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看不起男友

看板Boy-Girl作者 (默艾)時間7年前 (2017/02/04 15:18), 7年前編輯推噓14(14041)
留言5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4 (看更多)
※ 引述《goldenfire (金)》之銘言: : ※ 引述《vainglory (vainglory)》之銘言: : : 來 阿姐跟你說個故事 : : 我今年23 五專畢業之後就沒有在讀上去了(我畢業時南部月薪25K) : 身為一個22歲未見過世面的宅宅 : 看到這篇文還是忍不住回個 : 我從來不覺得作業員有什麼問題,只是問題在於看待自己工作的心態 我....不報年齡了。當我18歲可也。 我擴大你的看法,不是看待工作的心態,而是看待人生的心態。 : 想要穩定生活是人之常情,只是要穩定前要考量現實狀況 : 自己職業的穩定到底有多穩定 : 現在這個科技與制度快速變化的時代,即便以往認為鐵飯碗的老師也要時時進修 : "如果"認為自己工作很穩定而不思考未來各種可能的變化 : 這不叫想過著安穩的生活,這叫不為未知的將來做打算 : 當然我是說"如果",從原文我看不出來原Po或原原Po的男友是哪種人 : 也許原Po或原原Po男友很有夢想,也會思考萬一失業要怎麼辦 : 這裡沒有在評論原Po或原原Po男友的意思,請別做過多的聯想 這樣的想法在網路世界是很正常的,因為得到的資訊都比較片斷。 但也呈現了儒教文化的想法,是削減的還是遞增的。 因為文章沒寫她男友的其它性格,所以就直接把安份守己當成負向 的,保守的,排外的,習慣性的把他當成含羞草了。這是很直接但其 實也有點奇怪的。 在職場,多的是「把自己工作作好就好」「不尋求更高職位」的人 ,有人認為這叫不進取,有人認為這是責任分工後很普遍的結果,不 特別去爭就不太會變動,甚至有爭也難如願。當然,還有更大的背景 因素,爭到了又得到什麼?(看公司內容) 去年有一個新聞,中華電信最近將進入為期三年的退休潮,內部缺 口將「破例」盡量晉升年輕人員,也就是說,在平常的狀況,無動是 常態。題外話。 : 當然你會說兩個人賺自己的花自己的,沒有在一起都夠花,為什麼要擔心在一起會不夠?? : 其實通常人會吵架,除了錢不夠花以外,還有個會吵架的理由 : 就是不公平 : 兩個人不生活在一起,只是偶爾吃個飯當然不會有這種煩惱 : 但往後一點想 : 如果兩個人要結婚了,有了共同的東西時 : 買房子另一半沒錢所以不出錢 : 生小孩另一半沒錢所以不出奶粉錢 : 小孩長大了要繳學費另一半沒錢也不出錢 : 你對這段感情真的會甘之如飴的把所有的帳單埋下嗎?? : 你們的感情是處在envy-free的狀態嗎?? :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另一半對這個家庭一樣有等價的付出 : 只是不是以錢的方式展現,那你們的感情當然可以走下去 : 但現實生活中,最容易量化,也最直接明顯展現價值的東西就是錢 : 要在衡量付出時忽視錢的價值,是完全不可能,也無意義的 : 另一半的職業是什麼我認為不是最重要的 : 重要的是面對另一半如此看待職業的態度,你認同嗎?? : 而如果這種看待職業的態度造成相處的摩擦,你能處理嗎?? : 如果可以,那恭喜你們可以走下去 : 如果不行,就做好未來成為怨偶的心理準備 : 或者回到單身的狀態囉 : 附上BBC的連結一則,可以測測看自己職業未來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有多高 : http://www.bbc.com/news/technology-34066941  這段,前半部在談錢夠不夠用的問題,但後半在說工作消失的問題。  