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母親的孩子

看板pay_home作者 (B-jam)時間15年前 (2008/12/01 14:29),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這是篇很長的文章。 我知道的,「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我只是想把自己生命中最光怪陸離、最不可解的這一段記錄下來。 過去的我沒有這麼做,於是一切都無法對質,一切的指控都被厚顏無恥地允許了。 我不會再讓這種事發生。 1. 我對母親的印象是很模糊的,是斷裂零散的。 我記得我們一家五口住在新店時,那房子內部的模樣, 是個舊公寓,約莫四五樓罷; 我記得有年愚人節,還未臻學齡的我傻傻被母親戲耍一番, 「有你的電話喔!」 而話筒傳來的是空盪的撥號音, 我氣的哭了; 我記得小時候跟父母出門,卻把路人錯認為母親的糗事; 我也記得,當父母離婚、母親在電話裡而我在電話外號啕大哭, 那一幕如照片般定格在我的記憶裡。 家庭破裂後, 每週六,母親仍然固定來家裡接我去上鋼琴課。 我不喜歡學鋼琴,不喜歡老是要搭那麼久的車(我總是睡在母親的腿上), 不過至少母親會給我點零用錢,買本小叮噹給我看。 我去過母親與小阿姨合住的地方, 有著特殊的質感,到處擺著旅行帶回的紀念品, 屋裡光線是溫暖的,在我感覺像是IKEA型錄上會出現的場景。 我去過母親在某雜誌社的辦公室,那兒養了好大尾紅龍, 我也認識母親的上司,同時也是外遇對象── 我隱約知道他們的關係,但似乎又與我無涉, 總之,那麼小的我,什麼也不懂,什麼責任也沒有,很自由。 大人的事,跟我無關吧。 我現在還是覺得跟我無關。 2. 我已經說與我無關了。 我不恨母親,我不恨她外遇,我不恨她對我爸的傷害,我也不恨她丟下我。 現在回想起來,諸多生命中的不滿足與錯誤,或可歸咎於這個失敗的婚姻, 但我真的沒想過要恨她。 忘記是什麼時候了,或許是國小或國中, 大阿姨捎封信來,內容是什麼我全不復記憶, 只有那一句:「我知道你恨你媽媽」。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恨?我哪有?妳從哪裡看出我有?何況妳遠在台東? 我不得不寫封回信表達我的「立場」, 我沒有恨;我只是對她沒什麼感情罷了。 畢竟這麼久以前的人事物,對我來講的確是沒什麼感情存在。 那也不是冷漠,人們慣性地把不擅表達與無法表達當成冷漠, 若你曾體會過,口頭上的交好而不帶情感才是真正的冷漠。 對我而言,我沒有什麼感情上的基礎, 也沒意識到我需要為這種天生的關係負責。 然而我的「立場」並不被接受,在下一封信裡。 而那種對我不信任、懷疑的情緒,延續了十數年,直到現在。 3. 所以你知道嗎? 我真的是太信任別人了。 我是說,當別人隨意丟給我一個問句時, 我總是認真的思考, 而要回答時那人早已走遠了,留下我一人錯愕。 高中與家裡關係惡劣時, 偶有同學看臉色不對而噓寒問暖一番, 那時我就漸漸知道,問候你的人,十個有八個其實並不真的想知道你怎麼了。 我不了解的是那何必要問? 這才是真正的冷漠吧,我想。是真正的自私。 我好害怕與人相處。 我好害怕長輩型的冷漠。 我好害怕我敞開了這麼多,對方卻一點也不想接受。 那就是你們這些強調禮貌的人的方式, 沒有了禮貌,你們的冷漠就赤裸裸地攤在空氣裡了。 4. 我是懷抱著這樣的心情成長的,那就是,我有一個沒有連絡也沒有感情的母親。 