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留學英國,外籍生得付3倍學費!?

看板AdvEduUK作者 (MIBOW)時間14年前 (2010/03/23 01:03), 編輯推噓22(22047)
留言69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對留學英國的朋友來講,這當然是舊聞了。不過因為希望更多人的回應與討論, 甚至思索看看有沒有可能作些什麼,所以轉了過來。 -- 留學英國,外籍生得付3倍學費!? 文:林柏儀 前往英國留學,這幾年來漸漸成為台灣學子出國進修的大宗。如今每年有超過 1萬名的學 生前往英國留學,大多數是攻讀研究所的碩士學位,也有部分學生攻讀博士學位。 提到出國留學,往往最讓人日益焦慮的,就是持續高漲的「學費」問題。目前留學英國 各校系普遍 1年的學費,往往都要 1萬英鎊之多(約50到60萬元新台幣),這還不包括相 對昂貴的住宿費、生活費。對普遍留學生來說,都是筆不小的負擔。 留學英國外籍生要付3倍學費!? 或許不常被人注意到的是,這筆一年大約50到60萬的學費,其實是英國本地或歐盟籍學 生所繳交學費的3倍之多! 多數在英國求學的學生,目前每年仍只要繳交 3千元英鎊左右的學費(約15到20萬元新 台幣),而只有「非歐盟學生」,不但幾乎沒有申請獎學金的機會(多數獎學金限歐盟 籍學生申請),還得要負擔巨額的學費。倘若要攻讀博士學位,更總共要繳交學費 150 到200萬新台幣之多(至少 3年的學費)。這樣的「學費差別收費」,甚至是被英國政府 所明訂的規則,成為英國高等教育的一大財政來源。 環顧周圍,不難發現,已有越來越多「非歐盟學生」前往英國留學,必須倚靠助學貸款 才能償付學費,「還沒畢業,就得承擔上百萬的債務」,竟已成了當代青年日益普遍的 苦難。讓我們值得深思,這樣的學費政策,究竟是否妥當? 我和我的指導教授,聊起了這個問題。我問她說:「究竟是什麼樣的過程和原因,英國 政府會向外國學生收取 3倍學費呢?」,她想了一下,緩緩地告訴我:「坦白說,一切 的原因,就是為了賺錢」。她說:「向外籍學生收學費的政策,始於上個世紀八零年代 的柴契爾夫人執政。在當時原本受高等教育原則上都是免費的,但政府為了刪減教育預 算以及開創財源,於是就想到模仿美國,要向外籍學生收學費。」。 我繼續追問道:「那為什麼這樣明顯歧視外國人的政策,會能夠通過實行呢?」、「各 個大學的教授難道不會反對嗎?」她回應我說:「的確,一開始質疑的聲音不少。所以 ,政府想出了一個巧妙的策略:規定從外籍生身上收到的學費,可以直接成為各系所自 由支配的經費,不用回到政府或學校身上。」、「從此之後,多數的系所及教授也就默 默地支持著這樣的政策,也就運行至今。」 她甚至還告訴我:「也正因此,我之前在別間大學擔任婦女研究中心主任時,校方就告 訴我,除非我能夠招到足夠的外籍學生,否則婦女研究中心就得要關閉。」、「像是 LSE(倫敦政經學院),更是有 4成的經費來自外國學生。」 反對學費差別待遇的5項理由 面對英國這樣的「學費差別待遇」政策,我有下述至少5點的反對理由。 一、首先,向外籍學生加收學費,在歷史上其實是個例外、而非原則。長久以來,教育 機構招收外籍學生,是期許能強化國際教育交流,來創造更佳的教育品質、並且達成知 識跨國傳播的任務。 直到今天,瑞典、芬蘭學生都為了要求該國政府不得向國際學生收取學費,展開持續抗 爭。而加拿大部分省份更是成功修改規則,明訂本國與外國學生收費平等。他們的努力 提醒著:為了維繫平等原則,不得恣意給予外國人差別待遇。在教育活動上,更是如此。 