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波音737天窗門敲警鐘 低成本航空面臨考驗

看板Aviation作者 (~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時間13年前 (2011/04/18 12:0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波音737天窗門敲警鐘 低成本航空面臨考驗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1-04-18 10:42:06  這一天,美國西南航空812次航班生死邊緣掙扎的經歷,卻不是玩笑。 “我看見飛機頂部破了個大洞,能看見外面的天空。”乘客布倫達·里斯對媒體回憶起那 驚魂一刻,仍然心有余悸,“能活下來真是幸運”。 飛機從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起飛后40分鐘,機艙頂部裂開1米多長的洞,就像出現了一 個“天窗”。接下來,機艙氣壓下降,這架波音737-300型客機在短短四分鐘內從萬米高 度急墜至3000多米。所幸的是,機組冷靜應對,飛機緊急迫降在一個軍用機場。 在排除恐怖襲擊的可能后,調查人員認為高空中出現破洞,是飛機金屬疲勞、機身蒙皮開 裂所致。 4月5日,波音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不同尋常地公開承認技術上存在錯誤。波音首席項目 工程師保羅·里克特(Paul Richter)說,波音知道某些較老的737型號可能面臨裂縫問題 ,但以為飛機壽命進入晚期之前不會出現危險。 波音中國傳播副總裁王玉奎告訴財新《新世紀(22.83,0.02,0.09%)》記者,事故原因仍在 研究過程中,從航空管理部門到航空公司都非常重視。“原因可以深入調查,結論不著急 下,但危險要首先排除。” 事故發生后,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緊急發布737系列300型、400型和500型客機新版強制 檢修規定,將每6萬次飛行檢修一次的頻率調整為每3萬次檢修一次,并且把原先的肉眼檢 查更新為機械檢查。達到這一標準的飛機均為1993年至2000年期間生產,全球有175架, 其中80架在美國,主要由西南航空運營。“可能飛機用得太狠了,而且他們的機隊很多是 舊飛機。”一位中國航空專家表示。 中國也有少量的波音737需要檢查。4月7日上午,南方航空(8.27,0.05,0.61%)公司一架波 音737在廣州完成機身蒙皮搭接處裂紋檢查,結果一切正常。這是國內首架完成該項檢查 的波音737。 對機隊更新速度較快、整體機齡較短的中國航空業來說,老舊飛機的問題尚未顯現,但美 國這次事故同樣為中國航空業敲響了警鐘。 蒙皮隱患 如果機身蒙皮開裂,并不是總能安全迫降。2002年5月25日,“中華航空”一架從台灣飛 往香港的波音747-200型客機,就由於機尾一塊蒙皮損壞,在萬米高空解體,機上人員全 數罹難。事后調查發現,這架飛機1980年因落地發生機尾蒙皮損傷,但航空公司僅用鋁板 覆蓋,并未依照波音的維修大綱更換整塊蒙皮,造成金屬疲勞累積。 發生在波音737身上的類似事故,可回溯到22年前。1988年4月28日,夏威夷阿羅哈航空的 波音737-200型客機,從希洛前往檀香山途中,因金屬疲勞導致機艙天花板撕裂脫落,一 名空姐被吸出機艙外失蹤,并造成65人受傷。 2009年7月13日,美國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37飛行期間,機艙頂部也裂開過30厘米長的洞, 幸未釀成大禍。 4月4日,美國國家交通委員會(NTSB)在西南航空另三架波音737機體中部的蒙皮拼接處也 發現了裂縫。 機身蒙皮是由一塊塊鋁合金板拼接而成,相鄰的鋁合金板邊緣相互重疊搭接在一起,并用 鉚釘固定。金屬疲勞產生裂紋,往往就出現在這些搭接處。 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探傷股長潘建華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裂紋問 題其實有十幾、二十年的歷史,主要出現在波音737的300型、400型和500型,有的737機 群可發現幾千條因為劃傷等造成的裂紋。