她以前會寄一些禮物給我,有些不錯,像是旋元佑的文法書, 有些品味好像不大合,像是某幾件衣服。 收到禮物是很開心,不過我不會去利用那種所謂的「情感弱點」, 不然,當她說要給我一張信用卡副卡時,我應該很爽快地接受了。 其實小孩子的我根本沒那種心機。 我一直沒有想過會再見到母親,當然也沒有這種心理準備。 只是年紀大了體驗多了,會覺得,「好像」「應該」要重視自己的家人。 二伯母曾幾次提及她遇見母親之事, 也有一次要給我電話號碼,我沒答應。 還沒準備好吧,這樣一個遙遠又親近的人── 就算打了電話又要說什麼呢? 沒想到這個舉動後來也成了對我指控的理由。 我是感謝表弟的, 至少那時是,現在究竟如何我也不敢說。 仲烜在尋人板找我,而我從學姐那輾轉得知, 於是在母親癌症住院時有了一個結束分離的好機會。 重逢那夜,我與因治療而掉髮的母親在台大醫院公館院區談了許久, 她的淚痕訴說著對我的虧欠, 而我也接受理解了她離去的原因。 回程中我不斷思考著: 這些年來的不順遂,是否都起因於此呢? 而即便如此,我也還是不恨,也得去學著面對,畢竟破鏡也該重圓了。 5. 我很感謝拉麵店的朋友們, 在昨晚最需要陪伴的時候不忘搞笑與戲謔, 我記得Wanya說的:「不搞笑怎麼活的下去呢?」 謝謝你們借我一對耳朵, 即便無法感同身受, 我知道這是你們表達友誼的方式。 聚會結束了, 我跑去找我爸,這是三個月來唯一的一次連絡。 我並不想這麼做的,我不想讓家人知道我過的如何, 不想再讓別人為我擔心憂煩,更不想讓母親多了一個指控我的藉口。 然而我沒辦法了, 我需要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你們兩個的錯誤婚姻,要我來背這個十字架; 為什麼要把我弄到這個不幸福的世界上。 我並不想控訴任何人,我只是為自己不平,我是我自己。 那個已五十多歲、早生華髮的父親, 靜靜聽著我聲淚俱下的哭喊。 那個曾經不了解我、無法忍耐我的父親;那個我曾經瞧不起的父親。 過去的衝撞,讓彼此都了解對方的弱點,也坦誠, 我們都知道彼此不是完美的存在,不是儒家傳統中堅守的父子倫理, 然而因著這樣,我們才能向對方伸出手。 如果你看過"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離別時我要了一個擁抱, 接觸的瞬間淚水又不聽使喚的滾落。 6. 溝通與包容,是我這個接受過理性思維訓練的男人持守的原則。 當然,是在週遭的人身上,對於陌生人我常口不擇言的批評。 但論到批評,沒有見過比我母親還來的頻繁的人。 那是種不會為別人處境思考的批評,是完全受不起一點委屈的怒氣。 我這輩子還真沒見過這樣,吃人一點虧便必要討回來的個性。 職業是導遊的她說起話來有著容不下別人插嘴的氣勢, 讓我即使有不同意見也懶得多說什麼。 而這不多說什麼在她眼裡,卻是種不禮貌。 如此一般的矛盾時常發生。 那日, 我在沙發上看著Will Smith演的"Hitch", 劇情老梗,但不少笑點仍讓我津津有味。 這時在旁的母親開口了: 「你不覺得這電影編劇很爛嗎? ? 你一定太少看電影了,分不出好壞, ? 我有那麼多好的DVD你可以看啊。」 我一把火上來,也不想理,偏生這人不會察言觀色,照樣碎碎唸。 「你不想看可以不要看啊。」我這麼回答。 哪知這句話直踩地雷,瞬間發作,好像我的態度有多麼不敬似的。 批評別人在享受的事物,真的是很要不得! 她高聲稱批評的是電影又不是我, 可知那不就是我的品味嗎? 尊重任何人的品味,該是所有自以為高尚的人都得學習的事情, 話不投機,臭味不相投,那就閉嘴,自個兒要找架吵,怨得了誰? 