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的2008行動記事本

看板t-management作者 (cupule)時間16年前 (2007/12/27 22:56),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p255ys3 (玫瑰.狐狸.小王子)》之銘言: : 我很猶豫要不要買這種記事本, : 去年我買了一本, : 可是半個字都沒寫!! : 現在整本新得讓人心酸QQ : 究竟要怎麼樣才會讓自己養成隨手記事的習慣呢? : 每次有什麼備忘, : 我都只是拿小便條記下來, : 而且我在想, : 小小的筆記本, : 要記錄"計畫要去做的事", : 還是"我已經做到的事"? : 兩個都記錄的話, : 這樣不是就很雜亂, : 都看不見重點了, : 真的蠻麻煩,而且格子也擠不下, : 重要的是,我常常會懶得紀錄。 其實你已經有隨手記事的習慣了,只是對象是小便條,不是固定記事本。 小便條跟記事本的差別在於時間性,用記事本是把事情寫在預訂要執行的時間上, 將所有的小便條累積起來寫上時間,然後照時間排列起來就變成記事本囉。 嚴格說來小便條是無法作好時間管理的,尤其對我這種有公司、學校、私人多重事務 要處理安排的人就一定會用記事本,自己什麼時候有空什麼時候再忙能一清二楚。 當然臨時有備忘使用便利貼再貼到記事本上也是常見的作法。 而使用記事本的好處是能夠回朔歷史,比腦袋或是小便條都要來的可靠, 以安排讀書計劃為例,記事本一方面能幫助你回想上週作了念了哪些書, 另一方面幫助你對上週的時間管理做些檢視,什麼時間唸書工作效率最好, 接下來排下週讀書計劃時就可以慢慢作點修正,在有效率的時間多唸一些。 另外您提到要記錄"計畫要去做的事" 還是"我已經做到的事"? 我個人認為兩者只是時間點上的問題,"計劃"是未來式、"已經做到"是過去式, 中間的時間點就是計畫完成時間,應該是先計畫,當時間到了自然會有兩種結果: 一種是完成->已經做到的事;另一種是未完成->沒有做到的事。 但前提是你要先開始記錄"計劃要做的事",我想就不用去擔心"已經做到的事"。 ---------------------------------------------------------------------------- <<示意圖>> 成就感累積,繼續下一件想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V 時間到 | 想做的事-->安排時間,寫在本子上---------->完成,已經做到的事-->成就感--| ^ | | |--->未完成,沒有做到的事-->失落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想繼續做,另外安排其他時間完成 V 不繼續做 ----------------------------------------------------------------------------- 舉個例子來說,若你計劃下午3-5點背10各單字,這就是"計劃要做的事", 5點到了背了15各單字,在記錄前面打個勾 V,這就是"已經做到的事", 要是不小睡著只背完5各單字,另外安排時間再背,這就是"沒有做到的事"。 成就感會在你打勾的同時一點一滴累積,提供你繼續計劃的動力。 便條紙在事情完成後大部分是放在一旁或是丟掉,就沒辦法累積了。 每個人時間管理的習慣不同,因人而異,上面的想法給你做參考, 實際執行的人還是您自己,有沒有用自己最明白,加油。 : 之前板上有人分享"晨間日記", : 感覺很好用, : 可是我不是每天開機的人, : 因為我每每一上網很容易就流失掉很多時間。 : 我不太會拿捏時間, : 常常到了晚上, : 發現今天的我做的事比預想中的還少, : 或是預計要做的事沒做完, : 而十分懊惱。 : 我正在準備明年的考試, : 本來想拿行事曆寫讀書計畫, : 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排, : 與其花時間想計畫,不如就讓他順其自然, : 可是成效不彰。 : 希望有人能分享有關讀書規劃的經驗Q______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50.77 ※ 編輯: cupule 來自: 61.224.50.77 (12/27 23:11)

12/28 00:34, , 1F
感謝:)
12/28 00:34, 1F

12/28 21:28, , 2F
覺得原PO很有條理
12/28 21:28, 2F
文章代碼(AID): #17Sxqkm_ (t-managem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Sxqkm_ (t-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