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創業的不安感

看板toberich作者 (優雅的祐)時間8年前 (2016/01/04 16:29), 8年前編輯推噓2(209)
留言11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 引述《Wahaha (歐勒歐勒噢)》之銘言: : 這位鄉民你好,我是證券分析師,我們以經濟學與財務的角度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 [機會成本] : 可以訪談一下你們系上畢業學長姐普遍做什麼工作,年薪大概是多少當做你的成本 : 假設是國文老師(補習、代理Or正式),年薪大約落在40-60萬之間 (4萬*10~*14) : 而你目前的機會就是這個的比較組,因此假設你順利月淨利10萬,你只要做6個月就可以 : 達到這個標竿了,相對的你順利奮鬥2年就可以抵上在標準職業中30歲時的價值了 : 因此在機會成本的比較面來說,你是有找到一塊小天地的 (數字已符合會計保守原則) 贊成,合理的估算方式。 : [產品生命週期] : 就閣下的推文中有說到你所處的小藍海中來說周期並不長久 : 因此我們往技術的角度出發,在原有的電商基礎之下能否去開拓相關不同季節性的領域 : 已達到12季做A產品電商,34季做B產品電商,讓自己全年無休的理想目標 不懂,略過。 : [替代性問題] : 如後續的回文中U大所提,假使請員工或者跟人合作之下,是否會讓自己所偷偷發覺 : 的小藍海拱手讓人被吃掉,這是相當嚴肅的問題,因此我還是建議在穩扎穩打中自己做吧 : 之後後續再來討論如何擴張自己的產業版圖 一個整體性的企業,要被吃掉的機會不大, 就算只是一人企業,整合的好,要被偷學到完整是很困難的, 除非請到的人本身也是人才...。 : [產業經營與擴張問題] : 以經營面簡單來說分為 : 業務 技術 財務 法律 客戶回饋與管理 : 就以閣下目前來說自己是身兼5樣工作於一身,我會跟你說!!業務是最為重要的!! : 如果有把握可以把客戶緊緊帶在身邊產生絕對的不可替代性之下,才有資格擴大業務 : 進行聘請員工並分攤相關工作給他的去做"執行面"的動作,而自己做為技術指導 不贊成,技術才是最為重要、最能長久, 我曾經看過技術跟不上銷售量而倒閉的創業(餐飲業)。 當然,這是指一般較低階層的創業,而非大資金、管理人才的創業, 若是大資金的創業,有基礎的且能成長的技術,業務才會是關鍵。 : [毛利、營業利益、淨利] : 產品售價 - 成本(電、電腦、場地 - 含折舊) = 毛利 : 毛利 - 與人有相關的成本 (折扣、員工薪水[你自己要扣到3萬元當工資]) = 營業利益 : 營業利益再扣掉額外的非本業支出 = 淨利 : 結論而言電商的營業利益率佔總收入不可以低於50%,在這前提之下都可以削價競爭 : 以擴大目前自己能力所及的業務版圖 (前提是時間夠用) : 因此在你的發文中我主觀認為你並沒有支付自己薪水吧!! 所以算算自己的營業利益吧 對於老闆來說,淨利不就等於自己的薪水嗎...? 對於老闆要支付自己薪水這個說法,我覺得有點突兀,工時該如何計算了? : ====結論====== : 我自己也是單人創業的鄉民,校長掃地兼撞鐘,在技術、財務、法律、客戶管理與回饋 : 都相當純熟的狀況之下,業務能力去開拓客源多寡會是創業斷炊與否的關鍵 : 而我自己是先在金控底下訓練自己到登峰造及才跳出來,這會是比較安全的走法 : 等於就是在吸人奶水之下偷偷茁壯自己並摸索別人未發現的藍海市場囉~! : 因此給閣下以下的建議 : 1.將自己的目前所有的經營項目編輯成作品集,假使在30歲時被潮流淘汰 : 那你最少還可以拿著這4年來累積的作品去求職,在相關產業中你會是即時戰力 : 目前的中小企業最歡這種帶槍投靠的XD : 2.繼續充實自己的能力,就是上述的5點出發,這是最簡單的能力分類圖了 : 3.要永遠保持熱情,創業家每天都在擔心受怕中度過,但是甘之如飴 -這是賈伯斯說的 : 4.創業1年之內每天都會在憂鬱中成長與跌倒,如果撐得過那就表示這市場是接受你的 : 創業滿3年時就差不多是知道自己實力,到哪裡了且收入來說是否滿意? : 創業滿10年時就會問問自己這是你的人生目標吧 ! 希望大家一起走到這階段囉~! : 5.記得1/16投下你神聖的一票!! 因為會決定你的創業大環境是好是壞XD : 謝謝你讀完這篇費文~~~肛溫~~ 一百人有一百零一種創業風格與方法,這邊給個讚,不是每個人都好分享的。 -- ID含意:驕傲我存在、幸運我存在、警惕我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193.1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51896165.A.D5A.html

01/04 16:34, , 1F
5面來說,各大產業會有自己的看法吧 感謝你的讚囉 :)
01/04 16:34, 1F

01/04 16:35, , 2F
至於薪水那邊!是必須支付的!! 那是機會成本的概念
01/04 16:35, 2F

01/04 16:36, , 3F
假設年薪機會成本50萬,你的總淨利50萬(未支付自己薪水)
01/04 16:36, 3F

01/04 16:37, , 4F
如果前者比後者生活方式來的輕鬆,就要選前者囉
01/04 16:37, 4F

01/04 16:38, , 5F
阿開店上面來說還有所謂的黃金比例,就是總淨利該佔幾成
01/04 16:38, 5F

01/04 16:38, , 6F
這些就是我的看法囉~~參考參考 新年快樂
01/04 16:38, 6F
新年快樂。 其實我想訴說著一件事情,創業者花的心力與一般上班族相比,是無法比擬的, 想著機會成本,基本上我覺得是多餘的,因為未來的事情都會變動著。 還有,淨利應佔營業額的比例,應該從創業類別下去分類, 比如說服務業、貿易類、文創類等等...,不過我對此沒研究,跳過。 ※ 編輯: iamlucky888 (114.38.193.145), 01/04/2016 16:53:56

01/04 23:14, , 7F
淨利與老闆薪水這要看公司規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01/04 23:14, 7F

01/04 23:14, , 8F
薪水是董事長的,淨利是公司的。如果是微創商行攤販等
01/04 23:14, 8F

01/04 23:23, , 9F
說賺的錢都是老闆的也是OK的,大部分老闆會將公司等同
01/04 23:23, 9F

01/04 23:23, , 10F
於自己。對一個中年賣水果攤老闆而言,想著上班機會成
01/04 23:23, 10F

01/04 23:23, , 11F
本,就不切實際了,其實就只是個工作,職位老闆。
01/04 23:23, 11F
文章代碼(AID): #1MYYrbrQ (toberi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YYrbrQ (tobe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