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分享]國際水準的創業課程-SLP 台北畢業感言

看板toberich作者 (知更鳥)時間11年前 (2013/02/03 01:4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toberich 看板 #1H30mrAU ] 作者: robinhoodli (知更鳥) 看板: toberich 標題: 轉[分享]國際水準的創業課程-SLP 台北畢業感言 時間: Sat Feb 2 02:40:49 2013 想跟各位分享一篇創業課程:Start up Leadership Program Taipei 有志或是正在創業的各位應該會有興趣 原文來源:有物報告 http://yowureport.com/?p=4450 原文作者:周欽華 上星期四創業課程 Startup Leadership Program Taipei 舉辦了新創團隊發表會,同時 第一屆學員也畢業了。我有幸作為 SLP Taipei 的第一屆學員,以下是我參加 SLP Taipei 課程六個月的心得,以及6個 SLP Taipei 的創業團隊介紹,這6隊分別來自網路 、生技、以及文創領域。 A.SLP Taipei 簡介 SLP 是一個源自波士頓,目前延伸至紐約、矽谷、倫敦、巴黎、孟買、北京、上海、香港 等20個城市的創業課程。SLP Taipei 是2012年最新加入的「分校」。 SLP 的核心是課程,由波士頓總部設計。課程共有17堂課,其中三堂是全天的模擬實作( workshop)。另外還有兩場 party,通常出席率最高。 與一般育成中心(incubator)不同的是 SLP 不提供創業團隊辦公室,也不要求創業團隊 回饋公司的股份。SLP 只收一次性的材料費。換言之,SLP 比較像一個全球性的創業學校 ,提供各地「分校」一套完整的教材,並要求各個分校在教學之後回饋當地的經驗,增加 教材的豐富度。 欲參加課程需經過徵選。2012年的 SLP Taipei 共28人入選,我很幸運是其中之一。這一 屆學員刻意從不同領域選出,其中40%從事網路創業,40%生技創業,20%為文創。 B. SLP 主要由學員、導師跟執行團隊組成 有辦過活動的都知道,辦活動收穫最多、滿足感最高、感情最緊密的不是參與者,而是主 辦者。SLP 中收穫最大的恐怕也不是學員,而是它的執行團隊>。這是一群本業為創投、 投資人、會計師、律師、專業經理人等的專業人士。 執行團隊工作十分辛苦,除了必須徵選學員(fellow)、聯絡導師(mentor)、參加上課 之外,還必須消化 SLP 總部提供的教材,將之在地化免得與台灣的創業環境水土不服。 SLP 能夠引進台北,執行團隊功不可沒。 C. SLP 課程設計彷如走完一遍創業過程 我最欣賞 SLP 的一點是它的課程設計,符合一個新創公司由誕生、成長、到出場不同時 期的需求,上完課彷彿走完一遍創業歷程。這套課程包括以下題目: 1. 成員介紹 2. 營運計畫與商業模型(Business Plan & Business Model ) 3. 創業發想(Ideation) 4. 產品日 5. 產品開發藍圖(Business Model Canvas) 6. 投資提案(Pitch) 7. 個案討論(Case Study) 8. 顧客日 9. 人才 10. 財務模型 11. 募資競賽(Term Sheet) 12. 出場策略(Exit ) 13. 企業交易(Corporate Deals) 14. 模擬創投(VC Competition) 15. 發表會(Demo Day) 整個課程歷時六個月,於上週五的「團隊發表會」(Demo Day)結束。 喔對了,課程總共收費新台幣6,000元,相當於每堂課每小時費用少於台幣100元!這樣的 價錢,再加上第一屆超級堅強的師資,真是吸引正在「精實創業」的我。 以下我比較隨性的討論我對 SLP 課程的心得,包括給其他打算參加創業課程或是育成中 心的創業者的一些建議。最末則是 Demo Day 發表團隊的簡單評論,給有興趣的讀者或投 資人繼續閱讀。 D. 心得一:了解自己公司的創業階段 如上面提到,SLP 的課程是依照新創公司的不同階段設計;越早期的課程越重視產品、客 戶、成長,越後期越重視財務、募資、談判。因此創業者報名前應該先搞清楚自己公司在 哪一個階段,上課時才知道該專注在哪一部分。 以我為例,我原本是律師,因此對課程後期教的募資、談判、出場有一定概念,上起這些 課來特別心領神會。但我的創業《有物報告》還處於發展初期,因此受用最多的其實是課 程剛開始有關產品開發、客戶成長的部份。 能力的不同也造成我在不同課程的時候,角色不同。