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有人跟我一樣覺得90年代球鞋設計比較好

看板shoes作者 (我很窮)時間3年前 (2020/08/10 11:36), 3年前編輯推噓52(520171)
留言223則, 34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vigorhsieh 看板: shoes》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有人跟我一樣覺得90年代球鞋設計比較好 : 時間: Sun Aug 9 17:56:50 2020 : : 如題, : : 我人生中最愛買球鞋的時光集中在1996年~2000年左右,相較於現今鞋身採流線風格, 當時 : 三大球鞋品牌的設計風格非常的活潑奔放(這樣形容好像怪怪的XDD)。 : 舉幾雙經典鞋款來說, : : 1997年pippen水滴鞋 : https://i.imgur.com/Abm9Ovd.jpg
: 以及季後賽的air pippen : https://i.imgur.com/PowUrzc.jpg
: : Air Penny : https://i.imgur.com/axvwGnR.jpg
: : 1995 Reebok Shawn Kemp : https://i.imgur.com/BE8wTJb.jpg
: : Jason Kidd : https://i.imgur.com/D2P6tBw.jpg
: : Reebok 打氣鞋 : https://i.imgur.com/nZlchtR.jpg
: : T-mac 3 : https://i.imgur.com/xu1g90A.jpg
: : 族繁不及備載 : : 平心而論,90年代球鞋設計風格比較多變,有一種說法:90年代nike設計風格多以【水 】為 : 元素,所以可以看到各種彎曲的線條。風格設計多變的情況下,消費者的選擇很多元。 : : 近幾年去逛鞋店,很少有讓我心動的鞋款,常常window shopping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65.21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hoes/M.1596967012.A.E61.html 說到這個 有一本書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41P9ST2XZZL.jpg
老屁股們的聖經 放在家裡書架上 跟包龍星收藏的龍內褲一樣 聞一聞精神百倍 抖一抖活絡筋骨 拉一拉不會到處亂擺 裡面應該算是涵蓋了NIKE 從一開做籃球鞋到制霸天下的87%了 然後其他的部分就只能看SLAM出的KICKS來補 當然如果當年有收EASTBAY的免費型錄 有留下來的話也蠻有參考價值(只是我都丟了,後悔) 然後這書出了沒幾年之後的2008-2010 就是NIKE開始學壞 先是2008從皮質/人工皮質直接用塑料片+flywire 取代大部分的覆蓋面開始 然後是全鞋面的fused熱融技術加承 籃球鞋自此軍備競賽就進入了一個奇怪的方向 在此之前都是中底堆料競賽 你有氣墊我有緩震膠 你有SHOX我來個A3結構 最有甚者就是ADIDAS 1 直接把微電機植入用拉索控制泡綿軟硬 https://kenlu.net/wp-content/uploads/2014/04/Duncan-16.jpg
雖然對實戰來說是沒鳥用啦 但每年看他們這樣競比其實蠻爽的 那2008(奧運年NIKE固定火力展示)之後 一開始是比輕 最激進的又是愛迪達 搞了一個crazylight系列 完全不管你各位室外窮人膝蓋(室內木板地有吸震比較沒差) 鞋內填充也青菜 用一個外貼膜加網布就交差 https://kenlu.net/wp-content/uploads/2014/07/0164.jpg
搞到300克以下 最輕的一款好像只有270克上下 這點NIKE就沒跟上 因為那時候還沒學會偷氣墊 (但現在KD TREY5 VIII感覺蠻接近) 後來FUSE-BASED熱熔塑料鞋面體驗很差 因為彎曲之後久了會沿著折線破 加上進一步想節省產線人工 又開始流行一體針織鞋面 你有XXKNIT我也來個XXKNIT KNIT來KNIT去 最後連中國品牌都在KNIT 搞得大同小異 看了很膩 再後來針織側向支撐性很差 然後又開始複合式針織(混入TPU紗線) 或多層次針織或立體式針織 搞來搞去 其實都在浪費時間 偏離了籃球鞋的基本需求的東西 就只是潮流垃圾 1.鞋面強度要防踩還有側向支撐 2.中段足弓支撐、步伐穩定過渡 3.緩震(回彈看打法,不一定人人需要) 4.大底抓地力 最後主流品牌旗艦像喬丹33開始 還不是乖乖用回工程網布+貼合內襯 除了成形容易多了(反正現在都是機器裁片) 成本又更低 改用其他噱頭來吹(FASTFIT)比較快 但FASTFIT又很爛 到現在還不死心 最近的VAPORMAX 2020 把鞋底轉盤改到鞋面上,拉繩放後根 https://i.imgur.com/liuS5rc.jpg
