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教幾題奧林匹亞生物試題

看板Biology作者 (研究所:碩士班vs博士班)時間18年前 (2006/02/15 16: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3 (看更多)
小小的補充一下 ※ 引述《laughingfish (神經病...)》之銘言: : 這是一些奧林匹亞生物考古試題 麻煩各位為我解答一下<(_ _)> : 1.一個活細胞的細胞膜表面蛋白質以螢光物質標定後, : 再以雷射將一小塊面積的螢光破壞(漂白)。 : 請問細胞經一段時間培養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結果,何者正確? : (A)細胞表面經漂白的面積及位置均不變 : (B)細胞表面經漂白的面積漸漸變大但位置不變 : (C)細胞表面經漂白的面積不變但位置會移動 : (D)細胞表面會呈現數個小白點 : (E)細胞表面螢光恢復均勻分佈 : 答案是 E : 以細胞膜的流體鑲嵌而言 蛋白質會重新洗牌均勻分布 : 那那些被破壞螢光的蛋白哪裡去了... cell membrane具有流動性,所以在cell membrane上labeling fluorescence, 將一個小部份的cell membrane fluorescence以laser處理 (photobleach),因為具有流 動性,所以被漂白的地方會慢慢的回復,相對而言,就是被“稀釋“,實驗方法叫 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FRAP。 : 2.當植物之維管束形成層不斷地分裂而形成次生木質部與次生韌皮部時, : 有關形成層細胞的敘述: : (1) 由分裂後所形成之較內的細胞取代; : (2)由分裂後所形成之較外的細胞取代; : (3)保留在原有的位置; : (4)進行平周分裂 (與植株周邊平行的分裂方式); : (5)進行垂周分裂 (與植株周邊垂直的分裂方式) 。下列組合何者正確? : (A) 1, 4 (B) 2, 5 (C) 3, 4 (D) 2, 4, 5 (E) 3, 4, 5 : 答案是D : 但我認為是A耶 : 3.有關鳥類遷徙行為 : "當繁殖地與渡冬地相同時,鳥類不遷徙"是錯的 : 為什麼?? : 4.下列那一種演化事件和適應無關? : (A)氣候暖化導致耐溫性品系出現 : (B)乾燥環境使昆蟲不定期休眠 : (C)冬眠現象形成由寒冷化所致 : (D)新移入一島嶼的果蠅族群的遺傳組成與其起源地不同 : (E)地中海型氣候導致植物葉片變小變硬 : 答案是D 為什麼?? 其遺傳組成 (Genetic component,我猜的),應會與起源地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會 “不同“,要不然無法推 Evolution association (演化關係),就連分子演化都不作做 了。我個人覺得,這是“文字遊戲“。 : 5.考量細胞呼吸作用的過程,下列何者為正確的敘述? : 有關Dinitrophenol(DNP)迅速地殺死細胞的原因為: : A. 它可以抑制所有的細胞內之蛋白質活性 : B. 它可以抑制氧分子進入細胞內 : C. *它可以抑制細胞分子對能量之運輸 : D. 它可以增加細胞對氧之消耗 : 二硝基酚?? 答案是C : 它在生化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有人回過了,是正確答案。 : 6.為了增加一隻兔子血液中的乳酸去氫脢(一種酵素), : 有位科學家將乳酸鈉溶液注入兔子體內。一小時候,測量肌肉內的乳酸去脢活性, : 此實驗和下列哪一生理機制有關? : A. 正向回饋機制 : B. 負向回饋機制 : C. 去毒作用 : D. *基因誘導 : 答案是D 我沒聽過的詞 這是...? 基因誘導(Gene induction? or induce gene expression? 我猜的。) 以一個種物質為ligand, 可能是Protein、peptide、small polar/non-polar molecule……,剌激receptor (Membrane-bound form / cytosolic form),引發下游 的訊息傳遞 (downstream signal transduction),使相關的Gene expression。 : 7.下列哪一種機制可以解釋在此物理刺激時,次級極體的不排除作用? : A. *細胞骨架的解體 : B. 某些酵素系統的變性 : C. 原生質膜的硬化 : D. 卵母細胞細胞質極體的分離 : 答案是A 嗯... 看不懂題目 : 以上 麻煩各位前輩了... 這一題我也看不懂,請問有無原文的題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8.139.132
文章代碼(AID): #13ykQYBi (Biolog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3ykQYBi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