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股利稅

看板tax作者 ( )時間11年前 (2013/05/15 17:11),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以前我也曾經相信過這句話,跟cdfreen板友說的一樣 → cdfreen:想要節稅可以找高抵扣率的股票,製造多一點可抵扣稅額 05/14 21:25 其實應該說: 找「可扣抵稅額愈高的股票」來節稅,高扣抵比率並不等於可扣抵稅額愈高 理由是就算可扣抵比率再高,公司不發現金股利,一樣沒有可扣抵稅額 該怎麼解釋呢?只要看得懂股利的扣繳憑單,就會懂了~ 為了證明我沒亂講,找了一張很拍勢(窮)的股利憑單來解釋,就不援用pigers講的數據 **************************************************************************** 認識股利憑單:http://ppt.cc/HnT7 現金股利 $692 = 股數 ×1.01,故股數 = $692/1.01 = 685 股 (實際入帳金額$685) 在憑單上的股票股利寫了10股,配股算法:685股 ×0.15/10 = 10股 可扣抵稅額 = 現金股利×可扣抵比率 = $692 ×17.84% = 141 股利總額 = 現金股利 + 配股×面額$10 + 可扣抵稅額 = $692+10×$10+ $141 = $933 假設適用稅率12% 只有685股的股票,綜合所得多了$933元,可以抵稅$141 $933×12%- $141 = 可退 $29,$29即可用來節稅 **************************************************************************** 如果只看上例最後結果,很容易到這樣不正確的結論: 可扣抵比率(17.84%)>適用稅率(12%),具有節稅效果。 可扣抵稅額 = 現金股利 ×可扣抵比率 有沒有可能可扣抵比率很高,結果可扣抵稅額完全不能用 有,例如:集盛、力鵬...,雖然可扣抵比率分別為37.24%、42.23%,但是現金股利是0 另外要小心僅有高配股的股票,使課稅級距發生跳級的情形,不適合用於節稅 上述舉例,拾人牙慧從股市板(stock)找到了這個連結可參考 http://stock.wespai.com/rate102 爬本板之前的m文,也有板友rebot提出的判別方法(#16HieBvb) 綜所稅適用稅率<(可扣抵稅額/股利總額),才具有節稅的效果 此公式也可從上面認識股利憑單導出: $933×12%- $141 = 可退 $29,$29即可用來節稅 上式:股利總額×綜所稅適用稅率-可扣抵稅額 < 0 移項整理得:綜所稅適用稅率<可扣抵稅額/股利總額 如果參與除息除權只是為了節稅,不考慮基本面、填息、填權、補充保費, 因為購買股票有口袋預算限制,我會"不負責任"依下列順序考慮選股的方式: 1.可扣抵稅額/購進一張股票價格 (每一元購價可得多少的可扣抵稅額) 2.綜所稅適用稅率<(可扣抵稅額/股利總額) ※ 引述《pigers (pigers)》之銘言: : 剛剛查詢股利節稅 : http://tw.myblog.yahoo.com/aiit-foud/article?mid=5937&next=5860&l=f&fid=28 : 舉例來說,呂老師以22元買進A股票十張,總成本22萬元(不考慮證交稅、手續費) : ,當公司配發2.5元現金股利,呂老師如果參與除息,一共可獲得2萬5000元現金股利 : (10張股票×1000股×2.5元)。 : 假設呂老師今年適用綜所稅率30%,A公司股票可扣抵稅額比率37.9%,呂老師若參與 : 除息,除可獲得2萬5000元股利外,尚可額外退稅1,975元(7.9%×25,000),總計 : 實領股利2萬6975元。 : ************************************************************************ : 他的說法與我的認知是有差距的 : 想來請教 : 我以為 應該是 獲得的現金股利 25000 : 扣掉抵扣金額,剩餘的才會到手中(25000-25000*0.379) : 抵扣的先放入國庫(25000*0.379),等繳稅再放入計算 : 請問是網路上的想法正確還是我的想法正確? : 另外還有一個網站說 : 股利 是併入 27萬 免稅利息內, : 是不是說我如果股利加上存款孳息 : 少於27萬就可以申請退預繳的扣抵稅額? : 請教各位,謝謝 -- / V V 流浪一枚 不給認養/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6.19.247

05/15 20:35, , 1F
唔,上了一課 :)
05/15 20:35, 1F

05/17 01:23, , 2F
認真了解中,但有夠複雜,感謝
05/17 01:23, 2F
※ 編輯: superidea 來自: 36.236.19.3 (05/25 13:53)

02/12 17:25, , 3F
本文有些地方有誤,更改文章後請參考#1Iyrm0i9 (stock)
02/12 17:25, 3F
文章代碼(AID): #1Har5Jc3 (ta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 篇):
文章代碼(AID): #1Har5Jc3 (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