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新版長刀研+老山羊鋼筆+練字心得已刪文

看板stationery作者 (嚕哩貓)時間3年前 (2020/10/22 03:20), 3年前編輯推噓3(520)
留言7則, 6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寫在前面: 文中有自製格線檔案連結提供列印, https://reurl.cc/r80aqk 歡迎自行下載取用。 然後我本篇的重點不在三文堂, 主要還是在分享練字心得, 所以相關內文我先刪除, 以免模糊焦點。 --- 寶寶去年底出生。 剛生產完, 身體各種不適,外加照顧新生兒的壓力, 或許是出於一種自我彌補的心態, 我在今年初短短一個月, 砸了好幾萬瘋狂購買鋼筆跟墨水, 買到民安美術老闆都認識我了, 最後只得把帳戶餘額轉給老公保管(汗) 那時候大多數都是買三文堂, 外加幾隻白金#3776。 https://imgur.com/2QGpzn0.jpg
https://imgur.com/3UeY3n4.jpg
我是用芳療家的精油盒來裝小罐墨水。 早期我都是拿鋼筆作畫, 相關作品可在此板a我ID。 原本只有買過LAMY, 現在一堆後宮妃子等著我挑。 筆都買了,總不能擺著好看吧? 況且日常顧寶剩餘的個人時間, 實在超級瑣碎, 想說至少拿來練練字, 培養興趣,怡情養性, 以後還可以帶小孩一起寫, 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 聽起來好像不錯。 於是就在去年12月底, 開啟了我的練字之路。 練字對我而言, 非常符合我的個人特質: 雖然沒耐性但至少寫幾個字是沒問題的、 喜歡對自己的作品挑三揀四、 熱衷看各種帖子、 喜愛書法在平面上的輪廓表現及空間美感。 我是個非常沒耐性的人, 當初練字的其中一個目的, 就是想練習靜心、養出一點耐性。 如今練了十個多月, 好像有如願達到一些效果, 算是用沒耐性的方式, 做到有耐性的總和。 比如我對帖子非常花心, 從台灣的葉燁、丹硯、李彧、陳宣宏、 鼠團開作業樓的各家老師們, 到中國的盧中南、田英章、吳玉生、荊霄鵬… 還有歷代書法名家: 歐陽詢、二王、趙孟頫、董其昌、文徵明…。 有些小楷名帖, 如靈飛經、道德經、心經…等, 都是我會選來臨摹的範本。 極度沒耐性的關係, 必須要想辦法變些花樣, 所以會用不同的筆、墨, 書寫不同的帖子, 以楷書為主,偶爾穿插行楷及草書。 中國的書法家出字帖時, 有些也會附繁體字, 我個人蠻推薦上海交通大學「華夏萬卷」 為幾位硬筆書法家出的7000常用字帖, 以及盧中南、吳玉生的古帖今臨鋼筆字帖 (蘭亭序、九成宮醴泉銘、 靈飛經、小楷道德經等) 用這個把字練美觀真的非常方便, 反正字帖都完整在那給你了, 就看你有沒有毅力去練罷了。 當然也不是瞎練, 我自己是認為練的過程中 用紅筆圈出問題點還蠻重要的。 最怕就是同一個字連續寫了十幾遍, 越寫越帶入自己的舊習, 結果本該最後一個字要最好看, 反而寫到最後幾個字最偏最差, 我認為這是效果最不好的臨摹法。 若要說有什麼好的臨摹「方法」, 我覺得可以參考Youtube湯欣建的影片, 他這人講話有點幽默感,也不囉唆, 影片短短的很容易看完。 先推薦以下兩部影片: *如何選擇筆、字帖、字體? https://youtu.be/DiBBckCUsIw
*就是不會寫筆鋒?這樣練「點」就可以了! https://youtu.be/nEQ8loXzp9M
根據鼠團前輩的字作臨摹練習 (練字第三天): https://i.imgur.com/CcA8QNV.jpg
四月的練字: https://i.imgur.com/t0CFW7l.jpg
https://i.imgur.com/6nKmu9E.jpg
五月接觸中國美工筆, 開始出現一些類似書法字的臨摹作品: https://i.imgur.com/Ae3irqf.jpg
https://i.imgur.com/mYgkgbQ.jpg
https://i.imgur.com/8FocQ9S.jpg
正規的練字仍持續進行: https://i.imgur.com/xzNYQ1Z.jpg
這邊打個岔說明一下, 我過去未曾認真練過書法, 雖有想過尋找明師, 但後來實在覺得學習書法 已遠超過我的耐心所能應付的範疇。 還好練硬筆字比較「花俏」、「便利」, 也就這樣默默地練了下去。 我對傳統書法是沒什麼概念的, 但因為有些繪畫底子, 臨摹時會比較吃香, 畢竟基礎形準能力較一般人強, 也就比較能臨出相似的架構跟筆法。 像我常常畫畫不打鉛筆稿就直接下筆: https://imgur.com/iuz0Oc4.jpg
六月到九月這段期間, 為了養孩子要補充知識, 花大量私人時間看教養相關書籍, 練字就暫時停擺。 等十月再回來練時,已經稍微有點生疏。 此時開始使用「通臨」法, 大量臨摹各種字帖, 對於寫得不熟或不滿意的字體, 最多只寫三次,就換下一個字。 我覺得這對短時間內改善字體美感蠻有幫助的, 當然前提也是要勤練不輟。 目前排除顧寶、吃喝拉撒睡以外的時間, 幾乎都放在練字上, 這樣一天臨個幾張A5也勉強辦得到。 我通常是照著字帖範本, 用同樣大小、相同格線樣式的稿紙來練習。 比如範帖是1.5cm的田字格, 那我就用同樣規格的格子來練習。 這邊提供自製的練字格線: https://reurl.cc/r80aqk 請使用iPaper A4紙張列印, 建議是用AI開啟檔案來印, 比較能正確印出我製作的格線。 十月通臨: https://i.imgur.com/ZUYRnUH.jpg
