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如何抑制邪淫念頭

看板soul作者 (Speculative Male)時間7年前 (2016/12/08 21:45), 7年前編輯推噓21(210108)
留言129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hotboy2010 (祥祥)》之銘言: : 小弟不接近女色 但愛男色 : 不知道該怎控制邪淫念頭 : 對男色感覺有如毒品上癮那種感覺 揮之不去 : 我已經在念經修持了 : 不過很擔心邪淫舉止會影響修行的成果 : 邪淫如果是自己生理解決 會比 找人發洩還好一點嗎 : 我都是自己生理解決....但似乎自己解決好像也算邪淫? 不算。 : 邪淫的定義還真難懂? 難道這是上天給我的考驗嗎? : 這世生做男兒身 卻愛男人身 真是怎麼戒都戒不掉 : 只要出門看到好看的 就會心動耶 動心似乎也是修行所不允許的 性慾是欲界貪,能夠斷除欲界貪的人只有阿那含。 在你成為阿那含之前性慾是無法斷除的, 持戒可以防止性慾造下太大惡業,不過只有修四念處能逐漸消除欲界貪。 : 哀~~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佛弟子來說一定要親近善男子、聽正法才能了解正法, 如果不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只是自己看佛經念經這是錯誤的修行方法。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五 (一○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 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 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 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 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 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 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 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 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 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 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 即親近甘露法。若親近甘露法, 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即說離苦。」 佛經說過只有修四念處才能滅苦(滅貪瞋痴)走向涅槃, 不修四念處就沒有滅苦走向涅槃的機會, 因此佛弟子必須跟善知識修四念處才有辦法逐漸消除貪瞋痴。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 http://www.justbeinghere.org/ http://www.udaya.dhamma.org/ http://www.mahasati.org.tw/home/sign_ifo.php?mes=0 上面的網頁有介紹台灣哪裡可以找到能教四念處的善知識。 http://ebooks.dila.edu.tw/series/WZK/books 這個網頁有介紹馬哈希四念處禪法的電子書。 至於不邪淫戒的問題可以先參考阿含經。 雜阿含經(一〇四四) 「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戒。」 簡單的說因為我不喜歡其它男人插我的女人, 所以我也不去插其它男人的女人, 這就是不邪淫戒的用意。 (一二八)中阿含大品優婆塞經第十二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邪婬、斷邪婬,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 父母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姉妹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 婦女,有鞭罰恐怖,及有名雇債至華鬘親,不犯如是女。彼於邪淫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 善護行,此第三法。 中阿含經有列舉出幾種佛在世時印度法律規定不能插的女人, 簡單的說那些女人都是別人的女人, 所以守不邪婬戒的男人不能去插那些女人。 根據明法比丘的著作"八戒戒相": 《普端嚴》(Sp.Para.III,554-5.)︰「母所護(等)︰那是父親已遺棄或已死,衣食等由母 親所打理,到了老年,她將護母。」《普端嚴》(Sp.Para.III,554-5.)︰「母親保護 (rakkhati)、監護(gopeti)、令做自主(issariyam kareti)、使令(vasam vatteti)。保 護︰(可命令她)任何地方不准去。監護︰如別的不看,如此(把她)放置在保護的地方(管 教)。令做自主︰全面制伏、禁止她自由選擇生活方式。使令︰“令做這個,令不要做那 個”。如是自己在她之上使令。由此方法,可知父所護等。」 普端嚴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律藏的註釋,這些註釋是古代阿羅漢對戒律的詳細解釋。 講白話點所謂的父母守護女是指被父母監護還沒脫離父母獨立的女人, 父母不希望男人去插他們的女兒, 所以守不邪婬戒的男人不能去插這些女人, 並不是所有有父母的女人都是父母守護女。 這種規定有點類似現代法律規定男人不能去插未成年少女。 根據泰國南傳上座部長老菩陀勾薩卡利耶(Somdet Phra Buddhaghosacariya) 所著"齋日八戒"(The Eight-Precept Observance): 第三戒不邪婬有四個因素: (1)不能侵犯者(有20種女人) (2)對上述族群的性慾 (3)性愛的行動 (4)經由行動的性接觸(陰莖插陰道、陰莖插嘴吧、陰莖插肛門) 必須四個因素都成立才會違犯不邪婬戒。 這20種女人是: 母守護女:母親所養護的女孩。 父守護女:父親所養護的女孩。 父母守護女:父母所養護的女孩。 兄弟守護女:兄弟所養護的女孩。 姊妹守護女:姊妹所養護的女孩。 親眷守護女:親戚所養護的女孩。 宗族守護女:宗族所養護的女孩。 宗教守護女:同門教長或教友所養護的女孩。 夫主守護女:丈夫所養護的女孩。 杖罰禁制女:行為不端由國王標明姓名、住址、課徵罰金,禁止男人接觸的女人。 財貨買婦:被某男人以賣身契買來作妻子的女人。 意樂婦:志願與某男人同居的女人。 財貨住婦:因某男人的富有而成為其妻。 衣資住婦:窮困,因希求物資,例如:衣服等而成為某男人之妻的女人。 水得婦:某男人曾向他求婚的女人,由家庭的長輩,拉著新娘與新郎的手,伸入一盆水中 而給予祝福:『願你們相愛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永不分離,就像水一樣永不分離。』 取走花環婦:因為某男人為她解除勞役而為其妻的女人。 娶婢為妻婦:女奴被男人娶之為妻者。 娶傭為妻婦:女工被男人娶之為妻者。 軍掠婦:某男人在戰爭中贏得的女俘,娶之為妻的女人。 須臾婦:與某男人同居一段時間,被認為是其妻的女人。 講白話一點,佛在世時印度法律規定了20種男人不能插的女人。 因為這20種女人是別人的女人, 所以守不邪婬的男人不能用自己的陰莖去插那20種的女人的陰道、嘴吧、肛門。 換句話說, 只要男人沒用自己的陰莖去插那20種的女人的陰道、嘴吧、肛門, 就不會違犯不邪婬戒。 佛入滅後有些法師對不邪婬戒做了很多加油添醋的解釋, 不同的法師依照自己的想法對不邪婬戒做了很多複雜嚴苛的規定, 佛教在家弟子光是要搞清楚不邪婬戒有多少加油添醋的規定就是很難的事, 要完全遵守那些複雜嚴苛的規定更是難上加難。 這就有點像是軍隊, 規定很多很複雜實際上沒有人能夠完全遵守所有的規定, 所以也沒有人會想認真遵守所有的規定。 不過我查了南傳上座部佛教傳承下來的不邪婬戒內容就比較單純, 就是守不邪婬戒的男人不能去插別人的女人, 和法律的規定差不多。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戒律都是從佛在世時口耳相傳傳承下來沒有任何的修改, 也不准任何人加油添醋做出傳承沒有的解釋。 佛教並不支持也不鼓勵同性戀性行為, 不過同性戀性行為不是佛教不邪婬戒想管的事。 -- 每當覺知五蘊生滅時,他感到喜悅。 對智者而言,這即是不死(涅槃)之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185.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481204747.A.DD8.html

