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轉]翁啟惠與台灣科技學閥的差別在那裡

看板AfterPhD作者 (刪我帳號???)時間9年前 (2014/09/02 23:17), 9年前編輯推噓7(7025)
留言32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推 winexchiu: 我倒覺得那個連結的內容有點在粉飾太平 09/02 22:30 : → winexchiu: 好似學術界問題不大,只是少數某些敢說真話的人在興風 09/02 22:31 : → winexchiu: 作浪。其實學術界沉痾已久,只是大家喜歡拿少數強大的 09/02 22:32 : → winexchiu: 事蹟,來證明這個圈子沒啥問題 09/02 22:33 : → winexchiu: 檯面上好像仙風道骨不在乎科技部計畫經費 09/02 22:34 : → winexchiu: 私底下卻找一堆人一包二轉三承四讓的 09/02 22:35 : → winexchiu: 跟我的指導教授很像,老喜歡講自己領域的產業多麼蓬勃 09/02 22:36 : → winexchiu: 結果真相是他根本對這個產業的蓬勃度毫無貢獻 09/02 22:37 : → winexchiu: 沾別人的光還敢說那麼大聲? 09/02 22:38 : → winexchiu: 敢問台灣產業的豐功偉業這位教授貢獻多少? 09/02 22:38 : → winexchiu: 生技產業我覺得學美國那一套並沒有錯 09/02 22:40 : → winexchiu: 錯在生科領域大部分的教授太弱,只會跑PCR和Western 09/02 22:42 : → winexchiu: 問他什麼是ISO,什麼是PIC/S? 沒一個會主動學習 09/02 22:43 : → winexchiu: 連美國FDA基本的東西都學不起,沒有資格批評那一套錯了 09/02 22:45 : 推 winexchiu: 人家用機器一禮拜篩2億支藥物,我們還在用手工做三重複 09/02 22:48 : → winexchiu: 根本是美工刀對上人家船堅炮利 09/02 22:48 以下僅簡單說明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拋磚引玉一下 如果我觀念上有什麼錯誤歡迎各位指教,畢竟我個人不是做製藥的,觀念可能有不少謬誤 以下切入正題 我個人認為臺灣從一開始走生技就不應該把主力放在製藥上 這也是我說我覺得臺灣生技最大的問題就是美國視野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因 第一臺灣根本就沒有很強的製藥傳統,什麼都要從頭來事倍功半 第二製藥的成本之高 說真的沒有人均 GDP 3 萬美金以上的國家/地區我不認為有機會發展到世界龍頭 什麼超強機器一禮拜篩 2 億隻藥或是超強模擬器三秒算出藥物接合根本不是重點 就算這一堆前置都能三天弄好從上億的可能化學式中找出了一百隻可能有效的藥物 之後要走到上市的這一堆動物/人體實驗才是最花成本而且失敗率最高的 臺灣根本沒有夠本錢的生技公司有辦法有系統地持續發明/發現新藥 每家都只能賭那幾個 hit compound, 最後失敗了就什麼都沒了 跟美國那種富可敵國不怕失敗的大藥場根本沒有競爭機會 而一個產業沒有發展到世界龍頭的可能我覺得不應該傾全國之力大力發展 我個人覺得臺灣政府如果要投資生技產業應該要選醫材 臺灣已經有很強各類元件的製造技術,從醫材切入生技市場會比製藥來得輕鬆很多 而且醫療器材的生產失敗風險比製藥低上不少 比較適合目前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力的經濟發展模式 也比較契合於臺灣一直以來的產業發展方向 只可惜現在臺灣生技領頭的學者都是製藥出身的,所以大概很難看到醫材這塊 以上個人淺見供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6.180.14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fterPhD/M.1409671041.A.982.html

09/02 23:32, , 1F
我贊同你! 醫材這塊市場真的很大
09/02 23:32, 1F

09/02 23:35, , 2F
如果這樣 那台灣大概也不會有 TSMC 的公司了
09/02 23:35, 2F
我的認識無誤的話,臺積電成立之前臺灣早就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了 臺積電 1987 年成立,早在這之前的 1979 政府早已大力推動電子業並成立竹科 和臺灣現在要從什麼都沒有就想推國際製藥大廠的狀況並不能類比

