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低成本創業的可能性?

看板toberich作者 (搞怪魔術帽創辦人)時間6年前 (2018/04/17 17:54), 6年前編輯推噓2(2010)
留言12則, 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puresoul666 (張老師)》之銘言: : 無意冒犯您,但您最近的文章在版上頗受爭議 : 您提供的一些商業模式,有一些隱晦的地方讓我代您說清楚 話說在前頭,你的文章才是真的隱晦, 假意用客觀詞語,但事實上就是想暗示這個做法不道德 否則不會使用什麼「真相」、「賭機率」之類的詞 沒什麼「需要隱晦的」 我已經很盡力在對外的文章寫得客觀了 我寫得太直接主觀,才真正會起爭議 你講得好像我在隱瞞欺騙什麼,關於這方面有問題我都可以回答 : 首先您講無成本創業在2012年的一本書「網路印鈔術」就提到了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0923 : 它跟您講的東西一模一樣,用一句話囊括就是: : 「不要賣有實體的東西!」 我所有文章舉的例子都是國外知名書籍,有許多大公司當案例 結果你拿一本我根本沒舉例過的書來反駁 不要賣實體的東西這句話根本沒什麼錯 不然你鼓勵想創業的人去借幾十萬擺攤、幾百萬開餐廳 還是借幾千萬開工廠嗎? 還有你講的那本書基本很多觀念就是抄國外的 曾有人的課程還直接跟Jeff Walker的Product launch Formula一樣 Jeff Walker出的「Launch」這本書,台灣有翻譯版叫做「一週賺進三百萬」 (怪出版商又取這種爛翻譯名) 其他跟直效行銷、網路創業有關的書籍還有「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 「第2杯策略」 全部都有倡導賣「知識商品」 而且方式也很正當,有教人健康飲食、也有教人便宜訂機票 教人音樂、英文 我不懂你全篇文章直接妖魔化「不賣實體產品」這個文章是什麼意思? 如果認為被老師騙,是老師的錯,方法沒錯。 : 簡單講就是賺知識財,例如30年前的陳安之教人成功,10年前的斑馬、鄭匡宇教人把妹, : 他們開課程,賣有聲書、DVD,標榜著無效免費。 我之前在網路上教魔術也是知識財,我也沒標榜什麼無效免費,賺的也是正當錢財 為什麼被你說成好像是在騙詐財? 錯的明明是那些提供產品、無效卻又聲稱有效能改變人的一生的人 不是該方法本身,我寫文章很大的用意就是希望讓這套方法正當的使用 : 為什麼不要賣有實體的東西? 因為要避免做售後服務。 不賣實體產品的優點很多,但絕對沒有「避免做售後服務」這點 反而因為你的東西不是什麼時鐘、手錶,客戶才有可能問你一堆問題 我特意舉例Hahow , Pressplay這些比較知名的平台 就是不希望有人誤會,結果你刻意拿那些誇大其詞賣產品的「老師」當例子 是不是有失公允? : 實體商品最頭痛的就是商品瑕疵,顧客服務,七天鑑賞期無條件退貨。 : 只要是實體商品的品牌,都要有一群員工忙出貨、換貨、回覆客戶電話訊息, : 處理客訴,這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人力成本,是創業者最頭痛的地方。 : 如果賣知識商品,DVD壞了?沒關係補寄一張就好。 : 課程學了無效? 沒關係,可能是您上課不專心或理解力的問題 : 下一梯次免費讓您重上,上到您學會滿意為止。 : 因知識財無法量化,在法律上無法提出客訴證據,不太會有商業上的糾紛。 : 而所謂的經營品牌,主要是拍拍影片露個臉秀一小段講課內容, : 然後請一個小幫手轉貼自己或他人的連結充實網站內容, : 最後再用廣告信程式大量發信,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 : 收集E-mail名單,專業術語叫魚池,這是賭機率。 .... 你把那本網路印鈔術的講法拿來當「專業術語」 打正統的直效行銷跟網路行銷,會不會錯得有點離譜? 收集Email名單正確說法就是 Build a list 而已 我隨便舉幾個網站給你參考 https://www.smartpassiveincome.com http://problogger.com http://www.digitalmarketer.com 哪裡提到魚池?哪裡賭機率? 那我也可以說你把店開在西門町是在賭機率啊 每天一萬個人路過,100個人跑來嚐鮮吃你的食物 這樣叫賭機率嗎? 這叫數學啊 你會因為去嚐鮮東西難吃,然後否定在西門町開店這件事嗎? 或是有意無意暗指西門町開店這件事有道德上的問題? 怎麼不說東西好吃後來大家絡繹不絕? : 例如發了10000封信,有100個人來詢問,最後有5個人報名課程,這就是開發成功率。 : 至於要怎麼收集到這麼多人的Mail名單呢? : 好問題,最簡單就是跟同行交換名單,一起把魚池做大, : 只要寄一百萬、一千萬封信以上,上鉤的人數自然會提高。 : 安東尼羅賓、喬吉拉德等成功學名師都是交換名單的佼佼者。 : 台灣各類課程的「大師們」,常見在自家網站幫同業另一大師的課程做見證推薦, : 就是得了交換名單的好處。 交換名單本來就是一個正常做法,廣告商找Youtuber業配也是在交換該Youtuber的流量 你提的那本書基本上就是把這套方式講得很像在「撈錢」 我也很討厭這種說法,好像是在撈客戶的錢、騙錢 但事實上就不是如此,不過即使如此,那本書的大部分說法都沒有錯 (因為觀念都抄國外的) 那我問你一個問題,收集名單要跟同行交換 那同行本身名單哪來的?還不是要自己搜集! 你講的交換名單只是其中一個方法 而且這早就不是秘密, 很多政治人物的小孩出來選舉,還不是「交換了他爸的名單」(支持者) 拜託不要妖魔化一些沒什麼的事情 政治人物小孩透過老爸聲勢得到一些「支持」,但如果他本身沒能力(產品爛) 一樣沒辦法選上 但如果本身就有能力的話,靠別人幫你拉抬聲勢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曝光方法 : 30年前陳安之靠3.5元郵票寄開發信所做的事情,30年後換湯不換藥, 你所謂的開發信還包含了銷售文案的寫法等進階技巧 換湯不換藥代表方法很有效,方法有效不代表被有心人士利用後就變糟 話說我之前說的50幾歲魔術前輩,他也上過陳安之的課程,也沒聽他說過負評 (我本身沒上過以上你提的老師的課,所以無法說什麼) 反正「心態」這種東西,也不是教給每個人都有用 就是有人會把價值連城的觀念、心態當成幹話 我以前在FB上反駁某人對於「生存者偏誤」的說法 我說「與成功有約」這本書能讓你重新定義「成功」 然後底下就一堆人酸我,說我講幹話 結果裡面沒一個人真的看過這本書 我自己本身就是被這本書中的「主動積極」這一章改變一生 從大二時當社長自怨自艾變成讓社團現在能舉辦國際晚會 因為我本身受這些方法得到很多幫助 但有人就是會覺得史蒂芬柯維說的是幹話 所以只要有這種人加入課程,就會造成爭議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說每個人都適合」這個方法 避免有些投機人士參加,之後又起爭議 而你講的例子最有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講師講得天花亂墜,讓人以為報名課程就能成功,結果不如預期 但這種情況我要強調 錯的是「人」 不是 「方法」 : 只是這年頭改用E-mail而已。 你說的這些方法都是早期直效行銷的做法,而且是有效的 現在改成Email,當然很好 套句Frank Kern說過的話: 「要使用這些方法的前提,就是你的產品要好,如果你的產品不好,你就是爛人」 : 唉~~這就是「網路行銷無成本創業」的真相。 我倒覺得這是常識,只是被妖魔化罷了。 如果要看更客觀的說法,可以參考M觀點: 【M觀點商學院】#8 知識付費到底是不是一場騙局? | M觀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QAkiJib8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2.19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523958877.A.407.html

