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電子好球帶實際執行會怎麼做?

看板Baseball作者 (飛翔的菜瓜布)時間5年前 (2019/05/03 14:20), 編輯推噓24(27372)
留言102則, 2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底下看到很多推文講到使用VR (實際上應該是AR, Augmented Reality) 並且提到用AR劃出投球軌跡以及好球帶 簡單的跟大家算一下數學並說明一下難度在哪裡 要劃出投球軌跡也不難,首先你要辨識到球 電腦跟人的眼睛不太一樣,電腦不會看到一顆白白的在飛就說那是球 電腦要把整張圖load完並且完成辨識處理,抓到特徵點,才會判斷個東西是球 一張圖有多大? 用鄉民最唾棄的 1024 x768(p)x8(256色階) = 786,432Byte(約768KB) 為了不要寫太深我們就假設圖讀進來電腦都不用處理,都知道球在哪裡 接下來的問題是一顆球飛進來需要幾張圖? 以一顆160KM/hr的球為例 160KM/hr = 2666.66~ m/min = 4444.44~ cm/s ~= 4500 (方便計算) 本壘板長度大概是30cm,理論上來說取樣頻率最少最少要是待測頻率的兩倍 也就是每15cm要抓到一顆球,不然有時候有球,有時候會沒有 4500 /15 = 300(fps) 也就是說要抓到一顆160公里多的直球,裁判的攝影機要至少是300fps的攝影機 回頭我們來算一下資料量有多少 300 (fps) x 768(KB) = 230.44 (MByte/s) 無壓縮,因壓縮程序會吃處理器時脈 intel i7處理器(AR不會用這麼好)速度 2.53 GHz (無水冷) 我們假設裁判戴的處理器超強超屌完全單一程序,時脈都不浪費,都不用中斷 2.53/8(byte) = 316(MB/s) 剩餘的處理容量還有多少? 316 - 230 = 86 (MB/s) 還有OS、投影、本壘板定位、顯示、傳輸... 都還沒算到裁判要背的行動電源能撐多久跟你這東西要怎麼算錢...等比較務實的東西 不是沒人想過,說實在也不是真的辦不到,只是沒有出一張嘴這麼簡單 什麼? 你說電視上那個是怎麼辦到的? 孩子要是裁判可以背一座數據處理中心跟十幾個鏡頭在身上的話,他應該也能辦到 ※ 引述《Festo (Festo)》之銘言: : 如果電子好球帶執行,大概會怎麼做呢? : 一種是一樣裁判判好壞球,但每個球隊有挑戰權, : 提出挑戰就螢幕顯示軌跡跟框框,判決好壞球。 : 跟網球的鷹眼類似。 : 另一種是裁判直接戴耳機,電腦跟他講好球壞球, : 裁判再根據打者有沒有出棒判決。 : 但這兩種比賽節奏好像都會被拖慢。 : 我覺得似乎都沒有很理想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13.132.2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56864427.A.F11.html