因為牽涉到的問題是工作被機械取代的自動化,造成人力結構改變。 變成這段的連續性恐慌。怕失去工作,怕沒錢,再變成怕找不到工作。  就繼續用我擴大你的第一段想法。你說的是看待工作的心態,我看的 是看待人生的心態。  如果你是看待工作的角度,那可以參考日本各種達人精神。機械化 再高,他們堅持工作態度,不是求晉升(台灣文化容易把升職取代上進 的內涵,工作作好比不上頭銜好看,所以台灣很崇拜虛榮),而是把工 作作好。  這是她男友的工作態度。  『他還是一樣老老實實地去上班賺錢啊? 難道當作業員就跟好吃懶做   畫上等號?』  有不一樣嗎?  機器有機器擅長的地方,但與人類切身相關的部份要考量到人類的本 質是善變,機器只是走程序,人類才能時時體貼人類,這是人性。  認真工作的人沒什麼問題。只有產業本身適應時代的問題,這不是個 人可以完全控制的,但也是可以影響的,依究是職人精神,認真就好。  大哉問的問題,要用大哉問的心態去面對。  人生除了工作,還想要什麼?  所以人要有興趣。工作經常是依照人類的需求而生,而興趣是引發人 類的想法產生需求。一個是執行,一個是創造。人要有興趣,跟社會活 絡的一面接合,讓自己的思維不會只停留在「等待」,等別人給你訂單 ,等政府來幫你轉型,等到最後只是自己要死不死。台灣人沒什麼興趣 ,所以重視理財,卻沒有很多的投資管道(因為興趣不多,知道的少, 市面選項也少),最後都去搞房地產,反正課本說有地斯有財,然後各 種後來的社會問題。比較淺的層面,就是台灣人多半沒有興趣,最多的 都在打電動,但不是真心喜歡電玩,而是藉由電玩探索世界,所以多數 人的重點不在創造遊戲本身,而是發展出直播產業,因為直播有立即的 互動,寫遊戲太孤單。不打電動的人,或甚至沒有其它興趣的人,只有 工作跟消費,就去亂買東西,然後一群人想開服裝店。連買東西都不想 的人,就是吃,所以雞排攤跟紅茶攤跟便利商店才會一條路好幾家,不 是因為喜歡,只是因為熟悉有安全感,但絕大多數都是加盟,都在強調 古早味,化工製。  台灣文化沒有想法,只有為恐懼而恐懼,不知道怕什麼的害怕,就什 麼都想要,而能換到最多東西的工具就是錢,只是這種心態不知道為何 需要錢,所以常常把自己應該保留的東西也拿去換錢,造成辛酸的笑話 。很像南美洲的故事,把土地賣給跨國財團蓋工廠生產裝保特瓶,土地 都被污染水也不能喝了,再拿錢去買財團的礦泉水,但水有毒當然也不 能種植,連其它食物也得跟著買,然後覺得自己更窮了。  她男友工作很單純,單純生活的人通常在別的地方有他活躍的空間, 這也是一開始「宅」被誤解的地方,他們通常有很多的知識,知識讓他 們在傳統社交的表面上很冷靜(現在的宅已經沒有這個意思了)。過去 宅的文化,導出現在的新市場,動漫影視比以前更加抬頭,而有更多的 能源在檯面下蠢蠢欲動,那些都會在未來繼續發酵。興趣形成需求,有 需求就會有市場,人類永遠有新的機會,機會由人類創造。  安份守己沒什麼問題,這是個人價值觀,他也過得好就好,他沒造成 另一半的問題更好。月薪三四萬,照樣生孩子的人有沒有,有,三萬多 照樣快樂養家。雙薪六萬自己也覺得ok,人家快樂就好。不然覺得月領 10萬還不夠的人也有(看看某些%)。  質疑別人生活資源不足而不安的,其實是自己的恐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91.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486192716.A.9F4.html

