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建築]SCI-Arc M.ArchI 學士後建築

看板studyabroad作者 (↖☆煞氣a阿伯㊣↘)時間11年前 (2013/07/17 23:54), 編輯推噓16(1603)
留言19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好 抱歉這是一篇遲來的2012心得文 看版上建築方面的心得分享好像比較少 學士後建築的部分又更少 因此來貢獻自己一點小小的心得 希望對之後要申請的朋友可以有所幫助 更重要的是加油打氣 因為有那麼一段時間總是非常難熬 以下申請皆為學士後建築 M.ArchI 3.5yr AD: SCI-Arc Pratt RISD R: 10間ivy league(就是大家都可以舉例出來的十間) 除此之外還有國內的學校(皆為推甄) 東海 實踐 交通 台科 個人背景: 台中人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 學士 2008 陸軍六軍團警衛連 憲兵下士 2009 打工仔邊上課邊準備申請 2010-2011 仍然繼續上課參加工作營 2012 GRE V370 Q800 TOEFL 94 (總共考四次左右) GPA: 3.16(應該是) 推薦信: 系上老師兩封 工作老闆一封 大家可以看到我成績並不是很理想 GPA低 GRE爛 TOEFL也沒破百 在我確定有學校念以後那些成績單大概都被我丟了 哈哈 因此有些部分記得不是很清楚 從小本蛇就是一個做事馬馬虎虎的人 靠著小聰明 考試還可以 就一路矇混過關 但是如果要認真說學到什麼 完成了什麼 或是會什麼 真的是說不出來 總之我沒有哪一方面是可以很有自信說"我比別人厲害" 但是又都可以達到一個低空飛過的標準 總之就是個差不多先生 從來沒有認真想做什麼事情 反正可以安全地躲在一個群體理過生活就可以了 小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沒見過世面 私校國中高中(全校前50名吧 上上下下)--->好像成績不錯 但說到好學生不會想到你 大學台大 雖然進了台大--->也非頂尖科系 對上課沒興趣 做研究也不認真 覺得自己英文還可以--->事實證明還差的遠 覺得自己體能很好3000都跑12分--->在憲校看到跑山路一邊抽菸一邊吃檳榔的憲特 覺得自己很幽默很會做人--->當兵想跟學長打成一片 結果黑到發亮 還好同梯的都很罩我 總之就是活在一個漂亮的假象當中 隨著眾人的腳步前進 社會的現象 家庭的期待 同儕的壓力 禮教規範 我相信還有很多像我一樣的人 每天都在生活中掙扎 不斷地在滿足他人期待與誠實面對自我的循環中拉扯 本蛇是在當兵時決定脫離這個循環 常常利用很多外表嚴肅內心輕鬆的時刻來思考自己的未來 當兵這段時間基本上就跟出國沒兩樣 語言不通 環境陌生 再加上體能負荷大 反而更能夠靜下心來誠實地面對自己 有那麼一瞬間會發現其實自己好陌生 過去二十幾年來的相處 好像都在半夢半醒之間 不好意思 個人的心得講多了 來講一些重點 GRE的部分很抱歉我無法與各位分享 因為考試當時還是醉生夢死的大學生 模考只做過一回 上課老方聊五四三才會醒來 TOEFL的部分我就有一些心得了 第一次考試是在2008年九月入伍前兩天吧 那時覺得自己英文還不錯 也都沒做過練習 我真的是每寫一個section前才在看題目說明 我只知道會有聽說讀寫四部分這樣 結果成績出來79 那時候剛新訓完真的是沮喪到不行(因為本來覺得自己很厲害) 2011年決心好好準備托福 去了送佛 整個準備時間約七個月(3月上課 最後一次考2011年十月的樣子) 一方面老師真的有點出重點 另一方面我也已經下定決心要好好準備 成績才開始進步 跟一般人不太一樣 我把準備重點放在聽力跟口說 因為我覺得英文這東西應該是要跟它糾纏一輩子了 不如從比較實用的開始練習 第一個部分是聽力 因為有很多題目都是用聽力出題 題目沒聽懂後面也就只能瞎猜了 平常我會聽itune上的podcast 有兩個比較推薦的是 "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by Dr. Jeff McQuillan and Dr. Lucy Tse" Dr. Jeff 他非常的幽默又愛耍白癡 裡面會有正常速度 跟慢速度一句一句講解非常清楚 內容常常是生活中的議題(學校 商業 節日) 大部分都用一男一女對話來進行 整個就是跟TOEFL很像 到後期我就算考完托福了到美國了 也還是會聽 因為裡面不時也會有一些文化上生活上的主題 