阿扯遠了 是說談設計 前FUSE時代,也就是2008以前 不只球星簽名鞋 是真的考慮球星球風、個人特質或氣質打造 其實團隊鞋也是很用心在做 像我學生時代 一般都收老基、NASH跟GP後衛鞋 除了簽名鞋大家都很熟 就不特別貼了之外 隨便舉都有超級實戰好鞋 BB1 BB2比較近期(阿是哪裡近)的就不說了 老基的有 air 1.0 flight 這線條多流暢 這網格配置多透氣 快速鞋帶系統 前ZOOM後AIR SOLE腳感超好 兩雙我都有 https://i.imgur.com/NlvYjrw.jpg
https://i.imgur.com/gPAULwy.jpg
afterburner flight 雖然不是alpha project一員但一樣是超級實戰鞋 太陽隊限定這雙我也有 https://i.imgur.com/XkzWO3x.jpg
https://i.imgur.com/l3ssFYL.jpg
determination flight 籃球鞋也有魚骨紋,美到炸 而且以現代鞋評觀念來說 完美融入了側邊支撐,還有鞋頭防踩咧 嫌台灣配色醜沒買,那時候沒錢買國外版嗚嗚 https://i.imgur.com/qJeLj9s.jpg
zoom turbine 全掌zoom、側猴爪 超厚內靴包覆、後跟還有兩個翅膀包覆 當年我穿到底整個磨平 https://i.imgur.com/upH6D7R.jpg
zoom flight 2K3 中後段兩側以模具壓製的熱塑性塑膠片整個把腳鎖定 還直接物理性防側翻(阿不過穿起來有點太綁惹XD) 當然也是全掌zoom的例行操作 https://i.imgur.com/1xZKytG.jpg
NASH穿過的鞋最知名的就是 穿到不想換的JET FLIGHT 雙密度中底加後跟MAX 我拆解過 前掌泡綿是有點黏黏的質感 腳感跟PORON差不多 等於整塊前掌PORON給你的腳感 https://i.imgur.com/RGtdfeS.jpg
zoom dirve 前扇形zoom後面caged-zoom https://i.imgur.com/NQuK88S.jpg
GP的話除了自己簽名鞋1-4跟GLOVE(AZF98)之外 ultraflight也是超級神 全掌zoom+後zoom的雙層中底 中段到後掌全TPU包覆還有加強肋骨 全掌厚內靴 包覆性緊繃 https://i.imgur.com/CH7KEWM.jpg
哀 以前就是團隊鞋也是這樣講設計 講顏質的 配置也都是合理,甚至不輸正代的存在 以前這類的鞋款每年都會出 每年都有期待感 甚至連perception這樣的中低階 設計也不是隨便呼攏你 為了不撞鞋我還跑去美國網站買白藍的 https://i.imgur.com/TO46OBN.jpg
https://i.imgur.com/pC7BreT.jpg
holistic uptempo 便宜的團隊鞋 氣墊給你前後滿滿滿 旁邊也給你AJ14等級亮面烤漆你敢信 https://i.imgur.com/BoiGawG.jpg
更別說頂級團隊鞋 vis zoom uptempo直接給你可見zoom、內靴包覆 加中底側邊大面積的亮面烤漆,美到令人心醉 https://i.imgur.com/ygXkwQE.jpg
現在每年都差不多,還不如等復刻 其實KOBE鞋我不太愛 因為他加入NIKE太晚了(EQT時代倒是有兩雙神鞋) 跟1985-2008那段盛世 沒有重疊到太多 說穿了 現在NIKE整個體系就是獲利機器而已 至少從2008年以後 早就失去了"為運動員做最好"的企業形象目標 改成"為股東賺最多"的企業獲利目標 之前那個蘋果庫克還在那裏靠北說 NIKE為什麼不模組化可以再減少幾%成本 O你媽庫克完全不懂藝術(難怪蘋果手機越來越醜) 現在NIKE一堆共底模組化鞋子 共底是小廠沒錢開模子才搞的東西好嗎.... 那講到現在籃球鞋設計爛 其實也就是大廠獲利中心轉移了 以前籃球鞋銷售佔比高 現在跑步鞋跟休閒跑步鞋(例如JOYRIDE這種假運動定位) 才是占比高 所以研發心力都不在這裡 這點專賣中老年跟女性的SKECHERS最知道 雖然也保留了專業跑鞋產線來維持企業形象 但靠什麼能賺錢 商人最懂啦 賣到北美可以追趕愛迪達了.. 拉拉雜雜打一堆 人老了就是抱怨多,大家原諒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1.120.1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hoes/M.1597030614.A.085.html