二、教育政策的一項關鍵考量,是要創造、至少不削減「教育機會的均等」--要盡力讓 來自不同社經地位的學生,不受其背景所影響,而能享有相同的教育機會。其中一個最 基本的政策配套,就是不該以「有無能力負擔學費」作為入學篩選。而這樣的平等政策 考量,當然也是要思考到對外國人民的影響,不該讓高等教育對外籍生收取巨額費用, 成為其權勢階級子女「鍍金」的場所。 三、更何況,以「是否屬歐盟國家」作為能否「差別收費」的標準,恐怕也有違國際間 的「平等互惠原則」。以台灣為例,不論是英國或歐盟其他國家學生如果有意願來台灣 留學,不但都可比照台灣本地學生收費,甚至基於國際教育交流的目的,台灣政府還提 供了不少的獎助學金。怎麼他們的學生過來我們平等相待,我們的學生過去,就成了他 們收3倍學費的「搖錢樹」!?更別提這更不符合已發展的第一世界國家應盡的國際責 任,反而是複製國際政治經濟不平等的宰制關係。 四、或許有人會說:「既然嫌貴,就不要來唸阿!?」、「自己要評估留學的成本效益 ,別抱怨。」但這樣「個人主義」式的思考,並沒有看到,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力相 互競爭結構,以及歐美霸權國家的教育優勢地位之下,到霸權國家「留學」幾乎已是日 益普遍的謀生、流動路徑。這不是單單個人的選擇而已,而隱藏著社會結構性的壓力, 儘管是種不合理的剝削,還是將逼得大批人們接受。 看穿先漲外國,再漲本國的分化策略 五、況且,實際上,向外籍學生收取巨額學費,往往只是一個國家轉向「普遍高學費政 策」的開端而已。受害的不只是外國人,也將會發生在本國人民身上。 果不其然,日前沒多久,英國政府不但宣布,要大幅刪減高等教育的經費共3億5千萬英 鎊(約175億元新台幣),更有右派智庫為政府作研究來宣稱:「英國大學的學費可以調 漲為每年5000英鎊(目前約為3000英鎊)。這樣更能創造有效率和資源的高等教育市場 。」政府當然支持這樣的建議。調漲學費才能填補大學財源的呼聲,已經不絕於耳。 調漲學費甚至是種國際性的「聯合漲價」趨勢。當前留學美國學費若未取得獎學金,TA 或RA機會,學費往往更在英國之上(美國不少大學學系,對外州與外籍生收費已為每年 3萬元美金),已成了英國、或諸多國家政府躍躍欲試調漲學費的藉口。 回首來看,利用人民「區分裡外」的意識,先向外籍學生收取學費,再慢慢伸向本國學 生,的確是英國政府加重人民負擔的分化策略,已讓英國教育私有化的程度一再抬高, 甚至演變成對全球各國的示範和對人民的壓迫。值得我們深思與批判。 集體行動抗議歧視性學費的必要 相當期許,留學海外的學生們,能意識到這樣不公平也不合理的學費差別待遇,組織起 來發聲抗議。沒什麼理所當然的道理,要我們接受這樣歧視性的待遇。 儘管制度的變革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抗議施壓,但這樣的行動歷程,至少將改變我們外籍 生在這些社會中被定位的角色:是新興外來的「搖錢樹」?還是真誠的學習交流成員? 這或許是更根本重要的問題。 並且,也期待第一世界國家裡的人民組織(如教師會和學生會),和外國學生們團結起 來,不再受限在偏狹的「本外意識」,將反對學費差別待遇,納入反對教育私有化的抗 爭議程中,開創有「國際主義」精神的教育改革運動。 「One World, One Struggle! 」是國際學生運動組織經常喊出的口號。在英美等國家 對外籍生持續收取巨額學費牟利,並漸漸引領全球走上教育私有化的今日,我們如何想 像這樣口號與我們自身的關係?這個問題,得在真實的行動中來回答。 (作者為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2.42.8.84