對美國生活也是有些幫助 另一個就是"60-second science" 這個剛開始聽的時候真的很吃力 因為講的快又有很多不同領域的東西 需要一些時間才可以適應 我到現在還是只能懂56成(56不能亡) 但是對於題材涉獵的廣度幫助就很大了 一些關鍵字在我之後遇到相同議題時能夠有一些印象 而不致於會全都聽不懂很慌這樣子 這兩個是我每次只要坐車就會聽 休息時也會聽 每天大概都會聽一個鐘頭左右 或是一個episode 另外就是很多人會用的看影集 但我看的是卡通(時間短 畫面色彩漂亮 富有想像力) 這裡要推薦兩部卡通 分別是 ugly american 與 regular show 都在"好色龍"的部落格上可以找到 但這都是比較後期的時候才開始 那時候聽力已經有一定程度 我會用聽的而不是看字幕 強迫自己把視線釘在螢幕中央 而不是習慣去看字幕 後來聽得夠快了 會聽完後自己想大概是什麼意思 再看底下的中文字幕對照 當然有時候會聽不懂或是跟翻譯不同 就會再重看 看影集有個好處就是你清楚整個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 你可以發現為什麼他在這裡要用這個字 是代表什麼意思 如何回答別人問題 或是怎麼描述一件事情 甚至很多美國人會說的俚語都可以在裡面聽到 這部分就是到美國以後比較聽得懂老美平常的哈啦 聽力的部分讓我最後拿27分 但我已經忘了2008年第一次考多少 至於口說的部分我也有一些心得 我很推薦錄下自己口說的這個方法 現在手機都有的功能很方便 想錄就錄想聽就聽 我是一開始不限定自己要在時間內說完 而是把想講的都講完 講完之後就聽自己的錄音 來回十次以後 有時候甚至十幾次 就會抓到語感 之後再開始刪減內容 把長度控制到時間內 我也會先寫好想講的內容(不是模板) 然後去找一些字來替換落落長的句子 縮減內容長度 我的口說模板是自己在練習大概20 30題左右之後開始慢慢成形的 而不是一開始就寫好 我是覺得這樣比較順 不用再多花心思去背 而且可以順著自己的邏輯講 前面聽力準備的部分也有很多內容可以拿來用在口說裡 怎麼說呢? 剛開始準備口說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講的真的是英文嗎 老美真的會這樣講話嗎 會這樣用這個字嗎 這個部分真的沒有速成的方法 只能靠經驗去累積 但是像我前面提到的影集部分 由於他們是製作給美國本地人看的 所以百分之百不用擔心 裡面會講的字 用的句子 絕對是很道地的 可以試著去模仿他們怎麼用那些字 久了就會有所幫助 我的口說從第一次考試到最後進步了10分左右 如果沒記錯是從17----->27 讀的部分應該大家都很強了 我就不獻醜 寫的部分是我的弱項 手殘英打慢錯字多 加上我的思路並不是很完整 邏輯常跳躍 只能說這邊我拿了1X 就不要害大家 我的分數並非都突破天際地高 但是對於自己在準備作品集同時能有所進步已經很滿意了 目前對聽說有困難的朋友或許可以試試看我的方法 由於建築領域需要相當多的presentaiton 意見的溝通與交流 一個禮拜不同科目大概總共會有3~5次左右的presentation 每次至少10個同學加老師在聽你講 如果是期中或期末 就變成全班加全部老師 很慶幸當時自己就是從聽力與口說開始硬幹 讓現在上課省了不少力氣也會對自己說話比較有自信 以上這邊是一般科目的準備 接下來則是學士後作品集的準備 M.ArchII的朋友抱歉 那邊我就不懂了 申請建築領域需要作品集這件事對當時的我打擊很大 相信只要念設計相關科系的都知道 作品集是一個可以磨死人的東西 2009年底退伍到2011年底申請deadline 整整兩年 準備時間好像很多 但我不會畫畫 不會攝影 沒有吸引人的idea 沒有作品 我只是個剛退伍什麼都不會的小蛇一隻 只憑藉著自認為過人的觀察力與一個奇怪的信念 就想走上這條路 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是真的一點頭緒都沒有 後來開始去上課 去參加工作營 才開始有了一點概念 這邊要先推薦一些有用的材料 師大進修推廣部 台大資工系開的各種軟體課 交大基本設計課 準建築人網站與其開設的基本設計課 AA workshoop GSAPP workshop 以上這些都是我自己有去過的 可以說是引領我入門的課程 也讓我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次就是跟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交流 增加自己的眼界 台灣很小 