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同事的弟弟 他同事發生的事...(加油站篇)

看板Anti-ramp作者 (WW)時間18年前 (2006/06/13 03:28), 編輯推噓11(1100)
留言1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7 (看更多)
※ 引述《san20xx (神都無法原諒的禁招)》之銘言: : 先討論一下油跟水的混合問題好了 : 我唸的是相關的科系 你唸的是什麼系呀?都教這些不嚴謹的東西嗎? : 在課堂中會討論到油跟水混合的問題 : 通常燃油裡面都會含有水分 : 不信可以看一下路上的車子 : 只要排煙是白色的就是燃油內含有水分 : (證明:燒一壺開水看他冒的是什麼顏色的煙) 你想要證明這件事情:白色的煙就是水蒸氣=>汽油的煙是白色的=>汽油含水 是這樣的嗎? 但是 1.白色的煙,就是水蒸氣了嗎? 未必。應該有許多物質燃燒所產生的煙是白色的。水蒸氣則是透明無色的。只有凝 結了之後,才會是白色的。 2.汽車排出的煙,裡面的白色部份,就是水蒸氣了嗎? 未必。汽油所含的物質非常複雜。更何況這些煙有一部分還是機油的貢獻。所以推 論未必成立。 3.汽油燃燒之後,的確是含有水蒸氣。不過那是汽油中的氫原子在燃燒的過程中與氧 結合所產生的水。這些水在汽油燃燒之前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氫而已。 : 所以燃油中含有水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 接著討論燃料含水的影響 記得看過一種構想,但是我不知道現實之中實現了沒有。在燃料當中添加一部分的水。 當燃料被弄成細微小球飛出燃燒的時候,這顆球的中心是水,四周是燃料(密度的關係 ),這將促使燃燒更有效率。 : 要使汽車OR機車轉動 : 必須要使引擎轉動 : 引擎的轉動以內燃機來說 : 必須要有燃燒的過程 : 燃燒的三個要素:1助燃物 2.燃物 3.溫度 : 必須要達到這三項才會產生燃燒 : 以燃料對汽缸材料的影響來說 : 在高溫燃燒的狀態下 : 如果有水分太多的情況 水分太多的情況下。嗯....所以車子引擎過熱時,千萬不可澆水喔!否則你的引擎有機 會報廢掉。 : 就會產生急速的冷卻現象 : 也就是所謂的熱應變 : 這種情況會對引擎本身的壽命產生縮短的效果 : 以汽缸引擎的運轉來說 : 如果有太多的水分 使汽缸過分冷卻 : 使燃燒溫度無法達到原先設計要求 : 在爆發的出力的角度會產生延遲的時間 : 也就會造成引擎無法發動的情況出現 : 結論 : 只要有摻水的油千萬不要加進去 這是真的。所以如果油箱進水,要找車行把油箱抽乾哦! : 但是大多數的加油站絕對不會給自己找麻煩失去客戶 : 另外提供一個方式給大家測驗你的油有沒有含水或雜質 : 只要拿一張衛生紙 滴一滴油在上面利用毛細現象 觀察油的擴散 : 如果有含水 會在最外圈出現不一樣的顏色 : 不過不是很明顯 如同一開始所說,汽油本身是非常複雜的混合物。是汽油,不管有沒有含水,做這個實 驗一定會出現這種現象。 : 要仔細看 : 謝謝大家忍耐到現在..........thanks 對不起,我實在是忍不住....... 所以半夜不睡覺在這裡囉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62.233

06/13 03:52, , 1F
建議刪掉第一句~
06/13 03:52, 1F

06/13 03:59, , 2F
他跟你都是為了大家好 別用這麼強烈的語氣啦 ^^
06/13 03:59, 2F

06/13 04:49, , 3F
建議刪掉第一句~ 然後再PO一篇
06/13 04:49, 3F

06/13 05:43, , 4F
也就是說,一般人不能知道自己車的油有沒有水嗎??
06/13 05:43, 4F

06/13 10:40, , 5F
錯誤的事實更恐怖
06/13 10:40, 5F

06/13 12:53, , 6F
推這篇 兩種白煙根本就是不同的東西 怎麼比呀
06/13 12:53, 6F

06/13 13:02, , 7F
謝謝你的指教 我會努力學習的!
06/13 13:02, 7F

06/13 14:01, , 8F
第一句沒錯啊!哪個系會教連國中生都知道的錯誤
06/13 14:01, 8F

06/13 14:12, , 9F
...第一句 真的是嗆 真是沒有禮貌
06/13 14:12, 9F

06/13 21:19, , 10F
真跩耶 嗆人不嚴謹
06/13 21:19, 10F

06/14 02:48, , 11F
其實上一位講得都沒有錯 為什麼你可以這麼理不直氣壯
06/14 02:48, 11F
文章代碼(AID): #14ZS1hrK (Anti-ramp)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4ZS1hrK (Anti-r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