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公開觀課不是教學觀摩,全教會破3大迷思。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5年前 (2018/07/17 01:36), 編輯推噓9(11212)
留言25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公開觀課不是教學觀摩,全教會破3大迷思。 https://reurl.cc/e5ppR 作者:親子天下ꀠ2018-07-06 12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後,每名教師都必須公開觀課。但是許多人以為公開觀課就是教學觀 摩,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澄清3大疑點,推出《觀議課實務手冊》,希望公開觀課可以 真正成為教師間的教學專業對話。 作者:張益勤 12年國教新課綱將在明年8月上路,未來每位校長、老師都必須在1學年進行1次公開觀課 。根據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會)統計,全國有70%以上的教師贊成公開觀課,但 是仍有不少人對公開觀課的概念似懂非懂,也存有許多迷思。譬如,觀課時可不可以拍照 ?議課時又該如何「以學生為中心」的回饋? 全教會理事長張旭政表示,公開觀課不是品頭論足,更不是一場表演,而是要促進教師的 專業對話。他指出,一般人常以為公開觀課就是教學觀摩,是錯誤的想像。他指出,公開 觀課與教學觀摩有3個最大的差別: 差別一:公開觀課有事前的備課、說課 張旭政表示,教學觀摩是一般人對公開觀課的錯誤想像。但是教學觀摩的雙方在觀摩前都 沒有任何的討論,只是透過學校公告的通知,在特定時間抵達教室看老師上課。他指出, 不僅是上課的老師不知道誰會來,只顧著卯足全力呈現出最好的表現,讓觀摩容易淪為一 場表演;對於到教室觀摩的老師,也因為缺乏討論,不易對焦。 「相較之下,公開觀課需要非常多的事前準備」,張旭政說。張旭政表示,公開觀課前, 老師們必須有共同備課的基礎,建立信任感,也必須在行前「說課」,讓觀課的老師明白 台上老師的教學目標、學生特性、教學方法等,協助彼此聚焦。 差別二:公開觀課的焦點在於學生的學習,而非教師的教學 張旭政強調,公開觀課期待實質的專業對話,必須聚焦在學生的學習,而非看老師表演。 在全教會推出的《觀議課實務手冊》裡也說到,因著許多教師開始嘗試以學思達、分組教 學、學習共同體等方式教學,學生的互動與學習更是教室裡的重點,觀課的重點也更應該 在學生身上。 張旭政期待,觀課教師可以成為上課老師的「第三隻眼」,以客觀角度觀察學生行為,關 心學生的學習迷思?學習鷹架?甚至是身心狀態等,「甚至如果實施分組教學也可以分配 觀課的老師分別注意不同的組別」,張旭政說。 差別三:公開觀課後必須議課 進行公開觀課之後必須議課,換言之,必須全部老師坐下來討論觀課的學習,並不是像教 學觀摩在回饋表上勾選選項而已。《觀議課實務手冊》中也提到,教師議課要儘量以觀察 到的事實為討論內容,避免空泛。舉例像是,學生的互動情形、學生面對甚麼學習困難與 解決過程等。 張旭政則提醒,議課時要避免評論教師、不批判學生也不下結論,保持開放的提出建議, 並且學習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敘述方式,而不是以教師為主體。 為了讓公開觀課實際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環,而非淪於形式上的業務,全教會也推出《 觀議課實務手冊》,為老師們一一釋疑,也期待隨著新課綱上路,能讓公開觀課成為教師 的專業對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3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531762587.A.A4B.html

07/17 07:05, , 1F
推分享
07/17 07:05, 1F

07/17 07:07, , 2F
不就是互相河蟹又應付的過程罷了,出社會了,誰敢真正講
07/17 07:07, 2F

07/17 07:07, , 3F
別人的缺點,成熟點可以嗎?
07/17 07:07, 3F

07/17 07:59, , 4F
樓上 尊重教師專業與地位 我們會用委婉的方式表達
07/17 07:59, 4F

07/17 08:04, , 5F
我們學校公開觀課之後 有缺點照講啊 提醒修正 有問題還
07/17 08:04, 5F

07/17 08:04, , 6F
裝沒看到是誰的問題
07/17 08:04, 6F

07/17 08:05, , 7F
推二樓。還有那個70%老師贊成是哪來的根據?為什麼我的前輩
07/17 08:05, 7F

07/17 08:05, , 8F
同事們每個都很反對?
07/17 08:05, 8F

07/17 08:48, , 9F
會不會認真照實講是看學校風氣
07/17 08:48, 9F

07/17 09:02, , 10F
呵呵 都沒遇過機車同事專挑毛病的嗎
07/17 09:02, 10F

07/17 10:16, , 11F
幾年前教學觀摩,字卡的字打歪,也被提出來檢討一番
07/17 10:16, 11F

07/17 10:31, , 12F
覺得就是另一種教專罷了
07/17 10:31, 12F

07/17 11:28, , 13F
認同 真的很像教專 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擾民措施
07/17 11:28, 13F

07/17 11:54, , 14F
需要強迫每個人被人品頭論足的專業,還叫專業嗎?
07/17 11:54, 14F

07/17 12:52, , 15F
完全不可能70%老師同意,少畫唬爛!
07/17 12:52, 15F

07/17 13:54, , 16F
破不了的啦,亂源決策
07/17 13:54, 16F

07/17 16:17, , 17F
我覺得說得很好啊...總是會有一些亂源
07/17 16:17, 17F

07/17 16:18, , 18F
但總不會全部都是亂源...
07/17 16:18, 18F

07/17 16:34, , 19F
其實設計確實有良善之處啦 不過70%是真得虎爛
07/17 16:34, 19F

07/17 18:30, , 20F
如果20個同事有18個說你教學要改進,那到底是同事機車
07/17 18:30, 20F

07/17 18:30, , 21F
還是你有問題。反之,20個只有一個在挑你毛病,你卻硬
07/17 18:30, 21F

07/17 18:30, , 22F
要放大那一個人的意見,到底是多沒自信。拿這個作為反
07/17 18:30, 22F

07/17 18:30, , 23F
對理由,可不可以再強一點。
07/17 18:30, 23F

07/18 13:44, , 24F
沒料的當然挫勒蛋
07/18 13:44, 24F

07/19 22:19, , 25F
還不是你們亂搞的結果卻要全台教師承受
07/19 22:19, 25F
文章代碼(AID): #1RJDURfB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