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讀國文有什麼用?

看板tutor作者 (heuristics)時間9年前 (2015/05/28 06:01), 9年前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night519 (NightY.)》之銘言: : 個人從三月開始擔任國二生的國文家教,這個小朋友全科都有補習,成績是及格邊緣,只 : 有生物比較好,可能已經對讀書失去信心也無法獲得成就感,唯一的興趣是玩電腦Minecr : aft,平常也沒什麼閱讀習慣,家裡都是家長關於財經管理勵志等類別的書,小朋友唯一 : 會看的只有波西傑克森。 : 問他不喜歡唸書的原因,不外乎選文都在說教,一直寫題目,求學生活非常壓抑等等。 : 然後學生問我:「讀國文到底有什麼用」 : 嗯… : 我自己是那種很不乖的學生,也覺得學校教的東西非常死板,教科書也是,可是我很愛看 : 課外書,所以基本上國文這東西,我都是靠課外書撐下去的,雖然我很想叫這個弟弟培養 : 閱讀習慣,但是一個星期才上一次課,學校又有考試進度,每次上課根本無法有其他選擇 : ,畢竟考試成績還是很現實。 : 覺得臺灣的國文教育很不知道在幹麻,我不懂學那些修辭和背注釋有什麼意義(這樣我還 : 要教小朋友= =),希望有熱愛國文覺得國文超棒的人來分享一下,感謝 如果這裡的有用是指工作或生活上的必要性, 就我個人的想法是:學校學的這些科目,幾乎沒一個是有用的。 是的,完全無用。我自己教的是高中物理和高中數學,這些科目有用嗎? 除了教學,我不認為沒有這些物理數學知識,日常生活會有什麼困難。 但這些科目和生活有關係嗎? 可以是非常有關的。 只是在我們現有的教育制度及傳統風氣的遺毒下, 導致學校的教學常常顯得枯燥乏味,並且只是在應付考試。 學物理可以有什麼好處? 讓我們有能力理解自然現象及規律,用更清晰的眼光欣賞世界。 學國文有什麼好處? 提升以文字溝通及表達的能力,以及更有能力去欣賞電影、小說、藝術創作。 但是以上這些東西在學校裡通通學不到!XDD (這不是認真的,只是在說整體上我們的教育環境很多是令人失望的。) 我們是怎麼學理化的呢?書上寫什麼東西背起來就對了。 我們是怎麼學國文的呢?書上寫什麼東西背起來就對了! 很少強調「思辨的精神」。 可是這很可能才是中學教育裡的知識學習最重要的一部份。 畢竟很多知識日後的工作沒有直接關連性,現在記起來考完就忘了。 可是從過成中培養的思辨能力卻是永久的。 每當有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程度差,對學習缺乏乏動力太被動, 我總會有疑問:在這麼無趣與現實脫節的教育環境裡,你要學生怎麼熱愛學習? 而每當有人抱怨很多老師教學不夠有趣的時候, 我又會想到在這種制度下,考試引導教學你能期待有趣到哪? (上樑不正下樑歪啊,教育部和大考中心聯合擺爛,教師能怎辦呢?) (課綱內容本身就是錯的,然後考題出錯也可以死不認錯,真是世界獨有的創舉。) 身為家教老師能做的,大概就是把現實的情況告訴他, 稍稍排除他的困惑與誤解,因為我不喜歡把學生當笨蛋。 (正如同我不爽教育部和大考中心把全民都當笨蛋,儘管這對補教市場更有利。) 讓學生理解到,這不是他的問題,也不是學科本身的無趣或脫離現實, 也不只是教師個別的問題。 走進書店翻翻書或看看其他國家的教材,會發現學習不一定只能是他以為的這樣。 並且把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告訴他。 例如我自己教物理,我發現很多學生根本不懂怎麼按計算機, (當然了 考試又不會考你) 也缺乏估算的技巧及能力,這些我平常就會融入課程中。 國文的話,我覺得許榮哲的書就不錯, 在看他的書以前,我可能會覺得《哈姆雷特》之類的小說很無聊, 或者有些電影不或對劇情有更深入的思考, 可是之後就會發現這是很有趣的解謎過程, 李安拍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旅程》也是很好的題材, (我教物理就會拿《星際效應》做題材。) 不同的眼光及層次會看到不同的深度的故事。 而國文的學習就可以幫我們練習培養到更多層次的眼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6.109.1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utor/M.1432764074.A.F86.html ※ 編輯: condensed (175.96.109.131), 05/28/2015 06:06:41

05/28 09:40, , 1F
好久不見啊
05/28 09:40, 1F

05/28 14:32, , 2F
我說在座的各位,都是___
05/28 14:32, 2F

05/28 15:25, , 3F
非常同意,感謝發文
05/28 15:25, 3F

05/29 00:21, , 4F
只能推了
05/29 00:21, 4F
文章代碼(AID): #1LPZwg-6 (tutor)
文章代碼(AID): #1LPZwg-6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