我發現在課程的初期我一直在問問題 、在學習;但到了後期我就變成提供專利、法律等諮詢的「學長」的角色。上課前了解自 己的定位,能讓參與者學習得更多。 E.設定目標 現在回想起來,我後悔沒在報名前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6個月時間畢竟有限,趁著學員 、導師、執行團隊加起來共60人的圈圈聚在一起的時間,我除了學習知識之外,還想從 SLP 獲得什麼? a. 找到創業夥伴? b. 解決某個技術、概念問題? c. 拿到10個領域相符的創投電話? d. 增加《有物報告》讀者數60人? e. 找到策略聯盟夥伴? 如果當初有更清楚的目標,不論是上課或 social 都會更有方向感,收穫也會更多。 F.專心聆聽,但把握住自己的信念 導師作為導師,在他們專業的領域中通常比你強。不論是創投、律師、會計師、專業經理 人、創業者,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耕耘多年,看過許多創業公司,對創業都有一套看法。 但麻煩的是,他們常常對你的創業也有一套看法。有些學員聽到來自各方的七嘴八舌,會 開始動搖,心想: 『天啊!這些創投看過那麼多案子。他們說我的創業不可行,我是不是該換個方向?』 廣納意見當然是好事,但適可而止。不管其他人多麼專精於他的專業領域,有一點他不可 能、也不應該勝過創業者,那就是對使用者的了解。一個好的創業者應該比任何人都了解 使用者,就像一個好的創投應該比任何人都了解創業公司一樣。 因此,多聆聽別人的意見,但把握住自己的想法。特別注意聆聽那些使用過你服務的人的 意見。 G.成為被人利用的人 我自認不是很會跟人攀談、很會社交的人,在 party 中也只會找熟人聊天。但這類課程 蠻強調學員之間的交流。久而久之我發現某種社交方式很適合我,就是盡量成為被人利用 的人。 有人要分租辦公室我就介紹房客,有人問專利我就解釋,有人需要創業點子我就分享國外 的創業案例。總之交朋友跟創業一樣,重點是提供 value proposition。靠著這樣基礎的 方法我也認識了不少好夥伴。 這只是一個小心得,重點是很難得能遇到這麼多處境相同、努力為理想打拼的人,不互相 幫忙是很可惜的。台灣的創業圈很小,未來很容易碰到,留一個「樂於助人」的名聲是很 不錯的。 H.結語:第二屆是更大的挑戰 創業者最寶貴的是時間,但我很高興花時間參加了 SLP Taipei 第一屆。不只是因為課程 本身是一個超級划算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因為因此認識到了一群熱情、有理想的夥伴。 學員們的熱情與理想自不必說,沒熱情就不必創業了。難得的是執行團隊在上班之餘,從 各自創投、會計師、專業經理人等繁忙的工作中,抽空組織這個課程。我相信他們花的時 間是學員們的兩倍以上。我也當過上班族,當時我連組織一個讀書會都覺得好困難。 第一屆的巨大成功,能否延續到第二屆呢?畢竟創業比的是持久。在此我鼓勵 SLP Taipei 的執行團隊繼續加油。第一屆只是盛況的苗頭而已,我相信一直辦下去會有更美 好、更巨大的成果出現。 我的心得到此結束,以下是我對 SLP Demo Day 發表的6個團隊的評論。有興趣的讀者或 投資人可從中了解組成 SLP Taipei 第一屆的各路人馬。 I. SLP Demo Day Demo Day 一共有6 位創辦人發表,他們面對的評審是各家創投或公司投資部的代表。這6 個團隊涵蓋文創、網路、生技。 注意 SLP 的 Demo Day 並不是一個育成中心的成果發表會,它比較像是課程的一部分, 讓創業團隊能練習發表募資簡報。 1. Nuusound—第一個華人獨立音樂平台整合者 Nuusound 一直是我這屆 SLP 中最喜歡的創業點子之一。簡言之,Nuusound 提供獨立音 樂人一個一次上架到全世界音樂平台的窗口。當音樂人錄好了一首歌,上傳至 Nuusound 的後台,消費者就可從 iTunes、Spotify、Amazon mp3、Google Pay、KKBox等各大音樂 平台下載。 除此之外,Nuusound 還提供簡單明瞭的後台,讓音樂人能即時的知道歌曲的下載次數, 以及由下載中獲得的版稅數目。相對的,Nuusound 收取一筆上架費以及每次下載收入的 10%作為管理費。 商業模式清楚、合作平台齊備,以及創辦人 Amy 對音樂的熱情都是我喜歡 Nuusound 的 主要理由。值得觀察的是華語世界是否有足夠獨立音樂人支撐這個市場。 2. Linkwish—興趣揪團 App Linkwish 的創辦人大寶大概是這屆 SLP 網路技術底子最好的人。他年輕、活潑、好動, 很快就成為同學之間的風雲人物。