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轉貼文章--六八/ 李家同

看板tzuchi作者 (我累了)時間16年前 (2007/10/20 17:01),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我不喜歡這篇文章,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關於對乞討者的描述。 兩年前我去美國交換學生,在某個停雪的早晨與室友到公寓外的草坪上玩飛盤。不久有個 胖婦人走進希望與我們同樂,基於敦親睦鄰、文化交流的立場上,當然是欣然同意。但這 位胖婦人在接到飛盤之後卻馬上問我們是否可以跟她一點經濟上的援助,在我們表達身上 一毛錢都沒有之後,胖婦人便把飛盤隨手一丟便走人。同一棟公寓的學弟則是遭受到登門 拜訪型的乞討者。 一年多前有幸前往上海參與上海交大111周年校慶,臨行前被告示千萬不能施捨與路邊的 乞討者,結果我在黃浦江畔剛買完明信片粗心大意的想將零錢施與路旁的老婦,造成走在 後面的學長被乞討者包圍。 這個暑假,我去法國實習三個月。週末經常往巴黎跑,巴黎最著名的教堂是聖母院,其餘 的還有聖丹尼、聖心堂、聖日爾曼教堂等等。這些教堂的共通點便是門口必有乞討者。這 些乞討者通常只是靜靜的坐在那,也算是巴黎特色。但也偶有意外,我便曾在聖法蘭西教 堂入口處受到一名老頭的吆喝。而在著名的觀光景點,諸如鐵塔、杜樂麗花園等,則會有 婦人四處詢問觀光客是否會說英文藉以溫情攻勢討錢(第一天下飛機在火車上就遇到一回) ,更甚者會不顧反對直接想摸走你身上東西。大約在同樣的時間,台灣的新聞曾經報導警 方在永安市場站附近逮捕了一名以商業考察名義到台灣卻行乞討之實的人士,此人在台灣 短短數天光零錢收入已數千元,此人的感想是台灣人真有愛心。 文中老楊感受到的痛苦是因為他是"假設的"乞丐,他的價值觀完全與路邊的小乞丐不同。 我們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同樣的也相當容易被引導入"要是我也..."的情境思考中,而 未曾想過為什麼要去乞討、當需要去乞討的時候我在乎的是甚麼? 我討厭這篇文章的第二個部分,則是關於尊嚴。人必自重而人重之,是我奉行不二的圭臬 。尊嚴是不能施捨的,你可以營造一個人被尊敬的景象,但無法給予他尊嚴。反過來說, 我也不認為寫了68封求職信才有一封回信會降低一個人的尊嚴。 如果要說我這兩年學到最震撼的一句話,那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近年,我們 常可以看到新聞上貧窮家庭的報導,深入其背後,有不少是對於自己經濟狀況毫無掌控力 卻不斷生育的家庭,有些家庭甚至是抱著多生一個可以多領補助的心態。更有甚者濫用社 會愛心而不知感恩,收到善心捐款卻揮霍無度。我覺得,當對一個人越好,就越限制他能 力發展,給的越多,他就會要的更多。相反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一碗麵家庭"婉拒各界 的多餘善心,並為另一個窮困的家庭打氣,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雖然貧窮仍不減志氣、 尊嚴。 雖然我無法提出更有力的論證,但氾濫的愛心並不能解決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181

10/20 23:53, , 1F
呵~見仁見智吧...不過我還是喜歡在手心向下的同時,
10/20 23:53, 1F

10/20 23:53, , 2F
感謝那些能夠讓我體現我價值的、受我幫助的人們
10/20 23:53, 2F
文章代碼(AID): #176SFNOe (tzuchi)
文章代碼(AID): #176SFNOe (tz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