08/10 11:55, 3年前 , 1F
專業推
08/10 11:55, 1F

08/10 12:03, 3年前 , 2F
哀之前鞋子屍體被我媽丟太多了 不然我光做拆解
08/10 12:03, 2F

08/10 12:03, 3年前 , 3F
應該可以混個十幾篇沒問題XDD
08/10 12:03, 3F

08/10 12:17, 3年前 , 4F
以前的團隊鞋真的屌打現在的球星簽名鞋, 現在KI/PG/字
08/10 12:17, 4F

08/10 12:17, 3年前 , 5F
母哥的產品線拿到以前真的會被笑
08/10 12:17, 5F

08/10 12:29, 3年前 , 6F
都被你說完了
08/10 12:29, 6F
其實要說講古 這些講冰山一角而已 主論述是帶我買過的 錢不夠買的更多啊啊

08/10 12:30, 3年前 , 7F
含淚推
08/10 12:30, 7F

08/10 12:33, 3年前 , 8F
我有疑問,為什麼現在球鞋的楦型都長得很像,感覺就
08/10 12:33, 8F

08/10 12:33, 3年前 , 9F
是一體成型外加一些配色而已,沒有太大的鑑別度
08/10 12:33, 9F

08/10 12:40, 3年前 , 10F
看到了,共底模組化
08/10 12:40, 10F

08/10 12:45, 3年前 , 11F
2000左右那時候出的鞋子感覺每雙都很有特色
08/10 12:45, 11F

08/10 12:45, 3年前 , 12F
剛好nba各隊也都有個代表球星
08/10 12:45, 12F
我覺得現在籃球鞋亂做 跟球風質變也是有一定關係 以前中鋒背框動作多 鋒衛切入灌籃為主要得分手段 那對後跟的穩定度跟緩震就是十分要求 技術說細一點現在切入 連腳步都不一樣了 懸著腳跟的前掌跑法速度更快 所以後跟緩震大家就放生了 更別說丟三分球

