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囧摸] 批踢踢已回收

看板talk作者 (默艾)時間8年前 (2016/06/01 01:56), 8年前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推 ariel780102: 我覺得可能跟我們老的越來越老 但是一直有年輕人注入 06/01 00:48 : → ariel780102: 所以會有越來越分叉的感覺 06/01 00:48 : → e223445: 不知道呢...有種越來越差的感覺 06/01 00:49 之前看的『大災變』,提到一個很簡單的概念,我到現在都還在用。 復活島上完全沒樹,研究學者問,當最後一棵樹倒下的時候,他們在 想什麼。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許多角度去想,想到什麼都是我們自己得到的領 悟。 ==== 我自己想到的是「觀念」的建立。觀念可以延用到教育養成上。 也就是,一個人出生後,他面對的環境就是他要學習知覺的世界的一 切,那些東西建構了他絕大部份的認知的開始。 所以復活島上本來有很多樹,人們也習慣樹的存在,但隨著漸漸砍樹 的關係,他們的孩子對樹的概念就漸漸的不同。最後的人們對樹就失去 認同感,可能就會想著,「反正樹本來就很少了,而且常常砍,就砍了 吧。」。而無法想像一整座森林的那種感覺。 這種很常識的東西,在我們的社會也很多。現在都市裡的小孩不太知 道田野的感覺,甚至不知道泥土的感覺,甚至不相信過去有些乾淨的河 水是可以生飲的。 觀念是培養與累積出來的,所以教育自然有它重要的地方。 ==== 所以現在的年輕網路族群,為何發生今天別版的狀況,這也是觀念的 關係。 教育,生活環境,家庭觀念,娛樂內容,讓他們習慣了這些東西的存 在,然後學習到這些。 再借用『數位痴呆症』的作者,對大腦成長的研究內容來說。年輕一 輩的人,從小成長的環境充滿著電腦遊戲,對他們是嚴重的傷害。 對我們年長一輩的人,自幼是在一個勉強還有地方可以跑跳的環境下 成長過來的,所以我們對田對巷子對樹林,對環境的認同與肢體的學習 勉強還有環境可以作。當然,我們也因為環境的關係,對傳統社群的感 受與融入,都記憶得很深刻。 比我們年輕的人,漸漸沒有那些環境,而是比我們活在更極端的環境 。都是水泥大樓,都是學校與補習班,都是考試與電玩。但也因為沒有 環境,所以社群關係不再是整個五官溝通與整個環境的配合,用身體的 各種律動,在大腦中記下我們所認知的一切名與形(叔伯嬸姨),所以現 在的孩子,人際關係之淡泊,一句「環境不同」,包含了太多細節。 一方面除了社群的疏離,長輩社交觀念的改變(影響孩子的間接社交) ,還有孩子本身接觸的物品的影響。太早習慣電腦,什麼都是電腦,學 習就變得很差。因為他們不再是用各種動作或口讀、學習與記憶各種東 西,而是複製與貼上的概念與這裡滑過來那裡滑過去的兩個動作。 所以現在的孩子寫的字比以前更醜,也常常有錯字,對字的感受更差 ,也更不在乎。 而那種電子娛樂佔去生活的時間越久,影響越是深。身體沒有跟著學 習,只有大腦接受刺激,所以經常想得比作得快,而身心失衡的結果, 以及大腦習慣了中、重度刺激,但身體卻沒有多少活動的關係,性情容 易爆躁,對自己的身體漸漸不滿意,慢慢轉為另一種現實狀況的自卑。 孤獨,膚淺,爆躁,自卑,狂熱....同理心的不足。 還有其它。 現在的孩子其實可以更容易沒有包衭的獨立思考,但其實我發現更多 的是,過度激情的現狀以及未來很可能發生的智能早衰(書上說的)。 就今天所看到的這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28.1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lk/M.1464717365.A.DBB.html ※ 編輯: wak (111.246.28.198), 06/01/2016 02:09:11

06/01 02:20, , 1F
文字的問題的確,久沒寫字甚至有些字會忘記他怎麼寫
06/01 02:20, 1F

06/01 02:20, , 2F
了。還有以前我的消遣是看看閒書小說之類的,即使是
06/01 02:20, 2F

06/01 02:20, , 3F
言情小說也有著他的文章構句,但最近開始常常上網看
06/01 02:20, 3F

06/01 02:20, , 4F
著短篇純粹口語敘述生活或是簡短笑話的文,我覺得自
06/01 02:20, 4F

06/01 02:20, , 5F
己的作文能力可能有退步了...實在是恐懼啊
06/01 02:20, 5F
同樣都是網路文字者的人來說,就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是先有文字的概念、文字寫作的長久訓練、生活環境的各種身體 活動,讓我們去學習「字」的意義,與字組成「句」的故事感受度,然 後那些再搬到網路這個工具上重新呈現。 但對年輕一點的人就不是了。 他們也許依然在手寫的環境中學習文字,但大多數的時間,卻是使用 網路這個工具來習慣這些文字。 環境的受限,體驗的內容不足,感受就不一樣。 辭溢乎情,這個現象會越來越常看到,也越來越強烈。 另外,跟這現象很有關的,是文字戰的內涵有差。 因為從文字所包含的內容,漸漸從現實環境的豐富轉移到單一視聽化 的網路,過於人擇也少了自然感以整體性(運動),以及習慣了電子的聲 光刺激,勝於整體全面的滿足,所以更容易躁動,狂熱。 讓在筆戰層次上,有很顯著的不同。 這在中國與北韓有點意思,他們經歷很強烈的政治壓迫而環境的發展 與資訊的普及與使用被嚴格管制,所以他們在政治解放後的文字,會非 常的意識形態,有時還很不切實際,但可以感覺得出他們對於精神世界 常常有很深(不一定很具體)的概念,卻講不出他們所想的,情溢乎辭。 在台灣年輕一代,文字上常常反過來,是辭溢乎情。教育方向、傳統 觀念、生活環境,很多,都有關係。 所以作用在筆戰上,常常看到的方式是非常沒意義的挑語病,或是扭 曲別人的文句,縮限在非常表面的地方進行爭論。在那些人戰板規的內 涵,常常可以看到這種很瑣碎無聊的小事。 他們不談意義,他們會說那種板規太籠統,漏洞很多。但同時,也挑 盡各種板規的漏洞。 但其實所有的板規都只是工具,所有的工具必然要有一定的彈性,所 有的板規再囊括起整個板所想要構築的風貌,所以版主的人擇一定是必 然,這在哪裡都一樣。 於是,這一類的筆戰風格,都會停留在非常表面的文字遊戲,但永遠 不會滿足,但他們自以為正義,樂此不彼,集合了膚淺,爆躁,自卑, 狂熱,認同感,卻更弱化了同理心,變成每一個傲嬌的神威。 ※ 編輯: wak (111.246.28.198), 06/01/2016 11:22:34
文章代碼(AID): #1NJT0rsx (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NJT0rsx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