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神經科學申請者可善用SfN

看板studyabroad作者 (2000漫遊)時間6年前 (2018/05/26 09:39), 6年前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今天系上演講後安排了一個講者和研究生的午餐閒聊會 有一位即將畢業的學生問起: 找postdoc工作,時 怎樣才能知道未來lab能不能讓你做自己想做的研究 講者的答案是, 這種機會確實不多, 但是善用研討會, 可以增加這個機會 以下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這位講者(UCSD 教授)的建議 其實lab用計畫的經費雇用postdoc, 想當然做的研究一定有一大部分是為了計畫 另外你的研究興趣若跟PI或該lab的興趣與專長差很多, 一定會有處處摯肘的感覺 所以從你打定主意以後要做postdoc開始, 參加研討會就是你去找出哪個lab最可能適合你的機會 講者說, 從他還沒有任何發表開始, 去參加研討會之前他就會去問問指導教授, 有沒有什麼他應該去見一見的人或lab 而在研討會中, 他會主動找對方閒聊, 說自己現在是某某年級, 未來打算做什麼, 並問問對方實驗室的工作情形等等 這樣會對自己未來有哪些選擇, 有更明確的概念 (我覺得這裡的主要目標不是為了要讓對方記住自己, 所以重點不在於求表現) (但如果你是強者, 當然也不用吝於表現囉 XD) 這位講者說, 他到博五才發表第一篇paper, 但很早就開始做這些事 畢竟完全契合的去處本來就不多, 越早開始才越有可能找到 (聽到這裡我覺得我過去四年光陰全都浪費掉了阿 XD) (以前確實有種迷思, 覺得所謂networking找工作就是去秀自己...) 分享的部分就到這邊。我的領域是認知神經科學方面, 不太清楚其他領域的情形是否也類似, 大家就做個參考囉。 我是覺得這類經驗之談我在台灣比較少聽到, 而這種資訊落差也是我們(若要跟外國人競爭研究職)吃虧的地方吧。 也很期待在這邊看到大家多多分享這類的見聞~ ※ 引述《wander2000 (2000漫遊)》之銘言: : 我自己之前完全沒有怎麼利用SfN來幫助申請的概念 : 所以這次參加研討會算是有學到 想說來分享一下 : SfN研討會通常在每年的11月舉辦 : 時間點正好落在很多學校的申請時限截止前 : 所以很多大學生會在研討會前與有興趣的教授聯絡 : 詢問是否可在研討會見面 或請教授到自己的poster session指教 : 即使教授不會出席 也可以和該lab去貼poster的學生或postdoc談談 : 看看大家都在做些什麼研究 : 現場也有很多學校來擺攤爭取學生 應該可以蒐集到蠻多情報 : 參加研討會當然是所費不貲 : 如果能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 通常可以爭取到補助 : 這個研討會雖然名為Society of Neuroscience Annual Meeting : 實際上從分子細胞層次到認知層次乃至於資料分析方法都可以投稿 : 像我的poster內容純粹只是認知行為實驗(沒有涉及fMRI或EEG等)也有上 : 而且個人覺得投poster被接受率還蠻高的 可以拚拚看 : 順帶一提 我覺得申請前先寄信給教授詢問是否有收學生還蠻重要的 : 不只是"套瓷" 而是很多教授會因各種原因而不收學生 不問是不會知道的 : 我老闆今年也收到很多學生來信 想約在SfN見面 : 但因為實驗室已經滿了 他都直接回信說今年無法收學生 : 當然也不是每個學生都是先聯絡過才被錄取 只是這樣肯定會省你不少報名費 -- ※ 編輯: wander2000 (128.111.64.94), 05/26/2018 09:41:06

05/26 12:24, 6年前 , 1F
推! 未來也想申cogneuro 話說w大好像
05/26 12:24, 1F

05/26 12:25, 6年前 , 2F
沒po過phD申請分享? 可以偷偷許願嗎
05/26 12:25, 2F

05/26 12:25, 6年前 , 3F
XD 板上好少啊~~QQ
05/26 12:25, 3F

05/26 14:21, 6年前 , 4F
推,很多事情要提前準備
05/26 14:21, 4F

05/27 06:57, 6年前 , 5F
thank you for sharing
05/27 06:57, 5F
文章代碼(AID): #1R2Bh2cs (studyabroad)
文章代碼(AID): #1R2Bh2cs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