,為何而生,為何而活》高森顯徹、名橋大二、伊藤健太郎著p76~p78 三、以救贖論來解釋兩者差異 3—1—1 淨土真宗認為,所謂的開悟共有五十二個位階,釋迦牟尼佛在三十五歲開悟後到八十 歲為止,四十五年的講道都被記錄下來,全部被記載到一切經中,數量在七千卷以上。 五十二個位階指的是十住、十信、十迴向、十地、一等覺、妙覺、某一個位接都細分 成十等,一等二等…十等之後就是初信次信…十信…位階最高的佛覺稱為無上覺,大日如 來、藥師如來二佛也是相同的。 本師本佛,他們皆十方諸佛的一位,徒弟傳達老師的佛,到第五十二位階,是十方諸 佛的本師本佛,十方諸佛、師傅和徒弟的力量是一樣的,那為何只有阿彌陀佛的願力才有 用?其他佛都有自己的本願,但也都有侷限,這就是老師和弟子的差別。 淨土真宗認為阿彌陀佛發宏願要救眾生,不論貧賤或富貴、不論任何階級、不論老少 、不論善惡、都可以被拯救,阿彌陀佛的本願共有三十六個字,大意就是必定拯救所有的 人,使其在活著的時候得到幸福。 淨土真宗又認為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第十八願又稱為國王的本願(本心), 阿彌陀佛為何發這誓願?就好比說病人、醫生、藥、痊癒、答謝,病人就是指著全人類, 不一定是肉體上的病,醫生就是指著阿彌陀佛,藥則是阿彌陀佛的誓願,答謝則是唸阿彌 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發這個誓願是屬於佛慈悲心,佛對每個人都沒有分別心。 所謂的宏願又叫做誓願,也就是諾言的意思,阿彌陀佛發宏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淨土真宗根據如此而說:一心專念,無量壽佛。只要向著阿彌陀佛和相信阿彌陀佛,就可 以得到救贖,進而去到淨土。 淨土真宗認為的淨土是清淨的地方,沒有汙染的莊嚴世界,由於眾生數量眾多、滿天諸神 諸佛數量也多,所以有不同的淨土,遍佈十方三世,只要到達淨土就可以解脫,淨土真宗 認為淨土等於涅盤。 淨土真宗需要的救贖要靠著阿彌陀佛的本願,那麼怎麼樣才能讓阿彌陀佛的本願和需要的 救贖結合呢?也就是要怎麼樣才能到達淨土呢?對宗教而言,不可能沒有任何門檻而能得 到救贖,假若這樣的話那這個宗教也不用信了。 親鸞以大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這三本經書為主,但他更認為大無量壽經 是目的,另外兩本是手段,「夫顯真實教者,則《大無量壽經》是也」。 要怎麼確立念阿彌陀佛的信心呢?「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 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淨土真宗的念佛號只是對於阿彌陀佛的一種感謝,而要產生對於阿彌陀佛的信心才可 以得救,並非是念佛號才可以得救,信就是要產生無微不至的信心才可以,若有一點點懷 疑則不行。每個人都可以得救,包含五逆罪,淨土真宗認為心是源頭,身體和口才是執行 者,只要有不好的念頭救適五逆罪了,例如父母撈叨,兒女在背後不滿,這就犯了五逆罪 了,或者是邊打瞌睡邊聽佛法,那麼,誰能不犯五逆罪?唯除五逆罪,也就是未來、永遠 ,線索的人。 總註五﹕參閱《人,為何而生,為何而活》高森顯徹、名橋大二、伊藤健太郎著 參閱《釋迦與親鸞》淨土真宗講堂著 參閱《Buddhist Hermeneutics》Editted by Donald S. Lopez, Jr. 