12/08 22:18, , 1F
原來DIY不算邪淫,真好
12/08 22:18, 1F

12/08 23:18, , 2F
但是diy也不是好事
12/08 23:18, 2F

12/08 23:28, , 3F
diy算縱慾 要縱慾一定看了色情的或對別的女人產生妄想
12/08 23:28, 3F

12/08 23:28, , 4F
有持戒的在家弟子 也不能犯這種行為才是
12/08 23:28, 4F
對比丘來說,不婬戒和不能自慰是兩條不一樣的戒。 違犯不婬戒的比丘必須逐出僧團這輩子不能再出家, 但違犯不能自慰這條戒的處罰比較輕可以懺悔改過繼續留在僧團當出家人。 不邪婬戒的用意是要避免犯下插別人女人的重大惡業, 至於自慰的惡業比較輕微, 這不是不邪婬戒要管的事, 不要說不邪婬戒就算是不婬戒也沒禁止自慰。

12/08 23:55, , 5F
記得比丘好像夢遺就要懺悔了
12/08 23:55, 5F

12/08 23:57, , 6F
反正就是不能流出精液
12/08 23:57, 6F

12/09 00:19, , 7F
自慰屬 故意洩精 這也是重罪
12/09 00:19, 7F

12/09 00:21, , 8F
犯者接受六夜摩那陲滅罪法 在大眾中認罪懺悔
12/09 00:21, 8F
禁止自慰和不婬戒是不一樣的戒, 佛制定的戒律一條戒只管一件事不管其他, 把那件事徹底做好,只要戒律沒明確規定禁止的就不會犯戒。 如果想要管很多,結果就是什麼都管不好。

