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反盜版,是歌迷應有的常識和行動

看板peianyang作者 (狂奔大草原的小羊)時間17年前 (2007/01/25 23:14), 編輯推噓12(1207)
留言1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看來100篇還是貢獻給培安版了... 既然提到這個問題就把這篇轉貼過來吧! 我個人對分享的這種問題十分重視, 講到這個問題也會特別嚴肅... 可能有人說會下載的很多不會買專輯, 但是現在下載也可透過合法管道, 只要非法的部分逐漸消失,多數人的習慣就會改變。 某些資深歌迷應該會知道2003年雨生的專輯只賣了3萬張, 試問一下,這樣的成績如果你是老闆,還會再次發行雨生的專輯嗎? 我們這些寶友們多麼想要看到DEMO以及全套專輯重出江湖, 但是唱片公司看不到牛肉,怎麼肯花下大把銀子? 不願看到老師也陷入這樣的困境中, 更希望老師日後能作他想要的音樂,而不是隨著時代潮流浮浮沈沈, 幫雨生未完的夢一起努力! ※ [本文轉錄自 Metal_kids 看板] 有點長的文章,不過看完後會讓人心有戚戚焉! 希望有時間的人可以讀一讀, 也希望寶友們都能夠支持正版唱片, 不要助長非法下載的風氣。。 ------ 反盜版,是歌迷應有的常識和行動 --盜版對流行音樂的傷害 ◎作者:翁嘉銘(樂評人) □盜版太嚴重了 國內盜版業者猖獗,唱片市場仿冒及盜版品充斥,甚至以IFPI排行榜作為盜版 品選輯的依據,迫使IFPI Taiwan Chart自1999年9月1日起暫停作業;這屆金 曲獎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張小燕呼籲全國民眾抵制盜版,尊重智慧財產權,並希 望在場來賓別上銀絲帶,以示反盜版的堅定決心;任賢齊等歌手也拍攝宣導片, 大力急呼反盜版。 盜版有那麼嚴重嗎?消費者和樂迷或許對盜版猖獗的惡行,沒什麼感覺,但唱片 公司、正牌經營唱片商及藝人歌手音樂創作者,卻強烈感受到盜版業者偷搶盜的 囂張猖狂。從唱片門市店、夜市攤販、校園郵購到MP3轉檔燒錄成的盜版品, 在在侵犯歌手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破壞唱片市場景氣,影響唱片公司營運與應 得的權益。 根據IFPI的調查統計,台灣夜市中,有1460 萬片(卷)盜版品在市面上流通, 佔正版的36.5% ,一年盜版品侵蝕唱片市場高達109億5千萬台幣,這還不包 括門市和校園郵購的數量。IFPI曾查獲一家販賣盜版品的全國校園郵購行銷網, 在各大中小學發送盜版郵購目錄,以獎金回扣誘導班級幹部幫助推銷,短短三個 月所得郵局匯款高達3500 萬,估計兩年獲利超過一億元。這些盜版收益不會回 到歌手、創作者、唱片公司裡,更不會回到國庫稅收上。 有不少流行音樂消費者,對盜版仿冒品缺乏認知,以買到低價品沾沾自喜,而不 曉得購買盜版是鼓勵竊盜,打擊合法經營者,也使藝人與創作者的權益快速消 失,得不到保障。 □唱片是眾人智慧、心血的結晶 太多樂迷、消費者不明白一張唱片中,所集結的眾人智慧、勞苦、心血和汗水, 只見星光閃耀和群眾崇拜的一面。而一位藝人歌手的成功,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長 期累積的,其中含蓋著不為人知的淚水、汗汁、奮鬥的意志及才情、智慧的發揮。 伍佰成名之前,生活艱辛,教吉他維生。組了樂隊後,為每週一次的LIVE 表演,天天寫歌、排練,才能成為今天的「台灣搖滾之王」。張惠妹「天后」的 封號,也不是輕鬆得來的。出道前在PUB駐唱,辛苦演唱所得微薄。和唱片公 司簽約後,接受嚴格的聲樂、肢體訓練,其中辛酸,是外人難以體會的。他們每 首歌曲、每一張專輯的誕生、出版,都是生命、心血的付出。