昨天下午, 我因早上點了散瞳劑視力模糊而睡了個大午覺, 她走進房間把我叫醒,問道要不要關頂燈,我回道不用。 出去而又復返,直說睡覺開燈的諸多壞處, 我尚在半夢半醒間,說了句「你要關就關啊」。 又是一陣狂風暴雨…夾雜新仇舊怨可比武俠片。 所有一點點的不開心,都可以把整本舊帳拿出來從裡到外翻遍。 拜託啊,我在睡覺呢。 「有禮貌的人」應該知道不要打擾別人清夢吧? 遑論把對方的意見當成耳邊風了,就說啦,如果不想知道對方的回答,那何必問? 7. 有三句話原本讓我覺得窩心的。 一、「我們可以不用像母子,就當成是久未連絡的老朋友就好了。」 二、「這裡就是你的家。」 三、「我一直到現在,還常常夢見我在照顧一個小男孩…。」 任何人聽到這種話應該也會自在地居住相處吧? 豈知, 她是個朋友對她不敬便會破口大罵罵到對方低頭的人; 在這個家裡,固然是「我家」,但前提還是「她家」, 她家就是她自己的家規,一板一眼沒得談。 起床第一句說早安,回來要打招呼, 說話時兩眼要直視對方,一定要叫稱謂。 「請、謝謝、對不起」,禮貌運動乎? 一個沒做好,不是幾句牢騷,而是又全部舊帳拿出來翻個痛快。 就事論事很難嗎,尊重別人個性很難嗎? 兩個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住在一起唯一之道就是溝通。 何況她還以為她自己每條都有做確實呢。 所以住在「我家」其實是住在「我服役的單位」, 軍紀分明,執法毫不手軟。 可以的話,最好都待在房間不要出去, 逼不得已,開門前先深呼吸,默背口令。 這真的是家嗎? 至於第三… 8. 那是我曾提過的事情,在那一夜裡我學會了什麼都不說。 反正說了也沒有用。一點,也沒有。 母親在看電視而我在房間唱歌, 先說我不喜歡別人一直看電視,尤其國語連續劇和新聞。 但這不干我的事,也不想多嘴。 結果是她先發制人: 「你可以不要唱嗎? ? 我每天忍受你, ? 唱成這樣, ? 你真的要認真考慮換個職業!」 OK。Enough。 我回過頭看電腦不想搭理, 可她還有那麼多話想說呢, 我真的生氣了,大聲叫她出去。 不過母親倒是個遇強則強的好戰份子, 所以兩個人都飆起來了,有夠荒謬。 忍受不住的我出門抽菸去也。 x x x 這些年來我學到一些功課。 世界上真的有人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和自己不一樣, 想破腦袋也無法理解為何他們會這樣。 所以,不要妄想改變對方。 再來, 即便說破了口,有些事沒有經歷過就真的不會了解, 所以我不再輕易地說我「懂了」、我「了解」, 靜靜聆聽,讓對方知道你在身邊,也就夠了。 我們的人生不是拿來比慘的,我的事情在某些人眼裡也微不足道。 9. 一根菸的光景,我已決定冷靜下來好好處理這個紛爭。 「媽,可以談談嗎?」 「進來吧。」 迎接我的,是累積十數年的質疑與誤解。 指控一:「你為什麼不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 小時候該練琴不好好練,唸書也不認真搞得二十六歲還在讀大學。 我難道希望這樣嗎?說這些能讓時光重來嗎? 而即使時光真能倒流──我們就能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嗎? 我珍惜現在的日子, 學音樂、讀書、研究各種學問,這些是我的人生目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也是直到現在,我才明白自己要什麼。 