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不同理念的其他宗派,尤其與你相悖的。』

看板Buddha作者 (Yogi)時間8年前 (2016/07/06 18:20), 8年前編輯推噓1(1045)
留言4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前言: 這不是投稿 ※ 引述《thismy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之銘言: : 題目:『你如何看待不同理念的其他宗派,尤其與你相悖的。』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72.htm 佛陀的作法是:對外道侃侃而談佛法正確的知見應該如何 不服就請自便 尼乾長苦行摸摸鼻子回去以後換一個人來踢館 他又開始跟佛陀辯了起來。 辯的過程被佛陀抓到好幾次前後說法互相矛盾的小辮子狠狠打臉, 於是心服口服地拜入佛陀門下,這就是優婆離居士。 根據經典所說,在被狠狠打臉以後當下他證得初果法眼淨。 於是他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尼乾子大吃一驚,率眾來優婆離家要他踹共。 我們可以看到優婆離居士面對外道的態度一樣是不服來辯。 他讚揚了佛法是經得嚴格檢驗的,然後尼乾外道所說的法漏洞百出不堪一擊。 尼乾子聽惹以後口吐鮮血三升倒地而亡。 這是初果聖者的作法。 我們可以看到的確佛陀的作法是比優婆離要圓融沒錯 , 但是優婆離這樣狠狠打外道的臉倒也沒有被佛陀指責 還被寫入經典傳誦後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7.8.218.1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67800413.A.FF4.html ※ 編輯: yogi (77.8.218.128), 07/06/2016 18:40:45

07/06 18:47, , 1F
但是要注意佛陀讓人信服的其中一點是講話時俱足了
07/06 18:47, 1F

07/06 18:48, , 2F
正語的五個要素
07/06 18:48, 2F

07/06 18:48, , 3F
另外就是佛陀的 智慧 忍辱 真實 慈 捨 都修到圓滿
07/06 18:48, 3F

07/06 18:49, , 4F
e 大所言甚是,當對方外道就丟掉慈悲心攻擊的不配稱佛弟子
07/06 18:49, 4F

07/06 18:49, , 5F
了 以上的波羅蜜皆對外道說法有很大的助益
07/06 18:49, 5F

07/06 18:51, , 6F
另外就是 佛陀是全知者 能夠依據外道過去世的巴拉
07/06 18:51, 6F

07/06 18:51, , 7F
密 而給予最洽當的善巧引導
07/06 18:51, 7F
又在誅心之論了。爭辯當下言辭交鋒,你怎麼看出誰有沒有慈悲心? 最後板規執行的依據是看言行有沒違規。 照那樣的誅心之論不就是優婆離超沒慈悲心,害尼乾子氣到吐血倒地而亡XD ※ 編輯: yogi (77.8.218.128), 07/06/2016 18:54:14

07/06 18:53, , 8F
所以佛陀是 正遍知 世間解 無上調御丈夫 天人師
07/06 18:53, 8F

07/06 18:54, , 9F
但即使是生活在佛陀時期的周邊人民 仍然有許多外道
07/06 18:54, 9F

07/06 18:55, , 10F
這也說明了 有些巴拉密不足的人 即使是佛陀 也沒
07/06 18:55, 10F

07/06 18:55, , 11F
辦法讓他們信奉佛法
07/06 18:55, 11F

07/06 18:57, , 12F
言辭交鋒 就不符合五要素之一的 語氣柔軟了
07/06 18:57, 12F
所以你的意思是優婆離這樣的作法不對囉? 這麼說吧 正語的五要素是拿來約束自己的,但是這邊是ptt的討論板, 不見得所有的使用者都是佛教徒 那麼在這邊強調什麼五要素甚至用作看板討論的規範 基本上就是窒礙難行的 ※ 編輯: yogi (77.8.218.128), 07/06/2016 19:01:36

07/06 19:37, , 13F
佛陀圓滿了十種巴拉密 但他的弟子們並沒有
07/06 19:37, 13F

07/06 19:38, , 14F
只有佛陀所說的法是圓滿的
07/06 19:38, 14F

07/06 19:39, , 15F
所以當有衝突時 應該以佛陀的法為依歸
07/06 19:39, 15F
佛陀會隨緣制戒,佛陀沒有指正優婆離這樣的作法沒錯吧? ※ 編輯: yogi (77.8.170.216), 07/06/2016 19:44:50