而盜版業卻輕易地, 剝奪了他們對音樂的奉獻和心血的付出。 付出和奉獻的,不只是台前光鮮的人物,還有眾多的幕後工作人員。 以一般唱片公司的作業來說,一張專輯唱片出版上市的流程,有很多關卡,要通 過種種關卡的挑戰、檢驗,才能面世。 先以一名新人為例。新人必須先累積實力及作品,尋找發表演出的機會,得到一 部分人的共鳴,再等待唱片公司、製作公司或經紀人的青睞,才有可能邁向出版 之路。目前最普通的管道是比賽,不論是校園、民歌餐廳、廣電媒體或救國團舉 辦的歌唱比賽,要能脫穎而出,才可能得到唱片公司的賞識,進一步擁有簽約、 錄音、發片的機會。張雨生、張惠妹、陳珊妮、陳綺貞等等無數歌手,都是這樣 誕生的。 目前,台灣樂團風氣大開,組樂團在live house演出,再躍為唱片樂團,也是一 種模式。但成立一支band談何容易!要有創作和演奏的能力;要有錢買樂器; 要能找到一群音樂理念相合的團員;要找練團的地方和表演的pub;還得耐得住 家庭和現實的壓力。不斷演出,擁有自己的歌迷群,知名度漸開後,又要看唱片 公司喜不喜歡樂團的作品、風格,有沒有商機,才能從地下躍為唱片樂團。伍佰、 亂彈、董事長、五月天、脫拉庫等等樂團,都走過這條音樂長征的路。 有人是不斷創作,自己花錢錄製DEMO投稿,百經挫折和退件,才得到唱片公 司試音的機會;也有的是不經意被星探挖掘的,或是跨行成為歌手的。這中間需 要機運,但不能沒有努力的過程。 而盜版商不需要這些艱辛歷程,就把新星誕生前,所有奮鬥、辛勞的結晶,佔為 己有,贏得暴利。 □不必企劃,不必製作,盜版不需要人才 新人也好,已出過片的歌手藝人也好,唱片的出版不光是一個人的事。就算是全 能的創作歌手,也要專業人才的協助,才能使唱片順利面世。 企劃導向的唱片,針對歌手的屬性、風格、特色,及目前的音樂潮流,構想一張 專輯的歌曲內容與消費訴求。由誰來構想呢?歌手本身會參與,但大半是唱片企 劃及製作人主導,或者由所謂的企劃會議決定。 多數偶像歌手或藝人出的專輯,以企劃導向居多。譬如綜藝節目主持人阿亮出的 專輯,便是企劃導向;阿雅的兒歌及遊戲歌專輯,也算是企劃性濃厚的唱片。因 為歌手或藝人本身並不以創作音樂見長,因為知名度高,擅長舞台表演,演唱部 分還及格,所以企劃人細心思考這樣的歌手或藝人,該唱什麼歌、怎樣宣傳、包 裝,才會受歡迎。企劃人可以說是,這類專輯幕後的主導人物! 製作人導向的唱片,主要以實力唱將、創作歌手為主。像伍佰的專輯,因為他是 歌曲作者、樂隊領導又是製作人,他的專輯當然是製作導向,也是音樂導向。製 作導向的專輯在十年前比較明顯,羅大佑製作的個人專輯,李宗盛製作的陳淑 樺、林憶蓮專輯等等,都是製作人導向的唱片。 不管是企劃或製作導向,實務上還是由企劃工作開始。企劃人和歌手溝通,訂出 專輯訴求、目標。以張惠妹為例,一開始設定成台灣的安室奈美惠,音樂屬性是 R&B、藍調和滾搖,訴求就十分清楚。當時製作人找張雨生主導,企劃就得開 始收歌,包括向詞曲作者邀稿。有的是曲先寫出來了,再找著名作詞人填詞;有 的先寫詞,再找樂手譜曲。但像張雨生、黃舒駿、鄭華娟、李宗盛等人,大半是 詞曲甚至製作一手獨立完成。 收歌的過程通常都是不順利的。企劃人腦中先想出適合的人選,找陳偉還是林暐 哲?林暐哲近期沒空,哪陳偉的檔期呢?他的價碼是不是預算內可接受的?還有 其他不同的人選嗎?而歌詞找林夕或姚若龍呢?要找時間和這些人溝通企劃理 念,林夕在香港,要不斷以傳真或E-MAIL溝通、協調、修稿。收來的歌如果製 作人或歌手確定不能用、不適合用,讓怎麼辦?留給別的歌手,還是直接退稿? 該怎麼向寫歌、寫詞的人解釋?看看,企劃人的任務是多麼艱鉅啊! 然後,企劃、歌手、製作人,有時候也包括唱片公司老闆,一起開會,聽收來的 歌可不可用。所謂會無好會,通常這種會議就像批鬥大會,吹毛求疵,雞蛋裡挑 骨頭,比比皆是。不經過長期會議,無數溝通與說服,不能確定,甚至被翻案, 重新來過,或整個案子不了了之的,也是有的。 