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不知道

看板Buddha作者 (小羅賓)時間2年前 (2022/01/13 23:59), 2年前編輯推噓8(80119)
留言127則, 7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什麼是定?我不知道。 觀察意識運動的初期時,發現很難在工作中、做事中保持定觀。即使在觀,也是思緒紛飛,有好多聲音同時在腦中,活像是開演唱會一樣。 當事情來時,也很容易就忘了要觀,很輕易的就被帶走了。只好自己獨處時才開始默默的觀察。 慢慢的發現,意識的聲音會逐漸的化繁為簡,到最後只剩一個聲音在自問自答。在這過程中發現,不用跟隨著去想,只做觀察,他就會自動整理過去的見聞,找出最佳解。 有天發現原來所有的價值觀都是因緣和合、本不生的,就不太再受世俗價值觀的煩惱了。 但是一想,難不成佛菩薩只有在打坐時才是佛菩薩,平常就不是嗎?怎麼可能?而且我感覺也還什麼都不會! 於是就開始也練習在一切的做事中,保持向內觀意識的運動。工作中、穿衣、吃飯、看電影都可以。 但是習氣還是很重。 有次發現遇到令人惱怒的事情時,正當要破口大罵前,有一股令人發熱、氣要沖出來的火就像一股波濤洶湧的暗流,非常明顯的可以感到他的運作。原來在怒火或是意識成型前,還有這般大的力量潛伏在水面下啊! 這才一想,新聞中常看到的那些社會案件,會不會就是在事情發生時,少了觀察的機會,被習氣牽引著走,才導致憾事的發生呢? 發現可以在觀察到習氣出沒時降伏他,當下即解脫,自淨其意。這個能觀的心就像虛空,能包容所有事物。識就像冰塊消融於水中一樣。 保持在觀中是很舒適的,一點都不想出來。工作被唸,或是被女友罵,也只是默默地觀察煩惱的生滅而已,似乎一切與我無關。但也因為將注意力老放在思維的聲音上,常常沒聽到別人跟我講話,就常被抱怨都不理人的。 有天在馬路上,看到車來車往的,好多人在逛街,真熱鬧。 突然覺得,這些車水馬龍的流動不就跟我的意識一樣嗎?一直不斷的在來去、生滅,既然如此,又何必分內外呢?內外又有什麼分別呢? 這個時候突然覺得,身是能觀的所緣境、識也是、車水馬龍也是、山川湖海也是,我的身、識跟萬物又有何分別呢?就像是一。 既然是一,又怎麼會有分別、來去呢? 能觀的心就像懸掛在虛空中的一點,就像虛空中的虛空。 虛空本來就無法分割,又要怎麼放回去呢? 修行有次第,突破無先後,只在當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62.2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42089550.A.825.html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0:02:52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0:11:09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0:31:17

01/14 00:45, 2年前 , 1F
阿賴耶識~
01/14 00:45, 1F

01/14 00:46, 2年前 , 2F
相似相續。
01/14 00:46, 2F

01/14 00:50, 2年前 , 3F
在我看來你離頓悟還很久,菩薩乘的發願是「廣大如法界,
01/14 00:50, 3F

01/14 00:50, 2年前 , 4F
究竟如虛空」的包容眾生,你只有「廣大如一真,究竟如一
01/14 00:50, 4F

01/14 00:50, 2年前 , 5F
點」,有點小看佛菩薩的願力
01/14 00:50, 5F
我以為頓悟是往下一階段又突破了一層,不是指明心見性還什麼的。 可以請教前輩“頓悟”應該怎麼解嗎? 另外,水滴進大海裡,不就等同大海了嗎? 連能觀的心都放下,自然就融入無量光海中了不是嗎? 或許有指教,希望前輩提點。 抱歉可能誤用名詞,先改成突破好了。感謝前輩指教。

01/14 00:53, 2年前 , 6F
阿賴耶識這層無明不好破~
01/14 00:53, 6F
不太明白前輩指的是什麼,可以明示嗎?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0:57:48

