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當醫生建議我去諮商與住院的時候?消失

看板prozac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0/16 23:29),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這篇文章主要針對諮商的部分回應。 ※ 引述《RIPsomeday (蘇十月)》之銘言: : 今天回診, : 我跟醫師說~ : 我的情緒持續低落中, : 並且又在手上增加了傷痕。 : 醫師便問我要不要住院, : 並且強烈建議我去做諮商。 很明顯,藥物能幫助你,但它們作用有限。 原因是因為你不但單單是一瓶不知名的化學溶液。 : 但我很排斥諮商, : 不想跟陌生人說心裡話, 一開始是陌生人,難以開口是正常的。 就像你和你的醫生一樣,如果你遇到適合的心理師,也可以建立信任關係。 : 尤其我更不知道心理師會怎麼看待我。 : 對心理師而言 : 我可能只是一個數字? : 或者他覺得我是顧客? 心理有病的人? 一個溺水的陌生人? 你揹著重負在一條名為人生的路上走著,但是走久了難免肌肉酸痛、體力不支... 你可以把心理師想像成健身教練,他的工作是訓練你,讓你走得更遠、更快、更久。 你所背負的重量不一定會減少,他無法幫你揹背包。 但教練有著你所不知道的人體結構與工學的知識,他會引導你找出減輕肌肉關節負擔的揹 法。 當你已能夠自己揹著背包走的時候,教練的任務已完成。 就像你不可能請一輩子的健身教練, 諮商總有結案的一天,心理師會放手,讓你獨立走接下來的路。 我是不知道每個心理師對個案有什麼看法,說實在,這很重要嗎 = =a 又不是去social 你可以把他當成教練、物理治療師。他是幫助你的角色,這個不會變。 : 我覺得世界糟透了, : 我的家人 親人 糟透了, : 我自己也糟透了。 : 我不知道跟有心理師執照的人說話後, : 世界會不會變好。 沒錯,世界不會改變,但是你會改變。 你處理記憶、念頭、情緒、人際關係etc.的方式會改變。 : 可以確定的是 : 在幾個小時 幾千元的對話之後, : 他仍是他,我仍是我。 : 他得繼續處理其他個案 : 我得繼續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 你說的對,這就是現實。 但是你並沒有浪費時間,因為在會談過程中你會學到東西。 所謂當局者迷,你會得到第三者的客觀意見。 心理師有見過和你的狀況類似的人,知道該如何給你提供專業的指導。 醫師能診斷和開藥,他可以在你肌肉發炎的時候開消炎止痛藥給你,減輕你的痛楚。 可是這不是長遠之計,因為你還是在用那讓你受傷的姿勢揹背包。 心理師就跟健身教練、復健治療師一樣。 因為你沒有人體工學的認知,所以可能會在揹重物的時候受傷。 但是這些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他們知道如何讓你增強體魄和避免受傷。 : 我向醫師表示 不想住院 : (住院的話 家人就會知道,那對我而言~比死還糟糕。) : 目前也不想接受心理治療。 : 然後今天醫師加開了易寧優給我 : 有人也吃過這個嗎? 我能理解你的排斥,因為我也是拖啊拖很久才去治療的。 當我體驗過心理諮商,並自己找這方面的工具書來看時, 才知道這背後是有龐大的研究背景,以及它對人類生活上的貢獻。 如果經濟上能夠負擔,試試也無妨。 談不攏就終止合作關係,你們不會再見面,他也不會把你的事昭告天下。 心理諮商的用處及迷思: https://goo.gl/AEiwzC https://goo.gl/pj8GZf 給你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17.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508167780.A.15A.html

10/17 02:17, , 1F
十分感謝L大願意花時間打這篇文章 我會仔細琢磨 QQ
10/17 02:17, 1F

10/18 13:16, , 2F
很棒的文章
10/18 13:16, 2F
文章代碼(AID): #1PvD1a5Q (prozac)
文章代碼(AID): #1PvD1a5Q (proz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