參閱《佛教詮釋學》賴賢宗著 小結: 3—1—2 淨土真宗是絕對的他力宗教,所謂的自力成分僅僅是為了取得進入淨土的門票而已,這和 一般的佛教有很大的差異,而迴向則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由阿彌陀佛把自己的功德迴向給 十方大眾,進而把他們拉去淨土,也只有阿彌陀佛有這個能力,而阿彌陀佛可以算是最高 位的佛,所處的環境應該也是淨土的其中一地,對於佛教來說,所謂的佛、菩薩、神雖然 都可能高於人類位階,或超越餘六道輪迴之上,但終究並非是主宰萬事萬物或是創造萬事 萬物的一切根源,只能是在既有的制度下做為一個超越者的對於人類的關懷而已。 就好像阿彌陀佛雖然身為最高位的佛,但他要讓人類解脫自身痛苦和脫離六道輪迴則需要 把自己的功德迴向給人類,這也才能讓人類獲得救贖並把人類拉到淨土。 3—2—1 天主教認為所謂的原罪是,人吃了善惡果實,在天主教的脈絡裡面,天主是創造萬事萬物 的主宰,天主按造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人必須無條件的服從於天主,天主禁止人們吃善 惡果,那人們則不能吃。 而亞當夏媧受到魔鬼的誘惑後吃了善惡果,違背了天主的命令,這等於了人們愛自己 和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反對天主「受造之物被屈服在敗壞的狀態下」。死亡因而走入人類的 歷史(包含著靈魂的死亡)。自從亞當有了這個罪後,人類就有了罪惡的產生。 亞當的罪為何會成為所有後裔的罪呢?由於人類的一體性,所有的人類都會受到牽連 ,但是其中的過程人類無法詳細的察知,從啟示錄得知,人類不但從亞當得到原罪,也從 亞當得到聖德和義德但是這是不完整的,由於亞當和夏媧降伏於誘惑者,犯了個人的罪, 因此損害人性。這罪藉由傳宗接代傳染給所有人類,就是傳遞一個原始的罪他只能說是感 染,而非觸犯。 原罪雖然是人人所固有的,但在亞當和任何子孫上,原罪都沒有本罪的特性,雖然 缺乏原始的聖德和義德,然而人本性並未完全敗壞:他只是在於本性力量受到損害時,要 受到無知、痛苦和死亡的困擾,而傾向於罪惡。聖洗在給予基督的恩寵生命時,把原罪洗 滌,使人歸向天主。這也是人類可以上天堂的可能。 聖洗是整個基督徒生命基礎,進入聖神內生活之門,以及通往聖事的大門,藉由聖洗我們 從罪惡解放,成為天主的子女。聖洗在希臘文中是浸入水中的意思,象徵募道者死亡並被 埋入土裡,而藉著基督一起復活,成為新的受造物。 主要儀式有:劃十字聖號、宣讀天主聖言、三次進入水中或三次把水澆在頭上、傳聖化聖 油、穿白衣象徵穿上基督和基督一起復活、點燭光、初領聖體。正權施洗者是神父和主教 ,但必要時任何人都可以施洗,只要具備應有的意向,就是履行在教會施洗時所做的一切 ,並以聖三之名施洗。 對天主教而言原罪和罪是不同的,一個人所犯的罪例如口出惡言等等…之類的,而原罪則 是一生下來就有,由亞當夏媧違背上帝旨意被撒旦誘惑而吃了善惡果,從此之後人類和人 類後代就有了原罪。 對於天主教而言,有天堂、煉獄和地獄之分,天堂是指著在天主恩寵和友誼過世的人 ,在完全受到淨化後,將和基督永遠生活在一起,和天主聖三、瑪利亞、天使和眾真福者 這種生命和愛的共融。最完滿且最幸福的境界。 雖然信了天主,也達到符合進入天堂的條件,但是還需要進入煉獄受到淨化,把自身 的罪過淨化完了才能達到天堂。 而地獄剛好相反,不信天主的人在死後將到地獄去受到永遠的苦難,這也就是永火。 而人只能依靠天主獲得幸福。 對於天主教而言,他們並不像其他的基督宗教一樣抱持著預定論的看法,而是比較偏 向於大範圍的決定論,例如訂好了如何上天常和下地獄的規範,而保留其個人的自由意志 ,要不要信天主,要不要上天堂,這是每個人自己的決定,當然下地獄也是自己的決定。 當然天主也希望人們能夠向著祂,並不願意「眾人的喪亡,只要能回心轉意」,這也可以 部分解釋為何天主不要消除第一個罪的出現,也就是消除亞當吃下善惡果這事件的發生, 既然天主讓人類選擇了是否要歸向天主,那祂必然也會給了相應的報酬和相應的懲罰。 每個人死後會有最後的審判,由基督親自審判每個人的罪過,由於人類的原罪,就算 是可以進去天堂也需要經過煉獄的煉化,把罪洗滌乾淨,才能到達最完滿的天堂。 