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國際研究報告定義日職水準約2A

看板Baseball作者 (亞洲空幹王)時間3年前 (2021/04/27 13:37), 編輯推噓17(18133)
留言52則, 20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ackland (拉克蘭)》之銘言: : http://claydavenport.com/archives/444 : 2019年國際棒球數據專家Clay : 以大量數據換算claydavenport報告 : 研究日本職棒太平洋聯盟和中央聯盟的水準 : 得出的結論: : 日本職棒"肯定"在2A-3A兩者中間值,接近2A層級 : 例如筒香在日職44轟110打點神獸 : 在MLB只能初一十五打到93+的速球 : 差距蠻大的吧 : 好奇怎麼有人一直質疑達比修的日職2A論? 首先達比修原話是「日職洋將是2A水準」,這句話應該偏幹話。 這作家就各國聯盟的實力程度出了兩份報告,這份是第二份。 原文是:「perhaps a little closer to AA, but definitely in between.」 2.45A和2.05A都算在兩聯盟之間但稍微接近2A,看你要怎麼理解。 而他2017年又出過一篇報告,指央聯和洋聯水平高於3A。 而又有記者問及負責亞洲地區的球探後得出這個分級: https://i.imgur.com/gjUjh1p.jpg
說真的就是看你要相信哪個說法。 而且談及的一向都是平均水準。 日職12隊實力各有高低。 山田哲人和柳田悠岐或許會有大聯盟平均以上的水平, 但小林誠司去大聯盟能擠出一支安打就要偷笑了。 同理,軟銀投手陣和養樂多的投手絕對不在同一個層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10.93.215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19501845.A.932.html

