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擴大機的進步幅度大嗎?

看板Audiophile作者 (upsha)時間3年前 (2020/10/17 06:20), 編輯推噓20(20070)
留言90則, 1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恕刪]

10/16 21:14,
看到三顆低音那邊有點無言,會這樣設計當然有它的原因...
10/16 21:14

10/16 21:14,
而且也不是追求低頻延伸就是低音單體的全部,你不是也說
10/16 21:14

10/16 21:15,
了體積了嗎? 15吋大面積大箱體,有可能延伸跟6吋單體一樣
10/16 21:15

10/16 21:15,
那15吋不就爛爆? 可是這15吋的量感輕鬆感都不一樣啊
10/16 21:15

10/16 21:18,
喇叭的測量技術的確有在進步,不過那些現象以前的人都
10/16 21:18

10/16 21:18,
有觀察到,也有很多類似的設計就是了
10/16 21:18

10/16 21:19,
低音單體上waveguide 這個60年代就有了
10/16 21:19
[恕刪]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我下面這段話會被解讀成 15" 比較不好... : 我看到用三顆 5" 低音單體的窄體落地就很無語。這樣只會比一樣設計的書架 : 大聲,但是低頻一樣下不去

10/16 23:28,
低音單體上waveguide 這altec就有了阿
10/16 23:28

10/16 23:29,
往後的幾十年多少人都在討論低音怎麼跟號角融合
10/16 23:29

10/16 23:29,
擴散角度當然是主角之一,這個不是新聞
10/16 23:29

10/16 23:33,
甚至低音單體進壓縮室也很多人玩
10/16 23:33

10/16 23:33,
玩過壓縮驅動單體之後的人通常都很難回頭
10/16 23:33

10/16 23:34,
那個猝發爆發力已經可以跟現場幾乎無差異了
10/16 23:34

10/16 23:35,
BB5 ?
10/16 23:35
號角的長度要有數個波長才有效,340Hz 波長大約一公尺。頻率低到一個程度, 所有喇吧都是點波源。重點是在分音點附近,高低音單體的輻射場型是否類似。 傳統的雙音路號角設計,在分頻點附近號角其實不太有辦法控制場型 (不夠深) 但同時 15" 的中低音單體,直徑在 1.8KHz 已經兩個波長了 (beaming) 這個問題在所有 JBL 都存在,直到 M2 開發出一個誇張的壓縮單體,把分頻點 降到 800Hz 才真正得到控制。 號角的根本思路是用光學反射的方式看待波現象,EOS615 是走另外一條路, 用近場的方式去理解低音單體。最基本的振膜模型就是全鋼體,整個一起動。 維持圓形的振膜有利製造和維持振膜的剛性,但是在前面加上結構來調整近 場 (也許可以用 diffuser 類比),來達到和高音單體類似的場型。 對,很多人玩過大低音單體跟號角要怎麼融合,但是在低音單體前面放號角只有 視覺效果,思路上的創新在我看來 M2 和 EOS615 是兩大進步。 不計較體積的話,和 Genelec 類似的思路是 SynergyHorn,用精選的輻射孔 位置,搭配電子濾波器和聲學濾波器,讓全音域得到號角點源的效果。 https://www.danleysoundlabs.com/products/loud-speakers/synergy-hor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62.94.208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02886838.A.15D.html