大家的思考模式其實很像 有機會不要說去西方 光是去大陸你就能體會到有所不同 也因為這樣才漸漸知道該朝什麼樣的方向去準備 我算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摸索與嘗試 2009年年底退伍 一直到2012年才上了秋季班 但我得說我申請當時的認知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那時後一直認為要做建築相關的東西擺在作品集裡 一個project要有study要有線圖要有模型要有合成圖 後面要擺素描 速寫 攝影 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方向而已 學士後的作品集能夠包含的範圍其實是非常廣的 我知道有人把相片洗出來貼在A4的紙上 加上助解就這樣一疊紙來說一個故事 上了GSAPP 我同學有人在裡面寫了詩 對著各個他喜愛的建築寫了不同的詩 有人作品集裡面都是家具 花瓶 燈具作品 有人本來是舞者 作品集只有三頁 闡述她如何理解舞蹈與建築之間的相似性 有人放滿滿的抽象效果圖 其他什麼都沒有 有人念藝術加business的講的是他對當代藝術與各種商業活動結合的理解與操作 有朋友念社會學討論建築產業與勞工制度的關係(上RICE UPENN) 有本來在美國MTV工作的朋友 思惟精準快速 作的圖跟動畫都很漂亮(上UPENN) 各種各式各樣的作品集都有 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而反觀自己與其他一起去的台灣同學 我們就是比較中規中矩 定題目(或觀察一個現象) 做研究 想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做設計 做模型 這樣 然後擺兩三個project在作品集裡 最後再放其他自己的美術作品 平心而論我們少了自己的觀點 我們沒有自己的個性 我們可能會技術卻沒有想法 我們會做漂亮的東西但是沒有靈魂 當時的我並沒有這樣想 但經過了這一年 稍微多看了一些東西以後 我發現往往令人感興趣的東西是背後必須要有一個個性 一個故事 他必須被灌注一股思想在裡頭 所以我鼓勵各位要準備學士後的朋友 當然還是可以走本來中規中矩的方向 相對地安全 但你的競爭對手相對也多 你可以想像一個學校隨便就兩三百個申請者 要如何在眾多作品集內脫穎而出 是需要讓自己本身的東西有所不同的 我想說的並不是本來的做法不好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做(國內外皆是) 只是如果你想做什麼 想說什麼 就去做去說吧 不用有所顧慮 把他們放在做品集裡吧 賦與你的作品集一個態度 讓它與眾不同 最後想說的是我很幸運有家人 朋友一直陪伴我 也遇到許多貴人 很感謝錄取我的學校給我一個機會 當國內學校全部拒絕我時 我很想就這樣算了 面試時還有老師直接跟我說 你算了吧 然後開始我回答一句他就酸我一句 當下突然有一種在當兵的感覺 不過還好我已經退伍了 沒有被他嚇到 只是有點小小傷心 因為本來期望的是就算沒有錄取也能與這些前輩們有所交流 沒料到有這樣的結果 我繞了很多遠路 做了很多蠢事 也曾經質疑自己 但是第一次發現做一件事情不管怎樣都不會覺得累 不會想逃避只想要做得更好 那一刻我想"應該就是它了吧" 就這樣一頭栽進去了 後來跟朋友一起參加比賽得了首獎 更無疑是給自己打了一劑強心針 只希望在走過這些遠路之後能有所收穫 雖然目前還是像在一片荒無凍原上跑著 沒有目的也沒有方向 遠方聳立著披白雪的高山 風很冷冽 只聽的見自己的喘息聲 但總希望自己的足跡可以為後面踏上這段旅程的人 省掉許多寶貴的時間 P.S. 讓作品集不同絕對不是花俏的封面與排版 那只會讓人分心 想看作品集有個叫"issuu"的網站可以去看 裡面有很多 但是好壞就要靠自己去分辨 另外去上課 去工作營 很多老師助教也都會很樂意分享他們的作品集或經驗 我自己就收了一些助教給我的作品集 然後每當有一個新版本產出 把它放個幾天 自己出去玩 再回來看它 你會發現它完全變成另一本作品集 這時候再開始聽大家意見 找一個你信任的老師 請他給你意見 找幾個好朋友 各種領域都可以 聽他們的意見 能認識一起準備的人更好 能互相加油打氣彼此競爭 最後再好好聽自己的意見 聽聽自己到底滿意了沒 我的email: enbokid@gmail.com 歡迎大家有問題都可以問我 只要我能回答的我就會儘我所能地回答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44.24