08/10 12:48, 3年前 , 13F
而且90年代nike明星鞋的鞋底設計也是一大賣點,例如
08/10 12:48, 13F

08/10 12:48, 3年前 , 14F
首次採用矽膠材質的aj11
08/10 12:48, 14F

08/10 12:48, 3年前 , 15F

08/10 12:49, 3年前 , 16F
以及aj13那個立體飛人圖示
08/10 12:49, 16F

08/10 12:49, 3年前 , 17F
不過當時試鞋型也是試的很累
08/10 12:49, 17F

08/10 12:49, 3年前 , 18F

08/10 12:58, 3年前 , 19F
冰底材質在AJ5就用過了啦
08/10 12:58, 19F

08/10 13:06, 3年前 , 20F
現在簽名鞋只有喇叭跟龜龜的算是有用心 其他的都被定價線
08/10 13:06, 20F

08/10 13:06, 3年前 , 21F
拉住了很多東西設計師想放 到PM那就被打掉了
08/10 13:06, 21F

08/10 13:07, 3年前 , 22F
我是覺得他們財務部門肯定是把成本線抓得很緊
08/10 13:07, 22F

08/10 13:07, 3年前 , 23F
KD中期6-10那時候有點想提升的味道 但現在這幾代也是爛了
08/10 13:07, 23F

08/10 13:08, 3年前 , 24F
VAPORMAX FLYKNIT 2020的側面支撐根本是屎,試穿完直接熄
08/10 13:08, 24F

08/10 13:08, 3年前 , 25F
08/10 13:08, 25F

08/10 13:09, 3年前 , 26F
那只是潮鞋阿阿阿 喇叭14代本來要用第一版布局的VM
08/10 13:09, 26F

08/10 13:10, 3年前 , 27F
後來受不了太爛了只好改設計拿回13代HEX ZOOM還延遲上市
08/10 13:10, 27F

08/10 13:10, 3年前 , 28F
成為最沒人氣的一款...
08/10 13:10, 28F

08/10 13:11, 3年前 , 29F
MAX360時代還要加個CAGE不是亂加的...
08/10 13:11, 29F
※ 編輯: VVizZ (211.21.120.163 臺灣), 08/10/2020 13:17:36

08/10 13:17, 3年前 , 30F
zoom drive真的一代神鞋
08/10 13:17, 30F

08/10 13:18, 3年前 , 31F
分體ZOOM用到極致又均衡就這雙了
08/10 13:18, 31F

08/10 13:19, 3年前 , 32F
不過這篇只講了一點點 前ZOOM時代的MAX時代還有好多
08/10 13:19, 32F

08/10 13:19, 3年前 , 33F
有空再講
08/10 13:19, 33F

08/10 13:24, 3年前 , 34F
為什麼你記那麼清楚 我買過的還要看文字紀錄回憶一下XD
08/10 13:24, 34F
我買過的我都記得啦 想買沒錢買的也記得 我以前可以背當季型錄的阿,現在老了沒辦法 同學買鞋都先問我最近什麼新的

08/10 13:24, 3年前 , 35F
個人無法接受現在籃球鞋90%是低筒, 而且是腳踝支撐趨近
08/10 13:24, 35F
還有 148 則推文
還有 16 段內文
08/12 00:46, 3年前 , 184F
論實戰and1的亂流比太極更強
08/12 00:46, 184F