總註六:《天主教教理》天主教教務協進會(中國主教團)編譯 原罪:p96~p100、天堂:p249~258、教會七聖事:p298~p309 小結: 3—2—2 天主教他力信仰的天主創造萬事萬物,而人只是天主創造的一個東西而已,要得到救贖必 須要靠著天主,人性在天主面前微乎其微,死亡後還要天主來審判是否上天堂,可以的話 還要去煉獄把罪過洗滌乾淨,才能去到天主所創造的天堂,甚至天主不滿意還可以打掉整 個世界,然後再重新創造也可以。 那天主對人類的關懷也就是天主對人類的愛,由於天主是全知全能的善,那麼違反 了祂,也就變成無可寬恕的惡了。不要天主的這份愛,也就是違背天主的本意。也就是惡 了。要領到天主的這份愛非要經過聖洗不可。 四、兩者比較: 對比天主教和淨土真宗的他力信仰,淨土真宗沒有強調審判,而是阿彌陀佛以自己 力量來把人類拉離苦海,假若沒做這個動作,那人類非要繼續在六道輪迴不可 ,不信阿 彌陀佛也只是不能夠解脫到淨土而已,而天主教則是以天主創造萬事萬物,而且是絕對的 善作為論據基礎,進而推導出人不信天主就是罪惡,就要接受上帝的懲罰,逼得人類不得 不相信天主。 這也可以從兩個文化脈絡找到不同的路徑,西方傳統哲學思想大都致力於尋找到終 極的答案和單一的存有,比較不強調當下的現世問題,藉由思辨和法庭審判的辯論方式創 造了各種不同的論證方式,經過時代的變化,這套論證方式越來越精緻,從古希臘哲學到 士林哲學到現在的思想都是如此;而佛教相對的則是以既有的架構來解釋和強調現世的生 活,從而論述到思想和脫離現世的超越。 演變的結果就是天主教把目標寄託在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身上(包含現世的問題) ,人類該怎麼順服於上帝的旨意,而淨土真宗則是以人類該怎麼讓阿彌陀佛能夠拉人類去 淨土,幫助人類離開現世的環境到達彼岸(淨土),雖然都同為是絕對的他力信仰,但發 展的路徑和文化脈絡完全大相逕庭。 天主教的聖洗和淨土真宗的信念差別在於,天主教需要靠著藉由聖洗方式象徵著和自己已 死並且和基督一起復活,而洗去原罪,雖然自己犯的最需要去煉獄把他洗淨才能上天堂, 但經過這儀式後可以上天堂,而淨土真宗則強調無時無刻不能有任何懷疑阿彌陀佛的本願 力量,任何時刻懷疑了那就可能上不了淨土,也就是上不了涅盤,包含唸阿彌陀佛的佛號 也是一樣,淨土真宗認為假如唸阿彌陀佛佛號是為了有所求,那不是真正的念佛號,真正 的念佛號是感謝的意思。在此來看天主教的他力還是比淨土真宗的他力來的強烈一點,天 主教只須一次儀式就好了,淨土真宗需要發自內心不能懷疑阿彌陀佛力量。 天主教的救贖還有分誰可以誰不行(需要信教者),而淨土真宗則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救 贖但是卻是需要無時無刻的注意自己是否有無懷疑阿彌陀佛本願力,天主教的一次儀式過 後,所犯的罪交給煉獄去洗淨就好了。 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超越原本重生被束縛的業力,從而解脫不在受業報,而天主教的天 主創造萬事萬物的主宰,全知全能的善,那他要認為誰善誰惡都可以,地獄和撒旦也是天 主縱容而且地獄也是和撒旦打賭的。 五、結論: 雖然天主教和淨土真宗同屬於他力信仰但脈絡不同,雖然都是需要他力來救贖,但一 個需要無時無刻的注意自己信念,一個則需要經些儀式就可以了,這也反映在東西方文化 的不同,西方很多時後把定義預設好就好了,而東方則需要時時刻刻關注自己,東方比較 入世比較著重於現實。 -- 真糟糕 結論不會寫 有人有寫過類似的東西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79.48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40.117.179.48 (07/05 13:14)