https://i.imgur.com/ZLFZU0f.jpg
----- 行文至此, 終於要切入我這次買鋼筆的心得。 因緣際會收到長輩給的黃金, 平常不敢隨意帶出門, 擺在家中又覺得可惜, 於是決定兌現, 買我肖想很久的鋼筆來玩(X)收藏(O)。 其一是寫樂新版長刀研, 其二則是老山羊書法鈦尖鋼筆, 兌來的錢很剛巧就是這兩支的總額。 網路上對長刀研褒貶不一, 自忖應該可以駕馭這隻筆, 收到後寫起來果然很滿意。 必須說,使用這支筆, 底下墊什麼樣的墊子, 寫感跟線條粗細會差很多。 https://i.imgur.com/VrPe3Q0.jpg
https://i.imgur.com/jnbYm6O.jpg
這是下方墊軟墊的效果。 最右邊的落款每字約0.5cm, 我是買中號長刀研, 可以寫蠻小的字, 只要書寫時稍微轉一下筆尖的角度就可以了。 https://i.imgur.com/V10n0eH.jpg
底下墊真皮墊,真皮比較硬, 寫起來線條就會平均一些、細一些。 用中國的美工筆來對照形容的話, 墊了硬墊就是王者「專一」的效果, 軟墊則是金豪X450。 若要問用便宜的美工筆 就能得到這些書法效果, 幹嘛還要買這麼貴的長刀研? 我想大概就是其具備較佳的氣密性、 換個墊子就能寫出不同的風格, 以及21k金尖會讓我更有書寫的動力^^ 至於老山羊鋼筆, 我是覺得他在於書寫的表現, 有比長刀研更大的粗細、飛白、連絲的變化, 更適合發揮在草書上。 但我建議底下「不要」墊軟墊, 墊個真皮墊或不墊東西直接寫即可, 因為老山羊鋼筆,是靠寫字的角度, 來變化字跡粗細, 而運筆的速度則可決定 是要形成飛白(乾筆)還是溼墨。 簡單說, 長刀研是靠墊子跟筆尖轉動角度決定筆劃胖瘦, 但基本上寫起來比較溼, 筆跡粗細乾溼變化沒有老山羊大。 用老山羊書寫, 底下的墊子最好用硬的, 用軟的不僅沒意義, 還會使控筆的難度增大,完全沒必要。 https://i.imgur.com/krpXkK3.jpg
用紅筆進行修改, 不過這在改什麼就比較個人了。 https://i.imgur.com/a6g2AIv.jpg
寫在熟宣上的效果。 想看更多關於這支老山羊鋼筆的內容, 請參考我的這篇ig貼文: https://bit.ly/3mbQSXM 那麼,到底我從去年12月底到現在, 練字進步到哪呢? https://i.imgur.com/L79mOur.jpg
這是我原先的字。 本來日常筆記時會大量使用簡體字, 原因無他,就方便而已。 開始練字後, 竟把寫簡體字的習慣整個改正過來了。 剛開始要練字時, 寫了張楷書小條子, 作為留給未來的對照: https://i.imgur.com/vwJ10jr.jpg
左邊五月的字vs右邊十月的字: https://i.imgur.com/34RNGMk.jpg
雖然有些朋友說兩者都很好看, 但我的畫室老師說字體已經完全不同了, 要我再接再厲。 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希望終有一天能寫出讓自己滿意的字跡。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心得分享, 祝大家都能買到喜歡的筆、開心練字。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96.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ationery/M.1603308056.A.ABA.html

10/22 08:48, 3年前 , 1F
感謝你的分享,字很好看
10/22 08:48, 1F

10/22 08:59, 3年前 , 2F
10/22 08:59, 2F

10/22 09:10, 3年前 , 3F
推練字心得
10/22 09:10, 3F

10/22 09:11, 3年前 , 4F
噓三文堂
10/22 09:11, 4F

10/22 09:25, 3年前 , 5F
推練字心得,噓三文堂
10/22 09:25, 5F

10/22 10:09, 3年前 , 6F
純噓三文堂
10/22 10:09, 6F

10/22 11:26, 3年前 , 7F
推,剛入坑鋼筆繳的學費最開心了,慢慢抓自己要的寫感
10/22 11:26, 7F
※ 編輯: lulicat (36.238.196.99 臺灣), 10/22/2020 11:58:55
文章代碼(AID): #1Va8eOgw (stationery)
文章代碼(AID): #1Va8eOgw (station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