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90年代的音響潮流轉變已刪文

看板Audiophile作者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時間4年前 (2020/05/10 23:04), 4年前編輯推噓21(21047)
留言68則, 2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https://tinyurl.com/ydgey2tl 前兩天爬到這一篇 PS audio 寫的回憶 Spica 這個品牌的喇叭的文章 Spica 售價不貴,一萬多就有了,聲音很自然,中頻非常好聽 但是承受功率不高。當年八零年代 stereophile 捧上天了。 當年的很多喇叭的設計都是預設你不會拿來玩大動態 所以做到聲音很輕鬆。尤其是高音單體,很多設計讓他唱很低,雖然大音量危險 但是中頻會更乾淨,頻段更順暢。 使用的單體也都不貴,屬於聲音輕鬆順暢,但是大動態會失真的類型。 那時候的喇叭也比較注重聲音,而不注重外觀漂亮,像是 Spica 就醜得要命 香港人甚至叫他垃圾鏟。 這類的喇叭在90年代掛掉一大堆,讀了這篇文章我終於了解為什麼了。 因為當年就是家庭劇院開始橫掃市場的年代,所有不適合拿來看電影的喇叭 全部都賣不出去。一萬多的喇叭,而且還是小廠在生產的,就是走 薄利多銷的型態。銷量一掉下來很容易就掛了。 看電影很容易會有比音樂動態大很多的音效,所以當時的設計全部都朝著 承受功率提高,大動態較低失真的方向在走。然後大陸進場吃下很多廠牌的名號 使用大量的資金走大量生產壓成本的路線。因為劇院少說通常一次都賣四五支喇叭 量就會變很大。 這種消費型態的轉變,也延續到今天。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純音樂用的喇叭,走質感 走輕鬆細節多的這類,很少有低價的。因為銷量掉下來,售價只能拉高,不然很難賺到 錢。 而喇叭市場的轉變會連帶的影響音樂製作的觀念。預設你就是用劇院型的喇叭在撥 所以音樂的音效感也會很強。以前民謠型的音樂很紅,現在就變小眾了。現在的音樂 很多電子低頻根本大港到很氾濫...... 以前的音響雜誌推崇低頻的錄音現在的人聽起來,會說: 量感才這樣也叫低頻好? 孰不知當時混音就不走氾濫的低音,而是重視低音的質感跟紋理。這就是音響的美學 的轉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164.19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89123083.A.3AA.html ※ 編輯: yamatai (1.175.164.193 臺灣), 05/10/2020 23:05:48 ※ 編輯: yamatai (1.175.164.193 臺灣), 05/10/2020 23:22:17 ※ 編輯: yamatai (1.175.164.193 臺灣), 05/10/2020 23:30:04

05/10 23:58, 4年前 , 1F
有趣,所以是電影的大動態加流行樂的響度戰爭?XD
05/10 23:58, 1F

05/11 07:41, 4年前 , 2F
使用階層不同 有真的聽音樂 田橋仔 平民百姓 ... 等等
05/11 07:41, 2F
※ 編輯: yamatai (1.175.64.236 臺灣), 05/11/2020 07:48:10