01/14 00:56, 2年前 , 7F
夢境的 虛空、心、車水馬龍...都還是夢境。
01/14 00:56, 7F

01/14 00:59, 2年前 , 8F
唉喲 有時候從99到100 跟從1到0一樣 頓悟很難講嘛
01/14 00:59, 8F

01/14 00:59, 2年前 , 9F
我怎麼覺得原PO這一年進步很大,去年還有幾個版友很擔
01/14 00:59, 9F

01/14 00:59, 2年前 , 10F
觀 這個能觀之心 "如幻" "相續",我覺得是破口的開始。
01/14 00:59, 10F

01/14 01:00, 2年前 , 11F
不過不容易就是~
01/14 01:00, 11F

01/14 01:00, 2年前 , 12F
心他,我直覺是不用擔心。 他有方法自己摸索出道路
01/14 01:00, 12F

01/14 01:00, 2年前 , 13F
其實我不喜歡悟這個詞。
01/14 01:00, 13F

01/14 01:01, 2年前 , 14F
會容易墮入有一種境界的虛玄感。
01/14 01:01, 14F

01/14 01:01, 2年前 , 15F
就告訴自己每次都看懂一些些,慢慢就看透了。
01/14 01:01, 15F
連能觀之心都放下了之後,還有如幻與相續的問題嗎? 心不是因性的相用而生嗎? 我再參看看前輩的指教。

01/14 01:01, 2年前 , 16F
被發現了 XDDD 當你腦袋有目標時 你就永遠達不成
01/14 01:01, 16F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1:07:34

01/14 01:04, 2年前 , 17F
我當時承許能觀如幻時,內心很難接受~
01/14 01:04, 17F

01/14 01:07, 2年前 , 18F
每個人方法不同,也很難講。
01/14 01:07, 18F

01/14 01:08, 2年前 , 19F
我們認知的極限,只能緣到阿賴耶。
01/14 01:08, 19F

01/14 01:09, 2年前 , 20F
阿賴耶是佛性因無明妄動的波動現象。
01/14 01:09, 20F

01/14 01:09, 2年前 , 21F
教理可以幫助我們破到阿賴耶(能觀)的虛幻性。
01/14 01:09, 21F

01/14 01:10, 2年前 , 22F
最後在內心建立起勝義的勝解心。
01/14 01:10, 22F

01/14 01:10, 2年前 , 23F
不過這還沒辦法解脫,但已經有一個明燈了。
01/14 01:10, 23F
都說直心是道場,我就明說了 練了止觀之後,發現天目穴這邊有寶月輪。 習慣在這狀態中觀。 發現這個性光團其實就只是個鏡子,就像水中月一樣是性的倒影。 再從能觀之心破除,連能觀之心都放下,自然就會進入光明定。 可否請前輩開導,該如何下手破除此阿賴耶識呢?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1:14:45

01/14 01:12, 2年前 , 24F
你用無常觀看到了一些感觸,還要持續看破下去。
01/14 01:12, 24F

01/14 01:12, 2年前 , 25F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反覆觀,佛性會在裡面理解到。
01/14 01:12, 25F

01/14 01:14, 2年前 , 26F
一般會越觀越現實,虛玄感起來,代表自己對悟境起愛了。
01/14 01:14, 26F

01/14 01:14, 2年前 , 27F
這種在道家禪修很明顯~
01/14 01:14, 27F
好!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1:16:59

01/14 01:16, 2年前 , 28F
寶月輪,我不知道什啥耶~
01/14 01:16, 28F

01/14 01:16, 2年前 , 29F
不過理解中觀,應該不是在某種狀態,而是隨時。
01/14 01:16, 29F
喔對啊,隨時閉眼都有,但是睜眼的時候只有時會跑出來,可能太懶所以氣脈堵塞,運動的時候就會比較明顯的跑出來了。 聽老師說這個東西叫做實相菩提心,說是空性已成+神氣上升+松果體激活自然會現前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1:18:23

01/14 01:17, 2年前 , 30F
我是沒看到什麼光、什麼團啦。另外BR大可能看過~
01/14 01:17, 30F

01/14 01:18, 2年前 , 31F
我理解的實相,沒東西。XD
01/14 01:18, 31F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01:20:00
還有 60 則推文
還有 16 段內文
01/14 07:30, 2年前 , 92F
問別人我有沒有悟。因為有疑,心沒有真正的清淨,信是以
01/14 07:30, 92F

01/14 07:30, 2年前 , 93F
心淨為性。故不信有疑,是心未見法性所以不淨。
01/14 07:30, 93F
感謝前輩指點!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13:22:19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13:25:30

01/14 21:53, 2年前 , 94F
不要修到魔法
01/14 21:53, 94F

01/14 21:57, 2年前 , 95F
真X宗,盧XX
01/14 21:57, 95F

01/14 22:06, 2年前 , 96F
樓上,他指的老師大概是張教授吧
01/14 22:06, 96F
是的,就是張卜生教授。 可惜台灣人被主流媒體+神棍嚇怕了,沒有認真看裡面教的東西就被行事作風嚇跑了。 總之,不講流派就與張老師沒關係了。 對了,這篇文章的心得其實是大約5~8年前的自問自答。 那時候還沒有遇見張老師,可以說是與他無關。 遇見後幾經驗證發現,我根本不夠格檢驗。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162.238 臺灣), 01/14/2022 23:17:09