09/02 23:39, , 3F
看看同是15年前就搞生技製藥的新加坡 台灣還差得遠
09/02 23:39, 3F

09/02 23:39, , 4F
不過大頭們花的不是自己口袋的錢 不會痛
09/02 23:39, 4F

09/03 00:36, , 5F
其實TSMC前兩三年的走向,跟原先政府希望他們的走向不同
09/03 00:36, 5F

09/03 00:38, , 6F
例如當時政府希望TSMC 能以支援本土IC 設計為優先,但是
09/03 00:38, 6F

09/03 00:39, , 7F
很快速地就被「實踐」成以外商客戶為主。總覺得政府領導
09/03 00:39, 7F

09/03 00:39, , 8F
產業發展是一種錯誤且危險的作法
09/03 00:39, 8F

09/03 00:45, , 9F
TSMC本來就是支援本土IC設計的,若TSMC無法達到國外20nm,
09/03 00:45, 9F

09/03 00:48, , 10F
生產成本就不如國外.28nm擴量明顯是先制衡三星,接下去是
09/03 00:48, 10F

09/03 00:51, , 11F
要再日夜趕超到20nm,否則台灣設計的IC就沒競爭優勢!
09/03 00:51, 11F

09/03 03:52, , 12F
美國學者也是會跑PCR WB 畢竟這是基礎研究 不過台灣的
09/03 03:52, 12F

09/03 03:53, , 13F
似乎重心全在製藥上
09/03 03:53, 13F
※ 編輯: SakuraWars (180.26.180.146), 09/03/2014 08:10:43

09/03 08:14, , 14F
高利潤的醫材沒有大企業恐怕也是沒戲吧
09/03 08:14, 14F

09/03 08:25, , 15F
我的看法是,醫材臺灣至少有希望出個像臺積電一樣將來
09/03 08:25, 15F

09/03 08:26, , 16F
能爬上世界龍頭的廠商。至於製藥嘛... XD
09/03 08:26, 16F

09/03 08:27, , 17F
當然這世上沒什麼不可能的啦,只是我覺得臺灣賭製藥就
09/03 08:27, 17F

09/03 08:27, , 18F
像買樂透。一個國家傾全國之力去買樂透有點太過火了
09/03 08:27, 18F

09/03 12:06, , 19F
台灣的製藥優勢說穿了只是翁的科學能力 翁有能力可以合成各
09/03 12:06, 19F

09/03 12:07, , 20F
式各樣的醣 這些醣"有潛力"成為重大疾病新藥
09/03 12:07, 20F

09/03 12:08, , 21F
然而最大的問題也是在翁 這些研究離成藥上市"非常"遙遠
09/03 12:08, 21F

09/03 12:10, , 22F
台灣沒這個國力和資源 熬過動物實驗人體臨床放大等漫漫長途
09/03 12:10, 22F

09/03 12:12, , 23F
否則就幫人代工...晶圓代工做得出色 製藥代工應該也有能力
09/03 12:12, 23F

09/03 12:38, , 24F
講到代工就讓我想到多年前本來有位姓唐的華僑想和人在台投
09/03 12:38, 24F

09/03 12:40, , 25F
資研發一個愛滋藥,並且設立一家蛋白質製藥廠。結果計畫未
09/03 12:40, 25F

09/03 12:41, , 26F
通過,他的藥幾年後反而被另外一個團隊買走再跑來申請,這
09/03 12:41, 26F

09/03 12:41, , 27F
次倒是通過了,不過只有研發的部分,末端製藥部分變成在大
09/03 12:41, 27F

09/03 12:42, , 28F
陸做。
09/03 12:42, 28F

09/03 15:20, , 29F
製藥臺灣沒那個本錢+1
09/03 15:20, 29F

09/04 18:52, , 30F
公開已知的藥能藉合成的醣快速低價造出來嗎?這不就夠嗆?
09/04 18:52, 30F

09/04 21:40, , 31F
看到g大談台積28nm真是令人傻眼
09/04 21:40, 31F

09/26 08:14, , 32F
guare好酸 沒有提到關鍵字 騷不到癢處啦
09/26 08:14, 32F
文章代碼(AID): #1K1T-1c2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1T-1c2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