12/09 00:27, , 9F
優婆塞優婆夷 何況四眾 未行比丘行 能夠讀比丘戒本?
12/09 00:27, 9F

12/09 00:27, , 10F
如法不? 何況議論比丘清淨與否?
12/09 00:27, 10F
佛從來沒有規定在家弟子不能讀比丘戒, 在南傳上座部佛教所有出家戒都是公開的, 在家弟子應該要了解出家戒才知道要如何依法依律支持僧團。 http://www.cbeta.org/ 這是中華電子佛典學會的網站, 裡面的出家戒都是公開的,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 http://tripitaka.cbeta.org/T24 這個網站最下面有說明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

12/09 00:28, , 11F
很簡單的道理 三皈搞不好未受 何況五戒乃至八威儀
12/09 00:28, 11F

12/09 00:29, , 12F
這就是魔在亂法 看似護法 實際未行之行 論行之斷
12/09 00:29, 12F
佛制定的戒律有什麼見不得人的? 魔才會害怕別人更了解佛制定的戒律。

12/09 00:30, , 13F
現在問你 五戒受不? 即使受了 比丘戒有幾條?
12/09 00:30, 13F
http://tripitaka.cbeta.org/N 這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律藏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 http://tripitaka.cbeta.org/T24 這是漢傳佛教的律藏 想知道的話自己查, 要想請教別人戒律的問題應該態度謙虛, 別人沒義務要教你。

12/09 00:30, , 14F
天差地遠不是? <== 人家用生命在作 我們用嘴巴在講
12/09 00:30, 14F

12/09 00:31, , 15F
是 現在是末法 可有心無力的會少 指比丘
12/09 00:31, 15F

12/09 00:31, , 16F
再無力都比 #隨口造業#來得好
12/09 00:31, 16F

12/09 00:31, , 17F
當然啦 搞不好網上講的都是維摩詰等級的
12/09 00:31, 17F

12/09 00:32, , 18F
那就是我造業 視人不明 懺悔懺悔..orz
12/09 00:32, 18F

12/09 00:34, , 19F
註:四阿含 誰為首要 指入門?
12/09 00:34, 19F
四阿含誰為首要是誰規定的? 佛從來沒規定四阿含那個為首要, 你自己亂發明的理論不是佛說的教義。

12/09 00:34, , 20F
千萬別本末不分 指前後未明 長阿含先讀完再說吧??
12/09 00:34, 20F

12/09 00:35, , 21F
那種短短連一頁都沒的來說 雖同樣是佛的法語
12/09 00:35, 21F
如果連比較短的雜阿含經內容都看不懂, 有什麼資格討論內容更長的長阿含經。

12/09 00:36, , 22F
當然 沒人要求你放光五百券先讀完 雖然也佔一點點而
12/09 00:36, 22F

12/09 00:36, , 23F
已 法師法師 讀了還不是? 何況未讀..
12/09 00:36, 23F
既然你都知道沒人要求讀完我有什麼義務要讀這些東西, 你要是真的有時間應該把南傳巴利三藏看清楚, 南傳巴利三藏更能代表佛說的正法。

12/09 00:37, , 24F
Ps:學佛先學看別人???
12/09 00:37, 24F

12/09 11:57, , 25F
.
12/09 11:57, 25F

12/09 11:57, , 26F
.
12/09 11:57, 26F

12/09 11:58, , 27F
沒人接一下 掰不來還是沒讀書?
12/09 11:58, 27F

12/09 12:00, , 28F
如法不?
12/09 12:00, 28F

12/09 13:35, , 29F
h大說的是南傳佛教的戒律,可沒有像漢傳佛教的戒律那樣禁
12/09 13:35, 29F

12/09 13:35, , 30F
止在家人研讀,別亂套
12/09 13:35, 30F

12/09 16:51, , 31F
哦..那我回答的是密教的戒律 你懂意思的
12/09 16:51, 31F
還有 65 則推文
還有 21 段內文
五分律中佛說過市場買的死肉是三淨肉, 這麼白話的內容看不懂我也拿你沒辦法, 我的文章早就寫了你應該加強自己中文。

12/11 21:49, , 97F
我要是基督徒? 我會說 滾你家去吧 神經病..
12/11 21:49, 97F
這篇文章是在講佛說的不邪婬戒,關基督徒什麼事?

