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界領袖哪裡去了?

看板AfterPhD作者 (叫我酷外公。)時間13年前 (2011/08/02 09:33), 編輯推噓17(17030)
留言47則, 2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80200520.html 學界領袖哪裡去了? 2011-08-02 中國時報 【周成功】  二個月前就聽到國科會內部傳出的消息,因為Top down的大計畫耗掉太多資源,以 致於今年支持大學研究計畫的各學術處的經費將大幅縮水。 面對這樣的傳言,學界整體的反應是冷漠。上位者,沒有人出面澄清或關切;而下 面的學者,也僅能私下表達關切與不滿,大家普遍的心態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無力 感。  到了六月底,研究計畫獎助的結果出爐,果然不出所料,計畫通過率從過去的百分 之四十大幅滑落到百分之三十。而核准三年期計畫的比例也掉到歷史新低,其他像研究生 薪資與博士後研究員的名額也突然加上各種限制。這時候大家才發現學術研究的災難真的 來臨了!  當學界一片哀嚎遍野時,我們學界的領袖們作了任何努力或表示嗎?完全沒有!直 到台大季瑋珠和劉仁沛兩位教授七月四日在聯合報公開質疑國科會經費分配的誤謬,並發 動聯名簽署向國科會表示抗議時,大家才突然醒悟到,學界面對錯誤的科技政策時,不是 應該要有自己立場與聲音嗎? 當季、劉兩位教授冒著酷暑,聯絡學界同仁向國科會抗議,向立、監陳情,我們學 界的領袖從中研院院長以降、中研院的院士們,各學會的理事長們到各大學的校長們有提 出任何聲援或是協助嗎?答案依然是沒有!  究竟學界該有什麼樣的學界領袖?我過去曾有這樣的期待:他(她)必須是位好的 科學家;在台灣這個學術貧瘠的環境中,作過真正像樣的研究;對台灣科技發展的需求, 有一份切膚之痛的親身體驗;此外,他還必須對學術社群未來的發展充滿關切與熱情;最 後他必須對科學原則是個堅定的維護者。 從過去二個月中,學界領袖對國科會這個影響台灣學術研究至深且遠的錯誤政策未 致一辭,對草根發起的抗議活動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漠。很明顯地,這些人不過是頂著領 袖的光環,而未能善盡其對學術社群應有的作為。  也許有人認為我對學界領袖的期待陳義過高,或甚至有些強人所難。但是學者在扮 演領袖的角色之前,不是該先成為一個盡責的知識分子嗎?  薩依德的在論學者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角色時,曾有非常清楚的陳述:「知識份子 的公共角色是局外人,業餘者,攬擾現狀的人。扭曲知識份子公開表現的莫過於修飾裝扮 ,噤若寒蟬,……因而我把知識份子刻畫成流亡者,邊緣人和對權勢說真話的人」。如果 一位學者連基本知識分子的角色都扮演不好,我們對他作為學界領袖還能有所期待嗎?  國外對學界領袖的期待與要求其實更嚴。七月三十一日的華盛頓郵報刊登前布希政 府首席科學顧問馬柏格(JH Marburger)訃文。馬柏格是知名物理學家和大學校長,但在 布希政府八年任內,因支持布希反對京都議定書、反對幹細胞研究等等科技政策而被學界 同儕嚴辭批評。其中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伽德呢(H, Gardner)的評語最直接。 伽德呢說:馬柏格是個夠好的科學家,以致於他可瞭解自己基本上已成了娼妓。事 後伽德呢教授為了緩和用辭的尖銳,特別補充說:他用的那個字是動辭而非名辭。  這次國科會風波中,台灣學界領袖集體缺席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訊息,是大家 必須嚴肅面對並認真思考的課題。(作者為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 hateOnas [公告]禁止溫開水之類無關推文────────◥ ▆▆ 要抽水肥嗎? #1DtvSvrk (Gossiping) 劉伯溫清潔社 jazzysport:劉伯溫開水肥車 ──────────────────┘ ▄▄▄▄▄▄▄▄▄▄▍ 噗嚕噗嚕.. ▂▄▄▄▅ ▁▂▂▆ ▇▆ ψhacoolman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92.241

