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接單新高 逾半海外生產

看板politics作者 (掌握媒體掌握歷史)時間14年前 (2010/04/21 07:54), 編輯推噓10(10031)
留言41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1/today-t1.htm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昨公布今年三月外銷訂單金額達三四三.九億美 元,創歷史新高;但令人憂慮的是,三月份的台灣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國內接單海外生 產)也首次突破五十%,來到五十.六九%,意味外銷訂單再龐大,超過一半的產能卻在 國外生產,無助於國內勞工的就業與消費。 結構性失業將日趨惡化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痛批,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都還沒簽,台灣產業就 已外移一半,若簽了之後,「對台灣更是死路一條」。他指出,海外生產比重的數字愈高 ,代表國內產業外移狀況愈嚴重,將導致結構性失業問題日趨惡化,也影響勞工薪資水準 ,更無助於國內消費,「僅對國內企業有好處,對勞工一點好處都沒有」。 林向愷說,簽了ECFA後,雖然中國對台灣零關稅,但東協對台灣還是高關稅,因此台 商基於成本考量,當然會選擇到輸往東協是零關稅的中國設廠,而外移的廠商又將產生 「磁吸效應」,將中上游廠商吸引過去,因此台灣至海外生產的情況只會更趨惡化,最後 就是整個產業鏈都外移,工作機會消失,造成大量國內勞工失業。 經濟部官員則分析,這凸顯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刻不容緩,而隨著國內電子大廠,像廣達、 鴻海等紛紛外移至中國設廠,這個趨勢只會愈來愈嚴重。 簽ECFA後將加速產業外移 三月外銷金額年增率四十三.六六%,金額已超越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也是二○○七年十 月三二二億美元以來的新高。從訂單主要地區來看,中國(含香港)的訂單達九十八.一 億美元,年增率五十九.六七%,其中以精密儀器等產品增加十.一億美元為最多。其次 是美國的訂單為六十六.三億美元,年增率十八.二一%,以資訊與通信產品增加三.一 億美元較多。至於東協六國的訂單金額則達三十二.四億美元,年增率六十一.七七%, 其中以資訊與通信產品增加三.七億美元貢獻最大。 經濟部投審會昨也公布三月份我國對中國的投資件數,共核准二十八件,核准投資金額約 為八億七一○三萬美元。累計今年一至三月核准對中國投資件數為一百件,年增率為一三 二.五六%,金額達二十二億四三○六萬美元,年增率為一八八.四% ------------------------------------------------------------------------- "台灣接單、海外製造"真是一個可怕的現象,直接就是製造工廠外移! 真不知道馬政府的政策是什麼? 晶圓、面板等均可開放外移,我看就差IC設計等也沒出去了,依照馬政府先前的邏輯, 研發中心留台灣,製造外移...那麼現實來說,就準備要中下階級人口失業! 而持續失業、產業外移,又繼續影響員工薪資水準,可是財團等有錢人卻更加富有, 對照高房價(台北、板新一帶房價屢創新高),又看今天新聞報導台中港進口 雙B、保時捷名車多輛,總值兩百多億,而車商說這是早就被下定的... 台灣貧富懸殊日漸嚴重,馬政府面對這種還推波助瀾,一點都看不到如何富中求均 的作為,ECFA也講不清楚(官員也說是帶刺的玫瑰花...囧), 這是埋下未來準備犧牲中下階級人口的政治話術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7.74.224