05/03 14:21, 5年前 , 1F
這些都現成早就做好了好嗎
05/03 14:21, 1F

05/03 14:23, 5年前 , 2F
呵呵 規格拿去比比看你所謂現成的東西好嗎?
05/03 14:23, 2F

05/03 14:24, 5年前 , 3F
現在都多核,5G,根本沒你想的那麼難
05/03 14:24, 3F

05/03 14:25, 5年前 , 4F
幹嘛要揹在裁判身上? 攝影機安裝在球場不行?
05/03 14:25, 4F

05/03 14:25, 5年前 , 5F
我想表達的是 也沒有這麼簡單就是了
05/03 14:25, 5F

05/03 14:25, 5年前 , 6F
這種東西只要判斷好壞球之後,把結果告訴裁判不就好了?
05/03 14:25, 6F

05/03 14:26, 5年前 , 7F
我也不懂為什麼要裁判背身上,裁判戴耳機就好了
05/03 14:26, 7F

05/03 14:27, 5年前 , 8F
好壞球由主審裁定 這是裁判權威問題 無解
05/03 14:27, 8F

05/03 14:29, 5年前 , 9F
戴個google眼鏡配上球場原本就有的設備不就好了
05/03 14:29, 9F

05/03 14:30, 5年前 , 10F
輔助裁判判決,這又沒很難
05/03 14:30, 10F

05/03 14:31, 5年前 , 11F
我覺得電子好球帶是遲早的事,好壞球爭議太多了
05/03 14:31, 11F

05/03 14:31, 5年前 , 12F
又是裁判權威無解論 那什麼都不用討論了
05/03 14:31, 12F

05/03 14:31, 5年前 , 13F
閣下把google眼鏡想的太神了
05/03 14:31, 13F

05/03 14:32, 5年前 , 14F
現在的電子輔助判決也是因為爭議太多誕生的
05/03 14:32, 14F

05/03 14:32, 5年前 , 15F
一定會改的,就增加輔助幫助主審而已,主要還是主審在判
05/03 14:32, 15F

05/03 14:32, 5年前 , 16F
越老的裁判對好壞球誤判率越高 這最近研究都有數據證明了
05/03 14:32, 16F

05/03 14:33, 5年前 , 17F
不會無解 若有個方法可以提供資訊只有讓主審本人知
05/03 14:33, 17F

05/03 14:33, 5年前 , 18F
對於場上各種play還需要裁判人腦判決這很合理,但好壞球這麼
05/03 14:33, 18F

05/03 14:33, 5年前 , 19F
容易誤判的東西,還在那邊裁判權威??
05/03 14:33, 19F

05/03 14:33, 5年前 , 20F
你聽不懂嗎?球場原本的軌跡設備傳到google眼鏡上而已
05/03 14:33, 20F

05/03 14:33, 5年前 , 21F
道的話 這就是可行的辦法
05/03 14:33, 21F

05/03 14:34, 5年前 , 22F
這哪有多難,又不是把整套設備搬到google眼鏡上
05/03 14:34, 22F

05/03 14:34, 5年前 , 23F
是你想得太複雜了
05/03 14:34, 23F

05/03 14:35, 5年前 , 24F
傳到google眼鏡上這一招 有傳輸率跟影像定位的問題
05/03 14:35, 24F

05/03 14:38, 5年前 , 25F
5G傳輸已經超越人腦反應速度太多了,沒你說的問題
05/03 14:38, 25F

05/03 14:39, 5年前 , 26F
動態影像辨識沒有那麼簡單……關鍵在於辨識球跟是否進好球
05/03 14:39, 26F

05/03 14:39, 5年前 , 27F
05/03 14:39, 27F

05/03 14:42, 5年前 , 28F
光是球的進入本壘板的空間定位就有得搞,再來就是好球帶「
05/03 14:42, 28F

05/03 14:42, 5年前 , 29F
上下限」的調整
05/03 14:42, 29F

05/03 14:48, 5年前 , 30F
只需辨識本壘上方空間 不需從出發點
05/03 14:48, 30F

05/03 14:49, 5年前 , 31F
相對於足球球門線技術,我覺得棒球的好球帶單純用攝影機更
05/03 14:49, 31F

05/03 14:49, 5年前 , 32F
難抓。因為足球門框可以排除棒球「削過好球帶」的狀況,加
05/03 14:49, 32F

05/03 14:49, 5年前 , 33F
上規則已經明確定義球要全部通過門線,所以球門線技術幾乎
05/03 14:49, 33F

05/03 14:49, 5年前 , 34F
只要專注於「球是否全部越過球門線」的問題。但是棒球光是
05/03 14:49, 34F

05/03 14:49, 5年前 , 35F
定義「進壘點是球的第一時間接觸點還是要全部進入本壘上方
05/03 14:49, 35F

05/03 14:49, 5年前 , 36F
空間」就可以準備吵架了 XD
05/03 14:49, 36F

05/03 14:52, 5年前 , 37F
有雲端伺服器可以計算,網路夠快即可
05/03 14:52, 37F

05/03 14:53, 5年前 , 38F
另外還有「削過好球帶」要算是好球還是壞球,都算好球打者
05/03 14:53, 38F

05/03 14:53, 5年前 , 39F
會靠夭,都算壞球就是投手會崩潰。如果用比例去看的話,多
05/03 14:53, 39F
還有 23 則推文
05/03 15:33, 5年前 , 63F
無論是不是把判決權交給程式判斷,這絕對都有助於球賽的公平
05/03 15:33, 63F