08/02 11:14, , 1F
領袖都是既得利益者,怎麼會出聲,砍自己經費...
08/02 11:14, 1F

08/02 11:54, , 2F
推樓上~
08/02 11:54, 2F

08/02 12:03, , 3F
"當季、劉兩位教授冒著酷暑"....我有錯過教授走上街頭嗎?
08/02 12:03, 3F

08/02 12:33, , 4F
在台灣,學者忙著追求paper,應付評鑑,政者忙著追求選票..
08/02 12:33, 4F

08/02 12:45, , 5F
學界領袖拿彈性薪資拿的爽歪歪,幹嘛檢討,ㄎㄎ
08/02 12:45, 5F

08/02 12:48, , 6F
大學忙著搞各種世界排名,大老們忙著分經費,大家都很忙的.
08/02 12:48, 6F

08/02 13:01, , 7F
領袖?領袖個個還是有好處領阿!幹麻出來抗議
08/02 13:01, 7F

08/02 14:18, , 8F
大老們的經費都沒被砍..不會有感覺的啦..
08/02 14:18, 8F

08/02 15:43, , 9F
推一樓所言
08/02 15:43, 9F

08/02 16:20, , 10F
淚推一樓
08/02 16:20, 10F

08/02 16:59, , 11F
推一樓。有參加過國家型計畫從第一期過度到第二期的說明會,
08/02 16:59, 11F

08/02 17:00, , 12F
大老們幾乎是明示在場的計畫主持人,你們不用擔心下一期怎樣
08/02 17:00, 12F

08/02 17:00, , 13F
怎樣啦,我們換一個名目,錢還是會有啦。
08/02 17:00, 13F

08/02 19:19, , 14F
國科會針對此事於其網頁上提出說明,大家可以去看看。
08/02 19:19, 14F

08/02 21:06, , 15F
"錯誤的科技政策"??? 學界本位主義嗎...
08/02 21:06, 15F

08/02 21:08, , 16F
這十年來, 學界領袖做了啥促進國家經濟或社會福利的事?
08/02 21:08, 16F

08/02 21:15, , 17F
不少錯誤的科技政策常是學者鼓吹、政客支持、全民買單
08/02 21:15, 17F

08/02 21:17, , 18F
這篇文章不過是拿"批判科技政策"之名 圖謀學校教授之利
08/02 21:17, 18F

08/02 21:19, , 19F
真正厲害的學者早就把手伸進政治了 這點小利看不上眼
08/02 21:19, 19F

08/02 22:12, , 20F
樓上把既得利益者都暗殺掉就能重建臺灣科研的秩序了!
08/02 22:12, 20F

08/02 23:23, , 21F
同學在UCLA常常聽到他們(工程)又跟哪個老師(生科)合作
08/02 23:23, 21F

08/02 23:23, , 22F
設計什麼樣的東西去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08/02 23:23, 22F

08/02 23:24, , 23F
這好像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08/02 23:24, 23F

08/02 23:24, , 24F
台灣不知道這種類型的合作頻繁嗎?
08/02 23:24, 24F

08/02 23:28, , 25F
雖說不因人廢言..但周出來講這些實在沒有太大說服力.
08/02 23:28, 25F

08/02 23:32, , 26F
榮陽當初從國科會拿到多少經費, 掌控國衛院又分配了多少資源
08/02 23:32, 26F

08/02 23:33, , 27F
結果染色體定序別人發在 nature science, 榮陽發表在中國時報
08/02 23:33, 27F

08/02 23:33, , 28F
肝癌基因的研究又有產出甚麼成果?
08/02 23:33, 28F

08/03 01:00, , 29F
發表在中國時報啊 (誤)
08/03 01:00, 29F

08/03 08:05, , 30F
怎麼覺得30%還是很高啊 幹麼哀呢 .....
08/03 08:05, 30F

08/03 08:33, , 31F
整體30%,掌握資源較多的學校通過率也較高
08/03 08:33, 31F

08/03 08:34, , 32F
這樣的結果,資源較少的學校會更不容易拿經費
08/03 08:34, 32F

08/03 08:36, , 33F
現有的評鑑和升等都是根據計畫和文章,所以囉
08/03 08:36, 33F

08/03 08:36, , 34F
我是覺得審計畫應該要將主持人的名字和學校匿名
08/03 08:36, 34F

08/03 08:37, , 35F
或許會公平一些
08/03 08:37, 35F

08/03 09:41, , 36F
台灣圈子那麼小. 匿名效果非常有限吧. 況且很多大老的計畫
08/03 09:41, 36F

08/03 09:42, , 37F
都是炒冷飯. 一個主題一用再用..即便匿名,一看也知道是誰
08/03 09:42, 37F

08/03 09:42, , 38F
的計畫
08/03 09:42, 38F

08/03 09:43, , 39F
沒法子匿名啦。要看過往的publications,怎麼匿名?
08/03 09:43, 39F

08/03 12:29, , 40F
看了這些, 直覺得學術一定是用錢堆出來的.. 民主制度不一定要
08/03 12:29, 40F

08/03 12:31, , 41F
得到人才, 有錢就有人才.. (看到一些NP得主不絕地趕往中國新
08/03 12:31, 41F

08/03 12:33, , 42F
學校(類似台灣的校齡不到十歲淡粉有錢的新學校)擔任行政主管
08/03 12:33, 42F

08/03 12:35, , 43F
就更能體會了.. 台灣學術奶水如果夠多, 也不需吵得那麼激烈..
08/03 12:35, 43F

08/03 12:58, , 44F
我覺得領袖們保持沈默是人之常情 諸位前輩若當了領袖
08/03 12:58, 44F

08/03 12:59, , 45F
我想也有一部份人會沈默吧
08/03 12:59, 45F

08/03 18:57, , 46F
大概要等到1%才能出來哀吧
08/03 18:57, 46F

08/11 21:38, , 47F
我是碩士生....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五月間學校會計室
08/11 21:38, 47F
文章代碼(AID): #1EDrFV90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DrFV90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