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灣的大學養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看板Baseball作者 (Dance)時間2年前 (2022/02/18 16:33), 編輯推噓2(2012)
留言14則, 6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我一直有疑問?為啥大學球隊可以打業餘聯賽
只要是註冊在棒協底下的業餘甲組球隊就能夠參加棒協的業餘賽事 因為你無法去查明規範甲組球隊的球員是否具有學生身份 (掛學籍不對外公開,除非認真去查入學榜單或其他方法) 在無法拒絕學生身份的情形下,拒絕大學球隊參賽就不是很合理的行為 中華民國接手台灣後的第一項成人業餘賽事(民國35年省運會棒球項目) 就有師範學院與台南工學院是以校園為單位組隊 其他隊伍雖未以校園為單位報名,但參加的選手仍有不少為在籍學生 不過省運會並非由棒協主導的活動,我們就從棒協主辦的賽事來看 1959年時名為全國棒球協會的棒協舉辦了第一屆全國硬式棒球錦標賽 而到了1962年的第四屆出現了第一支校園單位的球隊:南英商職 (沒錯,在那個年代高中生是可以打成人賽事的) 中華日報與棒協共同創辦中華盃棒球錦標賽,1965年的第一屆就多達38支隊伍 以校園為單位報隊的就有: 台大、師大、政大、淡江文理學院、 六信高商、三信高商(高職部)、三信高商(國中部)、高雄商職共八隊。 其中三信高商高職部更是一舉殺進全國決賽,最終取得第四名的成績。 1966年第二屆中華盃開始增設高中以下的賽事 自此成人業餘賽事就再也沒有「高中」隊伍出現 (北體以五專資格報成人賽事,仍有不少「高中」球員) 1977年中華盃出現了一支名為竹林山的隊伍 而這支隊伍實際上是文化學院接受竹林山觀音寺的贊助冠名 此後台灣高中、大學球隊的贊助冠名便有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早期的企業冠名的球員組成也不單單只有該校學生 往往也會有非該校的學生來加入隊伍參與業餘賽事 (但以校園名稱單位報名的賽事,這些非該校學生就不能加入) 如同謝佳賢打過中信棒球隊,但謝佳賢非北體學生 聲寶贊助文化大學成立聲寶巨人,但隊伍中約有一半非文大學生 (列博特生技贊助萬能科大,而陣中也罕見出現非萬能學生參加)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校園以企業冠名參加賽事的時候 要該如何認定該隊為「學校」或是「純業餘」隊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238.6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45173212.A.33B.html

02/18 16:40, 2年前 , 1F
如何認定該隊為「學校」或是「純業餘」隊伍是一個難題
02/18 16:40, 1F

02/18 16:41, 2年前 , 2F
教育部辦的沒有學籍不能參加 棒協就沒限制這樣?
02/18 16:41, 2F

02/18 16:43, 2年前 , 3F
如果大專學生不能打甲組聯賽那可能隊伍沒那麼多隻
02/18 16:43, 3F

02/18 16:43, 2年前 , 4F
大學生不就是18歲以上 以法律來說就成人了(以前是刑法現
02/18 16:43, 4F

02/18 16:43, 2年前 , 5F
教育部或大專體總自己不去抓有收業餘隊任何形式支付的
02/18 16:43, 5F

02/18 16:43, 2年前 , 6F
比方說營養金訓練費阿
02/18 16:43, 6F

02/18 16:44, 2年前 , 7F
在再加上民法 打業餘沒問題啊!?
02/18 16:44, 7F

02/18 16:44, 2年前 , 8F
其實討論的主幹應該是收錢的學生能不能打學生比賽
02/18 16:44, 8F

02/18 16:44, 2年前 , 9F
而不是學生能不能跟出社會的叔叔一起打比賽
02/18 16:44, 9F

02/18 16:46, 2年前 , 10F
非營養津貼但像建教合作可能提供你課餘打工有薪水拿 怎麼算
02/18 16:46, 10F

02/18 16:46, 2年前 , 11F
倒不如就別算 大家有錢賺 人民發大財
02/18 16:46, 11F

02/18 16:47, 2年前 , 12F
那像中洲那種直接進口外籍生根本就是來做工的更不用講了
02/18 16:47, 12F

02/18 16:59, 2年前 , 13F
用專長打工為什麼不行?應該是問學校老師能兼職嗎?XD
02/18 16:59, 13F

02/18 17:08, 2年前 , 14F
中州那個根本人口拐賣奴工
02/18 17:08, 14F
文章代碼(AID): #1Y3rdSCx (Baseball)
文章代碼(AID): #1Y3rdSCx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