03/23 01:17, , 1F
I convinced myself naively that I can earn more
03/23 01:17, 1F

03/23 01:18, , 2F
than 20000 GBP in my life
03/23 01:18, 2F

03/23 01:18, , 3F
So I decided to go for it
03/23 01:18, 3F

03/23 01:22, , 4F
三倍還算少的咧 這國家愛錢愛得要命 =_=
03/23 01:22, 4F

03/23 01:28, , 5F
我很多對岸同學都說很多人打消來英國念了
03/23 01:28, 5F

03/23 01:28, , 6F
學費還是比去美國便宜阿...?!
03/23 01:28, 6F

03/23 01:30, , 7F
新聞了 中東來或泰國的同學也說人家英國缺錢 沒差XD
03/23 01:30, 7F

03/23 01:31, , 8F
很好奇英國經濟是爛到怎樣需要靠國際學生湊錢...
03/23 01:31, 8F

03/23 01:36, , 9F
美食當前誰不會好好吃他一頓呢 再有錢的人也會吃
03/23 01:36, 9F

03/23 01:55, , 10F
問題是「歧視性差別待遇」,不是「有沒有人要念」。
03/23 01:55, 10F

03/23 02:05, , 11F
個人會來念,都是會有合理的理由的,所以想討論的是
03/23 02:05, 11F

03/23 02:05, , 12F
這是否是個不合理的制度,應該被改變?
03/23 02:05, 12F

03/23 02:07, , 13F
我也不懂為甚麼要差別費率,當然不合理。
03/23 02:07, 13F

03/23 02:13, , 14F
當然不合理要被改變啊 有必要討論嗎 但討論英國人
03/23 02:13, 14F

03/23 02:13, , 15F
會因為你的討論而改變嗎??
03/23 02:13, 15F

03/23 02:25, , 16F
美國高教學費甚至因州民與否有不同
03/23 02:25, 16F

03/23 02:25, , 17F
難道不是因為人家有繳稅可以享受公共財
03/23 02:25, 17F

03/23 02:28, , 18F
不知道我們這些沒繳稅的要怎麼說服英政府拿公款補助?
03/23 02:28, 18F

03/23 02:29, , 19F
台灣要拿公款補助陸生都可以引起這麼大爭議了呢
03/23 02:29, 19F

03/23 02:36, , 20F
素來跟英國不合的法國學生沒繳稅也比台灣學生少很多
03/23 02:36, 20F

03/23 02:37, , 21F
這個問題牽扯的麵很多 要討論討論不完 但討論後英
03/23 02:37, 21F

03/23 02:37, , 22F
國相關部門不會因此而改變
03/23 02:37, 22F

03/23 02:38, , 23F
沒有人逼你一定要來留學 你可選其他地方
03/23 02:38, 23F

03/23 02:38, , 24F
但EU學生在英國就不用繳3倍學費啊..還是她們也繳稅了
03/23 02:38, 24F

03/23 02:45, , 25F
怎麼火氣這麼大阿= =
03/23 02:45, 25F

03/23 02:47, , 26F
EU有許多稅是共同的 (本來就關稅同盟而來阿)
03/23 02:47, 26F

03/23 02:51, , 27F
簡單說 這是公民與否的差別 難構成歧視
03/23 02:51, 27F

03/23 03:05, , 28F
當初我也是申請上UCL, 但後來還是選了Heidelberg
03/23 03:05, 28F

03/23 06:50, , 29F
不知道使用社會學博士生的頭銜是要強調什麼 ?
03/23 06:50, 29F

03/23 06:54, , 30F
對外國學生的政策本來就是本國人愛怎樣決定就怎樣決
03/23 06:54, 30F

03/23 06:56, , 31F
定, 該博士生難道不知道英國不是歐洲, 要去歐美霸權
03/23 06:56, 31F

03/23 06:56, , 32F
國家留學還有一票便宜到爆的地方可以去, 是誰逼他
03/23 06:56, 32F

03/23 06:58, , 33F
去英國的啊 ? 都已經留英了這種基本的東西都不知道
03/23 06:58, 33F

03/23 07:00, , 34F
整篇文章沒有邏輯, 充斥左派口頭禪, 真是夠了
03/23 07:00, 34F

03/23 08:45, , 35F
我是覺得學費倒是還好 跟美國大學動輒3萬鎂比的話
03/23 08:45, 35F

03/23 08:46, , 36F
但獎學金制度我真的覺得不合理= ="
03/23 08:46, 36F