08/12 08:20, 3年前 , 185F
感謝解惑!
08/12 08:20, 185F

08/12 08:32, 3年前 , 186F
AND1當年使用的Dual-Spring當年穿沒多久就不彈了說, 一
08/12 08:32, 186F

08/12 08:32, 3年前 , 187F
直在說AND1耐穿的是.....??? 因為沒有外露氣墊所以比較
08/12 08:32, 187F

08/12 08:32, 3年前 , 188F
耐磨這個同意, 但跟Lunarlon一樣很快就硬掉的話也很不OK
08/12 08:32, 188F

08/12 08:32, 3年前 , 189F
08/12 08:32, 189F

08/12 08:32, 3年前 , 190F
好文! 而且那時代這些鞋打完折大概都不太會超過3000啊!
08/12 08:32, 190F

08/12 08:32, 3年前 , 191F
水滴鞋我買原版是3000多。
08/12 08:32, 191F

08/12 08:35, 3年前 , 192F
當時我剖過AND1, 所謂的Dura-Spring只是在中底嵌入一塊
08/12 08:35, 192F

08/12 08:35, 3年前 , 193F
較低密度的泡綿(衰退那麼快應該是EVA), 然後鞋墊的前後
08/12 08:35, 193F

08/12 08:35, 3年前 , 194F
各多墊一塊類似poron的軟墊, 就醬~~
08/12 08:35, 194F

08/12 08:38, 3年前 , 195F
真具有耐久壓意義的是後來的Harmonix, 在KG的鞋款上也
08/12 08:38, 195F

08/12 08:38, 3年前 , 196F
有採用, 就是在後跟左右各放一顆氣囊把後跟下方拱成拱
08/12 08:38, 196F

08/12 08:38, 3年前 , 197F
形, 但這東西就累死max air, 一點都不耐磨了 XD
08/12 08:38, 197F

08/12 08:38, 3年前 , 198F
類似
08/12 08:38, 198F

08/12 08:39, 3年前 , 199F
更正, 應該是Dura-Spring才是正確的名字, 應該是耐用彈
08/12 08:39, 199F

08/12 08:39, 3年前 , 200F
簧, 而不是雙彈簧 XD
08/12 08:39, 200F

08/12 08:51, 3年前 , 201F
當年不買AND1的原因就是因為氣墊腳感真的太強大了
08/12 08:51, 201F

08/12 08:52, 3年前 , 202F
雖然後來AND1有投入一些氣墊模組的開發 但印象中也是偏硬
08/12 08:52, 202F

08/12 08:52, 3年前 , 203F
有KG跟BIG BEN的時代應該是最輝煌的吧 還有早期馬大少
08/12 08:52, 203F

08/12 08:53, 3年前 , 204F
然後很好運的是剛好VC跟PUMA解約後空檔期穿了太極一灌成名
08/12 08:53, 204F

08/12 08:56, 3年前 , 205F

08/12 09:25, 3年前 , 206F

08/12 09:25, 3年前 , 207F

08/12 09:26, 3年前 , 208F
當年尼克的老八傳奇跟Sprewell實在太狂, 就被洗腦買了這
08/12 09:26, 208F

08/12 09:26, 3年前 , 209F
雙Crossover mid
08/12 09:26, 209F

08/12 09:27, 3年前 , 210F
大概介於Marbury跟太極中間, 當時AND1在台灣的名氣還沒
08/12 09:27, 210F

08/12 09:27, 3年前 , 211F
這麼高
08/12 09:27, 211F

08/12 09:29, 3年前 , 212F
當時剛穿超經驗, 腳感超軟彈超好穿 , 到處推薦朋友買AND
08/12 09:29, 212F

08/12 09:29, 3年前 , 213F
1, 但很尷尬的是過沒多久就明顯不彈了, 跟Lunarlon如出
08/12 09:29, 213F

08/12 09:29, 3年前 , 214F
一徹 QQ
08/12 09:29, 214F

08/12 09:47, 3年前 , 215F
現在的EVA-BASED中底比20年前更慘 LS一堆人說三場就磚了..
08/12 09:47, 215F

08/12 09:48, 3年前 , 216F
以前至少規規矩矩有一定密度 現在為了不訓鞋的消費者喜好
08/12 09:48, 216F

08/12 09:49, 3年前 , 217F
就是密度變低裡面氣泡空間變大當然腳感好 但是支撐性就不
08/12 09:49, 217F

08/12 09:49, 3年前 , 218F
行了 高強度踩幾下裡面結構潰縮空氣被踩出來 就磚
08/12 09:49, 218F

08/12 10:02, 3年前 , 219F
最近一雙讓我有這種熟悉的驚喜->快速失落的是Sock Dart.
08/12 10:02, 219F

08/12 10:02, 3年前 , 220F
....
08/12 10:02, 220F

08/12 10:28, 3年前 , 221F
比較好奇的是REACT為什麼可以做到衰退比其他EVA系的慢但又
08/12 10:28, 221F

08/12 10:28, 3年前 , 222F
保持不錯的腳感 不知道裡面混了什麼 也許橡膠顆粒之類的
08/12 10:28, 222F

08/12 20:44, 3年前 , 223F
east bay 經典
08/12 20:44, 223F
文章代碼(AID): #1VCC3M25 (shoes)
文章代碼(AID): #1VCC3M25 (sh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