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拚教養》讀冊感想

看板BabyMother作者 (suctionunit)時間3年前 (2021/01/23 19:21), 3年前編輯推噓17(17012)
留言29則, 1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優惠內容:(若無則不用填寫) 讀冊感想--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首先推薦大家讀這篇王立第二戰研所講階級複製的文,經朋友把這篇文跟書連結起來,我 也認為這篇文呼應了這本書,並稍微提供了環境不好的家庭可以做的努力--認真共讀。 https://reurl.cc/ynEoWO 回到拚教養的心得,文案說--   做父母,為何變得這麼難??   以親職焦慮為鏡,折射出當代臺灣的面貌 本書以一種站在高處俯視的視角將台灣的家庭分類,又拉到極近的距離,讓我們看到台灣 在家庭教育方面真實的面貌。 本書中提出的一些觀點常讓我感嘆「拿盧後斗~~~」例如,一般來說會認為偏鄉孩子較城 市孩子弱勢,但偏鄉的問題在於人力不足,而城市邊緣的孩子,因為沒有大自然、信任的 鄰居幫忙,家長沒有足夠的陪伴時間,孩子整天關在家裡,依賴3C保母,看起來反而城市 邊緣的孩子是連存在都不被察覺的隱形弱勢。 我也在書中敘述勞工階級時看到自己原生家庭的樣子--「傾向淡化看待經濟的不安全,因 為這樣,他們才能活得下去」,以及觀察環境差不多的同儕家庭,也能看到「勞工階級傾 向認定孩子的天賦是先天給定,而不是後天培養的」所以若是要提供資源給孩子學才藝, 會偏好實用的,避免「學了很浪費」。 本書我看了三次還沒有寫出心得,因為作者以一個冷靜的旁觀者,其近乎尖銳的筆觸下, 點出以家長們常常自己也沒有發覺教養策略上的矛盾,我自己也有,在教養上有自己想法 就很難直視矛盾的地方。 書中提到,家長會以「他群」作為參照點來比較、強調自身做法的差異與高下,也指認「 我群」作為認同、模仿的對象。這在我身上很明顯,說不出這是壞事還是好事,之所以會 覺得作者尖銳,就是常常在看文的同時一邊認定自己是對的,但捧書的手心都是汗。 看得有點不舒服卻還是看了三次,也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書懂我的煩惱--「應該累積更多 經濟報酬,還是選擇彈性的職涯來陪伴孩子?」「應該擁抱另類的教育體制,還是培養下 一代的競爭力?」 似乎每個家庭,都能在這本書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歸屬的位置以及焦慮的問題。 看完本書,我覺得跳脫了自己的想像,去看到台灣島上孩子的成長環境的真實差距,在環 境較差的家庭或社區,那些畫面似乎停留在二十年前,家長對師長的服從程度沒有跟著年 代而有所改變(例如支持體罰、巴結老師),這也許可讓中產階級以上的人,明白自己的 成功,不完全是靠自己,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視野原本就比較高。 那家境不好的人,就完蛋了嗎?本書也沒有這樣定論,我想我們可以透過本書找到跟其他 家庭的關鍵差異,彌補劣勢。 若行有餘力,可以參加特公盟等等團體,特公盟帶起的風潮使各地特色公園或共融公園如 雨後春筍般冒出,幾乎造福全國的孩子。也很推薦參加母語共學團,因為相信雙語帶給孩 子的好處,推廣本土語言正能提供台灣孩子不論哪一種階級都可以擁有的雙語環境。也可 能,你看完能想到其他點子並且執行它,來改善這個社會。 -- 新文會更新在以下粉專,舊文也會陸續放上去,按讚分享是繼續寫的動力~~ https://reurl.cc/kVZkQ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36.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11400892.A.499.html

01/23 19:24, 3年前 , 1F
這本圖書館一直都沒有,看來只能買一本了XD 謝謝分
01/23 19:24, 1F

01/23 19:24, 3年前 , 2F
01/23 19:24, 2F

01/23 19:26, 3年前 , 3F
推推
01/23 19:26, 3F
※ 編輯: suction (111.240.136.34 臺灣), 01/23/2021 19:27:53

01/23 19:58, 3年前 , 4F
推這本
01/23 19:58, 4F

01/23 20:22, 3年前 , 5F
這本很值得讀,可以看到不同家庭在教養上的風格是
01/23 20:22, 5F

01/23 20:22, 3年前 , 6F
怎麼來的,也對自己的家庭教養方式
01/23 20:22, 6F

01/23 20:22, 3年前 , 7F
有所省思
01/23 20:22, 7F

01/23 20:53, 3年前 , 8F
讀過推!
01/23 20:53, 8F

01/23 21:29, 3年前 , 9F
感謝推薦,也喜歡你粉專推薦的書,已經追蹤:)
01/23 21:29, 9F

01/23 21:41, 3年前 , 10F
這本真的不錯 台北市立圖書館有
01/23 21:41, 10F

01/23 21:43, 3年前 , 11F
這本hyread圖書館可以線上借閱電子書唷,不用出門也
01/23 21:43, 11F

01/23 21:43, 3年前 , 12F
能在家看,台北、台中、桃園圖書館都可以借
01/23 21:43, 12F

01/23 22:21, 3年前 , 13F
圖書館有~才剛剛借
01/23 22:21, 13F

01/23 23:16, 3年前 , 14F
我終於發現我在圖書館找不到書的願
01/23 23:16, 14F

01/23 23:16, 3年前 , 15F
原因了,因為我都搜尋「拼教養」XDDD
01/23 23:16, 15F

01/24 02:16, 3年前 , 16F
推推,感謝分享,也要來被虐一下了
01/24 02:16, 16F

01/24 08:01, 3年前 , 17F
就階級複製一直存在,從未消失過
01/24 08:01, 17F

01/24 09:45, 3年前 , 18F
推藍佩嘉教授 本書最後的建言結論也很值得省思
01/24 09:45, 18F

01/24 10:52, 3年前 , 19F
感謝分享!!!
01/24 10:52, 19F

01/24 14:26, 3年前 , 20F
終於有粉專了~~ya
01/24 14:26, 20F

01/24 14:50, 3年前 , 21F
讀過推,podcast馬力歐有一集訪問藍教授,推薦沒空
01/24 14:50, 21F

01/24 14:50, 3年前 , 22F
看書的家長可以聽看看
01/24 14:50, 22F

01/24 18:18, 3年前 , 23F
這本非常好,有借回來重複看很多次,都有不同的感觸
01/24 18:18, 23F

01/24 21:47, 3年前 , 24F
這本書很棒,從社會學角度探討教養在當代的演化,作
01/24 21:47, 24F

01/24 21:47, 3年前 , 25F
者並沒有要評判那種教養模式孰優孰劣,畢竟大家都在
01/24 21:47, 25F

01/24 21:47, 3年前 , 26F
資訊洪流之中掙扎找出路,但我想讀完這本書,有助
01/24 21:47, 26F

01/24 21:47, 3年前 , 27F
於對於自己與他人,都多點包容與同理,促進社會不同
01/24 21:47, 27F

01/24 21:47, 3年前 , 28F
族群的對話,就很棒了喔。
01/24 21:47, 28F

01/25 12:20, 3年前 , 29F
推 不舒服還是繼續看 感覺被人直指焦慮核心
01/25 12:20, 29F
文章代碼(AID): #1W30QyIP (BabyMother)
文章代碼(AID): #1W30QyIP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