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證果歷程~平常心隆波田

看板Buddha作者 (行人)時間7年前 (2017/07/01 21:08),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9 (看更多)
※ 引述《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之銘言: : ※ 引述《WEINUO (行人)》之銘言: : : 我講的是北傳的禪宗心法 : : 南傳沒有唯識論,也沒有真常唯心,及其後的圓教思想 : : 所以不能接受寂照心,真常佛性,等諸多名相解釋 : 一貫道說佛是無極老母的徒弟你要不要接受? : 自己應該要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 : 五百阿羅漢第一次結集的經典代表佛教的正法, : 和五百阿羅漢第一次結集的經典不合的理論不是佛傳下來的正法。 說實在,我不太清楚問我接不接受一貫道說佛是無極老母的徒弟,是什麼意思? 反正既然提出來了,我也順便說說一貫道 一貫道在台灣的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它似佛以道又似儒。 在評論一貫道前,最好先瞭解一下歷史淵源會比較好。 總之創教者印象中是佛教徒,後來出來創教融合了道家思想和儒家 要瞭解一貫道,要從最始的創教書去下手。 至於一貫道說佛是無極老母的徒弟,這讓我想到好多類似的例子 現在的印度教在收編了印度的佛教後,就把佛陀只是定為教中的其中一位覺者, 或稱之為是先知;由世尊的稱號改成先知~ 台灣某宗教團体,看似佛教拜的是師父,還有一個稱號,宇宙大覺者 但他們不說是宗教團体,他們說自己是公益團体 還有其它像一些大乘居士,像某某自稱自己是生活佛,諸天神佛看到他都會讚嘆 並向他求法。 諸如此類的在台灣很多,看似不可思議,但更不可思議的是信徒還不少 總之人家自己在自己的團体裡要怎麼玩是他們的事, 他們偶而也會做些公益做些社會服務也是對社會的安定付出一些心力。 至於說護持正法,不如回頭想想佛陀在世時對於那些不信佛陀說法的凡夫或外道 是怎麼對待? 是三天兩頭去批評那些外道嗎?還是當場上門踼館要他們解散?還是隨順因緣? 再來是談到集結,眾所週知的第一次集結是大迦葉尊者主持, 但歷史上後來還有二次集結,其中一次由說法第一的富樓那主持 不過這部份還要相關文獻佐証,我也只是聽到沒有看過紙本。 個人是覺得判斷是非的能力取決於自己獲得多少的相關背景資料, 五百羅漢認定的就是正法,但第一次集結就有一個公案是 佛陀涅槃前說小小戒應捨,但大迦葉加排眾議說只要佛陀制定的都要列入 當時就有其它十大弟子說,應該遵從佛陀意思才對 最後大迦葉不予採納。後續故事在這就省略了,這公案在各佛教史上都能查到。 這些可是五百羅漢,都會有對事物不同看法而選擇自己認同的正法。 若說南、北傳經典所記載的會和佛陀在世時說的法一模一樣? 所以佛陀說,依義不依語言,依法不依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 只是~若說五蘊外有個寂照心認知五蘊很荒謬 : : 確實很荒謬~因為上面講的是了知而非認知 : : 認知是主動去觀,了知是明了,非主動非被動;二者義不同 : : 由此可知,若不清楚什麼是北傳禪宗說的寂照心,就請別說荒謬 : 你只是在玩弄文字遊戲而已, : 只要知道人就是由五蘊而組成, : 幻想五蘊外有個寂照心非常荒謬。 若說北傳思想,寂照心在何處? 是在五蘊外,或是五蘊內? 有內外之分是邊見,有寂照心或無寂照心,亦是邊見。 為何稱寂照心?為何稱聖默然?為何能了了分明,正徧知? 為何能通徹一切處,明行足? 若說這是文字遊戲,那北傳佛教玩這遊戲玩了有千年了。 若還是不清楚什麼是北傳禪宗的寂照心、默照心、明心、清淨心,就請別說荒謬 北傳歷代禪宗祖師皆由此心印心而傳承。 當然嘴長在自己身上,言論自論,對於不認同的思想,罵個幾句也很現代人反應。 : : 這應該只是你個人或者是南傳佛教派?的解讀吧!? : : 簡單點就是,北傳有北傳的講法;南傳有南傳的講法,大家各講各的 : 一貫道也有一貫道的講法, : 妙禪也有妙禪的講法, : 大家各講各的, : 有智慧的人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不會被錯誤像法誤導。 這是沒錯阿,但這個版是佛教版,只能講佛教。 像一貫道就不說他們是佛教,而是稱為一貫道。 妙禪和妙天一起講,維基上有他們的簡史,用的似乎是禪宗法門 只不過比較把自己神格化,然後信徒就愛這一味.....但這樣說起來 宇宙大覺者似乎更利害一點。 : : 要說北傳荒謬,那相對也是 : : 禪宗法師的發願成佛。。。 : : 你真的知道那些大師發願的目的嗎? : :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普賢十大願,文殊菩薩的大願,觀世音菩薩的大願 : : 那些大願的意義是什麼? : : 是渡眾生?慈悲?解脫?斷三界?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貧窮經第九 : 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 我再幫你複習中阿含經的內容, : 永無來生的阿羅漢不會繼續輪迴也不會成佛, : 這是基本的佛教教理。 : 如果連基本教理都不懂, : 那就不用談什麼成佛之道。 : : 若是這上述這類答案,麻煩去看看金剛經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 你應該去把阿含經的內容看清楚, : 搞懂什麼才是真正佛傳下來的正法, : 金剛經的內容沒有太多討論的價值。 二段一起回~ 說過了,北傳講的會輪迴的阿羅漢和南傳講的不受後有的阿羅漢不相同層次。 有興趣去隨便比對一下就會知道了二者不同。 這很像歷史上的黑天五事,其中也提到阿羅漢的一些定義。 至於漏盡阿羅漢會不會再來成佛?    你是覺得這種漏盡的大聖人,心中還有一佛可成的想法嗎? 至於漏盡阿羅漢會不會再來? 不如問釋迦牟尼佛有沒離開過娑婆世界好了.... 若認為金剛經沒有太多討論價值。 那建議就好好的修習南傳佛教, 北傳的即心即佛,唸阿彌陀佛唸,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不認同就不認同囉! 每個人有自己的緣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224.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98914511.A.954.html

07/01 22:23, , 1F
釋迦牟尼佛有沒離開過娑婆世界......這是個好議題.....
07/01 22:23, 1F

07/01 22:24, , 2F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7/01 22:24, 2F

07/01 23:20, , 3F
會輪迴的阿羅漢是菩薩 直接入涅槃自然就不受後有
07/01 23:20, 3F

07/01 23:29, , 4F
但出涅槃就另外一回事了 法藏法師說過:佛會入阿羅漢
07/01 23:29, 4F

07/01 23:34, , 5F
涅槃境界 將阿羅漢喚起 但因為阿羅漢喜歡安住涅槃
07/01 23:34, 5F

07/01 23:37, , 6F
故需要很長遠的時間 以下我說:這就是法華經五百里化
07/01 23:37, 6F

07/01 23:38, , 7F
城譬喻說
07/01 23:38, 7F
文章代碼(AID): #1PLvxFbK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LvxFbK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