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圓滿慈悲喜捨

看板Buddha作者 (Liu)時間2年前 (2022/04/25 21:19), 編輯推噓13(130141)
留言154則, 5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幾天前在慈悲心培養的討論裡,提到在街頭遇一女子,將之當成母親來觀想, 起了悲喜心後便該捨。 但FHS大看法有些不同,認為應該繼續觀想下去,要升起想照顧她這類的念頭,說這樣 才是圓滿。 當時自己的想法,這樣豈不是有點落入貪愛。畢竟只是萍水相逢,幾乎不會再見面。 只是現在對這想法不是很確定。 假設想要照顧到圓滿的想法只是針對單一個人,那顯然是貪愛無誤。 但若想要照顧到圓滿的想法針對的是所有眾生,這便無關貪愛,而有點類似是菩提心 了。FHS大想說的應該是這個才對。 可如此一來,該怎麼做呢?面對的是如此廣大的受眾。 思前想後,應該就只能發願了。類似藥師佛的資生之具悉皆豐足這種。 但發完願後,也只能將願牢記心中,自己努力修行而已。畢竟數不盡的眾生,這輩子 肯定是搞不完的…… @ 以自己為例,發了一個小願,要讓兄弟姐妹都來學佛,直至不退轉。光是這種小願望, 今生都難以搞定了…… @ 還是把大悲咒學好比較方便,在上風處念咒,下風處被風吹到的人都滅罪,輕鬆自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40.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50892771.A.B50.html

04/25 22:13, 2年前 , 1F
我覺得慈悲不是用識心作意去想像要幫助別人,而是自
04/25 22:13, 1F

04/25 22:13, 2年前 , 2F
己真的醒了以後,發現原來只是夢幻泡影。而親友、如
04/25 22:13, 2F

04/25 22:13, 2年前 , 3F
母眾生們還因夢境中的煩惱而掙扎、痛苦著,自己不久
04/25 22:13, 3F

04/25 22:14, 2年前 , 4F
前也還是其中一分子。如果都還是在夢中,用夢中的識
04/25 22:14, 4F

04/25 22:14, 2年前 , 5F
心去慈悲,此想不真。
04/25 22:14, 5F

04/25 22:14, 2年前 , 6F
中國造字很有趣。
04/25 22:14, 6F

04/25 22:14, 2年前 , 7F
慈:茲心
04/25 22:14, 7F

04/25 22:14, 2年前 , 8F
悲:非心
04/25 22:14, 8F

04/25 22:14, 2年前 , 9F
可以想想是念茲在茲於什麼心,又是非什麼心。
04/25 22:14, 9F

04/25 22:19, 2年前 , 10F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又是怎麼個大慈大悲法?這些都
04/25 22:19, 10F

04/25 22:19, 2年前 , 11F
跟我們的生命實相有關。
04/25 22:19, 11F

04/25 22:29, 2年前 , 12F
我們再比對釋迦牟尼佛的故事,世尊不也是開悟之後才
04/25 22:29, 12F

04/25 22:29, 2年前 , 13F
開始走大乘路線,回頭度自己所有的有緣眾生嗎?
04/25 22:29, 13F

04/25 22:29, 2年前 , 14F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04/25 22:29, 14F

