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DSP數位分音與傳統喇叭討論

看板Audiophile作者 (一條魚)時間4年前 (2019/08/31 14:01), 4年前編輯推噓9(9012)
留言21則, 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最近陸續視聽 以及比對了不少DSP數位分音主動喇叭 跟傳統分離式,包含dynaudio pmc以及genelec等其他主動以及被動。 先說感想,現在DSP 技術真的非常好, 相位跟頻譜的正確性,以及D類直驅的高效率讓整體音場正確性,3D結相,還有音樂活生 感含水感大幅提高。 但與一些傳統被動喇叭比對後認為DSP數位分音喇叭的背景黑度以及或是一些在用弦發聲 的樂器上,解析上不夠乾淨俐落。這部分傳統喇叭較優。 不過活生感跟3d結相的確dsp喇叭略勝一籌 不知道不是兩者技術上的根本優缺點或是其他問題所造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86.1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67231308.A.122.html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8/31/2019 14:02:31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8/31/2019 14:03:59

08/31 14:51, 4年前 , 1F
你聽的是什麼樣的系統?
08/31 14:51, 1F
主動有pmc kii3 dynaudio genelec等等 被動部份喇叭也是有pmc dynaudio以及其他 擴大機個人喜好是都聽naim以及linn 還有audiolab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8/31/2019 14:58:42

08/31 16:01, 4年前 , 2F
naim和linn也都有主動啊?
08/31 16:01, 2F
這個部份沒試過他們的主動, 主要是分享一些傳統被動跟dsp的聽感分享

08/31 16:07, 4年前 , 3F
如果DSP真的那麼神,你的擴隨便拿也可以的了。原本的Naim &
08/31 16:07, 3F

08/31 16:07, 4年前 , 4F
Linn出的什麼聲音,到了Speaker也是被Equalized掉
08/31 16:07, 4F
我覺得是衰減的問題被動分音是高通濾波或低通濾波,dsp應該是分頻後直驅

08/31 16:15, 4年前 , 5F
在Gearslutz蠻多人是推DSP, 不過我怎麼想都是怪怪的
08/31 16:15, 5F

08/31 16:20, 4年前 , 6F
DSP 的 Group delay 是用算的可以很準,類比在這方面難度高
08/31 16:20, 6F
我覺得聽過的dsp有種背景不夠黑,解析度似乎沒這麼乾淨的缺點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8/31/2019 16:39:57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8/31/2019 16:44:29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8/31/2019 16:53:01

08/31 18:46, 4年前 , 7F
我是沒用過,想問一下這種DSP的喇叭3D的效果是整個空間都
08/31 18:46, 7F

08/31 18:46, 4年前 , 8F
有一致性還是只有小範圍的定點效果?
08/31 18:46, 8F
舉例音場大的音樂軟體,是真的前半場都在發聲一般,這裡錄音爛的軟體很明顯能被辨認 有環繞的軟體,就算只有兩聲道上下左右前後的位置感超清楚, 純以吉他而言形體感超高,但是就有雜質感比較重的情況。不像被動式那麼俐落背景也很 不夠黑 但我覺得樂器分離度就跟喇叭音路多寡相關三音路應試比兩音路分離度好

08/31 19:22, 4年前 , 9F
dynaudio你是聽哪款? Lyd還是Core系列???
08/31 19:22, 9F

08/31 19:24, 4年前 , 10F
我對core系列期待很高 光看規格我覺得就能打爆PMC IB2了
08/31 19:24, 10F

08/31 19:24, 4年前 , 11F
core59可是150+500+500W 還電子分音 嚇死人
08/31 19:24, 11F
我這裡聽過core 系列家用的focus 系列還有d&d 我覺得問題一樣dsp給人的雜質感似乎比 較高,但的確活生感跟3D感極強,頻率響應也吊打,但總有說不出的雜質感 反而pmc 的主動乾淨很多,但因為傳輸線式 的相位控制,以及頻率響應平值度的問題反而會讓數據派有內心憂慮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8/31/2019 19:50:06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8/31/2019 19:56:28

09/01 04:36, 4年前 , 12F
PMC的主動式喇叭應該還是用AB類放大 dyna是D類
09/01 04:36, 12F

09/01 04:36, 4年前 , 13F
不知道改善電源能不能改進雜質感
09/01 04:36, 13F

09/01 04:37, 4年前 , 14F
前級我不知道效果 因為進喇叭一樣會把類比轉數位作電子分音
09/01 04:37, 14F

09/01 04:38, 4年前 , 15F
所以如果雜質感來自於數位電子分音這塊 那就很難解
09/01 04:38, 15F
有可能是電源或是訊源有關我在猜, 因為dsp幾乎都是分頻後直驅, 沒有被動衰減問題 所以應該靈敏度很高, 有些被動其實沒有太靈敏, 錄音不好不見得容易發現, 但dsp喇叭錄音爛真的反應的超敏銳很容易發現, 在想如果數位前級的eye不好不必要的雜訊被收,雖然都是0與1但是雜訊會造成接收機眼 圖 的Jitter這東西到解碼上SNR不佳 最後不必要的雜訊傳到power amp可能造 成最後SNR不好?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9/01/2019 09:41:13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9/01/2019 09:50:14

09/01 17:30, 4年前 , 16F
看不出來 dynaudio Core 有比 PMC IB2 厲害啊
09/01 17:30, 16F

09/01 17:31, 4年前 , 17F
PMC 的主動版非常貴 大對的台灣應該沒得聽
09/01 17:31, 17F
我這邊聽過twotwo系列,我覺得很乾淨 ※ 編輯: bt092001 (223.140.186.118 臺灣), 09/01/2019 18:28:46

09/01 20:38, 4年前 , 18F
IB2太難推 core直接mono還tri-amp 好聲機會大多了
09/01 20:38, 18F

09/01 21:10, 4年前 , 19F
不知道IB2用傑夫羅蘭推是怎麼樣子的
09/01 21:10, 19F

09/01 22:26, 4年前 , 20F
其實沒有多難推 是我放在錯誤的位置 我現在用爛擴
09/01 22:26, 20F

09/01 22:26, 4年前 , 21F
還是非常好聽
09/01 22:26, 21F
文章代碼(AID): #1TQWrC4Y (Audiophile)
文章代碼(AID): #1TQWrC4Y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