因此,一家唱片公司必須要有企劃、製作兩大部門,得花錢聘用這些人才,提供 正確的規劃,敏銳的市場判斷,源源不絕的創意,奉獻才氣、專業能力與經驗, 以及高度的工作熱忱,為一張唱片的成形奠下基礎。 然而,盜版業什麼也不需要! □唱片是專業音樂人的心血 錄音期間,企劃必須同時聯絡唱片封面及內頁的美術設計、文案和攝影,為專輯 唱片的包裝作準備。好的企劃會告訴美術設計、文案和攝影,這張專輯的特色、 風格與主題,可能是失戀或E世代戀愛觀,讓他們了解唱片想表達的重心,去 發展這個主題。但也有企劃是搞不清楚狀況的,只希望唱片封面及內頁都弄得美 美的,照片就是沙龍照就好的那種。所以買唱片時,細心觀察封面及內頁,便能 看企劃的功力和用心! 錄音期間是製作人主導的,一般是先錄樂手彈奏及和聲的部分,然後是編曲,接 著是歌手配唱。這部分企劃可以提意見,不過仍以製作人為主,因為製作人畢竟 在音樂上比企劃專業,企劃的意見多半是歌名的設定而已。 製作人的智慧、心血,影響一張唱片的成敗至鉅。必須選擇合適的編曲、樂手、 和聲,可高度配合的錄音室,能音樂理念契合、信任的錄音及混音師,等等。盯 緊每一個進度、品質。表現音樂的功力、水準,還得照顧時代性、市場需求,哪 些歌可以主打,哪些是帶著實驗的特質,哪一首是為了開發歌手新歌路,等等。 配唱前,每一首理想上先做出試唱帶給歌手,讓歌手做錄音前的準備,定key、 了解歌曲應有的表現方式、歌詞的情感詮釋及熟悉曲風和節奏等等。事前準備周 全,可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節省錄音室費用的消耗。但音樂不只是技術、工程和 樂器的製作而已,也是人的藝術,是音樂的、感情的交流。製作人要使出種種法 寶,哄、疼、鬧、騙都好,就是要讓歌手進入狀況,發揮一切潛能,把歌曲精神、 靈魂、力量、情緒,唱到淋漓盡至。一遍又一遍,直到對了為止。 如果把製作人和歌手比喻成孩子的父母親,至少必須懷胎十月才能生下孩子。那 麼盜版業者就是盜取別人孩子的人,與人口販子沒什麼差別!不管我們怎樣評斷 一張唱片,好不好聽,受不受歡迎,夠不夠水準,音樂還是有生命的! □唱片業燒錢,盜版業印錢 比生孩子更複雜的是,製作人配唱完後,還要監督、指導完成混音工程。雖然有 電腦自動化的混音技術的幫助,但人的聽覺和心的觸動,很難只用規格化與量化 的來衡量。製作人必須以自己的筆記、心中對每首的強烈感受與印象,做為調整 的依據。midi、器樂、人聲、特效等等的音色、音質、音量是否完美的融合,是 否達到想要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聆聽調整、修正,才得以完成。 製作人、錄音師、混音工程等人的工作非常專業,沒有經過長期的學習、進修、 鑽研及經驗的累積,是無法勝任的。但盜版業不需要這些專業人才,不需要投資、 維修、更新大筆錄音、混音設備,就擁有仿冒品,這世界竟有那麼好的事,就像 印偽鈔而賺了真的錢一樣。 一張唱片誕生的關卡,到此才渡過三分之一而已。現在熱門的網路業,不少專家 說是「燒錢的行業」,唱行業也很接近,因為一張唱片沒有上市之前,沒有人敢 說一定流行、一定暢銷、一定賣錢!拍音樂錄影帶、辦演唱會、記者會、簽名會 和各種促銷活動,都需要經費,和燒錢沒兩樣。 當企劃人把錄好的試聽帶,帶回公司給各部門參考時。宣傳開始擬定宣傳策略、 敲定宣傳通告,比如先在報紙、雜誌放消息。有的唱片公司會找歌迷來試聽,做 簡單的市場調查或主打歌選定的意見徵詢。一邊開始找適合的音樂錄影帶 (MTV)導演、造型師、髮型師等,歌手準備拍音樂錄影帶、專輯及宣傳照片, 之前還得做造型、定裝等等包裝的工作。 但盜版業者透過非法的手法,販賣CD、卡帶,需要花費龐大設計費、宣傳費嗎? 當然不用!那麼,這對「燒錢」又費心費力的音樂與唱片工作業者太傷了吧! □沒理由買盜版! 混音完成,製作人送交專輯母帶給唱片公司,製作人的工作就結束了。母帶處理 完成後,送CD工廠大量生產,一張專輯也就完成了。