機群是指一個運營商集中買的同型號飛機。 不過,他認為,這次事件中飛機蒙皮的裂紋是從搭接處起始,與劃傷無關,“機群長時間 、短距離飛行,飛行循環特別多,蒙皮疲勞比較快。” 波音在聲明中表示,人們沒有必要對所有波音飛機的安全產生懷疑和擔憂。但有調查顯示 ,乘客對波音737系列飛機的信任度,已經降到歷史最低。 波音737被稱為航空史上銷量最成功的民航客機。原中國一航第一飛機設計院研究員沈可 正介紹,波音737飛機系列從100型到500型,被稱為經典式波音737飛機。這次出事故的 300型系1984年推出,至今生產了1100架。 沈可正說,當萬米高空外界只有0.3個大氣壓時,客機內部需要保證0.8-0.9個大氣壓,存 在內外壓差。因此,每次起落都需為機艙增壓和減壓,這會使機身蒙皮金屬產生疲勞。“ 金屬疲勞產生裂紋的話,開始很微小,肉眼看不見,達到臨界,就很快擴張。” 根據波音上世紀90年代初發布的新版鉚合處檢修規定,每6萬次飛行循環飛機需要全面檢 修一次。而此次出現破洞的波音737-300型客機累計飛行循環次數不足4萬次,服役時間不 足15年,波音公司表示出乎其意料。 在公司確保飛機安全的系統中,波音的誤算屬於極為罕見的失誤。美國得州大學機械工程 學院教授徐犖愚在一個力學論壇上表示,他不同意“這個疲勞裂縫是不可預料的”的說法 ,因為裂縫出現在可以預料的位置,裂縫的擴大也是沿著可以預料的路徑。現在需要檢討 的是,為什么在飛機起落次數沒到檢修周期時就出現了問題,這大概是因為“低成本航空 飛行頻率過高”。 作為世界最早的廉價航空公司之一,美國西南航空每架飛機一天平均有12小時在天上飛, 班次非常密集。 中國排查 4月6日,中國民航局發出針對所有境內注冊波音737的300、400型和500型號的適航指令: 累計起降次數超過3萬次但少於3.5萬次的,在20天內進行蒙皮搭接處裂紋檢查,超過3.5 萬次的則在4天內進行檢查。 中國民航局規劃發展財務司統計處處長郭曉平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截至2010年底, 中國擁有94架波音737的300型和9架400型飛機,沒有500型。 這些飛機大多分布在南航。其百余架波音737飛機中,屬於三種舊機型的有25架,飛行起 落均未超過3.5萬次,其中有16架超過3萬次。 在另外兩大航空公司中,東航的四架波音737是700和800型,不在檢查范圍內。國航有6架 波音737,但其最老的飛機也未達到檢查標準。 潘建華透露,中國受影響的飛機不多,大致是20多架,因為中國三大航空公司的老齡飛機 一般很少用於客機,主要是改成貨機,或者作為二手飛機賣給小航空公司,經過修理改裝 再使用。他認為,發現裂紋在現有技術能力下是可以做到的,沒發現就是保養水平不夠。 王玉奎也說,在中國需要檢查的是一部分舊式波音737飛機,“檢測需要4個小時到8個小 時,如果修的話,1天到2天。” 盡管這次出現事故的是老式飛機,但這并不意味著新式飛機不會出現問題。2010年3月, 中國民航局曾頒布適航指令,要求國內各航空公司對波音“新一代”737的600、700、 700C、800、900和900ER系列飛機的升降舵調整片控制機構等部件進行檢查,共涉及飛機 共160架,不過在此后檢查中并未發現問題。 在飛機材料疲勞問題上,越新的飛機,業內了解得可能越少。最新的波音787夢想飛機, 在2009年5月就因為波音錯誤估計機翼與機身連接處的斷裂臨界值,不得不將交付時間延 后六個月。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418/KDW8J76AM60QI.shtml ~~~~~~~~~~~~~~~~~~~~~~~~ A320 表示..... -- 航空/鐵道/都市資料找不到? Well, the opinion may be on the wa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70.138.97

04/18 18:34, , 1F
通里薩表示:
04/18 18:34, 1F
文章代碼(AID): #1DgxY4Es (Aviation)
文章代碼(AID): #1DgxY4Es (A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