沒有人願意浪費時間,尤其是那些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時間表, 那些從小就活在紀律中的人算是幸福的吧, 而我們,我們這些「壞孩子」, 只是在等待一個契機。 母親是很厲害沒錯,我承認。 台大歷史系、藝術研究所畢業, 三十幾歲開始學法文,現在有著法語領隊執照。 她總愛說當初多少人不看好她放棄月入十萬的編輯工作,一把年紀去學法文, 她說「我會證明給你們看」。 而今天,妳成了跟他們一樣的人, 只因為,妳覺得自己有能力,覺得我沒有。 我參加過台北愛樂, 也有發片歌手找我錄音, 我當過拿pay的DJ, 參加比賽也拿過獎。 即使實力不是頂尖, 我自信我有全台灣其他圈內人沒有的能力與視野。 再給我磨鍊幾年就好。 她說, 「我不相信authority, ? 我學過音樂, ? 我有耳朵。」 所以其他人耳朵都紙糊的了嗎? 我並不要求任何人理解我要做的音樂, 也沒強迫人去喜歡,而, 妳哪位啊?可笑。 論到這位擁品味自重的女士, 直誇竹圍站某家吃到飽涮涮鍋便宜又好吃, 我可是每吃必拉,湯頭比一般「錢X」的還糟呢。 每天只會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還百分百相信新聞報導, 這樣也算是個高知識份子嗎? 學歷比別人高,真的沒有什麼了不起! 10. 指控二:「你怎麼會在這麼小的時候就懂得恨媽媽,把媽媽推開?」 這件事我早已忘了, 是她說我小時候,有一次打電話給我, 我告訴她我已經有新媽媽,叫她不要再找我之類的話。 她認為,我從那時候就恨她。 我說過我沒有恨, 那如果我真有說過這種話,必然有某種我現在也無法了解的原因。 可能是家庭直接或間接的壓力, 可能是我覺得我只該有一個媽媽, 可能是我不願意每次母親來找我都弄的大家不開心, 也有可能是她為了我不願意學琴而大發脾氣,那次真的讓我很害怕。 無論如何,要現在的我去解釋小時候的事情,是完全沒道理的。 我只知道我從沒恨過。 而她不接受的那個態度讓我覺得, 好像這些年來,她是活在這種痛苦裡,也是這個痛苦讓她活下去。 若今天她接受我的說法,她就得死一樣。 那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怨念啊…。 而糟的是,今天我若真沒這麼做,她的怨念都白費了。 或許我那時就該說「對不起,我不該恨妳,現在我後悔了」之類的好心謊言, 可是我沒有,我最討厭莫須有的罪名了。 於是我不但成了個恨她的兒子,還是個不認錯,甚至還來替父親報仇的兒子。 11. 指控三:「你是個雙面人。」 起因是她用了我的電腦,算我借她用的。 一開始就說要開另外一個帳號給她用, 但她直叫說從來沒看過哪個人電腦會設密碼的, 好吧,有理說不清。 結果她看了我的信,然後默默不作聲誤解我三個月。 那是我寫給父親的,大致是說: 「如果我找不到地方住,就只好去跟媽住了。」 我的意思有兩個, 一是,心裡並不是很想麻煩她,也不想麻煩她老公。 二是,我們其實不熟悉,住在一起一定要不少力氣適應彼此。 結果她的解讀是, 我做出一付搬去跟她住很不得已的樣子,好讓父親開心。 她說: 「你有需要這樣來討你父親歡心嗎?」 「Brien,don't play that game」 「我不吃這種麵包。」 第三句是我聽過最可笑的比喻。 事情都是這樣,明明自己做錯事在先, 還一臉「若我今天沒這樣,哪知道你在搞鬼」的表情。 罩子放亮點好嗎?