07/18 00:13, , 1F
推北北!!!!!
07/18 00:13, 1F

07/18 00:29, , 2F
陳彥伯得第一!!!
07/18 00:29, 2F

07/18 00:49, , 3F
恭喜
07/18 00:49, 3F

07/18 06:34, , 4F
推!下學期我也要申請轉四年制大學了,也是建築
07/18 06:34, 4F

07/18 06:35, , 5F
希望可以成功順利!!!
07/18 06:35, 5F

07/18 09:25, , 6F
cong
07/18 09:25, 6F

07/18 12:53, , 7F
大推enbo!
07/18 12:53, 7F

07/18 13:21, , 8F
恭喜!!
07/18 13:21, 8F

07/18 15:05, , 9F
謝謝大家 也祝各位都能心想事成!
07/18 15:05, 9F
※ 編輯: enbo 來自: 220.137.160.51 (07/18 15:09)

07/18 19:28, , 10F
推!!
07/18 19:28, 10F

07/18 20:04, , 11F
\⊙▽⊙/
07/18 20:04, 11F

07/18 21:13, , 12F
「藉著自認為過人的觀察力與一個奇怪的信念」←好推這句。
07/18 21:13, 12F

07/19 16:38, , 13F
淚推
07/19 16:38, 13F

07/21 13:10, , 14F
恭喜~挑戰才正要開始!
07/21 13:10, 14F

07/22 12:46, , 15F
推!!
07/22 12:46, 15F

07/22 14:52, , 16F
恭喜!!不過Ivy League只有八所學校喔XD
07/22 14:52, 16F

07/24 23:01, , 17F
enbo第一名!
07/24 23:01, 17F

07/25 00:50, , 18F
原來ivy league只有八間 ㄏㄏ
07/25 00:50, 18F

08/09 13:15, , 19F
推!!
08/09 13:15, 19F
文章代碼(AID): #1HvhuPol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