04/17 21:59, 6年前 , 1F
推推
04/17 21:59, 1F

04/17 22:25, 6年前 , 2F
我說,他舉的喬吉拉德是「正面」的例子喔… ~"~
04/17 22:25, 2F

04/18 00:18, 6年前 , 3F
這都能吵。。。
04/18 00:18, 3F

04/18 07:35, 6年前 , 4F
不錯!激烈交流更能激發不同觀點!期盼更多看法引出
04/18 07:35, 4F

04/18 14:11, 6年前 , 5F
網路賣魔術應該比網路賣行銷要好賺幾百倍
04/18 14:11, 5F
網路賣魔術真的要賣「很好」的話,要出賣魔術,我做不到 (誇大其詞,說魔術可以把妹之類的,不過之前有個台灣大師跟人合作過這種模式, 沒成功) 但即使出賣魔術,能賣的價格還是高不上去 魔術產品我曾經在網路上賣最貴就是3999 這看在魔術愛好者眼裡會嚇死,因為那是只有國際大師才能賣的價格 我用網路行銷的技巧去包裝,也頂多只能賣到這個價位,再上去就沒人買得起了 但是行銷,一個1對1輔導的客戶,價格可以收到10萬, 對方是小企業主所以也覺得很ok 我未來是想切入自我成長的市場,偶像是Brendon Burchard XD 因為我本身這幾年也發覺很多人無法前進是因為心態的問題 以及 執行力、行動力的不足 我也有學滿多方法以及觀念能改善這個狀況 ※ 編輯: OceaNChr1s (101.13.19.60), 04/18/2018 15:13:10 ※ 編輯: OceaNChr1s (101.13.19.60), 04/18/2018 15:14:07

04/18 19:07, 6年前 , 6F
行銷,一個1對1輔導的客戶,價格可以收到10萬
04/18 19:07, 6F

04/18 19:08, 6年前 , 7F
簡歷靠曾經在網路上賣魔術賣得很成功,客戶會買單嗎?
04/18 19:08, 7F

04/18 19:10, 6年前 , 8F
當然,如果業界行情是50萬起跳,那你收10萬還是有賣點的
04/18 19:10, 8F

04/18 21:30, 6年前 , 9F
這種東西也是看TA本身的特性和能力啦… 管顧滿街都是,
04/18 21:30, 9F

04/18 21:30, 6年前 , 10F
實際上不要說做到麥肯錫的一半,有1/10麥肯錫顧問實力的
04/18 21:30, 10F

04/18 21:30, 6年前 , 11F
管顧有多少,大家都心知肚明…
04/18 21:30, 11F

04/18 21:30, 6年前 , 12F
若一個願打一個挨,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
04/18 21:30, 12F
文章代碼(AID): #1QrSHTG7 (toberi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rSHTG7 (tobe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