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 分數除法

看板teaching作者 (啦啦光 ._.)時間15年前 (2009/04/09 00:4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MOUSE0110 (卯死)》之銘言: : 如何和小學生解釋 : 5 除以3/4 = 5 * 4/3 : 總不能直接告訴他 : 你就顛倒過來 然後就變成乘法吧... 除法有兩種主要的意義: 1. 平分:譬如 15 個蘋果分給 3 個小朋友,每人有幾顆蘋果 15 - 3 = 12 ...... 經過第 1 次分配,每人有 1 顆蘋果,剩下 12 個 12 - 3 = 9 ...... 經過第 2 次分配,每人有 2 顆蘋果,剩下 9 個 9 - 3 = 6 ...... 經過第 3 次分配,每人有 3 顆蘋果,剩下 6 個 6 - 3 = 3 ...... 經過第 4 次分配,每人有 4 顆蘋果,剩下 3 個 3 - 3 = 0 ...... 經過第 5 次分配,每人有 5 顆蘋果,至此已分完 這是在記錄分配「次數」,看看 15 不斷用 3 來去除,可以去除幾次 分配次數是重要的,因為知道這個就會知道每人有幾顆蘋果 2. 倍數關係:譬如哥哥有 80 元,弟弟有 20 元,哥哥的錢數是弟弟的幾倍 80 - 20 = 60 .... 把哥哥的錢拿出 20 元,剩下 60 元,目前有 1 份 20 60 - 20 = 40 .... 再把哥哥的錢拿出 20 元,剩下 40 元,目前有 2 份 20 40 - 20 = 20 .... 再把哥哥的錢拿出 20 元,剩下 20 元,目前有 3 份 20 20 - 20 = 0 .... 再把哥哥的錢拿出 20 元,剩下 0 元,目前有 4 份 20 這也是在記錄「去除」的「次數」,哥哥的錢變成 4 份 20 所以哥哥的錢是弟弟的 4 倍,同樣地,次數即為倍數 5 除以 3/4, 這件事情說是平分很怪,難道要平分給 3/4 個人? (*) 所以這邊的引入用倍數關係應該會比較好教,就是看 5 是 3/4 的幾倍 這個數字不好,因為不是整除,對初學很不恰當,以下改為 6 除以 3/4 這個部分用圖解會比較恰當,其實上面說的蘋果和錢的問題,也應該配合圖解 蘋果題要把 15 個蘋果畫出來,然後每次圈起 3 個蘋果表示分掉的部分 錢的話就畫出 8 個 10 元硬幣,再用相同操作,圈起來是為了方便辨識有幾堆 6 除以 3/4 的話不妨畫 6 個大餅,每個大餅都是 4 等分過的 每次把其中 3/4 塊餅塗色,看可以做幾次,每次換不同顏色,方便計算分了幾次 這樣只能理解什麼叫「除以 3/4」,還不盡然是我們要的 要怎樣讓學生理解 6 除以 3/4, 就是 6 乘以 4/3 呢? 我使用的方法是類似科學實驗,我們想知道一個數字除以分數 分母和分子分別會造成什麼影響,實驗設計很簡單 實驗一:控制變因是被除數和分子,操縱變因是分母 實驗二:控制變因是被除數和分母,操縱變因是分子 實驗一的部分,讓學生實做,計算 3 分別除以 1/2, 1/3, 1/4 的答案,並觀察 會發現除以「幾分之一」就會讓答案變成被除數的幾倍,這件事情不難理解 (**) 實驗二,則是讓學生用 3 分別除以 1/4, 2/4, 3/4, 並觀察答案 會發現 2/4 的答案是 1/4 的一半,3/4 的答案是 1/4 的 1/3, why? (***) 從這邊發現到分子是多少倍就會讓答案少幾倍 有這兩個結果,我們就可以回頭來解剛剛的問題 6 除以 3/4 = ? 這太難了,先簡化一下問題 6 除以 1/4 = ? 這個剛剛學過,6 除以 1/4 = 6 * 4 = 24 現在回頭攻擊剛剛的問題 6 除以 3/4 = ? 這也是剛剛學過,答案會是上一個問題的 1/3, 所以答案是 24 * 1/3 = 8 把這兩個步驟統整起來: 6 除以 3/4 = 6 * 4 * 1/3 先不急著把 6 * 4 算出來,而先合併 4 * 1/3 的部分,會有很有趣的結果: 6 除以 3/4 = 6 * 4 * 1/3 = 6 * 4/3 原來當除數是分數時,我們可以直接把分數倒過來並改為乘法 只試過一個例子,會不會只是巧合? 再多試幾個算式來看看: 8 除以 4/7 = ? 8 除以 1/7 = 8 * 7 8 除以 4/7 (會是上一行的 1/4, 所以) = 8 * 7 * 1/4 = 8 * 7/4 (如果我來教的話,會讓學生多做幾遍這個練習,應該有助於理解) 是了好幾個例子都沒問題,以後我們可以安心使用這一招了!(****) * 平分給 3/4 個是可能的,譬如速度的計算 5 小時跑 500 公里,就是把 500 公里平分給 5 個 (其實是小時) 所以也可以把 60 公里平分給 3/4 個人,每個人得到 80 公里 這個觀念當然不需要教,除非學生超資優,否則只會有反效果 ** 可以讓學生用討論的方式來理解這部分,數學課其實很適合分組 *** 這部分當然也很適合討論,但可預見的是光有討論,學生應該還是一知半解 所以教師在討論後的統整非常重要 討論結果應該類似「每次要分出去 3 倍的東西,所以次數有 1/3」 **** 這不是數學證明,只是經驗法則,小學只要建構直觀即可,證明是學者的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35.235

04/23 13:45, , 1F
啪手!!!!!!
04/23 13:45, 1F

05/18 16:05, , 2F
05/18 16:05, 2F

06/27 20:40, , 3F
好讚喔!
06/27 20:40, 3F
文章代碼(AID): #19tDJ2uH (teach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tDJ2uH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