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社會] 關於筆記

看板teaching作者 (風聆)時間9年前 (2014/09/13 01:32),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因為想寫的多了些,所以用回文的方式, 提供一些個人的作法給您參考。 : 推 bottger: 感謝分享 所以您的筆記教法是"重點整理筆記"而非上課筆記 09/11 22:15 關於筆記的部分,我也仍在嘗試中,試著弄出一個比較清楚的「系統」, 可是目前還是邊做邊試,也很努力在吸收許多先進的經驗。 我試著回想自己會在什麼時候做筆記? 想來多半是以下幾種情況: 1.對書本以外的「補充」資料。 2.也是補充資料,但偏重在「書本不易展現」的圖表資料。 3.老師對書本內容的「解釋」。 4.課程本身的整理。 5.不同單元或領域的統整(整理)。 6.自己想到的延伸內容或速記法。 我一直覺得裡頭有個很微妙的部分,牽涉到「教師的存在意義」。 比方如果書本就有,那為什麼需要老師再朗讀一次? 如果書本沒有,為什麼老師不直接提供給學生, 而要限制這些知識只能在他的課堂裡獲得? 尤其有了網路後,這些延伸知識更容易取得。 ......諸如此類XD 但討論起來沒完沒了,先就此略過。 於是我會把必要的補充知識印出來,或線上開放,提供給學生(或其他老師), 其中有些我覺得寫過一次會更好的(可以更注意到細節), 或者當中有讓學生自己想的部分,就會讓他們抄寫。 尤其是地圖,我覺得地圖一定要反覆的畫。 不過我覺得國小的課程,除了四年級幾乎要「以補充為主,課本只是輔助」外, 其他補充的必要性有限。 比起來,我會覺得「學習如何做筆記」這點可能比課程本身更重要。 (當然也有些版本的三年級有「學習如何學習」的課程內容, 我覺得那個很重要,值得花四年來實踐) 所以才會把焦點放在「讓學生試著用不同方式來記筆記」這點上。 比方圖表統整、圖畫速記、聯想、顏色、格式、位置...... 但他們到底有沒有應用在其他領域上,目前我還不知道orz 至於學生如果自己想記的,我會覺得當然好。 只是有些學生會覺得「這本筆記本是用來評量跟作業的,只能記老師要求的」, 所以會「再」準備一本筆記本記自己想記的,也會在不同領域使用。 (有時候還會有塗鴉或心情小語XD) 我對這點感到有點困擾,因為我會覺得筆記本就是筆記本, 照說應該配合使用者個人的需要, 所以我會跟學生說隨便你記。 但如果學生這本筆記本裡包含了社會自然數學國語體育之類的筆記內容, 那我評分時又會覺得很困擾,所以目前是無解...... orz : → bottger: 關於複習考我也同意您觀點 但又擔心期中考一次背三個單元 09/11 22:15 : → bottger: 是否太多 (我教六年級)不知您是否有遭遇家長質疑這點過呢 09/11 22:16 : → bottger: 想聽聽您的意見:) 09/11 22:17 與您分享自己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 我目前也是六年級。(不過我覺得五年級這問題比較大,六年級反而還好) 開始這麼做大概有十年了,運氣很好,幾乎沒遇過家長質疑。 不過「取得信任」是個很長的歷程, 我最初僅只在自己任教的班級做(有段時間因為兼某些工作,課很少), 連筆試也自己出(牽涉到我想把試題依照能力指標來分開計分), 後來慢慢推展到同學年,或者跨不同學年。 (現在即使我沒有任教的學年,不少同事也會用類似的方式出題或給孩子複習) 這歷程真的很長......(遠目) 我覺得主要是要讓家長放心、相信你是在為他們孩子好。 所以我一開始就做不少說明,比方一開始的通知單(還有Q&A)、評量方式, 甚至親師座談會時跑班去回答家長的問題, 即使不是我教的班級我也會跑。 (即使其他教學方式不一定一樣,但至少筆試跟複習問題單都用我的) 如果有家長提問,我都會回覆他一篇「落落長」的內容, 或者在一家一菜時,把她帶到門口說明個20分鐘(眼睛只能看著那些菜XD)...... 後來家長怕我囉唆又不敢質疑了(大誤) 我的社會學習領域成績單長這個樣子: http://ppt.cc/wfvG (某次四年級的成績單,每個人一張) 如果是學期初第一次,我會在成績單背面附上「如何閱讀這張成績單」。 http://ppt.cc/I6wC 到了學年或學習階段結束,還會給他們這樣的「能力檢核表」: http://ppt.cc/rim5 每次筆試完我都會把考卷放出來(如果沒忘記),比方這是五下最後一次評量: http://taisoci.blogspot.tw/2014/06/1022_8020.html (也給安親班看,我覺得安親班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當然還是有落落長的說明(已經儘量再減少), 當你做到很「變態」的程度時,其實家長雖然不一定理解,但卻會信任你。 當家長信任你之後,他們會告訴其他家長, 然後你就能做很多想在課堂上嘗試的事。 但說真的,我覺得一般學校同事之間的溝通,要比家長這邊來得更複雜...... 還好我們學校同事滿不錯的,但如果換一個學校,我就不確定自己能不能這樣做。 與您分享,或許可以作為一點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22.8.13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eaching/M.1410543151.A.6B1.html

09/13 21:35, , 1F
原來這是您的十年放長線努力成果 很感謝您這麼詳盡的分享
09/13 21:35, 1F

09/13 21:35, , 2F
我是十年導師第一次轉社會科任 看來我還需要一段時間先累
09/13 21:35, 2F

09/13 21:36, , 3F
積經驗 待時機成熟才能一步步過渡到您描述的境界XD
09/13 21:36, 3F

09/13 21:38, , 4F
今年職務轉換真的深刻體會到級任科任真的都是術業有專攻
09/13 21:38, 4F

09/13 22:52, , 5F
icecream老師也太強,當您的學生太幸福了!
09/13 22:52, 5F

09/13 23:14, , 6F
仔細的拜讀您的部落格,收穫豐富,再次感恩您的分享~~
09/13 23:14, 6F
文章代碼(AID): #1K4oulQn (teaching)
文章代碼(AID): #1K4oulQn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