04/27 13:38, 3年前 , 1F
那cpbl哪兩隊投手絕對不在同一個層級
04/27 13:38, 1F

04/27 13:39, 3年前 , 2F
所以17WBC的小林到底嗑了什麼!
04/27 13:39, 2F

04/27 13:39, 3年前 , 3F
亞洲選手看國籍。MLB選手看實力
04/27 13:39, 3F

04/27 13:39, 3年前 , 4F
評價單純被央聯拖累了
04/27 13:39, 4F

04/27 13:40, 3年前 , 5F
單隊實力會下降很合理 好手沒那麼多 分散掉
04/27 13:40, 5F

04/27 13:40, 3年前 , 6F
上面這個圖蠻中肯的 薪資也成正比
04/27 13:40, 6F

04/27 13:40, 3年前 , 7F
世界的小林不是叫假的 他只有在日本國內才會打不好
04/27 13:40, 7F

04/27 13:49, 3年前 , 8F
推這篇
04/27 13:49, 8F

04/27 13:52, 3年前 , 9F
當年時空背景是軟手達大檸檬初登板被打爆後的崩潰言論
04/27 13:52, 9F

04/27 13:54, 3年前 , 10F
講好幾次了 裝傻的說再多都沒用 他就是:不管啦 堅持2A
04/27 13:54, 10F

04/27 14:00, 3年前 , 11F
CD 的第二份報告就是用最近的數據算的
04/27 14:00, 11F

04/27 14:01, 3年前 , 12F
沒什麼問題,就是兩個聯盟互相來往的人打得更好或更
04/27 14:01, 12F

04/27 14:01, 3年前 , 13F
不好而已
04/27 14:01, 13F

04/27 14:02, 3年前 , 14F
要推論強度的話,當然是新的參考權重比較大
04/27 14:02, 14F

04/27 14:02, 3年前 , 15F
另外市場機制也會說明一切,近年大聯盟混不下去去亞洲
04/27 14:02, 15F

04/27 14:02, 3年前 , 16F
淘金還能獲得不錯合約的人也是更多
04/27 14:02, 16F

04/27 14:06, 3年前 , 17F
二份報告公佈前筒香秋山都還沒去mlb 光一個菊池就能影響
04/27 14:06, 17F

04/27 14:08, 3年前 , 18F
大? 還是那二年去日職洋將表現有特別猛嗎? 我覺得是17年
04/27 14:08, 18F

04/27 14:09, 3年前 , 19F
大聯盟開始用彈球 對去mlb大部份都是投手的日職不利 所
04/27 14:09, 19F

04/27 14:09, 3年前 , 20F
以換算出來才會差這麼多 這樣講合理嗎
04/27 14:09, 20F

04/27 14:10, 3年前 , 21F
世界的小林www
04/27 14:10, 21F

04/27 14:10, 3年前 , 22F
跟用球根本無關好嗎?這是用相對強度去算的
04/27 14:10, 22F

04/27 14:11, 3年前 , 23F
不一樣的用球理論上 OPS+ ERA+ 這種看相對強度的數據
04/27 14:11, 23F

04/27 14:11, 3年前 , 24F
是不會變的
04/27 14:11, 24F

04/27 14:11, 3年前 , 25F
*第二份報告
04/27 14:11, 25F

04/27 14:13, 3年前 , 26F
絕對數據容易失真,人家出來混很久了不會連這點都沒
04/27 14:13, 26F

04/27 14:13, 3年前 , 27F
有考慮到
04/27 14:13, 27F

04/27 14:18, 3年前 , 28F
如果真得只用ops+ era+算那可能沒影響 不過田中達比修那
04/27 14:18, 28F

04/27 14:20, 3年前 , 29F
幾年的era+有幾年下修不少
04/27 14:20, 29F

04/27 14:24, 3年前 , 30F
理論上待越久的應該參考價值越低
04/27 14:24, 30F

04/27 14:25, 3年前 , 31F
記得他有說過他算得主要是哪些人的數據
04/27 14:25, 31F

04/27 14:27, 3年前 , 32F
不然如果連176的數據都拿來算那根本不合理
04/27 14:27, 32F

04/27 14:29, 3年前 , 33F
所以他這數據只是用近期資料算出來的短期數據 那更應該
04/27 14:29, 33F

04/27 14:30, 3年前 , 34F
把之前的舊數據加起來平均還比較有參考性
04/27 14:30, 34F

04/27 14:36, 3年前 , 35F
為什麼要加總?你現在的強度就是用最新資料算才準
04/27 14:36, 35F

04/27 14:36, 3年前 , 36F
拿過去的歷史其實意義不大,跟台灣的世界棒球排名有
04/27 14:36, 36F

04/27 14:36, 3年前 , 37F
異曲同工之妙
04/27 14:36, 37F

04/27 14:38, 3年前 , 38F
那傢伙應該完全不懂統計
04/27 14:38, 38F

04/27 14:38, 3年前 , 39F
舉另個例子來說好了,那麼那些來台灣打過大聯盟的洋將
04/27 14:38, 39F

04/27 14:38, 3年前 , 40F
要給多少才合理?要把大聯盟成績一起拿進來看嗎?
04/27 14:38, 40F

04/27 14:40, 3年前 , 41F
樣本越少當然會越失真 會被一些偏差值影響
04/27 14:40, 41F

04/27 14:43, 3年前 , 42F
蠻準的 穩定2A實力的旅外回來 沒傷就是明星級
04/27 14:43, 42F

04/27 14:44, 3年前 , 43F
柳田懂球都知道實力遠勝於Juan Soto 怎麼可能只有中上
04/27 14:44, 43F

04/27 15:14, 3年前 , 44F
樓上好了啦
04/27 15:14, 44F

04/27 15:48, 3年前 , 45F
推這篇
04/27 15:48, 45F

04/27 16:04, 3年前 , 46F
04/27 16:04, 46F

04/27 17:58, 3年前 , 47F
CPBL應該要在lowA下面才對= =
04/27 17:58, 47F

04/27 19:04, 3年前 , 48F
樓上的可以阿,如果中職在lowA下面會讓日職迷比較開心
04/27 19:04, 48F

04/27 19:04, 3年前 , 49F
的話
04/27 19:04, 49F

04/27 20:05, 3年前 , 50F
日職混不下去的回臺還能有一定成績,聯盟差距大是事實啊
04/27 20:05, 50F

04/27 20:20, 3年前 , 51F
誰不知道中職和其他聯盟差距大,但日職和美職的評比拿
04/27 20:20, 51F

04/27 20:21, 3年前 , 52F
中職來酸和救援不覺得好笑嗎?
04/27 20:21, 52F
文章代碼(AID): #1WXwCLao (Baseball)
文章代碼(AID): #1WXwCLao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