02/04 15:42, , 1F
你文中的「進取」及「上進心」,其實是儒家教育出來的...
02/04 15:42, 1F

02/04 15:49, , 2F
儒教本身是減法思想,所以用來批評別人不夠上進也是很常見的
02/04 15:49, 2F

02/04 15:50, , 3F
而,沒有中心思想,只有形式審判,對上進的主要判斷就是升職
02/04 15:50, 3F

02/04 15:50, , 4F
換跑道是很模糊的,不容易判斷有沒有比較好,升職是一定好的
02/04 15:50, 4F

02/04 15:51, , 5F
所以常見對於不是明顯升遷的,都會得到「某咖抓」的思想評價
02/04 15:51, 5F

02/04 15:52, , 6F
也就是上一篇滿滿的「沒有生涯規畫」的思想主軸,不會打算
02/04 15:52, 6F

02/04 16:14, , 7F
想到圍棋的例子,阿發狗打敗人類,人類也沒有放棄研究
02/04 16:14, 7F

02/04 16:26, , 8F
...18...我16...
02/04 16:26, 8F

02/04 17:27, , 9F
工作多年的人推這篇,職場上瞎爭取結果更難如願,不如
02/04 17:27, 9F

02/04 17:28, , 10F
職場外找空間另外培養興趣或陪伴家人,甚至現在只要做
02/04 17:28, 10F

02/04 17:29, , 11F
好家事,產值就無可取代了.國內勞力工作薪水反而漲
02/04 17:29, 11F

02/04 17:29, , 12F
但如果開放外勞一樣QQ
02/04 17:29, 12F

02/04 17:30, , 13F
上進心是沒什麼用的,職場上都看爸爸 這也算儒家傳統
02/04 17:30, 13F

02/04 17:31, , 14F
嗎?有男友就好好愛護男友就好了 職場不是上進就可以
02/04 17:31, 14F

02/04 17:33, , 15F
而且有些人是真正的天才,無法envy-free就不要envy
02/04 17:33, 15F

02/04 17:33, , 16F
各人有各人一片天,這篇職人精神說得真好
02/04 17:33, 16F

02/04 17:41, , 17F
02/04 17:41, 17F

02/04 17:42, , 18F
質疑別人生活資源不足而不安的,其實是自己的恐懼
02/04 17:42, 18F

02/04 17:51, , 19F
而且現在就已很多都自動化了,老的還是不下來,缺反而
02/04 17:51, 19F

02/04 17:52, , 20F
變涼.說好聽點還是他長久累積的人脈 唉 被機器取代的
02/04 17:52, 20F

02/04 17:53, , 21F
還是年輕人 現在都不知道職場到底要什麼了
02/04 17:53, 21F

02/04 17:55, , 22F
但硬要我選我會選人脈 沒機會什麼都不是
02/04 17:55, 22F

02/04 18:23, , 23F
先有機會,需要什麼技能再去學就好了
02/04 18:23, 23F
這個世界變化快,所以很多名人很多管理學科,會強調人們為了適應 這個世界,要讓自己多變。  不過這個想法其實並不算完整,因為它太強調技術面。  真正的核心,不是人們要逼自己先變化去因應多變的社會,而是隨時 要有能面對變化的心理準備。  心態多變跟行為多變是兩回事。但人們重視表面的話,就會在乎行為 多變,至少看得到。只是心態跟不上的時候,就會讓人覺得花樣很多, 但整個都還是老套,反而因為花招太多失去精神,更快墮落。過去很多 主題商店,為了生存加賣各種雜物的,這種都消失得最快。  職人心態的優勢,會讓自己的工作強健。機械化到今天,依然有人慕 名而來,尋找那些工手製的產品,它們從工具晉升到藝術品的層次,一 般的工業生產小盤子在小用品店賣一百塊,職人的手工盤一個初估是幾 萬,無法量產,要排隊。認真的人,不會去追隨別人的評價,他自己本 身的工藝就是價值,也不會被機械全面取代,只擔心失傳。平凡卻能成 就經典。  社會多變,人要有能面對多變的心理準備,不表示自己要跟著混亂。 心沒有定,跟著亂只會先增加自己的負擔,例如什麼多元進修其實學習 成效都不好,只是去上課簽名,除了一張證書其實沒學到東西,但糟糕 的是自以為學到東西,然後繼續不安。  多變的社會,更應該好好面對自己的本質,腳踏實地的作事,認真看 待生活的面貌。未來再怎麼不可預期,但終究還是人類的社會,依著人 性在變化。不然社會上多的是調來調去的好像很有競爭力的升遷,其實 產業變遷打下來,衝擊的不是一個職缺而是一整群產業,那些都變成大 大的泡沫,工人研究員主任經理站在鐵門外拉白布條,誰又比較高明。  

02/04 19:03, , 24F
你說的很值得思考思考
02/04 19:03, 24F

02/04 19:41, , 25F
再推後面的補充
02/04 19:41, 25F

02/04 19:48, , 26F
其實我可以了解她男友的想法,一個管理職27K,論cp職
02/04 19:48, 26F

02/04 19:49, , 27F
不如去大公司當作業員,男友並不是沒上進心,是算過的
02/04 19:49, 27F

02/04 19:53, , 28F
領那個一點點主管津貼管一堆難搞的,誰要
02/04 19:53, 28F

02/04 19:57, , 29F
看文章不看脈絡,只看關鍵字的人太多了
02/04 19:57, 29F

02/04 20:16, , 30F
呃 機器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可是作業員是要體貼什麼人性?
02/04 20:16, 30F