07/05 13:30, , 1F
天台宗不是以後的日蓮正宗~一個是既成佛教,一個是新興
07/05 13:30, 1F

07/05 13:33, , 2F
佛教。
07/05 13:33, 2F

07/05 13:33, , 3F
不,日蓮正宗就是天台宗
07/05 13:33, 3F

07/05 13:34, , 4F
13世紀出現,距今700年,從時間來看也不能說是新興宗派
07/05 13:34, 4F

07/05 13:34, , 5F
創價學會勉強可以算是
07/05 13:34, 5F

07/05 13:35, , 6F
新興宗派
07/05 13:35, 6F

07/05 13:37, , 7F
創價學會距今也80年了
07/05 13:37, 7F

07/05 13:40, , 8F
請參考日文資料,天台宗是日本傳統佛教的八宗之一,日蓮
07/05 13:40, 8F

07/05 13:41, , 9F
宗也是,至於日蓮正宗本來是日蓮宗富士門流~是在1912年
07/05 13:41, 9F

07/05 13:44, , 10F
才改名為日蓮正宗的。至於親鸞上人則是學傳統的天台宗
07/05 13:44, 10F

07/05 13:48, , 11F
日蓮宗是天台宗吧
07/05 13:48, 11F

07/05 13:52, , 12F
真的不是啦~日蓮上人和親鸞上人兩個都有學過天台宗~
07/05 13:52, 12F

07/05 13:53, , 13F
但是日本天台宗由於有天台法華宗之名~因此容易跟日蓮系
07/05 13:53, 13F

07/05 13:54, , 14F
法華宗混亂,但是它仍是平安時代傳來的八宗之一。
07/05 13:54, 14F

07/05 13:55, , 15F
godofmoon能再說詳細一點嗎??
07/05 13:55, 15F

07/05 13:59, , 16F
請愛用日文維基http://0rz.tw/bc06k
07/05 13:59, 16F

07/05 14:05, , 17F
07/05 14:05, 17F

07/05 14:06, , 18F
日蓮正宗比較偏向附佛外道了
07/05 14:06, 18F

07/05 14:08, , 19F
上面連結失效,請點http://ppt.cc/VCZ8
07/05 14:08, 19F

07/05 14:29, , 20F
我覺得聖嚴這篇並不客觀,他是以某個佛教教派還有外國人
07/05 14:29, 20F

07/05 14:30, , 21F
去做評價,而沒有深入當地文化,只看他們使用的經文
07/05 14:30, 21F

07/05 14:31, , 22F
事實上,有些佛教經文可能會互相打架
07/05 14:31, 22F

07/05 14:31, , 23F
只取一部分我認為無可厚非
07/05 14:31, 23F

07/05 15:03, , 24F
喜歡專修法華經沒有意見,但是"預證釋尊入滅兩千年後,
07/05 15:03, 24F

07/05 15:03, , 25F
在稱為「惡世末法」的時代,會出現代替釋尊,從根本救濟
07/05 15:03, 25F

07/05 15:04, , 26F
全世界所有眾生的久遠真實之佛....果然如釋尊在法華經當
07/05 15:04, 26F

07/05 15:04, , 27F
中的預證,閻浮提第一之法華經行者日蓮大聖人出現"
07/05 15:04, 27F

07/05 15:05, , 28F
07/05 15:05, 28F

07/05 15:05, , 29F
看起來就像坊間的造神附佛外道
07/05 15:05, 29F

07/05 15:18, , 30F
本文˙中定義的五逆罪,有很大暇疵與錯誤。
07/05 15:18, 30F

07/05 17:59, , 31F
印度淨土宗的說法是
07/05 17:59, 31F

07/05 17:59, , 32F
五逆罪或毀謗正法兩者之一就不行
07/05 17:59, 32F

07/05 18:00, , 33F
中國淨土宗的說法是,五逆罪且毀謗正法才不行
07/05 18:00, 33F

07/05 18:00, , 34F
日本淨土真宗的說法是
07/05 18:00, 34F

07/05 18:01, , 35F
所謂的五逆罪,從心理想的就算犯了
07/05 18:01, 35F

07/05 18:01, , 36F
唯除五逆罪,就是我上面寫的
07/05 18:01, 36F

07/05 18:02, , 37F
這種詮釋的轉變還蠻有意思的
07/05 18:02, 37F

07/05 18:15, , 38F
五逆罪: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河合(人曾)使佛出血
07/05 18:15, 38F

07/05 18:16, , 39F
心理不滿就叫做殺,這種解釋也不會不合理到哪裡阿
07/05 18:16, 39F
還有 22 則推文
07/05 19:13, , 62F
即使等覺菩薩念佛往生淨土還是帶業往生;因為等覺菩
07/05 19:13, 62F

07/05 19:14, , 63F
薩仍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故念佛往生者沒有不帶業往
07/05 19:14, 63F

07/05 19:14, , 64F
生的。只是要消業多寡將可決定品位高低與往生與否。
07/05 19:14, 64F

07/05 19:20, , 65F
可是去了淨土不等於涅盤...帶業往生者花開見佛後跟阿彌
07/05 19:20, 65F

07/05 19:23, , 66F
陀佛學了佛法,業還是在.所以要再來人間分享佛法(度眾生
07/05 19:23, 66F

07/05 19:25, , 67F
跟仍有業緣的眾生,以了業)...這距離成佛涅盤還很遠...
07/05 19:25, 67F

07/05 19:30, , 68F
另聖再法師再日留學時去過很多大道場(當年那些道場的規
07/05 19:30, 68F

07/05 19:30, , 69F
模組織及各種佈教方式以比台灣今日的佛光山慈濟法鼓山
07/05 19:30, 69F

07/05 19:31, , 70F
都還大了...這些都寫在聖嚴師父的留日見聞裡,師父除了
07/05 19:31, 70F

07/05 19:32, , 71F
參學過,也參加那些大團體所辦的大學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07/05 19:32, 71F

