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疑」和「信」的衝突?

看板Buddha作者 (^^)時間7年前 (2016/11/17 00:28), 7年前編輯推噓6(6025)
留言3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這篇太猛了 有點打破佛法僧的信仰的味道

就結論來說 那究竟我們該以何為憑徵信?

所以在勝義諦食物就是大便..

就算是勝義諦也需要有它的準則吧...

那您是依據什麼來相信呢?您是依據什麼來修呢?您是依據什

麼來揀別呢?
-------------------------------------------------- 看到這麼多人有這疑問,真好!這也是我很大的一個疑問。 因為本人也是先講求「科學」,秉持「我思故我在」的精神。 先拋磚引玉一下: 看到佛教板(Buddhism)很久以前有討論過,我取二篇文章覺得有感覺的 拿出來分享一下。 #1FnvdWmw (Buddhism) #1Fo37ViJ (Buddhism) 先講總結,個人認為三階段:疑…去疑…信 以下一一分享: ================================================== 一、何為「疑」? 取二段文分享,個人認為不錯。 1.關於「疑」於佛典中列為「六根本煩惱」之一,是否“疑”就是“不信”而障礙 修行,此中之關聯節錄以下教授闡釋── 節錄自:《心類學》教授 雪歌仁波切 問:剛剛仁波切您說,信心所要更深入的話,勢必要有慧,要去思惟有很多問題。那 些問題,跟這裡的六根本煩惱的疑,有不一樣嗎? 答:六根本煩惱的疑,它的作用是「障礙修善」,要具備這個條件,才算是疑,並非 所有的疑都具備這種條件。再來,雖然疑,但心裡會有三種不同的情況,之前在 心類學分類的時候講過了。 疑,分三:一是偏向正確的、一是偏向錯誤的、一是剛好一半一半。偏向不正確 的部分,即此處所說的「疑」,屬於六根本煩惱。偏向正確的疑,則是平常我們 說,利根行者,因為疑而進入佛法,因為疑而開始修行。這種好的疑,有點像「 正住」,內心沒有偏見,能非常客觀的分析與評斷。因此,他愈學習,他的心就 愈靠近正確的方向,之後,即成伺察意,最後就能變成比量、現量等。 2. hvariables大大的意見: 「是不是疑不是由思考的內容來區分,疑一定會有掉舉, 掉舉讓心散亂不安無法定在目標上,但正思惟不會有掉舉. 任何不善心都會有掉舉,善心則不會有掉舉, 檢查一下心有沒有掉舉就知道是善心還是不善心.」 ------------------- 二、如何「去疑」? 藕益大師於《唯識心要》中說:「若欲除疑,惟有虛心博學,審問慎思, 憑正教為指南,依師友為眼目,又須如舜之好問好察,如孔之善惡皆師, 方能永斷疑根,直至不疑之地。」 這就是本討論板存在的意義! 這就是本討論板存在的意義! 這就是本討論板存在的意義! ------------------- 三、何為「信」? 取二段文分享,個人認為不錯。 1.信非盲信,羅睺羅法師長老於〈佛陀的啟示〉一書中述及: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寧說是盲信──上的。但是在佛教裡,重 點卻在「見」、知與瞭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巴利文佛典裡有一個字 saddha 梵文 作sraddha),一般都譯作「信」或「相信」。但是saddha 不是單純的「信」,而是由確 知而生之堅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經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來說, saddha 確含有若干 「信」的成份。那是只對佛、法、僧的虔敬而言的。」 2.佛經中的:舍利弗的「深信」。 ================================================== 不過我還是體悟不到就是了,所以只能二個字:真幹! 如果各位大大對於「疑」和「信」有好的觀點,望能指教,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13.1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9313717.A.03C.html ※ 編輯: yaqqq (61.223.113.147), 11/17/2016 00:38:29

11/17 04:13, , 1F
疑,就是疑情;信,就是信念
11/17 04:13, 1F

11/17 09:30, , 2F
用十不信做總結很恰當呢!
11/17 09:30, 2F

11/17 10:17, , 3F
佛教跟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一 就是要你自己去證
11/17 10:17, 3F

11/17 10:17, , 4F
所以我覺得順序是反過來的
11/17 10:17, 4F

11/17 10:17, , 5F
剛開始啥都不懂的時候信 相信的不是佛法僧 而是存在彼岸
11/17 10:17, 5F

11/17 10:18, , 6F
然後接著是疑 這個階段就是要你開始去驗證
11/17 10:18, 6F

11/17 10:18, , 7F
等你經過修煉之後自己證悟 那之後才能去疑
11/17 10:18, 7F

11/17 10:19, , 8F
這個階段你就根本不需要信了 因為那是已經確認證過的東西
11/17 10:19, 8F

11/17 10:21, , 9F
另外我要推 VanDeLord大第一篇的推文
11/17 10:21, 9F

11/17 10:22, , 10F
他點醒了我 你信的不是佛法僧 而是相信彼岸的存在
11/17 10:22, 10F

11/17 10:23, , 11F
佛法僧說的對不對 要靠你自己對貪嗔癡的觀察徵信
11/17 10:23, 11F

11/17 12:49, , 12F
因果存不存在?它是不是萬事萬物生住異滅的規律?
11/17 12:49, 12F

11/17 12:50, , 13F
有因必然有果,我們一言一行一念都對應著一個結果
11/17 12:50, 13F

11/17 12:50, , 14F
而這樣的現象是真實不虛的
11/17 12:50, 14F

11/17 12:51, , 15F
我們要"信"的是這個。
11/17 12:51, 15F

11/17 12:53, , 16F
而這樣的因果律之現象,就算是完全不信佛教的科學思維者,
11/17 12:53, 16F

11/17 12:53, , 17F
也不會反對其存在之必然
11/17 12:53, 17F

11/17 12:56, , 18F
當一定律無法被推翻,那麼它就接近真理。
11/17 12:56, 18F

11/17 12:59, , 19F
除了那些相信造物者生出四種種姓的迷信者除外。而這一類人
11/17 12:59, 19F

11/17 12:59, , 20F
,就是需要去"信"因果定律存在的人
11/17 12:59, 20F

11/17 14:16, , 21F
問題是只有因果律無法帶領我們到達涅槃
11/17 14:16, 21F

11/18 00:54, , 22F
各人有各人的機緣 走各自開悟的道路.....
11/18 00:54, 22F

11/19 10:54, , 23F
成佛也有「因」,瞭解因果律,才能找到正確通往涅槃之道
11/19 10:54, 23F

11/19 10:55, , 24F
因果律本身確實沒辦法帶我們到達涅槃,因為它是被運用,需
11/19 10:55, 24F

11/19 10:56, , 25F
要被瞭解的,而正確地瞭解因果律,就是所謂的「正見」
11/19 10:56, 25F

11/19 10:57, , 26F
當所有不正確的「見」(見惑)都去除時,證得初果,那麼就算
11/19 10:57, 26F

11/19 10:57, , 27F
是進了未來通往涅槃之道的大門了
11/19 10:57, 27F

11/19 12:54, , 28F
沒錯 所以佛陀教導的重點不是因果 是正見
11/19 12:54, 28F


11/20 21:22, , 30F

※ 編輯: yaqqq (163.23.64.254), 01/10/2017 22:05:49
文章代碼(AID): #1OB8ar0y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OB8ar0y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