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林秋霞教官的一封信

看板sttmountain作者 (我要去 壽)時間16年前 (2008/05/25 12: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1. 假若往後的中央山脈都變成了國家公園的管轄範圍,而國家 公園假使又採用登山嚮導制的話,(亦即採取健行嚮導 攀登嚮導…), 針對目前體委會不能即時的招辦嚮導考試下,這樣對於我們大專 登山社團,這樣登山短暫的生涯,無疑是造成一個傳承斷層及出隊 不便,甚至可能導致社團的活動力銳減,活動力銳減,訓練就不夠, 出事率將大大的提昇。 2. 新制嚮導制條文規定中,考上健行嚮導需實習兩年後始能考攀登 嚮導,這樣的一個規定完全已經把學生的活動力限制住了,在大學 生涯可能要拿到攀登嚮導簡直是微乎其微,這樣下來,原本走向登山 多元化的大專登山社團,他們將無法展現學生的活動力及多元性, 如玩岩壁攀登,玩溯溪,玩雪的都不能玩了,因為它們要時間等待及 金錢堆積始能達成!我想社會的中監份子需要多一點的活動空間, 否則出了社會將難以銜接。 3. 以上兩條,也許可以歐美國家現行的登山雙軌制來作一個解答,業餘 性及職業性;我想再怎麼說,學生社團不可能是走向職業性,因為學生 的本業是唸書,爬山玩社團只是課餘外的社會知識補充及學以致用的 相輔相成機制,這應該是一個教育者所希望看到的,登山所學到的不只 是刻苦耐勞的團隊精神,藉由登山更可以達到學習的廣泛性,讀森林系, 植物系,生物系的可以藉由登山活動達到野外深山中的動植物調查, 發現及保育瀕臨絕種的動植物,作一個生態普查;畢竟有些偏遠山區 不是一般人說能去就能去,我想這需要借重登山人材;讀水利 資源系 的可以到山上的水系作一個了解及調查,更可以配合國家的計劃來整治; 登山的領域範疇很廣,各種學系也都能應用於登山上,登山只要有充足 的準備及訓練,我想處理危機的狀況我們不會比社會團體差。 4. 關於業餘性登山,我想學生社團應該會比較適合業餘性登山,只是目前 政府正在改革之際,未能提出針對我們大專登山社團的配套措施,也 沒有相關的業餘性登山條文;所以想向教育部提議:是否往後我們登山 可以採用國家公園或教育部的認證,一學生團體得到認證後,可以在 國家公園內爬山;認證的模式可以採用教育部或國家公園舉辦生態 嚮導營,通過核可後頒發生態嚮導證,爾後在國家公園境內爬山,以 生態嚮導就能進入;這樣應該對於國家公園內的生態能夠有所保障 及維護。提出這樣的理由有二個 一、 目前大專院校登山社團,登山技能及傳承不一,導致有些學生 登山社團的制度及訓練制度不完善,但是某些學生登山社團 卻有著強力的傳承制度,自己的山防體系,訓練制度,所以危機 的處理能做的很好,能夠很安全的登山;我想這些的素質不一 可以藉由教育部舉辦相關的大專院校安全知能研習營來達成, 並且輔導位成熟之登山社團邁向穩健之路;這樣爾後我們在 國家公園內不僅能安全的登山更能做一個學術性的登山 (生態嚮導) 二、 我們學生團體的傳承時間很短,大一熟習登山技能後,大二或 大三考取健行嚮導,這樣一個學生團體完全很難拿到攀登嚮導, 這樣對一個社團的活動力是一個打壓,翻翻最近這兩屆搜救協 會所舉辦的山岳鐵人可得知,兩屆均是我們學生團體大放異彩, 教育部應該不能忽視我們的團體力量,我們自大一生剛進來就 緊鑼密鼓的展開一連串的登山安全技能訓練,藉由良好的晉升 制度及出隊的安全審核,我們盡所能將山難控制在最低。 最後 感謝林秋霞林教官為我們大學登山社團付出心力及心血;很感謝終於 有人肯為我們大學登山社團出把力,登山安全知能研習營辦的很不錯, 充分的達到了各校交流的意義,我想往後教育部要舉辦類似的活動 可以給經驗技術山野交流時間可以多一點,由問題中我們可以找到 更好的解決方法!感謝林教官及吳教官的大力推廣登山運動,台灣的 山就是要讓大家一起來親近的! 2002/5/2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6.8.58]
文章代碼(AID): #18EEd8uO (sttmountai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EEd8uO (stt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