04/21 09:05, , 1F
1本國接單外國生產,這種事情美日歐早就作
04/21 09:05, 1F

04/21 09:05, , 2F
了幾十年,這些國家倒了沒?
04/21 09:05, 2F

04/21 09:08, , 3F
不簽呢,就全部外移
04/21 09:08, 3F

04/21 09:08, , 4F
簽了還有關鍵零組件跟研發會留下
04/21 09:08, 4F

04/21 09:24, , 5F
這種事情台灣已經做了10年了..
04/21 09:24, 5F

04/21 09:29, , 6F
不只10年吧
04/21 09:29, 6F

04/21 12:12, , 7F
X!李登輝時代就發生的事情 只是狀況慢慢從
04/21 12:12, 7F

04/21 12:12, , 8F
製鞋業等傳產轉到半導體而已 發文前拜託
04/21 12:12, 8F

04/21 12:12, , 9F
多讀點資料 自由的資料千萬不要這麼相信
04/21 12:12, 9F

04/21 12:13, , 10F
就引用過來 哪天自己丟大臉會很慘
04/21 12:13, 10F

04/21 12:16, , 11F
接單還能創高 代表至少台灣在b2b這一塊還
04/21 12:16, 11F

04/21 12:16, , 12F
是比大陸公司有牌子 這優勢如果不擴大 b2c
04/21 12:16, 12F

04/21 12:17, , 13F
台灣沒辦法各公司都做到最好 b2b也失去的
04/21 12:17, 13F

04/21 12:17, , 14F
話 那輸出人力就真的不是白領而是傭人了
04/21 12:17, 14F

04/21 12:22, , 15F
國家沒倒 不過帽子大王倒了
04/21 12:22, 15F

04/21 15:24, , 16F
要講美日歐的人要不要去看看這些國家失業
04/21 15:24, 16F

04/21 15:24, , 17F
率多少? 除了日本之外美歐失業率可是高得
04/21 15:24, 17F

04/21 15:24, , 18F
嚇人(相較於台灣) 除了失業率之外還要不要
04/21 15:24, 18F

04/21 15:25, , 19F
去看看這些國家的地理環境資源相較於台灣
04/21 15:25, 19F

04/21 15:25, , 20F
差多少?
04/21 15:25, 20F

04/21 15:49, , 21F
所以就說帽子大王倒了啊
04/21 15:49, 21F

04/21 22:40, , 22F
太好笑了 台灣製造業有多少比例本土生產?
04/21 22:40, 22F

04/21 23:35, , 23F
所以推文的諸位覺得要繼續海外生產?
04/21 23:35, 23F

04/21 23:42, , 24F
本土生產 找不到工人 請不起工人 價格高
04/21 23:42, 24F

04/21 23:42, , 25F
賣不出去 請問樓上要怎麼辦 2300萬人一
04/21 23:42, 25F

04/21 23:42, , 26F
起耕種台灣 自給自足?
04/21 23:42, 26F

04/22 00:05, , 27F
請問,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
04/22 00:05, 27F

04/22 00:05, , 28F
的勞工 怎麼支撐 這麼多世界級的製造
04/22 00:05, 28F

04/22 00:05, , 29F
業? 我知道問題太具體 你逃吧
04/22 00:05, 29F

04/22 00:13, , 30F
就算留下來對失業率還是沒幫助,台灣多的
04/22 00:13, 30F

04/22 00:14, , 31F
是外勞,外勞的積極貢獻就是留住本土產業
04/22 00:14, 31F

04/22 00:22, , 32F
不海外生產 k大要負責找適合的工人嗎
04/22 00:22, 32F

04/22 00:26, , 33F
不用啦,只要資方開低價,然後拼命媒合失
04/22 00:26, 33F

04/22 00:27, , 34F
敗然後申請外勞來用就可以解決低薪勞力工
04/22 00:27, 34F

04/22 00:28, , 35F
人的問題,當然這完全是為了美化貿易總額
04/22 00:28, 35F

04/22 05:32, , 36F
不然訂單直接不來台灣,就值得高興了???
04/22 05:32, 36F

04/22 05:33, , 37F
有訂單來叫台灣人民不要高興,見報如見鬼
04/22 05:33, 37F

04/22 05:34, , 38F
台灣接單、海外製造 <--- 現成狀況
04/22 05:34, 38F

04/22 05:34, , 39F
馬英九做不好,換了民進黨做得能有多好???
04/22 05:34, 39F

04/22 05:35, , 40F
拼命講cost down,人力成本拼得過他國???
04/22 05:35, 40F

04/22 12:00, , 41F
=而傳產外流得最嚴重的正是日本
04/22 12:00, 41F
文章代碼(AID): #1BpZwTlL (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BpZwTlL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