接下來的都是造勢宣傳的 工作,也是所謂的宣傳期,包括記者會、演唱會、上電視、電台、平面媒體通告 等等。 這就是一張流行音樂專輯誕生的過程。雖然不到鉅細靡遺的程度,但應能了解, 一張唱片中所包含的才能、智慧、心血、專業技術、金錢種種元素所建構成的。 人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唱片也是。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幫助盜版業!還有什 麼說法,可以支持消費者購買盜版仿冒的唱片! 只是,仍有為數眾多的消費者買了盜版唱片,最大的原因也只有一個:貪小便宜! 當盜版技術從包裝到CD品質,都到了幾可亂真的地步時,多數人就算知道是盜 版,在賤價的誘惑下,還是忍不住掏出錢來,助長盜版業的壯大繁殖。 千萬別以為盜版只是讓唱片公司少賺點錢而已,貪小便宜的消費心態,嚴重影響 流行音樂正常的發展。好比,許多歌迷不明白為什麼唱片公司動不動就出精選 輯,甚至出道兩三年的都可以出精選輯。除了剩餘價值再利用,充分發揮邊際效 益,滿足精選輯愛好者的需求外,抵制盜版貨的猖獗才是一大主因。有大半盜版 就是以精選輯的形式出現的,唱片公司只好以頻頻出版正牌精選輯,來抵制盜版 精選輯,甚至演變成以口水歌對抗盜版貨的做法。劣幣驅逐良幣,同時盜版的囂 張,也造成創作力的衰微。 最可怕的打擊,是人才的凋零。想想,銷售利益讓盜版業不必大費心力就快瓜分 了一半,歌手、作曲作詩人的版稅收入大幅減少,專業音樂人沒有足夠的收入支 持,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轉行,一條是創作更大量的作品、出更多的唱片、 做更多的秀。於是,才氣、能量大量被消耗,原創力萎縮,造成人才過早凋零, 也阻礙更多人才投入流行音樂相關工作。而沒有優秀人才參與唱片業,哪有今天 台灣流行歌曲在大陸和東南亞的繁榮盛景。 另一個盜版所帶來的危機,正版加盜版就變成過度生產,使需求快速達到臨界 點,以致市場蕭條。譬如說,某張專輯在市場最大鋪貨量是十五萬張,但因為盜 版的緣故變成三十萬張,遠遠超過應有的需求量,而假如當月十張新專輯上市, 盜版一攪局,市場上變成三百萬張的鋪貨量,反映不出真正的市場需求量,市場 經濟秩序大亂,唱片公司無法正確評估損益,或許減縮製作及宣傳預算,使歌手 或音樂工作者良好的支援,也得不到公平的市場反應,使商業機制和創作環境都 開始惡化,而樂迷喜愛的作品也大減。 □抵制盜版,開創美好的音樂新樂園 盜版的禍害,是消費者省個五十、一百元都無法相比擬的。 尊重智慧財產權、不買盜版,是每一個現代人應有的常識,不僅保障健康的經濟 與創作環境,對消費者也是一種保障,而購買盜版是助長不法的幫兇。智慧並不 全然是無形的,音樂創作當然是個人或團體的資產,別人或群體絕不能以非法手 段,取得、瓜分及剝奪他人與團體的智慧資產。換個角度思考,假使你是曲詞作 者,你是歌手,你是唱片封面的設計者,你還會去買盜版嗎? 把音樂園地想成一座果園好了,農夫以專業的知識、技術、經驗,整地、施肥、 播種、防治蟲害,花錢流汗,辛勤耕耘,終於到果實纍纍的豐收季節,但卻冒出 一群人不必整地、施肥、播種、防治蟲害,花錢流汗,辛勤耕耘,就把農夫一半 收穫拿出去買,而且不須付農夫一毛錢,還有一大群消費者興高采烈買了水果。 那麼,還有誰肯當農夫?還有誰肯花錢、流汗耕耘果園呢?我們又哪來的好水果 可吃呢? 流行音樂就好比我們的精神水果,為了讓我們流行音樂長遠的發展,請大家共同 抵制盜版,開創美好的音樂新樂園。 http://www.ifpi.org.tw/activity/3.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47.60 ※ 編輯: roline1211 來自: 218.170.47.60 (01/20 01:37)