12/11 21:50, , 98F
比喻啦 <== 回你水球 你都不敢回的..
12/11 21:50, 98F
為什麼你以為你丟水球別人一定會回你, 要不要回要看我心情, 我今天想早點睡。

12/11 21:50, , 99F
把我的水球貼出來吧 (#我允許)
12/11 21:50, 99F

12/11 21:50, , 100F
還是不敢回..?
12/11 21:50, 100F

12/11 21:51, , 101F
外道Or佛 <== tmd天真
12/11 21:51, 101F

12/11 21:52, , 102F
>>> 不同立場的辯論 懂意思嗎? #大經文師?
12/11 21:52, 102F

12/11 21:53, , 103F
.
12/11 21:53, 103F

12/11 21:53, , 104F
.
12/11 21:53, 104F

12/11 21:53, , 105F
唉.. 這年頭的水球直接辯這麼難???
12/11 21:53, 105F

12/11 21:53, , 106F
嘖嘖嘖.. ^^a
12/11 21:53, 106F

12/11 21:54, , 107F
.
12/11 21:54, 107F

12/11 21:54, , 108F
.
12/11 21:54, 108F

12/11 21:54, , 109F
好啦 你早點睡卡有眠 你能搞的那些
12/11 21:54, 109F

12/11 21:54, , 110F
早點睡吧 (親~
12/11 21:54, 110F

12/11 21:55, , 111F
唉.. 經文只要讀過一篇 隨便都能找上來貼一貼
12/11 21:55, 111F

12/11 21:56, , 112F
直接文字辯論 那才能看出你的機心 到什麼程度啊..
12/11 21:56, 112F
為什麼你會想看別人的機心? 你想看誰的機心要自己想辦法, 別人沒義務成全你這類沒營養的願望。

12/11 21:56, , 113F
多到獅子吼去訓練一下吧?
12/11 21:56, 113F
你這些不倫不類、沒重點的文是獅子吼訓練出來的?

12/11 21:57, , 114F
Ps:遇到同好 那心情還不好?
12/11 21:57, 114F

12/11 21:57, , 115F
不然早點睡.. (傻笑ing
12/11 21:57, 115F

12/11 21:58, , 116F
Ps:一個人能辯到後面 和尚是禿驢 這種程度還強你太
12/11 21:58, 116F

12/11 21:58, , 117F
多哪 信不信由你.. ^^~
12/11 21:58, 117F

12/11 21:59, , 118F
Ps:要比貼經文 然後說一堆有的沒 自文自回 它人不答
12/11 21:59, 118F

12/11 21:59, , 119F
版主允許的話 我每天洗你版啦.. (懂嗎?
12/11 21:59, 119F
你想貼經文自文自回是你自己的事, 跟我報告做啥? 我又不是你的監護人。

12/11 22:00, , 120F
是啊..只會一堆沒見過的路人甲 看不懂中文?
12/11 22:00, 120F

12/11 22:00, , 121F
不叫你回火星?
12/11 22:00, 121F

12/11 22:00, , 122F
對不起佛陀的~
12/11 22:00, 122F

12/11 22:00, , 123F
以上。
12/11 22:00, 123F
雜阿含經(四〇四)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坐樹下。 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大林樹葉為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 數譬類不可為比。」 「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 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 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梵行饒 益、明、慧、正覺、正向涅槃故。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 上欲,學無間等。」 佛只說對滅苦、走向涅槃有幫助的話,佛不說對滅苦、走向涅槃沒幫助的話。 像你這類沒建設性的推文和佛教教義不合, 要是自己知道自己對不起佛陀就要懺悔改正自己的錯誤不要繼續一錯再錯。 ※ 編輯: hvariables (114.45.186.240), 12/13/2016 21:52:06

12/13 23:26, , 124F
要改要改 你
12/13 23:26, 124F

12/13 23:26, , 125F
打中文
12/13 23:26, 125F

12/15 14:39, , 126F
感謝分享 阿彌陀佛
12/15 14:39, 126F

12/21 06:42, , 127F
謝分享~ ^ ^
12/21 06:42, 127F

12/28 10:56, , 128F
謝謝分享,原PO辛苦了~
12/28 10:56, 128F

12/10 22:17, 5年前 , 129F
文章代碼(AID): #1OIMGBtO (soul)
文章代碼(AID): #1OIMGBtO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