02/04 20:16, , 31F
在某些公司(像台gg那種) 作業員確實有它的技術門檻
02/04 20:16, 31F

02/04 20:16, , 32F
但是不晉升 而是把一門技術做好的話 老實說是要讓自己做
02/04 20:16, 32F

02/04 20:16, , 33F
的事情專業到有足夠的門檻吧
02/04 20:16, 33F
這部份,台灣比較少見,但若要談到自動化的東西,只看台灣是不夠 的。例如你提到台積電,那我有個問題,除了台積電以外呢?  你說的應該是指這樣的工作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uYLq6vfLE&t=315s
這是AMD的CPU製程。除了產品製作,可以看到無塵室裡面有員工走來 走去。  然後我們擴大這種工作性質,這是德國汽車生產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mLc3KOTBs
有人說工業4.0之後有大量的自動化,以為可以節省人力。可是,在 這些影片,我們依然看到大量的人力在機器中穿插。  自動化的組裝檢測,依然要人在旁邊看,因為機器難免有故障而機器 本身不知道的時候,人是獨立於機器之外的,只有人可以避免意外發生 的災難繼續擴大。有作過機台的,一定都遇過明明機台都撞歪了警報才 開始響的,甚至還有沒響的(只因為未過電)。 所以任何的工廠,都沒辦法完全放任機器自動化。與其說機器取代人 力,倒不如說機器作了原本人類作不到的事。你怎麼叫人去排列CPU晶 圓?眼力這麼好? 只要是人類要用的介面,就一定要以人為本。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這本書有提到這樣的例子。第五章 「管理他人」的部份,談到通用汽車工廠從破敗到堀起的過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2988  這家工廠被豐田收購後負責協助生產雪佛蘭車款。改革目標,公司的 運作以第一線員工的意見為建議基礎,若產線出狀況隨時可以自行中止 ,不用擔心產線中斷對公司有害,強調零裁員,若遇上經濟波動,先調 整主管的薪資,保障基層員工的權益。於是工人以車廠為榮,一群人作 到退休。   這在台灣很難看到,所以很多人選擇不相信。但這在美國一開始也很 難看到,不過他們作了,然後成為史料。  當然,這也是員工本來其實對工作本身有認真的一面,所以遇到有機 會改變的時候,他們「有東西」可以拿出來。這些人一直到最後都還是 工人。

02/04 20:35, , 34F
當管理職跟當作業員10年後是完全不同的光景吧
02/04 20:35, 34F

02/04 20:44, , 35F
10年後...老實說,這種司烤方是我是香當不推,不然你聽到有人
02/04 20:44, 35F

02/04 20:45, , 36F
出生就身價三千萬的時候,你會考濾立刻洗角色嗎?
02/04 20:45, 36F

02/04 20:45, , 37F
選字又亂掉了 =3=...
02/04 20:45, 37F

02/04 20:48, , 38F
我常看到一有波動,小主管就被換了 沒人會想叫作業
02/04 20:48, 38F

02/04 20:49, , 39F
員負啥重責大任吧?不然現在就不會一堆人考公務員了
02/04 20:49, 39F

02/04 20:50, , 40F
想上進還是要看看環境嘛
02/04 20:50, 40F

02/04 20:54, , 41F
如果是一個四處揪人揹黑鍋的環境是要怎麼上進呀
02/04 20:54, 41F

02/04 20:55, , 42F
管理職可以學到的東西應該比較多吧,換工作薪水應該也會越
02/04 20:55, 42F

02/04 20:55, , 43F
來越高,作業員感覺薪水似乎不太會變動,就這個工廠換到
02/04 20:55, 43F

02/04 20:55, , 44F
那個工廠
02/04 20:55, 44F

02/04 20:55, , 45F
厲害的也不會拼小主管了 暢秋的不是專業就是大主管
02/04 20:55, 45F

02/04 20:57, , 46F
對了,業務也相當秋
02/04 20:57, 46F

02/04 21:38, , 47F
推你~
02/04 21:38, 47F

02/04 21:51, , 48F
作業員不換是因爲作業員有的比工程師還大,根本是
02/04 21:51, 48F

02/04 21:51, , 49F
學長制
02/04 21:51, 49F

02/04 21:52, , 50F
尤其是有些阿桑根本不知道是哪個大頭的親友,會結
02/04 21:52, 50F

02/04 21:52, , 51F
黨釘菜鳥
02/04 21:52, 51F

02/04 22:31, , 52F
想法與邏輯相當值得學習,只能說現今社會存在太多「政
02/04 22:31, 52F

02/04 22:31, , 53F
治正確」的人
02/04 22:31, 53F
※ 編輯: wak (36.235.91.225), 02/04/2017 23:12:05

02/04 23:00, , 54F
02/04 23:00, 54F

02/05 00:08, , 55F
推這篇
02/05 00:08, 55F
文章代碼(AID): #1ObO1Cdq (Boy-Gir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bO1Cdq (Boy-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