07/06 20:11, , 16F
[其他宗派]指的是[佛教宗派],但尼乾子是[外道]不是[佛
07/06 20:11, 16F

07/06 20:13, , 17F
教中的宗派],所以本文所舉例子文不對題...對於外道,不
07/06 20:13, 17F

07/06 20:13, , 18F
服來辯,所闡述的是基本教義中心思想中的差異點
07/06 20:13, 18F

07/06 20:15, , 19F
對於教內,基本教義幾乎沒差異,只能說用來查驗對方是否
07/06 20:15, 19F

07/06 20:16, , 20F
為附佛外道之用...有無打著佛教旗幟卻騙財騙色
07/06 20:16, 20F

07/06 20:18, , 21F
教義沒問題但舉出行為偏失之處,若是因為教義理解錯誤
07/06 20:18, 21F

07/06 20:20, , 22F
導致行為偏失,闡述教義時,所抱持的理解心態應不是對方[
07/06 20:20, 22F
問題是,對某些爭議宗派來說,比如說妙禪或者蕭平實 你要怎麼認定這個是宗派還是外道? 不也是只能透過基本教義的辯論嗎? 附佛外道之過絕對不是在於騙財騙色而已。比如妙禪,他基本上都是小額捐款,他們信眾 基本上都不覺得這叫斂財。真正大的問題是他散佈錯誤知見 讓人以為這就是佛教。 所以才需要破邪顯正,用佛教的說法駁斥不符合佛教的說法。 ※ 編輯: yogi (77.8.170.216), 07/06/2016 20:27:21

07/06 20:24, , 23F
不服]而是對方[不知]
07/06 20:24, 23F

07/06 20:35, , 24F
妙禪散佈的錯誤知見,明確指出就好啦,邪見邊件很容易看
07/06 20:35, 24F

07/06 20:36, , 25F
是啊 基本上就跟優婆離或佛陀的作法一樣 把錯誤或漏洞指出
07/06 20:36, 25F

07/06 21:20, , 26F
應當學習奉行佛陀的身教言教 而不是初果聖者的
07/06 21:20, 26F

07/06 21:21, , 27F
佛陀是圓滿的 初果聖者不圓滿
07/06 21:21, 27F

07/06 21:24, , 28F
初果聖者心中依然會有貪 嗔 升起
07/06 21:24, 28F

07/06 21:25, , 29F
如果你是"佛"弟子 應該相信佛陀所說是圓滿的
07/06 21:25, 29F

07/06 21:26, , 30F
應當信受奉行 並且將之應用在你的生活中
07/06 21:26, 30F

07/06 21:27, , 31F
改善你說話的方式 以造作善思與善業
07/06 21:27, 31F

07/06 21:29, , 32F
是應該要學習佛陀的作法 但是佛沒有習氣 一般人會有 佛陀可
07/06 21:29, 32F

07/06 21:29, , 33F
沒有說帶著習氣是不允許的啊#
07/06 21:29, 33F

07/06 21:29, , 34F
這樣說吧 你要怎麼要求你自己 不想管制度的問題 那是你自己
07/06 21:29, 34F

07/06 21:30, , 35F
的選擇 但是我既然看到這個問題 我提出討論 我也提出經典依
07/06 21:30, 35F

07/06 21:31, , 36F
據說明如事的言行其實並不違戒 那麼在不違戒律的空間中每個
07/06 21:31, 36F

07/06 21:31, , 37F
人自己管理好自己就好 去拿對自己的要求來要求別人 就是撈過
07/06 21:31, 37F

07/06 21:32, , 38F
界囉
07/06 21:32, 38F

07/06 21:33, , 39F
突然想到 你不是報名要當版主嗎?那好像也對於看板規範的討
07/06 21:33, 39F

07/06 21:33, , 40F
論沒有迴避空間才對唷
07/06 21:33, 40F

07/06 21:33, , 41F
還是你想要把這個板打造成漢傳板那樣動不動就拿什麼僧團戒律
07/06 21:33, 41F

07/06 21:34, , 42F
甚或誅心之論來約束討論的風氣?
07/06 21:34, 42F

07/06 22:18, , 43F
根據你的題目,包容
07/06 22:18, 43F

07/06 23:11, , 44F
是啊 包容 但是錯誤的言論還是要提出來討論就是了.. ;)
07/06 23:11, 44F

07/06 23:12, , 45F
不然就成了鄉愿惹
07/06 23:12, 45F

07/15 11:26, , 46F
有問題的是yogi 施主。
07/15 11:26, 46F
文章代碼(AID): #1NVDjT_q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VDjT_q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