幸虧有他,讓昏昏欲睡的創業家們還能在晚上的課程中 打起精神。 但 Linkwish 本身跟它的創辦人一樣,似乎也還年輕、好動,潛力無限但方向不定。聽完 大寶的簡報我不確定 Linkwish 是一個讓使用者方便揪團的 social app,還是一個擅長 為企業(如摩斯漢堡)代工 B2C App 的 app 平台。 Linkwish 團隊獲獎無數,證明團隊的技術能力堅強,對 B2C 也有深厚的知識。剩下的就 是儘快釐清方向,專注向前行。 3. TBIC 拓華生技—口腔衛生的革命性產品 拓華生技是這屆 SLP 最成熟的創業,亦是本次 Demo Day 冠軍 。它的產品是用於潔牙的 牙齒貼膜(membrane),叫做 Toothfilm。Toothfilm 外型類似美白用的牙齒貼膜。將此 膜貼上就可以達到跟刷牙一樣的潔牙效果。 何必捨牙刷,用貼膜?因為: 1.有些人不方便使用牙膏牙刷,例如重症、老人、失能者 2. 用貼膜時雙手可做別的事(hands free),省力,能大幅提高潔牙時間 3. 膜上可增添其他配方 產品完整、產業鏈關係良好的拓華生技,走得比其他同學都遠,其創辦人 Peter 也比其 他同學資深(咦),是 SLP 中年創業的楷模。 4. 品愛情 Pimlove—真的交到男友/女友的平台 品愛情是一個網路交友平台,類似美國的 match.com、大陸的世紀佳緣、或是台灣的愛情 公寓。由於掌握了許多單身正妹的名單,創辦人陳保元深受 SLP 中工程師們的歡迎。 在眾多交友網站中,品愛情突圍的特色是它鼓勵使用者利用臉書上的「共同好友」媒和。 換句話說,如果女生對男生有興趣,她可以私下要求共同的朋友介紹。這個機制理論上能 排除來意不善或是色情的訊息,並提高配對率。 雖然網路交友永遠充滿八卦的話題,但創辦人陳保元個人更加精采。他有說不完的創業故 事,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創業人不屈不撓、能屈能伸的精神 。 5. Ardise – 提高台灣花卉產值 Ardise 的創辦人 Shawn 似乎是台灣生技業年輕創業家的典型:熱情,但面對極高的創業 門檻。 Shawn 希望提高台灣的花卉業在日本拍賣市場的價值,因此打算採用以下幾個策略: a. 從學術界授權專利研發,提高花卉的賣相以及抗蟲率 b. 與種苗商合作,提供花卉技術,從中獲得花卉升值的抽成 c. 與拍賣商(auctioneer)打好關係,提早得知花卉市場的需求 換句話說,Ardise 的商業模式是提昇產業鏈中每一個環節的效率。在我看來要達到以上 任何一項目標都需花上數年時間,工程浩大。Shawn 的團隊還在起步階段,相信在摸索之 後能縮小切入的位置。 6. Citydomo—在地評價分享平台 Citydomo 大致上類似美國的 Yelp,是一個鼓勵店家評論的平台。創辦人 Kevin 來自美 國,他的技術合夥人是他在 Duke MBA 的同學,據說已經創立過兩家賺錢的公司。 用戶在 Citydomo 上寫店家的評論可以獲得點數,而點數則由店家贊助。可以評論的店家 包括餐廳、旅遊、購物、健康醫療等。 Citydomo 的商業模式清楚,在國外也成功過很多次,最大的難處是擴大規模。這種在地 服務(local based)競爭激烈,包括愛評網、Openlife 都在爭奪客戶的評論。 創辦人 Kevin 學歷好、工作經驗優異,也有強大的技術合夥人;但為何一位 ABC 會來台 灣投入這麼本地化的產業?莫非是因為他喜歡逛夜店?不過話說回來,台北有許多成功的 消費產業都是由海龜派回台創立,例如餐廳樂子(Diner)、越苑、Primo 等等。或許 Citydomo 在加入資金的燃料之後,就能快速起飛。 以上就是 SLP 第一屆上台發表的創業團隊。有興趣參加第二屆的,可密切注意 SLP Taipei 官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170.71.133

02/02 03:04, , 1F
好文推!
02/02 03:04, 1F

02/02 05:49, , 2F
感謝,推。
02/02 05:49, 2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robinhoodli (68.170.71.133), 時間: 02/03/2013 01:41:56

02/04 19:58, , 3F
推!
02/04 19:58, 3F
文章代碼(AID): #1H3K_cbW (toberich)
文章代碼(AID): #1H3K_cbW (tobe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