01/15 00:17, 2年前 , 97F
謝謝分享修行體驗
01/15 00:17, 97F

01/15 01:59, 2年前 , 98F
沒有要吵的意思,畢竟吵架無益
01/15 01:59, 98F
沒事沒事,順便道出台灣現況。 你說得甚是!大家攜手合作多好:)

01/15 01:59, 2年前 , 99F
但是我建議g大若要學佛,還是請去找正信的佛教道場學
01/15 01:59, 99F

01/15 01:59, 2年前 , 100F
習吧
01/15 01:59, 100F

01/15 12:46, 2年前 , 101F
實證檢驗這塊,未證者不能檢驗已證者。同理,修行的程
01/15 12:46, 101F

01/15 12:46, 2年前 , 102F
度和學問無關,用學問知識檢驗修行如看地圖說山河,相
01/15 12:46, 102F

01/15 12:46, 2年前 , 103F
反地,是透過修行來檢驗知識。
01/15 12:46, 103F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6.146.82 臺灣), 01/15/2022 15:32:57

01/16 20:41, 2年前 , 104F
諸法意先導,檢驗修行也可以先如理思惟,所謂比量和現
01/16 20:41, 104F

01/16 20:42, 2年前 , 105F
量,未必一定要現量後才能檢驗,常常是經過比量後先檢
01/16 20:42, 105F

01/16 20:43, 2年前 , 106F
驗無誤,然後才去執行,學問知識當然重要,是修行的前
01/16 20:43, 106F

01/16 20:46, 2年前 , 107F
導,經過做學問、將知識歸納分析後才決定實踐是正確的
01/16 20:46, 107F

01/16 20:47, 2年前 , 108F
途徑,所以說有時候看一個人講話,就知道他是真的有經
01/16 20:47, 108F

01/16 20:47, 2年前 , 109F
歷這些聞思修的途徑,還是唬弄而以XDDD
01/16 20:47, 109F

01/17 00:59, 2年前 , 110F
比量的亂七八糟,也敢稱量。搞清楚,比量不是修知識做
01/17 00:59, 110F

01/17 00:59, 2年前 , 111F
學問。
01/17 00:59, 111F

01/17 01:00, 2年前 , 112F
比量就是在知識的基礎上「聞」與「思」所以說你不懂嘛
01/17 01:00, 112F

01/17 01:00, 2年前 , 113F
之後才修,修後才「現量」。果然一辯論就破功
01/17 01:00, 113F

01/17 01:01, 2年前 , 114F
知識基礎出了問題,就會搞傳統迷信那套囉
01/17 01:01, 114F

01/17 01:02, 2年前 , 115F
對事物的義理本質透過正確的觀察,結合縝密的因果關係
01/17 01:02, 115F

01/17 01:02, 2年前 , 116F
與邏輯檢驗的思考模式達成。很遺憾,光是因果關係就一
01/17 01:02, 116F

01/17 01:02, 2年前 , 117F
塌糊塗,更遑論用邏輯檢驗。
01/17 01:02, 117F

01/17 01:03, 2年前 , 118F
事物的本質就是因果關係,什麼叫觀察後結合XDDD
01/17 01:03, 118F

01/17 01:03, 2年前 , 119F
思維修變成失為修,慘
01/17 01:03, 119F

01/17 01:04, 2年前 , 120F
因即是果,即是事物的本質,什麼結合縝密邏輯後面都是
01/17 01:04, 120F

01/17 01:05, 2年前 , 121F
拿一堆名詞重複套上,簡單的說就是繞了半天找不到路
01/17 01:05, 121F

01/17 01:06, 2年前 , 122F
你是你父親的兒子,透過你的解釋就是對兒子與父親的義
01/17 01:06, 122F

01/17 01:06, 2年前 , 123F
理透過縝密的因果邏輯與思考模式達成所謂親子關係認定
01/17 01:06, 123F

01/17 01:08, 2年前 , 124F
最後的結論完全發散,慘,連思考都可以幻上加幻
01/17 01:08, 124F

01/17 01:09, 2年前 , 125F
這人際關係應該不是很好XDDD 現實生活沒人喜歡這種人
01/17 01:09, 125F

01/17 01:10, 2年前 , 126F
女生問:你喜歡我嗎? 答:透過喜歡與不喜歡的邏輯義
01/17 01:10, 126F

01/17 01:11, 2年前 , 127F
理搭配思考縝密的男女因果關係來達到檢驗的效果XDDD
01/17 01:11, 127F
文章代碼(AID): #1Xu4nEWb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