07/05 19:34, , 72F
日蓮正宗最大的問題就是跟清海一樣,只擷取一部分經典
07/05 19:34, 72F

07/05 19:35, , 73F
甚至不讀經典...而不全盤介紹佛法..教人專修法門就好
07/05 19:35, 73F

07/05 19:36, , 74F
一直唱題不是真正的念佛...念佛除了念佛號,其實還有六念
07/05 19:36, 74F

07/05 19:38, , 75F
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念佛陀的修為,功德,相好...
07/05 19:38, 75F

07/05 19:39, , 76F
等值得學習傚法的部分,佛陀的慈悲,智慧,莊嚴,種種)
07/05 19:39, 76F

07/05 19:41, , 77F
而且往生西方也是要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自己本身有強烈
07/05 19:41, 77F

07/05 19:42, , 78F
的意願去(這裡指的是至少十念清淨,而不只是念十聲佛號
07/05 19:42, 78F

07/05 19:43, , 79F
十念要清淨已經非常不容易,人的心力很弱一下子就閃神
07/05 19:43, 79F

07/05 19:44, , 80F
念頭很快就跑掉,念不到十,就出現其他念頭)所以彌陀願力
07/05 19:44, 80F

07/05 19:46, , 81F
是要眾生與之呼應的...符合佛法因緣觀裡的[因緣果]
07/05 19:46, 81F

07/05 19:47, , 82F
不是一網打盡...阿彌陀佛就算有本願也不會去接引不信
07/05 19:47, 82F

07/05 19:47, , 83F
他本誓願力的無緣眾生(天主教基讀教不信阿彌陀佛啊)
07/05 19:47, 83F

07/05 19:54, , 84F
天主教這樣靠一次儀式,就會造成很多人,自以為自己已經
07/05 19:54, 84F

07/05 19:55, , 85F
很圓滿了,自以為是道德高上的人(基督教也是,信了主,好像
07/05 19:55, 85F

07/05 19:56, , 86F
是開悟了,不用再修正自己的行為似的,日常生活中照樣
07/05 19:56, 86F

07/05 19:57, , 87F
耽逆物欲,發脾氣,貪小便宜,串門八卦)不過天主教真正修道
07/05 19:57, 87F

07/05 19:58, , 88F
的人(修女神父修士,是會修正這些,我前指的是一般平信徒)
07/05 19:58, 88F

07/05 20:01, , 89F
所以淨土法門有52位階是包括信解行證,而不只是[盲信]
07/05 20:01, 89F

07/05 23:05, , 90F
要談淨土真宗,應該切入淨土真宗文脈,而不是拿淨土宗
07/05 23:05, 90F

07/05 23:06, , 91F
來說
07/05 23:06, 91F

07/06 00:13, , 92F
淨土真宗亦是從淨土宗來...請先了解淨土宗
07/06 00:13, 92F

07/06 00:14, , 93F
應該說是請先通盤了解淨土的定義與經典理論
07/06 00:14, 93F

07/06 02:27, , 94F
你說的淨土宗我都知道,但談的是淨土真宗
07/06 02:27, 94F

07/06 02:27, , 95F
必須切入淨土真宗文脈來看
07/06 02:27, 95F

07/06 02:28, , 96F
要從淨土宗看淨土真宗,可以談詮釋的轉變或兩者差異
07/06 02:28, 96F

07/06 02:29, , 97F
帶業往生那裡我應該打錯了,應該是平生業成
07/06 02:29, 97F

07/06 02:30, , 98F
在活著的時候就可以去到淨土了
07/06 02:30, 98F

07/06 02:30, , 99F
淨土真宗認為涅盤就是淨土
07/06 02:30, 99F

07/06 09:44, , 100F
四種淨土...看是哪一種啊...沒說清楚...XD
07/06 09:44, 100F

07/11 19:53, , 101F
天主教信徒很麻煩的,至少半年一次告解還要想自己犯過哪些錯
07/11 19:53, 101F
文章代碼(AID): #1CCMW5_u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CMW5_u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