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蔣偉寧:台灣海外人才庫 空了

看板AfterPhD作者 (南南南)時間12年前 (2012/05/12 11:30), 編輯推噓0(008)
留言8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前面有多篇文章其實已經說的很清楚,個人所熟識到美國拿到博士的朋友,在美國有正 式的研究員職缺,或者是教職的缺額,目前都看不到要回來的跡象。即使就算應家人要 求,取得五年五百億大學的聘書,最後也往往因為孩子(在美國出生)的教育問題,最後 關鍵時刻,又決定選擇留在美國。當然有些是因為家人因素,就算在美國有好機會,也 不願意留下,不過在現今美國不景氣的環境下,可能是少之又少的比例。 而目前五、六十歲的大老們,是為了哪一種原因?我想這個很難去探討,像我以前的碩 班老師(現在七十七歲),有講過他是在美國發展,因為種族問題已經到頂(TI公司高階主 管),所以才回臺灣。不過前提大概就是要跨出國門求學,才符合所謂海外人才的第一 步吧! 國內五年五百億大學,有很少數已經在美國取得教職擔任教授,但是後來又回到國內任 教,當然這些人往往一回國,就是擔任學校或政府要職,職場發展往往也比國內的教授 來的迅速。而拿到美國名校的文憑,在個人的領域裡面,似乎還沒有見到找不到教職者 ,當然如果有很執著於要某些學校,他才要任教者,應該算是特殊案例。 海外人才的重要性,主要是學術界及產業界能見度問題,畢竟就算是臺灣龍頭的頂尖大 學,跟美國知名大學的教授,影響力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問題是在異地美國要能到這些 大學任教困難度難之又難,教育部長自己也知道這差異性,教育部的立場,難道是「感 慨」?那辦法呢?大陸近年來越來越多,光看人口比例,再乘以出國比例,想當然爾是 一定會有所差異,問題是臺灣要如何急起直追?拿到五年五百億的學校,有多少經費比 例,是送應屆畢業的優秀大學部或碩士班出國唸書?還是通通變成大老的實驗室設備費 及人事費? 話說最近有越來越多國內頂尖大學教授,要求碩士班要跟他,連帶一定要念博士班,這 樣不是扼殺這些學生出國唸書的機會,那教育部要不要出面管一管這些,不斷扼殺臺灣 競爭力的老師? 以上為個人淺見,提供您做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64.180

05/12 14:49, , 1F
我覺得跟年輕一輩的是在比較優渥的環境下成長,相對來講
05/12 14:49, 1F

05/12 14:50, , 2F
比較能接受外國的文化跟生活型態(比如說從小就有在吃麥當
05/12 14:50, 2F

05/12 14:51, , 3F
勞,肯德基之類的) 再者現在網路,交通都比早年方便很多
05/12 14:51, 3F

05/12 14:53, , 4F
也就不急著要回台灣囉. 況且當年一回來就是副教授,甚至
05/12 14:53, 4F

05/12 14:54, , 5F
正教授的都有. 現在回去只能穿小鞋當個助理教授被操爆
05/12 14:54, 5F

05/12 14:55, , 6F
錢也不多,像甚麼小孩將來想要送美國念大學之類的是別做夢
05/12 14:55, 6F

05/12 14:57, , 7F
了. 有機會當然還是先在美國多歷練一下,等50多歲再回台灣
05/12 14:57, 7F

05/12 14:57, , 8F
選中研院院士就好囉.
05/12 14:57, 8F
文章代碼(AID): #1FhTbWXX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FhTbWXX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