我沒做任何對不起妳的事,而妳侵犯了我的隱私。 誰說電腦不用設密碼的呀? 你能相信嗎,這樣的誤解大到, 無論我怎麼解釋,都換不來絲毫的信任值增加, 甚至我已經跪下、哭著、抓著她的手、幾近瘋狂邊緣… 面對這樣的我, 她只說了句「你跟你父親,一模一樣。」 就在那時候,我才知道我是帶著原罪的人。 x x x 孩子是無辜的。 我曾很天真地認為,愛情是兩個人的事, 因我嚐過對方家長各種無所不用其極的干預。 請你們,無論你們將來遇見了什麼樣的伴侶, 千萬、千萬, 不要把其他人扯進來。 尤其是孩子,they are our future, Right now they seem to play such a small part of the things that they soon be right at the heart of…。 12. 指控四:「你是你爸的兒子。」 在她的眼中,我從頭到腳,所有的一切, 都是我爸害的,都是「遺傳」,都是我爸的教養。 都是錯的,都令人憎恨。 我爸的缺點列表如下: 長相 行為 聲音 冷漠 做事三分鐘熱度 聽黑人靈歌 我不知道前三項有什麼好說嘴的。 至於冷漠,我已說了是不擅表達, 而這樣「冷漠」的人,在妳外遇出走時,痛不欲生。 黑人靈歌則與我在聽的東西天差地遠。 這代表了什麼? 這意味著, 我的母親打從心底要否定她錯誤的過去, 包括她錯誤的婚姻,與她外遇之後所得到的待遇(據說是被我爺爺趕出去)。 甚至或可說, 離婚之後的一切挫折,都可歸因於此,歸因於認識了這個可恨的我父親。 請問, 這干我什麼事情? 需要我重新聲明嗎? 我是個擁有獨立自主思想的人, 我不否認孩提時受到家庭的影響, 但也請別忘了,還有那麼多其他因素形成了我。 我是我自己,不是我父親的分身。 天啊,我是無辜的吧。 一點用也沒有,我說了。 在她眼裡,看到我等同看到我父親。 我不是她夢中需要人疼的親愛兒子,而是個比陌生人還要陌生的過去幽靈。 13. 我不是沒有體諒過她的立場,以及她所承受的心情。 我只是想請她相信我,因為, 她一天不試著相信我,就一天也無法從那個陰暗的牢籠裡出來。 噢,我現在才覺得,她好像根本也不想出來。 「不是妳的錯,我可以理解… 妳的心情以及…」 「我本來就沒有錯啊。」 我前面講過了, 人能彼此面對面,是因為正視了自己的軟弱,也包容了對方。 但,她完全做不到。 她的虧欠、她的背叛…在她自認為受到了別人的錯誤對待之下,都化作無形。 外遇的是誰? 我從來不想這樣指責她,因為我已聽了她的理由, 但,竟然有人可以臉皮厚到如此地步,令我咋舌。 這樣的一個母親, 指責我忘恩負義、過河拆橋; 這樣的一個母親, 直指我是我父親的兒子,而她「反正十幾年前就認為自己沒有兒子了」; 這樣的一個母親, 不願意去思考我已是個大人的事實, 用所有「遺傳」、「密宗」、「紫微斗數」、「小說情節」、「星座」… 等等的框架來框住我, 還說「我太了解人性了」。 是妳自己選擇活在小說裡的,我可是要活在真實世界。 嘴裡說,「小說裡太多像我這樣,小時候的遭遇養成後來的人格」, 我敢說這真是所謂電視兒童的當代新變種。 認識一個人,是用這種方式的嗎?還說「不會聽我講的話,是看我的行為」。 我得說,妳眼睛沾到屎了。 所有這些莫須有的指控,如我所說, 只要任何一點點看我不順眼便會從頭到尾講一遍。 到底要我怎麼做才會開心?妳也說不出所以然。 我為何要花心思去體諒妳呢?妳又曾幾何時懂得體諒別人? 我可以了解那種沒有經過孩子青春期的頂撞與叛逆, 而直接面對一個全然老成靈魂的不適感, 然而那是妳該花時間去承擔的,我也沒有一下子就要妳了解。 