03/23 08:46, , 37F
比起來美國學校對博士生慷慨多了
03/23 08:46, 37F

03/23 09:02, , 38F
先幫英格蘭的學生爭取在蘇格蘭唸大學部免費再說吧
03/23 09:02, 38F

03/23 09:03, , 39F
歐盟學生在英國享有的待遇跟繳稅或歐盟本身關係有限
03/23 09:03, 39F

03/23 09:04, , 40F
高等教育本身並非過去共同體的政策
03/23 09:04, 40F

03/23 09:04, , 41F
主要原因跟互惠有關係 但台灣是單方給予優惠
03/23 09:04, 41F

03/23 09:05, , 42F
這點本來就不能主張什麼 至多去主張停止台灣給外籍生
03/23 09:05, 42F

03/23 09:05, , 43F
的優惠 但這樣對台灣並不會有好處就是
03/23 09:05, 43F

03/23 09:51, , 44F
互惠不就是歐盟要建共同體的原則 又不是雙邊互惠
03/23 09:51, 44F

03/23 09:52, , 45F
總之這是它們community的福利 排除他者是很正常的
03/23 09:52, 45F

03/23 13:46, , 46F
I guess, if they don't do like that, 10% of China
03/23 13:46, 46F

03/23 13:48, , 47F
's students will irrigate their campus...
03/23 13:48, 47F

03/23 14:13, , 48F
對了, 威廉王子唸 St. Andrew 的時候要繳學費嗎 ?
03/23 14:13, 48F

03/23 14:13, , 49F
他爺爺是 ... 應該不用吧 XD
03/23 14:13, 49F

03/23 22:47, , 50F
歷史脈絡是80年代英國打算向外籍生加收學費,現在演
03/23 22:47, 50F

03/23 22:47, , 51F
變成是三倍,未來還會和本國生一起漲。只是想討論這
03/23 22:47, 51F

03/23 22:48, , 52F
是否合理?這當然不容易改變,但不代表外籍生不能對
03/23 22:48, 52F

03/23 22:48, , 53F
這發言和嘗試影響決策(「不想要就不要來念」的說法
03/23 22:48, 53F

03/23 22:49, , 54F
,可能忽視了個人選擇的合理與否和制度的合理與否是
03/23 22:49, 54F

03/23 22:50, , 55F
不同層次的)。例如,瑞典最近就為了是否要向外籍生
03/23 22:50, 55F

03/23 22:50, , 56F
收費,吵得很凶,他們學生會就和外籍生串連反對。
03/23 22:50, 56F

03/23 23:57, , 57F
好文,英國對國際學生教育收費年年漲是應該被批判
03/23 23:57, 57F

03/24 04:47, , 58F
所以英國也歧視美國、澳洲跟不在歐盟的北歐人摟?
03/24 04:47, 58F

03/24 04:50, , 59F
學費定價也依學院、學科不同不一樣吧?沒有都是3倍
03/24 04:50, 59F

03/24 04:51, , 60F
本校本學院已經大幅調漲Home/EU postgra的學費摟~
03/24 04:51, 60F

03/24 04:53, , 61F
不是要幫外國人講話,只是沒繳稅給人家,要享人家資源?
03/24 04:53, 61F

03/24 04:53, , 62F
倒是台灣補助外籍生/僑生的方案比較奇怪吧?
03/24 04:53, 62F

03/24 08:35, , 63F
歐盟跟戶惠無關
03/24 08:35, 63F

03/24 08:35, , 64F
03/24 08:35, 64F

03/24 09:07, , 65F
贊成原PO觀點!!
03/24 09:07, 65F

04/23 01:20, , 66F
英國學生學費繳得少 是因為政府有補助
04/23 01:20, 66F

04/23 01:20, , 67F
別忘了英國的大學幾乎全部都是公立的
04/23 01:20, 67F

04/23 01:21, , 68F
非歐盟生既然沒有繳稅給英國政府 還要求享受跟英國
04/23 01:21, 68F

04/23 01:21, , 69F
國民同等待遇 這樣實在說不過去...
04/23 01:21, 69F
文章代碼(AID): #1BfwB6Ot (AdvEduU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fwB6Ot (AdvEdu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