05/11 09:11, 4年前 , 3F
樓上豆餅大
05/11 09:11, 3F

05/11 09:12, 4年前 , 4F
現在比40年前好玩的東西多太多了......音響是小眾中
05/11 09:12, 4F

05/11 09:18, 4年前 , 5F
現在台北的空間真的只有電腦喇叭比較適合,下班輕鬆聽
05/11 09:18, 5F

05/11 09:19, 4年前 , 6F
連開客廳的卡拉OK音響都懶了
05/11 09:19, 6F

05/11 09:39, 4年前 , 7F
小眾中的小眾
05/11 09:39, 7F

05/11 10:18, 4年前 , 8F
05/11 10:18, 8F

05/11 10:23, 4年前 , 9F
我最喜歡看歷史文了 XD
05/11 10:23, 9F

05/11 11:28, 4年前 , 10F
我也愛聽歷史故事
05/11 11:28, 10F

05/11 12:20, 4年前 , 11F
感謝分享歷史文。最近收了一對90年代的JPW,Vifa的
05/11 12:20, 11F

05/11 12:20, 4年前 , 12F
單體,八吋低音,雖然是密閉式,卻好推好擺好聽的
05/11 12:20, 12F

05/11 12:20, 4年前 , 13F
很,最重要的是很有,韻味,真是讓人驚訝。
05/11 12:20, 13F

05/11 14:19, 4年前 , 14F
古時候的小眾市場是Usher+Telarc 1812 ^^
05/11 14:19, 14F

05/11 16:47, 4年前 , 15F
所以這篇是說懂茲懂茲是垃圾音樂這樣 不配給高級喇叭
05/11 16:47, 15F

05/11 16:47, 4年前 , 16F
播放
05/11 16:47, 16F

05/11 17:08, 4年前 , 17F
聲音越有特色的喇叭 越不容易用在劇院系統
05/11 17:08, 17F

05/11 17:21, 4年前 , 18F
音樂型態應該不是因家庭劇院影響,而是電聲與合成樂器掘起
05/11 17:21, 18F

05/11 17:24, 4年前 , 19F
這類音樂型態會有更大的瞬態變化與能量
05/11 17:24, 19F

05/11 17:30, 4年前 , 20F
然後2000年左右業界普遍開始引進數位後製響度就更爆發了
05/11 17:30, 20F

05/11 17:41, 4年前 , 21F
Hans Zimmer表示:
05/11 17:41, 21F

05/11 18:41, 4年前 , 22F
我不認為可以拿來聽音樂的喇叭,拿來看電影有何不妥
05/11 18:41, 22F

05/11 20:10, 4年前 , 23F
樓上 那是因為音樂本身就分很多類型 而各類型的音樂有他適合
05/11 20:10, 23F

05/11 20:11, 4年前 , 24F
的喇吧.... 不過爵士樂很有趣 他適合很多喇叭 但那種80年代
05/11 20:11, 24F

05/11 20:12, 4年前 , 25F
前 可以配真空管的喇叭 撥放起來 "感覺"(我的感覺)特別好
05/11 20:12, 25F

05/11 21:40, 4年前 , 26F
真空管真的好,我是說好的管機,配對管心很累就是了= =
05/11 21:40, 26F

05/11 21:41, 4年前 , 27F
所以廠機配對好的價錢都很恐怖就是這樣,DIY就是樂趣,好玩
05/11 21:41, 27F

05/12 05:22, 4年前 , 28F
是因為以前錄音不好要靠喇叭修飾吧 現在喇叭聲音都比較亮
05/12 05:22, 28F

05/12 05:22, 4年前 , 29F
是因為錄音變好的關係不像以前流行音樂都很乾扁
05/12 05:22, 29F

05/12 07:31, 4年前 , 30F
以前錄音不好-->看到這句我就笑了... 現代人聽老錄音都是
05/12 07:31, 30F

05/12 07:32, 4年前 , 31F
一些粗製濫造的翻錄 所以都以為以前錄音大多很爛
05/12 07:32, 31F

05/12 09:10, 4年前 , 32F
喇叭市場跟音樂製作型態的推論有點滑坡了,電子低頻氾濫是
05/12 09:10, 32F

05/12 09:11, 4年前 , 33F
舞池、夜店以及大型演唱會影響比較大吧
05/12 09:11, 33F

05/12 11:47, 4年前 , 34F
說現在錄音好的,建議google「響度戰爭」。我自己來
05/12 11:47, 34F

05/12 11:47, 4年前 , 35F
看,一樣用cd播放,現在錄音的水準實在不怎麼樣
05/12 11:47, 35F

05/12 11:48, 4年前 , 36F
不過要花錢拚版位,一般人應該不會這樣幹
05/12 11:48, 36F

05/12 12:35, 4年前 , 37F
好奇,說現在錄音不好的是錄音器材的問題還是,器材水
05/12 12:35, 37F

05/12 12:35, 4年前 , 38F
準有到,但是建制錄音環境成本不足,無法用hiend級錄音
05/12 12:35, 38F

05/12 12:35, 4年前 , 39F
,或是製作者的細節注意沒以前好,還是只是聽不慣現代
05/12 12:35, 39F

05/12 12:35, 4年前 , 40F
音樂
05/12 12:35, 40F

05/12 16:38, 4年前 , 41F
不能接受別人批評現代音樂水準的話那還是當作大家都
05/12 16:38, 41F

05/12 16:38, 4年前 , 42F
老番顛聽不慣就好
05/12 16:38, 42F

05/12 16:39, 4年前 , 43F
聽不慣現代音樂的也不是只有老人
05/12 16:39, 43F
※ 編輯: yamatai (1.175.64.236 臺灣), 05/12/2020 17:17:26

