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溯溪結構的結感(急流節目介紹)

看板sttmountain作者 (心繫台南)時間16年前 (2008/05/25 12: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mitsuisi (蛋池的烏魚子啊..)》之銘言: : ※ 引述《fatbird (心繫台南)》之銘言: : : 我想 我說的很籠統 : : 最重要的 是來自實地經驗的累積 : : 但是審隊伍的標準 : : 尤其對一支要去溯溪的隊伍來說 : : 一些基本的要求都要達到才能將危安盡可能地降低 : : 否則 塔瓦藍就不應該出現 : : 一條來路不明的白絞繩繫著三位經驗不多的生手 : : 有人出事了居然依然使用那條來路不明的繩索去救人 : : 而自己沒有確保 : : 我相信 : : 這都不是一個班底所應該要有的衝動 : : 溯溪很危險 : : 本來就應該要歸屬於小眾運動 : : 要冒險前也要先想想是否自己符合了冒險的條件 : : 所以將溯溪隊伍審核格式化 : : 就跟爬高山的基本限制2B1C一樣 : : 也許物換星移了幾個朝代之後 : : 也依然不會因人而廢興... : 說"溯溪歸屬於小眾化的運動" 我並不認同 : 社上近年就開了將近N支的溯溪隊伍.. : 溫泉溪、塔瓦蘭溪、拉客斯溪、海神宮、霧瓦納、來鳥溪、幽幽谷、馬里先溪... : 幾乎快跟登山齊頭並進了.. : 連溯溪隊都開出大眾化了.. : 何來如此之說?? : 以社會團體為例子.. : 四季溯溪俱樂部的大眾化隊伍也不是沒有聽過帶多達70幾人的例子.. : 只要幹部群達到底限.. : 溯溪隊因為溪谷地形的因素 隊伍行進本來就收的緊 : 所以不用像登山一般..要求幾個幹部cover幾個隊員新生.. : 只要有足夠的攻擊群 在地形架繩處 派人照顧 : 人多也只是影響到隊伍的速度而已.. 社會團體也常常出現 幾隻小貓幹部帶著一群人去爬大山 這樣子覺得合適於學生團體嗎? 畢竟社會團體的經驗傳承較為綿續 不像學生團體般 三年的短暫傳承 很容易會出現有斷層的現象 當然我們的兩個幹部也才能當作別人的一個幹部來用..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考量 再說溯溪大眾化 的班底要求絕不是只要有一定的攻擊群而已 最好的是一對一的看護 一個初溯溪的新生 你不會曉得他是否黯水性 你也不會曉得她是在這個溪流轉彎處後 會不會失足溺水而沒人曉得 溯溪大眾化不可能收的非常緊 因為要有隊伍的流暢性 攻擊手會一直往前去架繩 留予後面的就要是能cover山難的班底 所以我覺得溯溪大眾化的人員比例 不能像高山大眾化那般一樣 班底+準班底的人數只能多於生手而不能少於生手... : 不過說到 溯溪隊伍審核格式化 : 就是指+3以前一直想完成的 溯溪隊伍級數認定與審核 嗎?.. : 好像以前sometimes兄 也po過類似的文章.. : 如果有興趣 也可以來討論一下 相關法規的建立.. : 如此才能像2B1C一樣 明文規範而不會因人而廢興. -- 想做啥 做就是了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6.231.101]
文章代碼(AID): #18EEdApO (sttmountai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EEdApO (stt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