10/17 07:09, 3年前 , 1F
分頻點 800Hz 這個不就 175/275/LE85/2420 就有了阿
10/17 07:09, 1F

10/17 07:10, 3年前 , 2F
號角的形狀的確是因為材料科學 所以近年有很多很炫的造型
10/17 07:10, 2F

10/17 07:12, 3年前 , 3F
場型也可以做的很漂亮 現在最流行的應該是 IWATA JMLC
10/17 07:12, 3F

10/17 07:22, 3年前 , 4F
其實 JBL 以前就出過可以下到 300 Hz 的中音號角
10/17 07:22, 4F

10/17 07:22, 3年前 , 5F
叫 CMCD單體,不過是用 cone 進壓縮室
10/17 07:22, 5F

10/17 07:55, 3年前 , 6F
u大居然還特地開一篇回文,辛苦了...XD
10/17 07:55, 6F

10/17 08:48, 3年前 , 7F
請教一下,三顆五吋單體的落地喇叭,如果低頻下不去的話,
10/17 08:48, 7F

10/17 08:48, 3年前 , 8F
加一個超低音能救起來嗎?
10/17 08:48, 8F

10/17 08:50, 3年前 , 9F
最近蠻想試試看在系統加顆超低音聽起來會怎樣
10/17 08:50, 9F

10/17 08:51, 3年前 , 10F
回樓上,應該需要個合適的分音器?
10/17 08:51, 10F

10/17 08:58, 3年前 , 11F
目前看上的Rythmik F12系列,擴大機有HPF 輸出端子,頻率
10/17 08:58, 11F

10/17 08:58, 3年前 , 12F
切在80hz, 看起來應該可以讓80以下給超低音,80以上給我的
10/17 08:58, 12F

10/17 08:58, 3年前 , 13F
後級輸出給主喇叭
10/17 08:58, 13F

10/17 09:20, 3年前 , 14F
大尺寸低音單體對空間不大的用家根本無法消化 音響低
10/17 09:20, 14F

10/17 09:20, 3年前 , 15F
頻能量少的要補容易(器材線材都可以) 多出來的要消除
10/17 09:20, 15F

10/17 09:20, 3年前 , 16F
很困難 大尺寸單體還有克服速度暫態偏慢的問題 有些設
10/17 09:20, 16F

10/17 09:20, 3年前 , 17F
計師就偏好小尺寸單體(如AE的Phil Jones),若我有大
10/17 09:20, 17F

10/17 09:20, 3年前 , 18F
空間我當然想用大尺寸單體的大喇叭 可惜台灣有大空間
10/17 09:20, 18F

10/17 09:20, 3年前 , 19F
的聆聽空間真的是少數 就算放客廳也要6-70坪豪宅才會
10/17 09:20, 19F

10/17 09:20, 3年前 , 20F
有8-10坪的客廳空間
10/17 09:20, 20F

10/17 10:52, 3年前 , 21F
所以AE1的低頻下潛不好 一些曲目有低音大提琴的
10/17 10:52, 21F

10/17 10:53, 3年前 , 22F
就出不來 歌曲就少一味
10/17 10:53, 22F

10/17 11:21, 3年前 , 23F
10/17 11:21, 23F
還有 27 則推文
10/17 15:12, 3年前 , 51F
DRC的狀況下就滿好銜接的了,但我還是用MiniDSP SHD來
10/17 15:12, 51F

10/17 15:13, 3年前 , 52F
管理,我認為SB2000Pro的優勢是藍芽app可以懶人換preset
10/17 15:13, 52F

10/17 15:14, 3年前 , 53F
不用起身直接切換劇院模式LFE或音樂2.1的設定,很方便
10/17 15:14, 53F

10/17 16:15, 3年前 , 54F
對Martin Logan超低音比較有興趣 畢竟是high end喇叭廠做
10/17 16:15, 54F

10/17 16:15, 3年前 , 55F
的常拿來搭配自家喇叭, SVS市場偏劇院
10/17 16:15, 55F

10/17 23:02, 3年前 , 56F
如果願意上 miniDSP SHD, 可能無限,隨時可以切入 DIY 啦
10/17 23:02, 56F

10/17 23:04, 3年前 , 57F
超低音單體是T/S 參數最準的情況,箱子也不計較形狀,結實
10/17 23:04, 57F

10/17 23:05, 3年前 , 58F
就好,只要擴大機電源和功率夠,失真的要求也沒那麼嚴格。
10/17 23:05, 58F

10/17 23:06, 3年前 , 59F
只用一顆超低音有兩個狀況可能不錯,第一個是把封閉箱的超
10/17 23:06, 59F

10/17 23:07, 3年前 , 60F
低音放在帝王位當椅子坐,因為是近場,相對不受駐波影響。
10/17 23:07, 60F

10/17 23:08, 3年前 , 61F
第二個是用 dipole subwoofer, 參考 Linkwitz LXstudio
10/17 23:08, 61F