04/25 22:33, 2年前 , 15F
如果自己都沒辦法自度,用的都還是有漏智,又要何以
04/25 22:33, 15F

04/25 22:33, 2年前 , 16F
度人呢?
04/25 22:33, 16F

04/25 23:20, 2年前 , 17F
就是因為想要讓"所有"有情眾生的得到圓滿的快樂,所以,會
04/25 23:20, 17F

04/25 23:21, 2年前 , 18F
自然而然想:[誰有這個圓滿的智慧做到呢? 唯有佛]
04/25 23:21, 18F

04/25 23:21, 2年前 , 19F
所以 才會決定要去成佛阿 沒有佛果位的話 代表有各種
04/25 23:21, 19F

04/25 23:21, 2年前 , 20F
障礙 有[自己想要獨自自在]的自私心 這種障礙
04/25 23:21, 20F

04/25 23:22, 2年前 , 21F
也有 [不知道拿他們該怎麼辦]的愚痴障礙
04/25 23:22, 21F

04/25 23:22, 2年前 , 22F
還有 [真麻煩 很頭大]這種沒耐心障礙 你真的要利益人的
04/25 23:22, 22F

04/25 23:23, 2年前 , 23F
時候 就知道障礙有多少 自己習氣有多少
04/25 23:23, 23F

04/25 23:23, 2年前 , 24F
還有 [ 可以簡單一點 做點小事就OK了嗎?] 的偷懶障礙
04/25 23:23, 24F

04/25 23:24, 2年前 , 25F
所以 不成佛 根本無法做到利益眾生
04/25 23:24, 25F

04/25 23:24, 2年前 , 26F
當你有了這個目標 再去修心性 你才知道你在修的是什麼
04/25 23:24, 26F

04/25 23:25, 2年前 , 27F
也才會真的[認出心性] 如果沒有這個心 號稱認出的心性
04/25 23:25, 27F

04/25 23:25, 2年前 , 28F
是佛性 是不太可能的
04/25 23:25, 28F

04/25 23:27, 2年前 , 29F
<普門品>當中 觀世音菩薩化成各種身 利益有緣的眾生
04/25 23:27, 29F

04/25 23:28, 2年前 , 30F
所以 當你真的悟心性的時候 自然會很努力想要用各種方法
04/25 23:28, 30F

04/25 23:28, 2年前 , 31F
幫他們 也會因為智慧而自然知道怎麼幫 他們才最容易接受
04/25 23:28, 31F

04/25 23:29, 2年前 , 32F
因此 心性裡包含了智慧和大慈悲的菩提心
04/25 23:29, 32F

04/25 23:32, 2年前 , 33F
沒有哪個佛是用一輩子成的 釋迦世尊當初 初發菩提心
04/25 23:32, 33F

04/25 23:33, 2年前 , 34F
是在地獄道裡面 一邊受苦 一邊看其他地獄有情被插死
04/25 23:33, 34F

04/25 23:33, 2年前 , 35F
就發菩提心了 所以 不是只想著[一生做不做得到]的事情
04/25 23:33, 35F

04/25 23:35, 2年前 , 36F
也不會因為看起來[遙遙無期] 就放棄或縮小自己的心願
04/25 23:35, 36F

04/25 23:36, 2年前 , 37F
當覺得[負擔、困難、疲累]時 反而更應該將這些觀為無自性
04/25 23:36, 37F

04/25 23:37, 2年前 , 38F
自然覺得再久都OK ~
04/25 23:37, 38F

04/25 23:41, 2年前 , 39F
另外 您可以觀察 [為了利益有情 願成佛 因此修持心性]
04/25 23:41, 39F
還有 75 則推文
04/26 15:36, 2年前 , 115F
智者非為命,而壞清淨心。為度諸有情,常習菩提行。
04/26 15:36, 115F

04/27 18:10, 2年前 , 116F
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屬第六意知的心所法),各別的希求是:
04/27 18:10, 116F

04/27 18:12, 2年前 , 117F
慈-願我及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慈是希望給予安樂)
04/27 18:12, 117F

04/27 18:12, 2年前 , 118F
悲-願我及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悲是希望幫助離開痛苦)
04/27 18:12, 118F

04/27 18:14, 2年前 , 119F
喜-願我及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希求住於平靜喜悅的心態)
04/27 18:14, 119F

04/27 18:14, 2年前 , 120F
捨-願我及一切眾生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04/27 18:14, 120F