而妳所要求我的那些事,我不也是在進步學習嗎? 妳卻說「拜託!你也進步的太慢了吧!」「不用再裝了!」 「進步那麼一點點就自以為開心啦!」 每天每天的精神虐待,這就是我這個該死的、最好去死的母親。 我不需要一個只會講究禮貌、買很多東西給我、把錢砸在我身上的母親; 我只要一個願意傾聽我、願意了解我、可以指引我方向的母親。 於是我認清了一件事情: 打從他們離婚之後,我便是個沒有母親的人了。 14. 她是如此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嗯好,或許我的不負責任也是她遺傳的,呵。 給了我到明年六月畢業的期限,如今一夕之間變成一月就得搬走; 我說,講話要插話要先舉手,她冷笑著「是在上課嗎?」 那換個方式,妳說要寫下來,有做到嗎? 只想講妳講的,不願聽別人,講話要比大聲比快速? 最好都給妳講就好了,其他人沒有發言的資格。 就像妳所做的, 把所有不滿都說給外婆、阿姨、表弟、阿嬤, 是怎麼,想讓所有人圍攻我? 我可是直到昨日才找我爸,離上次連絡足有三個月, 其他時間還不是只能丟給毫不相關的朋友? 原來講話也還要比人多的。 當別人沒長眼睛、心裡沒把尺? 誰對誰錯,各人心中自有見地, 我這個人從不要求別人與我同路。 還有那我向三伯借的錢, 對,是我自己沒守約,但我有叫妳還嗎?是妳自己要還的吧? 這不打緊,現在還不出錢了,也不跟人家說清楚, 還講什麼「你這個樣子,我哪敢幫你還。」 「我寧可把東西放朋友那裡,也不敢給你保管。」 「我怕你有一天會殺了我。」 最後這句真的讓我想殺了她。 如此搞的整件事更繁複,然後所有人都一次信用破產,滿意了嗎? 我早就說過這只是我自己的錯,沒要別人來幫忙了。 至少,可不可以不要讓阿嬤為了這些事更心煩? 我也受夠八十幾歲老人家整日擔心東擔心西了, 現在阿嬤必須背著「告訴三伯妳要還而失約」的罪名。 這樣, 如今是妳自己選擇要把我推開的了。 我還是不恨妳,我只是懼怕妳、討厭妳、為隨時可能受到的折磨而戰慄。 妳不認我這個兒子,我也不需認妳這個母親。 就這樣讓緣份散在空氣裡吧。 這大概是我上大學以來寫過最長的一篇作文, 愈寫愈覺得自己在寫小說, 如果這些真的是小說就好了, 如果只是我自己精神病、被害妄想症就好了。 我一直都相信, 傷害是讓自己成長的養份, 不是克服傷害,也不是為了避免傷害而讓自己不像個人, 乃是為了要更了解別人受到的傷害,更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 我只不過是失去母愛,但不能失去我自己。 謝謝每一個陪伴我關心我的朋友們, 不論我是對是錯,也不論你們認不認同我說的每句話, 至少我不是孤單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75.22

12/02 09:40, , 1F
我覺得你的文筆不錯耶
12/02 09:40, 1F

12/02 13:49, , 2F
拍拍,不過破鏡重圓只能用在夫妻身上喔
12/02 13:49, 2F

12/02 13:50, , 3F
當我們能夠面對過去痛苦的回憶就是走出
12/02 13:50, 3F

12/02 13:50, , 4F
來的徵兆。
12/02 13:50, 4F

12/02 13:52, , 5F
給原po拍拍 也推文筆很好
12/02 13:52, 5F
文章代碼(AID): #19CuGoCO (pay_home)
文章代碼(AID): #19CuGoCO (pay_home)