05/03 15:33, 5年前 , 64F
性。
05/03 15:33, 64F

05/03 15:41, 5年前 , 65F

05/03 15:41, 5年前 , 66F
例如像這幾顆球 能精準判別嗎?
05/03 15:41, 66F

05/03 15:42, 5年前 , 67F
裁判背??? 這邏輯是??
05/03 15:42, 67F

05/03 15:42, 5年前 , 68F
到時候出來 一定很多球員要吵好球帶
05/03 15:42, 68F

05/03 15:43, 5年前 , 69F
然後主審雙手一攤 說機器判定的畫面 XD
05/03 15:43, 69F

05/03 15:43, 5年前 , 70F
大螢幕同時播出虛擬好球帶與結果就好啦
05/03 15:43, 70F

05/03 15:43, 5年前 , 71F
主審就是聽中心說好球壞球就好啦
05/03 15:43, 71F

05/03 15:44, 5年前 , 72F
為啥這簡單的事情 你要想這麼複雜XD
05/03 15:44, 72F

05/03 15:46, 5年前 , 73F
只是這樣主審以後會不會被扣薪水阿XD 工作量變少
05/03 15:46, 73F

05/03 15:46, 5年前 , 74F
以後主審跟壘審拿一樣的錢
05/03 15:46, 74F

05/03 15:48, 5年前 , 75F
但問題是每個球員的好球帶位置都會有些微的差距吧
05/03 15:48, 75F

05/03 15:48, 5年前 , 76F
主審還是要管控比賽秩序啊
05/03 15:48, 76F

05/03 15:49, 5年前 , 77F
等等來個170cm打者跟190cm的打者
05/03 15:49, 77F

05/03 15:49, 5年前 , 78F
好球帶大小也不一樣
05/03 15:49, 78F

05/03 15:54, 5年前 , 79F
要同步不就要有每個不同打者的好球帶大小 不然怎麼公
05/03 15:54, 79F

05/03 15:54, 5年前 , 80F
05/03 15:54, 80F

05/03 15:55, 5年前 , 81F
3D版K-Zone就能解決打者身高的問題了
05/03 15:55, 81F

05/03 15:55, 5年前 , 82F
所以問題就只有 敢不敢挑戰傳統....
05/03 15:55, 82F

05/03 15:57, 5年前 , 83F
至少左右本壘板寬度是固定的啊
05/03 15:57, 83F

05/03 15:57, 5年前 , 84F
平常光是內外角就一堆判錯的了...外角海全世界都有
05/03 15:57, 84F

05/03 16:34, 5年前 , 85F
真的,只要能解決左右邊界的問題就能少很多誤判了
05/03 16:34, 85F

05/03 16:53, 5年前 , 86F
網球有鷹眼 我不相信這個在棒球發展不起來
05/03 16:53, 86F

05/03 17:03, 5年前 , 87F
我認為判定是否擦過本壘板交給電腦
05/03 17:03, 87F

05/03 17:03, 5年前 , 88F
為什麼要裁判背 算完傳給裁判就好啦
05/03 17:03, 88F

05/03 17:04, 5年前 , 89F
高低這種隨時都在變的交給主審判定
05/03 17:04, 89F

05/03 17:58, 5年前 , 90F
電子好球帶要建立不可能只用影像判讀來做
05/03 17:58, 90F

05/03 18:24, 5年前 , 91F
削過好球帶就是好球啊,這不是基本常識嗎...
05/03 18:24, 91F

05/03 18:25, 5年前 , 92F
常常講,只要球皮摸到好球帶就是好球
05/03 18:25, 92F

05/03 18:25, 5年前 , 93F
只是實際不太可能判這麼精確
05/03 18:25, 93F

05/03 18:47, 5年前 , 94F
怎麼可能在主審身上運算,主審身上只需要佩戴載具就好
05/03 18:47, 94F

05/03 18:47, 5年前 , 95F
了,像是Google眼鏡
05/03 18:47, 95F

05/03 18:50, 5年前 , 96F
主審只需要知道好壞球的「結果」就好,跟本不需要重新
05/03 18:50, 96F

05/03 18:50, 5年前 , 97F
重現
05/03 18:50, 97F

05/03 19:29, 5年前 , 98F
到底裁判為什麼要背數據中心?
05/03 19:29, 98F

05/03 21:36, 5年前 , 99F
講google眼鏡真的知道google眼鏡的能耐到哪裡嗎XDDD
05/03 21:36, 99F

05/03 21:40, 5年前 , 100F
要在裁判身上判斷的原因是因為主審是唯一可以扛好壞
05/03 21:40, 100F

05/03 21:40, 5年前 , 101F
球判斷結果的人 轉播中心不行 觀眾也不行 電子判斷
05/03 21:40, 101F

05/03 21:40, 5年前 , 102F
也不行 懂?
05/03 21:40, 102F
文章代碼(AID): #1SozshyH (Baseball)
文章代碼(AID): #1SozshyH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