04/27 18:15, 2年前 , 121F
此處四無量的捨,是指平等捨。首先要了解何謂此處所說的不
04/27 18:15, 121F

04/27 18:17, 2年前 , 122F
平等?此處說的心不平等,是指對於一類眾生起貪、一類眾生
04/27 18:17, 122F

04/27 18:18, 2年前 , 123F
起瞋、一類眾生不聞不問,不能於一切眾生平等地生起希求予
04/27 18:18, 123F

04/27 18:18, 2年前 , 124F
樂拔苦的慈悲心,所以說心不平等
04/27 18:18, 124F

04/27 18:19, 2年前 , 125F
也就是說,一般我們可以將所對的眾生,分為親、中、怨三類
04/27 18:19, 125F

04/27 18:20, 2年前 , 126F
對於親友我們很容易生起慈悲心(實則混合貪愛),對於類似路
04/27 18:20, 126F

04/27 18:21, 2年前 , 127F
人甲路人乙的中庸者,我們沒有什麼貪瞋的感受生不起希望對
04/27 18:21, 127F

04/27 18:22, 2年前 , 128F
方離苦得樂的慈悲心,對於怨仇容易生起瞋心更生不起希望對
04/27 18:22, 128F

04/27 18:23, 2年前 , 129F
方離苦得樂的慈悲心,反而可能希望對方離樂得苦
04/27 18:23, 129F

04/27 18:24, 2年前 , 130F
四無量的平等捨,就是捨離對於親、中、怨三者內心不平等的
04/27 18:24, 130F

04/27 18:25, 2年前 , 131F
狀態,捨離內心對於眾生的不平等而對於一切眾生能夠平等對
04/27 18:25, 131F

04/27 18:26, 2年前 , 132F
待,這樣生起的慈悲心,才能週遍一切有情,所以這是要有技
04/27 18:26, 132F

04/27 18:27, 2年前 , 133F
巧的,對於親、中、怨三者,次第修習遠離愛惡貪瞋的平等捨
04/27 18:27, 133F

04/27 18:28, 2年前 , 134F
最後才能生起遍及一切有情的平等捨,再由遍及一切有情的平
04/27 18:28, 134F

04/27 18:29, 2年前 , 135F
等捨為基礎,生起遍及一切有情的知母、念恩、報恩、慈心、
04/27 18:29, 135F

04/27 18:30, 2年前 , 136F
悲心、增上意樂,最後生起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菩
04/27 18:30, 136F

04/27 18:31, 2年前 , 137F
提心就是一般說上求菩提(佛果)下化眾生,具有自利利他二種
04/27 18:31, 137F

04/27 18:31, 2年前 , 138F
圓滿希求相應的發心)。
04/27 18:31, 138F

04/27 18:32, 2年前 , 139F
所以一般念誦發起菩提心的儀軌文,也會先念誦四無量心,有
04/27 18:32, 139F

04/27 18:33, 2年前 , 140F
四無量心遠離愛惡親疏貪瞋的平等捨為基礎,才能發起菩提心
04/27 18:33, 140F

04/28 06:47, 2年前 , 141F
十輪經提到慈悲喜捨,作個筆記:
04/28 06:47, 141F

04/28 06:52, 2年前 , 142F
1安住慈心,遠離一切瞋圭忿惱。2安住悲心,救拔一切贏
04/28 06:52, 142F

04/28 06:53, 2年前 , 143F
弱有情。3安住喜心,遠離一切語四惡業。4安住捨心,遠
04/28 06:53, 143F

04/28 06:56, 2年前 , 144F
離一切堅貪嫉妒。
04/28 06:56, 144F

04/28 07:35, 2年前 , 145F
真正的四無量又稱做四梵住,因為必須伴隨色界的禪定生起,
04/28 07:35, 145F

04/28 07:36, 2年前 , 146F
色界又稱為梵界,色界是依初禪靜慮以上的禪定為不共增上緣
04/28 07:36, 146F

04/28 07:37, 2年前 , 147F
生起,正式的四無量伴隨色界禪定,在那之前是相似的四無量
04/28 07:37, 147F

04/28 10:51, 2年前 , 148F
另外補充"捨"在佛典裡有不同指涉用法,例如受蘊可分苦受、
04/28 10:51, 148F

04/28 10:52, 2年前 , 149F
樂受、不苦不樂的捨受;或者指經過精進獲得禪定之後,於定
04/28 10:52, 149F

04/28 10:53, 2年前 , 150F
心無功用轉的行捨;或布施度慳貪的捨心;或四無量的平等捨
04/28 10:53, 150F

04/28 10:56, 2年前 , 151F
這些捨字用法有不同差異,要透過上下文脈絡去了解詮說的意義
04/28 10:56, 151F

04/28 12:51, 2年前 , 152F
法師有提到,煩惱也是要捨。但有些人其實很喜歡煩惱。
04/28 12:51, 152F

04/28 13:14, 2年前 , 153F
煩惱當然不要抓著不放,佛典中用捨字的情況很多,像出家會
04/28 13:14, 153F

04/28 13:15, 2年前 , 154F
說捨離家業,一般用的捨較好了解,上面幾個比較是術語用詞
04/28 13:15, 154F
文章代碼(AID): #1YPf_ZjG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YPf_ZjG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