10/17 23:11, 3年前 , 62F
如果無法兩顆放前後牆正中央,兩顆放沙發左右可以試試
10/17 23:11, 62F

10/17 23:12, 3年前 , 63F
Dipole subwoofer 的聲音就是開背電 bass 音箱的聲音
10/17 23:12, 63F

10/18 01:30, 3年前 , 64F
搜尋了一下,看來兩顆以上才是正解。除了前後牆或放側牆,
10/18 01:30, 64F

10/18 01:30, 3年前 , 65F
我看Rythmik網站的Review區,也不少是依著主喇叭外側或內
10/18 01:30, 65F

10/18 01:30, 3年前 , 66F
側放。若以純聽音樂來說,這樣擺放會有助益嗎?
10/18 01:30, 66F

10/18 01:31, 3年前 , 67F
因為要是我買了兩顆,可能也只能挨著主喇叭外側放XD
10/18 01:31, 67F

10/18 01:32, 3年前 , 68F
10/18 01:32, 68F

10/18 02:18, 3年前 , 69F
以這三張圖來說兩顆內側比較好,消掉主要的橫向駐波。
10/18 02:18, 69F

10/18 02:18, 3年前 , 70F
但是縱向駐波只能靠 PEQ 把太強的壓下去,少的無法加回來
10/18 02:18, 70F

10/18 02:20, 3年前 , 71F
超低音能租借的話,試試兩顆小的擺沙發兩側,延遲要調好
10/18 02:20, 71F

10/18 02:38, 3年前 , 72F
如果超低音幾乎貼牆,那沙發要避免在前後的正中央或貼牆
10/18 02:38, 72F

10/18 02:41, 3年前 , 73F
就駐波的角度,兩顆貼牆 = 一顆擺在中間
10/18 02:41, 73F

10/18 02:53, 3年前 , 74F
結論:兩顆靠主喇吧外側肯定還是進步,但是要至少要搭配
10/18 02:53, 74F

10/18 02:56, 3年前 , 75F
調整座位或是 PEQ。座位貼後牆駐波太強,可以用 PEQ 壓
10/18 02:56, 75F

10/18 03:35, 3年前 , 76F
謝謝!現在音響室不是完整方形,所以可能無法放前後牆中央
10/18 03:35, 76F

10/18 03:35, 3年前 , 77F
,不過聆聽位倒是在房間1/2左右。打算買對Rythmik L12先從
10/18 03:35, 77F

10/18 03:35, 3年前 , 78F
喇叭內側放起,或試試左前右後牆角,再用REW慢慢試了= =
10/18 03:35, 78F

10/18 03:36, 3年前 , 79F
10/18 03:36, 79F

10/18 03:37, 3年前 , 80F
10/18 03:37, 80F

10/18 07:22, 3年前 , 81F
你的空間不差啊,搞不好一顆放主喇吧中間就夠了。
10/18 07:22, 81F

10/18 07:23, 3年前 , 82F
左右的駐波會被樓梯漏掉很多,應該不太會是問題。
10/18 07:23, 82F

10/18 07:25, 3年前 , 83F
前後的駐波因為你坐中間,重低音離後面那塊空間夠遠,問題
10/18 07:25, 83F

10/18 07:26, 3年前 , 84F
應該不會太大,可以加個布沙發,效果會比你墊子靠牆好。
10/18 07:26, 84F

10/18 07:28, 3年前 , 85F
羊毛掛毯擋住那塊空間效果也會很好,但是也擋自然光就是了
10/18 07:28, 85F

10/18 07:30, 3年前 , 86F
所有鬆軟材質都是透過減速達到效果,駐波在牆邊速度是節點
10/18 07:30, 86F

10/18 09:35, 3年前 , 87F
U兄真的是高手,我的經驗也是樓梯間放在座位後方效果最好
10/18 09:35, 87F

10/18 09:35, 3年前 , 88F
10/18 09:35, 88F

10/18 09:36, 3年前 , 89F
不過這空間看起來地板挑高,天花板也空腔
10/18 09:36, 89F

10/18 09:37, 3年前 , 90F
這個影響應該也不小
10/18 09:37, 90F
文章代碼(AID): #1VYXos5T (Audiophile)
文章代碼(AID): #1VYXos5T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