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哈啦] 請問大家覺得套房好?雅房好?

看板Architecture作者 (恆星)時間14年前 (2010/06/23 02:20),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我的意思 並不是在廁所前排隊等 而是增加家中成員從全私領域進入公領域的機會 其實走出來倒個茶水 上個廁所 洗個手 丟個垃圾 當下正好有人在客廳看電視 那就是一個交流時機 也許只是一句話 或互相看一下 只要有並存同空間中 就會有家人或同住的歸屬感.. (我曾經因為輪班 我跟同住的室友 整整一周沒有照面 忽然有奇怪的感覺 那種因為經常照面 而產生的制約吧...) 光僅僅只一個照面 就可以很微妙的影響感情交流 或習慣 當發生改變的時候 就會有懷念感... 所謂的交流 並不是聊天說話 而是知道 "在這裡 有這人" 住在一起這樣子的感覺 還有我的概念前提是 廁所 是多間 洗澡的浴室 是一間 洗手台 也是獨立出來 當大家在回答我的問題時 一直被一個傳統套住 並且當作理所當然視為前提來回答我的問題: 為什麼 清潔用的衛浴 跟 廁所 一定要同時出現? 懂我的意思嗎? 草皮那個 不用想 一定會直接跨越過 除非有動線交叉 或明顯強烈的分界 就像在校園沒有蔭的地方設計座椅 希望會有人去坐一樣... ※ 引述《somouse (土撥)》之銘言: : 想起大學時一位老師跟我們說的小故事: : 某景觀設計師在學校xx館前設計了一大塊草皮,將人行動線繞過草皮而走。 : 設計原意是希望用草皮排開行人,使xx館看出來的視野不受熙攘人群的影響。 : 草皮剛完成沒多久,校方就發現一件事… : 所有的行人都無視草皮的存在,踏過草皮直線朝向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 於是校方大力宣導師生繞過草皮行走,以維持xx館的景觀。 : 就這樣過了幾年, : 那塊草皮上很自然的被踏出了幾條「動線」 : 校方乾脆就這動線鋪設步道磚,眾人看了看,覺得這步道磚也沒傷到什麼景觀… : 回到原po說的套房雅房問題。 : 我覺得兩個事情乍看不相同,但是原po想做的事情差不多。 : 原po試圖設定出不見得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動線,讓家庭成員在廁所前交流(?) : 我們來算一下: : 假設一家四口人,一個成人1小時上兩次廁所(算多了吧) : 再假設一次尿尿1分鐘~ : 那麼,每個人每次在廁所前巧遇另一個家人的機率能有多少?1/30? : 再說,尿尿的時間,你不專心尿你還想聊些什麼? : 子:爸~這麼巧?你也來尿尿? : 父:嗯,喝多了嘛 : 子:尿得如何? : 父:還不錯! : 增進家人感情? : 我確實不是非常清楚國外的情形,但是在台灣,除非家人感情非常和睦, : 否則對話應該會是這樣: : 子:阿是好了沒啦!很急耶! : 父:不要吵啦!年輕人等一下會死喔! : 子:當初為什麼要買這種只有一個廁所的房子啦! : 父:囉嗦!要是忍不住,你去尿在陽台的花盆裡啦! : (就此形成w老大說的吵架源) : 我在原文底下講的並不是玩笑話。 : 你想增進家人感情,不能光靠動線的交叉; : 你想改變人的動線,也不能光靠你的動線設定; : 家人的感情,可以一起在起居室或共用書房培養; : 動線的改變,如同一開始提的那故事,不能光靠硬性的動線控制, : 而是要利用誘因。 : 有位版友提的就是很不錯的誘因:拔網路線。 : (或是我說的拔電視線) : 口說無憑,如果原po家中條件適合,可以去拔看看, : 讓網路線跟電視線集中在起居室。 : 效果應該比集中廁所來得大很多 : 畢竟現代人待在電腦跟電視前的時間,大過在廁所的時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94.190 ※ 編輯: Ewa0612 來自: 114.42.194.190 (06/23 02:24)

06/23 09:07, , 1F
歐美式衛浴(浴室跟馬桶放一間)與日式廁所浴室分離的
06/23 09:07, 1F

06/23 09:07, , 2F
不同...
06/23 09:07, 2F

06/23 11:12, , 3F
歐洲有些房子馬桶跟浴室會分成兩間(兩個門)很不習慣
06/23 11:12, 3F
文章代碼(AID): #1C8FyAg8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C8FyAg8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