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特殊孩子對於性別的認同

看板sp_teacher作者 (不分)時間16年前 (2008/06/08 18: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性別認同跟性傾向沒有關係, 現在孩子可能開始對另一個性別產生認同, 但並不代表他喜歡的對象是哪一種性別, 請別輕易把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畫上等號, 也請別用"錯亂"兩個字來污名這個認同過程, 對我們而言, 認同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歷程, 而對某些人而言, 原生生理性別才是導致他一生錯亂的來源。 我想請問一下這位老師, 既然家長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會"恢復正常", (意思就是家長也不接受自己的孩子在性別認同上有逾矩行為) 並沒有期待您對於孩子做任何氣質和想法矯正的動作, 為什麼您需要刻意"輔導"他接受現在的性別呢? 我知道老師您是出自善意, 擔心現在如果不先幫助他, 未來他還會在家庭接受和社會認同中遇到困難。 但我想告訴這位老師, 性別認同是一種"過程", 不是一種"問題", 是無法透過什麼行為改變技術、心理專業諮商......去做扭轉, 這得靠當事人終其一生去摸索, 所以建議您不用擔這個心, 也可以回頭來檢視一下自己對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價值態度, 您怎麼知道孩子究竟怎麼看待他自己的性別?未來還會不會有轉變? 又怎麼能以家庭及社會壓力的判定來擔憂孩子未來的路一定會很難走呢? 孩子的人生是他的人生, 我們只能在這個時間點上作陪伴和必要的協助, 如果家長方面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孩子在適應上沒有遇到太大困難, 何須要求他進入傳統性別框架中? 性傾向和性別認同議題在過去通常會跟問題(偏差)行為放在一起處理, 傳統作法是採取訓導、輔導策略,或行為改變技術等方式, 試圖扭轉學生的心態和行為,以符合大環境與社會文化所建構起來的規範, 協助學生從校園畢業後能發展出"更佳的社會適應"。 但其實性傾向、性別認同歷程較少數(特殊)的孩子, 需要的是他人在對性別和性傾向的充分"了解"過後, 所在校園及環境中建立出來的友善氛圍和尊重, (沒有了解就不可能談尊重, 所以也才會有特教宣導或認識新移民等活動。 而校園中任何不同身分特質的學生也都需要同等的友善和尊重。) 在特殊情況時會跟家庭社經背景弱勢、身心弱勢等的孩子一樣, 需要特殊協助。 比如說一個新移民+自閉症的小孩, 有一些不同於台灣的習慣和自閉症症狀, 您會怎麼處理呢? 我想在新移民的部份,了解他對某一種不同於台灣習俗的固執 可能來自於家長母國的文化習俗, 那"了解"就會是第一步, 才有可能進一步與家長溝通協調作調整或妥協, 帶其他同學和老師去認識那個文化習慣的原因, 最終這個因文化習俗加上固執行為所產生的"問題行為" 才能夠在不致影響他人和大規範, 又能讓他人充分了解並友善對待的情況下,在校園中取得平衡。 性傾向和性別認同亦如是。 建議您可以認識一下跨性別認同的基本知識, 在生活中以一種沒有性別期待和限制的方式與學生互動, (意即不鼓勵孩子往另一性別發展,也不限縮孩子一定要接受自己的性別, 畢竟家長沒有特殊要求,此作法您也不需要特別說什麼, 孩子不會有什麼話去轉告家長。) 如果您沒有把握,不妨消極冷處理就好, 至少比"積極扭轉"孩子的認同歷程,傷害來的小。 在職業輔導方面, 我贊成這位老師說的, 可多提供職業探索的選擇, 尤其是多提供一些對性別角色限制較小的行業別, 但不須刻意否定變性藝人這個選擇。 下面提供一些連結供您作參考, 希望有幫助^^ 必要時您也可以直接寄信給嘉義協同中學的變性教師Janet(本站ID:dvd40) 本站跨性別版 transgender 男女 ●跨性別:包含變性(TS)、扮裝(CD)等 http://tgeeay2002.xxking.com/04publication/f0405.htm 擁抱玫瑰少年(書籍) http://www.tgeea.org.tw/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http://intermargins.net/repression/deviant/transgender/trans_index.htm 跨性別 http://www.hotline.org.tw/xoops2.2/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 -- MSN:dct2012@msn.com http://www.wretch.cc/album/dct2012 就是不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15.13
文章代碼(AID): #18Ix9-nR (sp_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8Ix9-nR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