05/12 17:42, 4年前 , 44F
只是想知道到底是錄音設備的問題,製作者的問題,還是
05/12 17:42, 44F

05/12 17:42, 4年前 , 45F
聽的人的問題
05/12 17:42, 45F

05/12 17:52, 4年前 , 46F
樓上google一下「響度戰爭」吧
05/12 17:52, 46F

05/12 19:29, 4年前 , 47F
當然是聽的人的問題
05/12 19:29, 47F

05/12 22:23, 4年前 , 48F
1970-1980出版的唱片都是黑膠 1980後CD問世後 那時可
05/12 22:23, 48F

05/12 22:23, 4年前 , 49F
能數位化錄音器材還不成熟 CD版本的聲音非常可怕 很多
05/12 22:23, 49F

05/12 22:23, 4年前 , 50F
都有山洞唱歌的回音(特別是流行音樂)動態又壓縮,我
05/12 22:23, 50F

05/12 22:23, 4年前 , 51F
那時還小家人同張專輯黑膠先買後來又買CD,這些唱片也
05/12 22:23, 51F

05/12 22:23, 4年前 , 52F
轉到我這了,但那時出版的唱片也有些JAZZ唱片公司轉
05/12 22:23, 52F

05/12 22:23, 4年前 , 53F
成CD效果很不錯的,如美國的CONCORD,所以那時CD效果
05/12 22:23, 53F

05/12 22:23, 4年前 , 54F
不好到底是錄音轉錄人員調整問題還是數位器材的問題
05/12 22:23, 54F

05/12 22:23, 4年前 , 55F
我也不知道?
05/12 22:23, 55F

05/12 23:55, 4年前 , 56F
90年代以前我不說 90到大概0507年的流行音樂真的錄音很多
05/12 23:55, 56F

05/12 23:55, 4年前 , 57F
都乾乾扁扁的聲音也很平面用現代喇叭聽特別明顯(我用b&w7
05/12 23:55, 57F

05/12 23:55, 4年前 , 58F
07)當然那個年代有些也錄的不錯 以前很多歌回音都好強樂
05/12 23:55, 58F

05/12 23:55, 4年前 , 59F
器很暗
05/12 23:55, 59F

05/13 00:07, 4年前 , 60F
現代錄音不太可能比以前差電音不說啦 現在很多音樂還是傳
05/13 00:07, 60F

05/13 00:07, 4年前 , 61F
統樂器尤其搖滾樂現在跟以前錄音差很多
05/13 00:07, 61F

05/13 11:40, 4年前 , 62F
現代錄音的水準肯定比以前好,響度戰爭那個是後製的調整跟
05/13 11:40, 62F

05/13 11:40, 4年前 , 63F
錄音的品質沒有關係吧
05/13 11:40, 63F

05/13 13:10, 4年前 , 64F
確實有點混亂了,單純就analog跟digital錄音的好壞,
05/13 13:10, 64F

05/13 13:10, 4年前 , 65F
如果不經過同樣水準的後製,似乎也很難比較好壞?但d
05/13 13:10, 65F

05/13 13:10, 4年前 , 66F
igital錄音一開始也是把analog的訊號轉成digital...
05/13 13:10, 66F

05/13 13:10, 4年前 , 67F
多轉不會多漏嗎?這個很令人懷疑啊 不過說到這樣,大
05/13 13:10, 67F

05/13 13:10, 4年前 , 68F
概也只能換盤帶機了
05/13 13:10, 68F
文章代碼(AID): #1Uk1WBEg (Audiophile)
文章代碼(AID): #1Uk1WBEg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