01/20 01:37,
推 但是不改的人永遠不會改
01/20 01:37

01/20 19:32,
所以我一直認為,正版也降下來一點不是很好嗎...
01/20 19: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38.22 ※ 編輯: roline1211 來自: 218.170.38.22 (01/25 23:23)

01/25 23:21, , 1F
不少的藝人歌藝和態度令人反感 曲子也很多都是抄襲(不是指我
01/25 23:21, 1F

01/25 23:23, , 2F
相信啦) 整體環境其實也不怎麼樣 除了像培安這類認真歌手以
01/25 23:23, 2F

01/25 23:25, , 3F
外的唱片 我都很能難買下手=_=||
01/25 23:25, 3F

01/25 23:25, , 4F
推唱片公司看不到牛肉,怎麼肯花下大把銀子..無奈的現實
01/25 23:25, 4F

01/25 23:28, , 5F
版大你的效率真好 對認真的歌手我們用行動支持!
01/25 23:28, 5F

01/25 23:29, , 6F
支持正版..反盜版!
01/25 23:29, 6F

01/25 23:59, , 7F
我還是補充一下整體環境指的是台灣唱片界平均而言 優秀的環
01/25 23:59, 7F

01/26 00:01, , 8F
境還是有的啦 只是不多 和外國比起還是不夠
01/26 00:01, 8F

01/26 00:04, , 9F
我...剛剛是不是修到a大的推文?
01/26 00:04, 9F

01/26 00:05, , 10F
沒錯你修到了XD←第一時間有看到
01/26 00:05, 10F

01/26 00:05, , 11F
回樓上:是啦 不過沒關係^^
01/26 00:05, 11F

01/26 00:08, , 12F
業界中某些優秀人士還是執著在他們專業的那一面
01/26 00:08, 12F

01/26 00:09, , 13F
喜歡認真過生活的人
01/26 00:09, 13F

01/26 00:09, , 14F
仍為他們的目標努力,只願不要劣幣驅逐良幣...
01/26 00:09, 14F

01/26 00:20, , 15F
也願懷抱理想的人們 都能真實的做自己
01/26 00:20, 15F

01/26 00:24, , 16F
也願懷抱理想的人們 都能真實的做自己 :)
01/26 00:24, 16F

01/26 08:13, , 17F
願懷抱理想的人們 都能真實的做自己
01/26 08:13, 17F

01/26 14:43, , 18F
也願懷抱理想的人們 都能真實的做自己 :)
01/26 14:43, 18F

01/27 07:03, , 19F
如果音樂人都跟培安一樣好 當然大家都買正版
01/27 07:03, 19F
文章代碼(AID): #15kCb2oq (peian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